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处理高氨氮污水脱氮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唐素琴
郭婷婷
+2 位作者
李一鑫
柯霞
薛亚平
《工业微生物》
CAS
2023年第5期97-103,共7页
文章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污水处理脱氨氮效率低,产生二级污染物等问题,筛选分离出同步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实现高效脱氮,探索其脱氮特性,为强化微生物法处理高氨氮废水提供新的菌源。微生...
文章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污水处理脱氨氮效率低,产生二级污染物等问题,筛选分离出同步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实现高效脱氮,探索其脱氮特性,为强化微生物法处理高氨氮废水提供新的菌源。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脱氮系统具有丰富的群落多样性,其主要菌门为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主要优势菌属为陶厄氏菌属(Thauera sp.)。从污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分离鉴定高效脱氮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分离菌株为康德拉氏副球菌(Paracoccus kondratievae);测定不同氮源降解过程中菌体生长量变化和脱氮效率,分析其同步硝化好氧反硝化性能,结果显示,其24 h内的氨氮去除率为99.91%,将菌株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中,其总氮、氨氮、硝氮脱除率分别为60.70%,88.77%和8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好氧反硝化
副球菌
脱氮菌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水处理工艺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
24
2
作者
杨殿海
王峰
夏四清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78-882,共5页
与传统脱氮工艺相比,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艺由于具有可降低能耗、减少基建费用等明显的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广泛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工作,从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工艺控制因素两个...
与传统脱氮工艺相比,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艺由于具有可降低能耗、减少基建费用等明显的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广泛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工作,从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工艺控制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简要介绍了这一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反应器溶氧不均、活性污泥絮凝颗粒中缺氧微环境的形成以及某些好氧反硝化菌和异养硝化菌的存在是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亚硝酸盐的积累现象,部分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很可能是通过亚硝酸盐途径进行的。对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工艺控制,目前主要通过控制碳源、活性污泥絮凝颗粒的大小、溶解氧、以及氧化还原电极电位(ORP)进行的。反应中可溶性COD(SCOD)的含量对于反硝化过程的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碳源投加方式的改变,可改善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效果。絮凝颗粒的密度、尺寸与溶解氧的水平共同影响了絮体内部缺氧微环境的形成;同时在工艺过程中,控制溶解氧水平的变化可以取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对于氧化还原电极电位(ORP)控制的范围往往取决于污水的性质,同时也可结合其他一些指标(如pH、释放气体中NO浓度)作为综合的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工艺
同步硝化/反硝化
好氯反硝化
异养硝化
缺氧微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处理高氨氮污水脱氮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唐素琴
郭婷婷
李一鑫
柯霞
薛亚平
机构
杭州环境集团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工业微生物》
CAS
2023年第5期97-103,共7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214745)。
文摘
文章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污水处理脱氨氮效率低,产生二级污染物等问题,筛选分离出同步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实现高效脱氮,探索其脱氮特性,为强化微生物法处理高氨氮废水提供新的菌源。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脱氮系统具有丰富的群落多样性,其主要菌门为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主要优势菌属为陶厄氏菌属(Thauera sp.)。从污水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分离鉴定高效脱氮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分离菌株为康德拉氏副球菌(Paracoccus kondratievae);测定不同氮源降解过程中菌体生长量变化和脱氮效率,分析其同步硝化好氧反硝化性能,结果显示,其24 h内的氨氮去除率为99.91%,将菌株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中,其总氮、氨氮、硝氮脱除率分别为60.70%,88.77%和86.35%。
关键词
同步硝化好氧反硝化
副球菌
脱氮菌株
Keywords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Paracoccus
sp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nitrogen
removal
strai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水处理工艺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
24
2
作者
杨殿海
王峰
夏四清
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78-882,共5页
基金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
编号2002AA601023
文摘
与传统脱氮工艺相比,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艺由于具有可降低能耗、减少基建费用等明显的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广泛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工作,从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工艺控制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简要介绍了这一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反应器溶氧不均、活性污泥絮凝颗粒中缺氧微环境的形成以及某些好氧反硝化菌和异养硝化菌的存在是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亚硝酸盐的积累现象,部分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很可能是通过亚硝酸盐途径进行的。对于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工艺控制,目前主要通过控制碳源、活性污泥絮凝颗粒的大小、溶解氧、以及氧化还原电极电位(ORP)进行的。反应中可溶性COD(SCOD)的含量对于反硝化过程的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碳源投加方式的改变,可改善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效果。絮凝颗粒的密度、尺寸与溶解氧的水平共同影响了絮体内部缺氧微环境的形成;同时在工艺过程中,控制溶解氧水平的变化可以取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对于氧化还原电极电位(ORP)控制的范围往往取决于污水的性质,同时也可结合其他一些指标(如pH、释放气体中NO浓度)作为综合的控制手段。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工艺
同步硝化/反硝化
好氯反硝化
异养硝化
缺氧微环境
Keywords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
Anoxic
microzon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处理高氨氮污水脱氮研究
唐素琴
郭婷婷
李一鑫
柯霞
薛亚平
《工业微生物》
CAS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废水处理工艺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进展
杨殿海
王峰
夏四清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