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充电桩异常充电自动预警方法分析
1
作者 张尧 李涛 黄令忠 《电子技术(上海)》 2024年第8期348-350,共3页
阐述充电桩违规充电自动预警方法的设计,包括建立充电桩中单体动力电池模型、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充电桩充电负荷计算、充电桩充电故障监测与违规充电自动预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充电桩违规充电的自动预警,且预警的时... 阐述充电桩违规充电自动预警方法的设计,包括建立充电桩中单体动力电池模型、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充电桩充电负荷计算、充电桩充电故障监测与违规充电自动预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充电桩违规充电的自动预警,且预警的时刻点与实际异常的时刻点基本一致,几乎无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单体动力电池模型 预警方法 充电桩
原文传递
基于时变流体温度的锂离子电池组传热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林耀南 黄延禄 +1 位作者 欧阳剑 李菁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7-321,共5页
针对板式液体热管理系统,以软包装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单体电池及电池模组为研究对象,建立单体和整包电池的传热计算模型。基于整包电池模型,分析恒定和时变流体温度对电池模组传热特性的影响。电池包中心或边缘处模组换热条件的差异,对... 针对板式液体热管理系统,以软包装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单体电池及电池模组为研究对象,建立单体和整包电池的传热计算模型。基于整包电池模型,分析恒定和时变流体温度对电池模组传热特性的影响。电池包中心或边缘处模组换热条件的差异,对冷却的最高温度和加热的最低温度影响甚微,对最大温差影响不明显。流体恒温的假设在传热计算时会高估系统对模组温度最值的影响;在散热计算时会低估对模组最大温差的影响。在25℃下以1 C放电,线性、指数型流体温升模型最高温度分别比恒温模型高3.34℃和2.54℃;在-10℃下以25℃的流体对电池进行加热,线性、指数型流体温升模型最低温度分别比恒温模型低4.06℃和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电池 数值模拟 整包电池模型 时变流体温度 传热 板式液体热管理系统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集中式电动汽车电池管理模式的构建
3
作者 高悦 《黑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215-216,共2页
我国的电动汽车所采用的动力源主要是电池组,包含很多的单节电池,使电池组在充放电时易造成单体电池的深放电或过充电,进而使电池组加速老化,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集中式电动汽车电池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利用飞思卡尔9S12DG128单片机作... 我国的电动汽车所采用的动力源主要是电池组,包含很多的单节电池,使电池组在充放电时易造成单体电池的深放电或过充电,进而使电池组加速老化,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集中式电动汽车电池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利用飞思卡尔9S12DG128单片机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管理模式中的控制器,对电动汽车电池采取集中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集中式 电动汽车 电池管理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