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沉陷现状调查研究
1
作者 徐晓甫 张雪 +3 位作者 王宇 顾中华 杨文颖 贾磊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人工鱼礁建设可为海洋生态系统改善和渔业资源增殖做出重要贡献,但由于海床底质、水流风浪等因素影响,鱼礁礁体可能发生沉陷现象,严重影响其生态功能。本研究聚焦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基于侧扫声呐、单波束测深仪、差分式GPS、智能无人船... 人工鱼礁建设可为海洋生态系统改善和渔业资源增殖做出重要贡献,但由于海床底质、水流风浪等因素影响,鱼礁礁体可能发生沉陷现象,严重影响其生态功能。本研究聚焦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基于侧扫声呐、单波束测深仪、差分式GPS、智能无人船、ArcGIS等设备和软件,对海洋牧场人工鱼礁沉陷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沉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中人工鱼礁保存现状较好,大多数礁体呈现竖置状态,平均沉陷深度为0.38 m,沉陷比例约25.43%,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增殖功能未受重大影响;人工鱼礁沉陷情况与礁体坐底时长、海床底质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的人工鱼礁沉陷调查方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的规划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呐 单波束测深 地理信息系统 坐底时长 海床底质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潮间带单波束测深空间插值精度评估
2
作者 马海波 来向华 +1 位作者 胡涛骏 傅晓明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0,共8页
针对单波束测深数据插值模型精度验证困难等问题,利用潮间带潮汐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无人机数据验证插值模型精度的方法。在低潮时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构建高精度潮间带数字表面模型,高潮时获取单波束测深数据并结合全球导航卫星... 针对单波束测深数据插值模型精度验证困难等问题,利用潮间带潮汐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无人机数据验证插值模型精度的方法。在低潮时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构建高精度潮间带数字表面模型,高潮时获取单波束测深数据并结合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计算得出潮间带地形点的三维坐标,使用克里金插值法、反距离权重法、规则样条函数法以及自然邻域法分别构建潮间带数字高程模型。以无人机数字表面模型数据为基准,分别对4种插值方法构建的潮间带数字高程模型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1)后处理差分技术辅助无人机摄影测量可以构建高精度潮间带数字表面模型。2)在潮间带区域可以使用无人机数据作为单波束测深数据精度的评价标准。3)潮间带地形较为平坦时,规则样条函数法相比于其他3种插值方法精度更高,粗差率为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波束测深 规则样条函数法 克里金插值法 无人机 潮间带 PPK
下载PDF
水岸一体测量技术在广州地铁隧道穿越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莫永强 宫厚诚 吴伟 《城市勘测》 2023年第4期139-143,共5页
获取航道两岸及水下地形数据是开展地铁隧道穿越航道工程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受地形条件影响,传统的测量技术干扰因素较多、精度较差、效率低,为提高测量效率,文章从理论上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对水岸一体测量技术在航道地形测量工作... 获取航道两岸及水下地形数据是开展地铁隧道穿越航道工程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受地形条件影响,传统的测量技术干扰因素较多、精度较差、效率低,为提高测量效率,文章从理论上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对水岸一体测量技术在航道地形测量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索,阐述了该测量模式的关键技术和系统方案。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利用无人机航测与船载单波束测深系统实现高效、经济的水岸一体测量方式,在广州地铁隧道航道穿越项目中进行应用实践,并采用车载激光扫描技术对两岸地形测量数据进行快速检核与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水岸一体测量技术可以实现高效、高精度的水下和两岸地形数据的获取,为地铁隧道贯穿航道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岸地形测量 水岸一体测量技术 无人机航测 单波束测深 车载激光扫描仪
下载PDF
复杂水域精密单波束测深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吴敬文 潘与佳 +1 位作者 高健 刘大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54,共4页
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受波束角效应和测船姿态变化的影响,复杂水域水深测量的精度经常难以保证。众多的文献和研究表明,基于窄波束探头配合姿态传感器与定位定向系统的精密水深测量系统能有效改善测量精度,但鲜有文献对精密水深测量系统的... 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受波束角效应和测船姿态变化的影响,复杂水域水深测量的精度经常难以保证。众多的文献和研究表明,基于窄波束探头配合姿态传感器与定位定向系统的精密水深测量系统能有效改善测量精度,但鲜有文献对精密水深测量系统的传感器安装和校准进行过报道。本次研究采用波束角较小的换能器探头,配合一定精度的姿态传感器和POS系统,通过特制的一体化安装装置,组成基于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的窄波束测深系统,经适当方式的陆上校准后,在长江干流苏通大桥附近水域进行了验证。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将综合测深精度提高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波束测量 RTK三维测深技术 水下地形测量 复杂水域
下载PDF
基于多元协同测深技术的复杂水域水下地形测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昊 张晓萌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第4期34-38,共5页
为提高复杂水域水下地形地貌测量精度,提出基于多元协同测深技术的复杂水域水下地形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波束大面积普查获得高精度点云,对点云进行高程赋色并发现异常区,然后利用侧扫声呐对异常区进行重点排查并构建二维影像,最... 为提高复杂水域水下地形地貌测量精度,提出基于多元协同测深技术的复杂水域水下地形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波束大面积普查获得高精度点云,对点云进行高程赋色并发现异常区,然后利用侧扫声呐对异常区进行重点排查并构建二维影像,最后结合多波束点云,构建水下构筑物的精细化纹理模型。以武汉市天兴洲大桥下游试验区域为例利用该方法展开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协同运用多波束精密测深与侧扫声呐高清摄像的方法可清晰观察水下构筑物的形态特征,获取水下地形的丰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测量 单波束测深系统 多波束测深系统 侧扫声呐 复杂水域
下载PDF
机载激光测深精度外部检核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陆秀平 边少锋 +2 位作者 叶修松 黄谟涛 李凯锋 《海洋测绘》 2011年第2期1-3,12,共4页
给出了单波束测深的原理,分析了单波束观测数据预处理模型,提出了采用单波束测深成果检核机载激光数据质量的技术方法,并以我国自行研制的机载激光测深系统为例,给出了该系统在某海区试验数据的外部检核结果。针对两种测深手段之间明显... 给出了单波束测深的原理,分析了单波束观测数据预处理模型,提出了采用单波束测深成果检核机载激光数据质量的技术方法,并以我国自行研制的机载激光测深系统为例,给出了该系统在某海区试验数据的外部检核结果。针对两种测深手段之间明显存在系统性偏差的问题,提出了以单波束测深成果为控制,对机载激光测深数据系统偏差进行校正和补偿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波束测深 机载激光测深 外部检核 系统偏差
下载PDF
滨浅海单波束测深潮汐改正的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周良勇 丛鸿文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3期36-39,0,共4页
单波束测深仪在现在的海上地质调查中被广泛应用,潮汐校正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给出一种利用潮汐预报值进行潮汐改正的方法和过程,并介绍该方法在黄河三角洲环境地质补充调查项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 潮汐改正 距离倒数加权平均法 单波束测深 滨浅海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机载LiDAR与船载单波束协同的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模型融合实现
8
作者 柴香 杨文锋 +2 位作者 章彭 赵朝彬 韩一 《吉林水利》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为助力河湖管理、防旱减灾等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事业,基于机载Li DAR与无人船搭载单波束实现了水上地面点云与单波束水下点云的获取,对水下点云数据采用克里金法进行空间插值以增强水下地形分辨率,而后基于GEOPAK实现水上水下点云数据的... 为助力河湖管理、防旱减灾等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事业,基于机载Li DAR与无人船搭载单波束实现了水上地面点云与单波束水下点云的获取,对水下点云数据采用克里金法进行空间插值以增强水下地形分辨率,而后基于GEOPAK实现水上水下点云数据的无缝接边与融合,构建水上水下一体化TIN网,最终实现水上水下地形一体化建立。利用随机均匀分布的水上水下检核点对构建后的一体化DEM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本次试验构建的水上水下一体化模型效果良好,精度远超规范要求。提出的基于机载Li DAR与船载单波束实现协同作业、构建水上水下一体化模型的作业流程对相关水上水下地形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单波束测深技术 机载Li DAR 水上水下一体化
下载PDF
联合船载单波束潮间带机载LiDAR测量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晓武 王斌 +1 位作者 刘金沧 黄小川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5-149,共5页
潮间带地形测量对保护与利用滩涂具有基础作用,本文提出联合船载单波束回声测量与机载激光LiDAR综合系统。首先采用ODOM MKⅢ双频单波束测深仪同步采集并验证无人机机载LiDAR潮间带范围点云成果符合精度;然后针对潮间带复杂环境设计了... 潮间带地形测量对保护与利用滩涂具有基础作用,本文提出联合船载单波束回声测量与机载激光LiDAR综合系统。首先采用ODOM MKⅢ双频单波束测深仪同步采集并验证无人机机载LiDAR潮间带范围点云成果符合精度;然后针对潮间带复杂环境设计了无人机机载LiDAR低潮航摄关键指标;最后优化了高精度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制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低潮时机载LiDAR滩涂陆地地形和高潮时船载单波束测深滩涂水下地形方式的潮间带。实践表明:(1)选取的816个重合区域测点高程比对测量符合精度,99%的比对点高程差值在0.2 m内,说明机载激光LiDAR测量可满足沿海滩涂测量要求;(2)无人机进出测区应依次轮换,且采用平飞结合八字飞行以避免IMU误差累积,控制航线弯曲度不大于3%,保障点云数据精度及有效覆盖;(3)该测量系统在潮间带高精度大范围地形测量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波束测深 无人机 机载激光扫描 潮间带 航线规划
下载PDF
顾及地形变化的多测线粗差剔除方法在一体化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晓平 季凯敏 +1 位作者 李炜 姚远 《海洋技术学报》 2019年第5期32-36,共5页
单波束测深仪是现代海洋和内河水下地形测量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测量仪器。硬件设备固有特性和水下复杂的特殊环境,易导致单波束测深仪在实际使用中产生各类型的粗差。单波束采集时按照每条测线进行处理,在数据处理上往往存在不同船只、不... 单波束测深仪是现代海洋和内河水下地形测量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测量仪器。硬件设备固有特性和水下复杂的特殊环境,易导致单波束测深仪在实际使用中产生各类型的粗差。单波束采集时按照每条测线进行处理,在数据处理上往往存在不同船只、不同测线难以一体化处理的问题。文中针对水深值粗差的特点,设计了单波束数据采集和处理一体化方法,在区域处理单波束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顾及地形的单波束水深测量数据多测线粗差检测方法,并针对上海周边实测区域对单波束测深数据采集和处理进行全方位的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法不但提升了数据精度和数据处理可靠性,而且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波束测深仪 水深数据 粗差检测 粗差修正 多测线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数学模型的波束角效应改正方法
11
作者 胥洪川 周威 +2 位作者 孙振勇 马耀昌 郑亚慧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125,138,共6页
为解决复杂水域下单波束测深波束角效应引起的地形失真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数学模型的单波束测深波束角效应改正方法。该方法基于测深换能器波束“锥形”发射的形态、水下地形三维空间形态建立波束角效应多尺度数学改正模型,利用H... 为解决复杂水域下单波束测深波束角效应引起的地形失真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数学模型的单波束测深波束角效应改正方法。该方法基于测深换能器波束“锥形”发射的形态、水下地形三维空间形态建立波束角效应多尺度数学改正模型,利用Horn算法拟合改正模型关键尺度水下地形点空间上坡度、坡向,实现三维空间下测深波束角效应的改正。通过乌东德库区白马口-龙街河段测深试验数据进行精度验证,以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为基准,对试验区域改正前、后的单波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正后较差主要集中在区间[-0.25m,0.25m],且分布符合测量随机误差的规律,波束角效应带来的影响明显减弱;改正后测深中误差精度提高48.6%,倾斜地形水下测量的精度得到有效提升;论证水下地形的坡度是影响波束角效应的主要因素。该方法为波束角效应的改正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对于提高单波束测深精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角效应 单波束测深 Horn算法 数学模型 倾斜地形
下载PDF
CAD二次开发及在单波束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12
作者 保振永 吴小东 肖胜昌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第3期176-178,共3页
针对单波束水深测量,对单波束水深测量的数据进行波束角效应矫正和声速改正,同时对解算数据,采用ObjectARX的CAD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单波束测量快速绘制剖面图的CAD插件,方便内业工作人员快速作业。论文将着重介绍针对单波束水深测量进... 针对单波束水深测量,对单波束水深测量的数据进行波束角效应矫正和声速改正,同时对解算数据,采用ObjectARX的CAD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单波束测量快速绘制剖面图的CAD插件,方便内业工作人员快速作业。论文将着重介绍针对单波束水深测量进行波束角效应改正和声速改正的过程以及ObjectARX的CAD二次开发技术在单波束水深测量中的开发思路,通过实验数据最终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波束水深测量 OBJECTARX CAD二次开发 单波束矫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