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uning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single-atom catalyst M-N-C towards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functionalized nitroarenes 被引量:7
1
作者 Dan Zhou Leilei Zhang +7 位作者 Xiaoyan Liu Haifeng Qi Qinggang Liu Ji Yang Yang Su Jingyuan Ma Jianzhong Yin Aiqin W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期519-527,共9页
Fine-tuning of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single-atom catalysts(SACs)is effective to optimize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s,yet it remain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vulnerability of SACs.Herein,we report a new approa... Fine-tuning of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single-atom catalysts(SACs)is effective to optimize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s,yet it remain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vulnerability of SACs.Herein,we report a new approach to engineering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M-N-C(M=Fe,Co,and Ni)SACs by using glutamic acid as the N/C source and pyrolysis atmosphere as a regulator.Compared with that in N2,NH3 was able to promote the doping of N at 7<700℃yet etch the N-species at higher temperatures,by which the M-N coordination number(CN)and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were delicately tuned.It was found that the electron density of Ni single atoms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of Ni-N CN.As a consequence,the capability of Ni-N-C to dissociate H2 was greatly enhanced and a higher catalytic activity in chem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functionalized nitroarenes was achieved.Moreover,this modulation method could be applied to other transition metals including Fe and Co.In particular,the as-synthesized Co-N-C SAC afforded a turnover frequency of 152.3 h~1 with 99%selectivity to 3-vinylaniline in the hydrogenation of 3-nitrostyrene,which was the highest ever reported thus far and was at least one order of magnitude more active than state-of-the-art noble-metal-free M-N-C catalysts,demonstrating the great potential of engineering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S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atom catalysts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Ni-N-C chem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pyrolysis atmosphere
原文传递
Atomic dispersion of bulk/nano metals to atomic-sites catalys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rmal catalysis 被引量:5
2
作者 Lingcong Li Ningqiang Zh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3年第5期6380-6401,共22页
Supported metal-group materials are commonly utilized as state-of-the-art catalysts in industry.Atomic-sites catalysts(ASCs)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catalysis owing to their 100%atom efficiency and uniqu... Supported metal-group materials are commonly utilized as state-of-the-art catalysts in industry.Atomic-sites catalysts(ASCs)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catalysis owing to their 100%atom efficiency and unique catalytic performances toward various reactions.In particular,atomic dispersion of bulk and nano metal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synthesis of ASCs.Over the past decade,burgeoning interests have been paid to atomic dispersion in ASC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catalysis.However,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the systematic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atomic dispersion were rarely reported.In this review,recently developed ASCs by atomic dispersion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synthetic atmosphere,driving force,applications in thermal catalytic reactions.Perspectives related to challenges and directions as well as design strategies of ASCs in atomic dispersion were also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dispersion single-atom catalysts fully exposed cluster catalysts driven force atmosphere
原文传递
混合气氛下褐煤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雪 周松 梁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31,35,共4页
在模拟煤地下气化过程中气化剂参与状态的条件下,采用卧式干馏炉进行褐煤恒温热解,对乌兰察布褐煤在单一气氛(N_2、CO_2及H_2O)及混合气氛(CO_2/N_2、H_2O(g)/N_2)下的原煤热解特性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温度和气氛对原煤热解特性的影响... 在模拟煤地下气化过程中气化剂参与状态的条件下,采用卧式干馏炉进行褐煤恒温热解,对乌兰察布褐煤在单一气氛(N_2、CO_2及H_2O)及混合气氛(CO_2/N_2、H_2O(g)/N_2)下的原煤热解特性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温度和气氛对原煤热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一和混合气氛下,热解气氛对半焦产率的影响较小,其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热解气氛中的H_2O有利于焦油的生成;混合气氛下水产率一般要大于单气氛;对于煤气组分,当热解终温升高时,H_2浓度随着H_2O与C的还原反应速率的增大而不断升高,高达60%;升温有利于混合气氛下CH_4的析出和CO浓度的提高,分别达到22%和45%;对于烃类组分,单气氛下的烃类气体浓度大于混合气氛,这是由于混合气氛与热解产物进行化学反应,破坏了烃类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单气氛 混合气氛 热解特性
下载PDF
气化渣残碳量方法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马丹丹 张亚宁 +2 位作者 米治平 匡建平 古杰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2期84-87,94,共5页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煤气化技术因其煤种适应性好、气化效率高、环保性能优越等优点,为工业运行的主流技术,同时是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气化渣是煤气化的副产物,而气化渣的残碳量可以体现煤气化反应过程的...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煤气化技术因其煤种适应性好、气化效率高、环保性能优越等优点,为工业运行的主流技术,同时是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气化渣是煤气化的副产物,而气化渣的残碳量可以体现煤气化反应过程的转化效率和气化炉的运行状态。开展对气化渣的残碳量的测定方法的研究对提高煤气化效率和优化气化炉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比研究了传统烧失量法、单气氛热重法和双气氛热重法三种方法对气化渣(粗渣和细渣)残碳量的测定结果,发现双气氛热重法比传统烧失量法更便捷,且测量值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渣 残碳量 烧失量 单气氛 双气氛
下载PDF
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特征及其儿童心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苓 何思忠 吴云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单亲母亲家庭和单亲父亲家庭的两种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特征及其儿童心理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了芜湖地区6573例儿童,由家长填写“家庭环境量表”、“中国儿童气质量表”、“Conners父母用量表”、“成人艾森克... 目的:探讨单亲母亲家庭和单亲父亲家庭的两种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特征及其儿童心理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调查了芜湖地区6573例儿童,由家长填写“家庭环境量表”、“中国儿童气质量表”、“Conners父母用量表”、“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填写“少年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学生填写“中学生心理健康检测量表”。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亲家庭303例,单亲母亲家庭159例,单亲父亲家庭144例。两组单亲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道德宗教观4个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8~12岁儿童的趋避性、中学生的偏执及人际关系紧张、母亲的精神质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结构的单亲家庭的家庭精神环境、母亲的人格特征、儿童的气质特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亲家庭结构 家庭精神环境 儿童心理特征
下载PDF
低压空气中直流电弧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 被引量:4
6
作者 周鹏 苏言杰 +2 位作者 赵江 杨志 张亚非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2-196,共5页
本文以Fe-S为催化剂、低压空气为缓冲气体采用直流电弧放电法首次大量合成低成本、高质量的单壁碳纳米管。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弧放电过程中通过控制空气流量,使得电弧腔室压强保持在6~12 KPa为最优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 本文以Fe-S为催化剂、低压空气为缓冲气体采用直流电弧放电法首次大量合成低成本、高质量的单壁碳纳米管。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弧放电过程中通过控制空气流量,使得电弧腔室压强保持在6~12 KPa为最优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结晶度,管壁表面光滑、其直径为1.5~6.0 nm.采用低压空气电弧放电法有望成为低成本、大量制备高质量单壁碳纳米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电弧放电法 空气气氛 连续气流
原文传递
三参数冰相云微物理方案的构建及在单柱大气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贺欣 陆春松 +5 位作者 史湘军 张文韬 朱磊 徐晓齐 李君俊 李丹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971-1984,共14页
云微物理的参数化对天气及气候的准确模拟至关重要,其中云粒子谱分布特征通过改变云演化发展和云辐射效应,必然进一步影响气候模拟.目前广泛使用的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无法预报云粒子谱分布的谱形参数,阻碍了气候模式对云物理过程的准... 云微物理的参数化对天气及气候的准确模拟至关重要,其中云粒子谱分布特征通过改变云演化发展和云辐射效应,必然进一步影响气候模拟.目前广泛使用的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无法预报云粒子谱分布的谱形参数,阻碍了气候模式对云物理过程的准确描述.鉴于此,本文在单柱大气模式SCAM5.3(Single Column Atmosphere Model,Version 5.3)中增加雷达反射率因子的预报方程,构建了三参数冰相云微物理方案,实现了冰晶粒子谱分布谱形参数的预报.利用该模式,模拟了大气辐射观测计划在1997年夏季实施的为期29 d的观测个例(ARM97),分析了双、三参数方案对云量和辐射的模拟差异.结果表明:首先,三参数方案预报的冰晶粒子谱的谱形参数主要集中在0~4,峰值在2左右,至少有85%的μ都大于默认的0.其次,与双参数方案相比,三参数方案对云量的模拟更接近观测;利用辐射通量密度的观测值进行评估,发现无论是短波还是长波辐射通量密度,三参数方案的误差都比双参数方案小.最后,揭示了三参数方案对云量和辐射模拟效果的改进机理:主要是因为三参数方案减弱了冰晶到雪的自动转化过程,增强了冰晶凝华增长过程,从而增大了冰晶浓度和冰云云量.本文构建的三参数冰相云微物理方案,将有利于增强模式对云-气候反馈等过程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形参数 三参数方案 微物理 单柱大气模式
原文传递
掺钛宝石单晶纤维生长中的若干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吴路生 王爱华 +2 位作者 吴金明 朱桂霞 殷绍唐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6-319,共4页
本文报道了用激光加热基座法生长钛宝石单晶光纤中,激光功率、熔区形状、拉速及直径比等因素对光纤质量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绿光吸收系数对于生长气氛和源棒浓度的依赖关系。
关键词 钛宝石 激光加热基座法 光学纤维 激光材料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单炉膛双切圆锅炉水冷壁贴壁气氛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同干 刘晓东 +5 位作者 何利军 戴维葆 孔俊峰 陈国庆 戴家麒 马江英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07,共8页
为了研究影响单炉膛双切圆锅炉水冷壁贴壁气氛变化的因素,以某电厂超超临界1000 MW燃煤机组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试验,通过测量不同负荷和不同运行参数下锅炉水冷壁近壁区烟气成分(O_(2)、CO和H_(2)S),研究机组... 为了研究影响单炉膛双切圆锅炉水冷壁贴壁气氛变化的因素,以某电厂超超临界1000 MW燃煤机组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试验,通过测量不同负荷和不同运行参数下锅炉水冷壁近壁区烟气成分(O_(2)、CO和H_(2)S),研究机组负荷、运行氧量、分离燃尽风风量、煤粉细度等因素对水冷壁贴壁气氛中O_(2)、CO和H_(2)S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角位置(2、3、5、8号角)还原性气氛较强,中高负荷下,热角位置O_(2)体积分数基本为0,CO体积分数超过50000×10^(-6),热角位置发生高温腐蚀的可能性大;低负荷下,热角位置可测量到不同浓度的O_(2),CO体积分数降低到30000×10^(-6),仅有局部位置存在高温腐蚀的可能;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大,贴壁气氛的还原性逐渐增强,第3层热角位置贴壁气氛还原性最强;机组负荷越高,贴壁还原性气氛越强,负荷由50%BRL向75%BRL转变过程中,热角位置贴壁气氛中O_(2)体积分数迅速下降,CO体积分数迅速升高,还原性气氛急剧增强;适当提高运行氧量,减少燃尽风量,可以提高主燃区的过剩空气系数,贴壁气氛中CO体积分数下降,还原性强度减弱;降低煤粉细度,有利于煤粉的着火和燃烧,贴壁气氛中CO体积分数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贴壁气氛的还原性强度。燃烧调整可以缓解贴壁气氛还原性强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温腐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单炉膛双切圆 高温腐蚀 贴壁气氛 热角
下载PDF
结合天空分割和局部透射率优化交通图像去雾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熙莹 朱肯钢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9年第5期51-58,共8页
针对现有的去雾算法在处理交通场景图像时由于透射率估计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尤其交通图像含有天空区域时容易导致色彩失真和产生光晕效应等问题,在暗原色先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天空分割和局部透射率优化的交通图像快速去雾算... 针对现有的去雾算法在处理交通场景图像时由于透射率估计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尤其交通图像含有天空区域时容易导致色彩失真和产生光晕效应等问题,在暗原色先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天空分割和局部透射率优化的交通图像快速去雾算法。首先,采用大津算法(OTSU)将原始图像分割为天空区域与非天空区域;其次,对非天空区域,利用最大值滤波和引导滤波对其透射率进行优化,采用自适应参数调整的方法对天空区域的透射率进行修正;最后,对复原的图像利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法(Contrast Limited 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zation, CLAHE)调整色调,提高亮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天空区域,本文算法不但能有效减少产生颜色失真和光晕效应的现象,得到更为自然清晰的复原结果,对于非天空区域,复原结果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更高,而且,算法保持较高的运行效率,另外,去雾后的图像在方差、平均梯度、信息熵等指标上相对于暗原色先验算法、Tarel算法、Meng算法、Zhu算法和Berman算法均有所提升。本文方法可较好地复原雾天交通图像,能为雾天模糊的交通图像快速有效去雾复原提供重要有益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天交通场景 单幅图像去雾 大气散射模型 图像分割 暗原色先验 对比度增强
下载PDF
单片微处理器在气体比例混合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骆解民 胡光民 徐文达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新开发的GM-A、GM-B气体比例混合器,使用单片微处理器,实现了按任意设定的二或三种气体的体积百分比,控制各气体充气电磁阀,达到了获取预定比例的混合气体的目的。该装置具有系统稳定性好、精度高、易于满足不同的供气量等优点,... 新开发的GM-A、GM-B气体比例混合器,使用单片微处理器,实现了按任意设定的二或三种气体的体积百分比,控制各气体充气电磁阀,达到了获取预定比例的混合气体的目的。该装置具有系统稳定性好、精度高、易于满足不同的供气量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气调包装实际生产过程中。文章介绍了该装置中系统程序的控制原理、硬件结构和配气精度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微处理器 气体比例混合 气调包装
下载PDF
单颗粒燃料滴在高温氧化环境中着火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阳 傅维标 吕田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6-134,共9页
本文在前人对单个油滴着火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着火过程中油滴周围气相温度场、浓度场的特点,提出了油滴着火的分区反应模型,得到了直观的着火条件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预报的临界着火温度与环境氧浓度的关系,与实验结果... 本文在前人对单个油滴着火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着火过程中油滴周围气相温度场、浓度场的特点,提出了油滴着火的分区反应模型,得到了直观的着火条件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预报的临界着火温度与环境氧浓度的关系,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另外,用这个着火条件结合油滴加热过程的分析计算,得到了着火延迟时间与各因素的关系,与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这种分区近似法是一种预报、分析油滴着火过程的较简单、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燃料滴 着火 高温氧化环境 燃烧
下载PDF
金属单原子模型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反应力场(ReaxFF)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文琦 汪杰 +1 位作者 乔园园 王贵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78-2082,共5页
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其配位不饱和度密切相关,配位不饱和度越高,其催化活性一般也越高。单原子催化剂(SAC,或ad-atom)模型在金属表面上具有最小的配位数,因而往往表现为高的催化活性,但其热稳定性值得深入的研究。在本工作中,我们基... 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其配位不饱和度密切相关,配位不饱和度越高,其催化活性一般也越高。单原子催化剂(SAC,或ad-atom)模型在金属表面上具有最小的配位数,因而往往表现为高的催化活性,但其热稳定性值得深入的研究。在本工作中,我们基于反应力场(ReaxFF),运用LAMMPS(large-scale atomic/molecular massively parallel simulator)软件包进行大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单原子模型的热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只有Fe1/Fe(100)单原子催化模型可以在较高温度下稳定存在,而其他金属单原子表面分散结构则随温度升高而发生单原子聚集形成大的纳米颗粒或沉降的现象。同时我们也研究了在H2和O2气氛下Ni1/Ni(111)催化剂的动态行为,发现与真空环境相比,H2和O2气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模型 热稳定性 反应力场(ReaxFF) 分子动力学 H2和O2气氛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 Surface Single Carrier Waves and Decreasing Pressures of Atmosphere Lower Boundary
14
作者 Daika Augustin Mbane Biouele César 《Ope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15年第1期45-54,共10页
Descriptions of unusually high waves appearing on the sea surface for a short time (freak, rogue or killer wav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part of marine folklore for a long time. A number of instrumental registratio... Descriptions of unusually high waves appearing on the sea surface for a short time (freak, rogue or killer wav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part of marine folklore for a long time. A number of instrumental registrations have appeared recently making the communit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and to reconsider known observations of freak waves. To allow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ehavior of rogue waves associated with tornadoes in terms of their origin, the nonlinear theory of off-balance systems is developed in the specific case of strong agitations constantly seen on the surface of extensive and deep rivers, when they are crossed by an atmosphere’s low pressure system (tornadoes, cyclones, hurricanes, etc.).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the Navier-Stokes and Euler Lagrange equations coupled with assumptions derived from instrumental registrations on the training locations (or birth places) of freak waves is developed to enhance the physics of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r origin) of the waves associated with atmosphere’s low pressure systems. Freak waves births’ constraints are mainly the need for both consistent water (i.e., extensive-deep rivers) and potential velocity flow availabilities. Numerical simulations, based on the use of the NLSE (Nonlinear Schrodinger Equation)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our mathematical model on the births of single carrier waves associated with atmosphere’s low pressure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Theory of Off-Balance SYSTEMS BIRTHS of single Carrier WAVES Associated with atmosphere’s Low Pressure SYSTEMS NLSE (Nonlinear SCHRODINGER Equation)
下载PDF
生长气氛对Ti^(3+):Al_2O_3单晶光纤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王爱华 吴路生 +3 位作者 吴金明 朱桂霞 王继光 殷绍唐 《量子电子学》 CSCD 1994年第4期288-291,共4页
在不同性质的气氛下,用激光加热基座法(LHPG法),生长Ti3+:Al2O3单晶光纤。作了显微观察,拍摄了透视照片,同时对其钛离子浓度进行了光谱定量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性质的气氛对Ti3+:Al2O3单晶光纤的内部缺陷... 在不同性质的气氛下,用激光加热基座法(LHPG法),生长Ti3+:Al2O3单晶光纤。作了显微观察,拍摄了透视照片,同时对其钛离子浓度进行了光谱定量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性质的气氛对Ti3+:Al2O3单晶光纤的内部缺陷(气泡,散射颗粒等)、外部形貌、钛离子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光纤 光谱分析 生长气氛 激光 晶体
下载PDF
30t~120t单电极双塔式结构三工位可交替熔炼的恒熔速保护气氛电渣炉
16
作者 陈志强 《冶金设备》 2014年第3期67-70,48,共5页
本电渣炉是双塔式结构三工位可交替熔炼的恒熔速保护气氛电渣炉,其特征是配有两套塔式结构的可转动炉头部分,可分别在三个工位进行交替重熔冶炼。其特征在于,结合上述特征,再通过塔式机架、可转动和升降的炉头、电极调整装置、升降烟罩... 本电渣炉是双塔式结构三工位可交替熔炼的恒熔速保护气氛电渣炉,其特征是配有两套塔式结构的可转动炉头部分,可分别在三个工位进行交替重熔冶炼。其特征在于,结合上述特征,再通过塔式机架、可转动和升降的炉头、电极调整装置、升降烟罩气氛保护、高精度称重系统、恒熔速自动控制系统技术的采用,最终满足大吨位高质量电渣锭的生产需求。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大吨位高质量电极生产的困难,同时,还提高了电渣炉的有效利用率和生产的灵活性,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根大型电极熔炼特大型电渣钢锭 双塔式结构 三工位可交替熔炼 恒熔速保护气氛电渣冶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