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简支梁桥冲击效应 被引量:24
1
作者 谭国金 刘寒冰 +2 位作者 程永春 王龙林 刘斌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了精确分析车辆对简支梁桥的冲击效应,基于模态综合法,建立了三维空间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基于车-桥耦合振动模型的动力时程响应分析结果,并利用动力放大系数的概念,得到了车辆参数以及桥面不平整度、行车速度和车辆作用位置对冲击效... 为了精确分析车辆对简支梁桥的冲击效应,基于模态综合法,建立了三维空间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基于车-桥耦合振动模型的动力时程响应分析结果,并利用动力放大系数的概念,得到了车辆参数以及桥面不平整度、行车速度和车辆作用位置对冲击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桥梁设计规范中简支梁桥冲击系数的计算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简支梁桥 冲击效应 车-桥耦合振动 模态综合法
下载PDF
简支梁桥在车辆荷载谱作用下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伯权 黄华 刘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6-80,128,共6页
编制程序VLS(Vehicle Load Spectrum)构造随机车辆荷载谱,利用有限元方法将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随机车辆荷载谱加载于简支T型钢筋混凝土梁桥上,模拟桥梁在车辆荷载通过时的动力响应,得出了桥梁的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同时分析了车速对桥梁冲... 编制程序VLS(Vehicle Load Spectrum)构造随机车辆荷载谱,利用有限元方法将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随机车辆荷载谱加载于简支T型钢筋混凝土梁桥上,模拟桥梁在车辆荷载通过时的动力响应,得出了桥梁的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同时分析了车速对桥梁冲击系数的影响。分析表明:车辆荷载谱作用下桥梁偏载作用明显;车流方向对桥梁振动的影响不大;密集运营状态下桥梁挠度是一般运营状态下的1.35倍左右;车速对桥梁冲击系数的影响非常复杂,冲击系数曲线在车辆高速和低速时均有峰值出现,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T型粱桥 车辆荷载谱 有限元 动力响应 冲击系数
下载PDF
九度地震区高铁简支梁减隔震体系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曾永平 董俊 +3 位作者 陈克坚 李聪林 庞林 户东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2,共7页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十三五"铁路规划深入发展,西南山区将陆续修建多条高速铁路,然而西南山区地震带分布广泛、活动断层十分密集,许多铁路线不可避免地跨越或靠近地震断层,近断层地震带与其诱发的大地震灾害必将是影响高速铁...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十三五"铁路规划深入发展,西南山区将陆续修建多条高速铁路,然而西南山区地震带分布广泛、活动断层十分密集,许多铁路线不可避免地跨越或靠近地震断层,近断层地震带与其诱发的大地震灾害必将是影响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而传统的铁路桥梁减隔震措施难以满足近断层桥梁抗震要求。因此,本文针对9度地区典型铁路简支梁桥,提出多种减隔震措施,研究各种措施的本构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近断层9度地震区典型铁路简支梁桥合理减隔震措施的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近断层强震作用下,采用球型钢支座、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两种措施无法有效控制墩梁间的地震相对位移,且球型钢支座措施极易引起落梁震害,两种措施不适用于近断层桥梁抗震;(2)在近断层强震作用下,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减震卡榫的措施可有效降低桥墩内力和变形,减震卡榫能够很好地耗散地震能量,限制墩梁地震相对位移,该方案适用于近断层高速铁路桥梁抗震;(3)本研究成果可为近断层铁路简支梁桥的设计建造与抗震设防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简支梁桥 近断层 9度地震区 减隔震
下载PDF
桥梁工程中现浇盖梁支架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20
4
作者 陈坚荣 《公路交通技术》 2004年第1期52-56,共5页
介绍简支梁桥中现浇盖梁施工的各种支架的选择适用情况、主要施工注意事项、设计计算要点、改进方法 。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现浇盖梁支架 支架设计 桥梁施工 自落地支柱计算 纵横梁设计 抱箍计算 托架钢锭计算
下载PDF
基于WIM数据的简支梁桥车辆荷载效应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征文 杨飞 +1 位作者 赵建峰 袁阳光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92,共7页
基于安装在104国道绍兴段钟家湾立交桥的WIM系统采集为期1个月的车辆荷栽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车辆实际载重质量分布,根据影响线加载原理计算了WIM系统记录的每辆车作用下简支梁跨中最大弯矩及支点最大剪力效应值,分析了实际交通车辆... 基于安装在104国道绍兴段钟家湾立交桥的WIM系统采集为期1个月的车辆荷栽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车辆实际载重质量分布,根据影响线加载原理计算了WIM系统记录的每辆车作用下简支梁跨中最大弯矩及支点最大剪力效应值,分析了实际交通车辆荷载作用下跨径为6—50m的12种简支梁桥结构内力分布规律,并与现行桥梁设计规范中汽车荷载对应的效应值进行了对比。最终结果发现:针对于该路段的实际车辆荷载,简支梁桥跨径越小,实际车辆荷载效应超越现行规范荷载效应的车辆数目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实际车辆荷载 影响线加载 简支梁桥 WIM系统
原文传递
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纵向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荣山 刘学毅 王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6-672,共7页
根据桥上无缝道岔纵向相互作用的特点,建立了道岔-桥梁-墩台一体化有限元计算模型,以18号道岔铺设在简支梁桥上为例,分析了钢轨温度、桥梁温度、桥梁跨度、支座布置形式、墩台刚度、辙跟传力部件结构及阻力参数等对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 根据桥上无缝道岔纵向相互作用的特点,建立了道岔-桥梁-墩台一体化有限元计算模型,以18号道岔铺设在简支梁桥上为例,分析了钢轨温度、桥梁温度、桥梁跨度、支座布置形式、墩台刚度、辙跟传力部件结构及阻力参数等对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简支梁桥上的无缝道岔对线路和桥梁的影响范围仅限于与道岔相邻的2孔梁以内;应采用道岔里轨与简支梁伸缩位移方向相反的桥上无缝道岔布置方式;应适当增大道岔范围内桥墩的纵向刚度;桥上无缝道岔辙跟不宜采用间隔铁结构;18号道岔宜铺设在跨度32或48 m的简支梁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上无缝道岔 简支梁桥 纵向力
下载PDF
齿轨铁路轨道-简支梁桥相互作用及轨缝合理位置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乾 蔡小培 +1 位作者 蔡向辉 张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8-256,共9页
齿轨铁路与桥梁的梁轨相互作用对行车安全和结构稳定均有重要影响。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齿轨(钢轨)-轨枕-桥梁-墩台空间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典型荷载作用下齿轨铁路轨道-简支梁桥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简支梁桥上齿轨铁路梁轨相互作用... 齿轨铁路与桥梁的梁轨相互作用对行车安全和结构稳定均有重要影响。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齿轨(钢轨)-轨枕-桥梁-墩台空间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典型荷载作用下齿轨铁路轨道-简支梁桥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简支梁桥上齿轨铁路梁轨相互作用强于常规桥上无缝线路,在列车纵向荷载作用下的钢轨纵向力、梁轨相对位移、墩顶纵向力、墩顶纵向位移等指标比常规桥上无缝线路大40%以上,建议增强轨道基础与梁体的约束作用,增大轨道结构纵向阻力,防止在列车纵向荷载作用下的轨道爬行。齿轨最大等效应力小于其容许应力,齿轨强度不是结构设计的控制指标。建议齿轨轨缝与梁缝错开布置,可有效避免齿轨轨缝变化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齿轨铁路 简支梁桥 有限元理论 梁轨相互作用 轨缝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下高速铁路多跨简支梁桥震致破坏特征 被引量:16
8
作者 国巍 王阳 +3 位作者 葛苍瑜 高霞 宗绍晗 卜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0-218,共9页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以行车平顺性作为首要目标,体现为基于刚度的设计,导致桥梁抗震性能和震致破坏特征不明确。基于此,建立了5跨32 m简支梁桥模型,模型包括桥墩、支座、梁体、轨道结构、钢轨等,同时考虑了桥下群桩基础的桩土相互作用...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以行车平顺性作为首要目标,体现为基于刚度的设计,导致桥梁抗震性能和震致破坏特征不明确。基于此,建立了5跨32 m简支梁桥模型,模型包括桥墩、支座、梁体、轨道结构、钢轨等,同时考虑了桥下群桩基础的桩土相互作用和活动支座摩擦力受竖向力变化的影响。以此模型为基础,研究了近断层地震下多跨简支梁桥震致响应,参考构件破坏限值,分析了结构震致破坏特征,指出了高铁简支梁桥在近断层地震动下的破坏部位集中于梁缝处和滑动层,桥墩破坏并不严重,明确在高铁桥梁设计和评估中应关注上部轨道结构等功能部件的抗震性能及破坏特征,轨道结构的破坏可能会导致高铁桥梁功能中断和严重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简支梁桥 近断层地震动 桥墩 轨道结构 破坏特征
下载PDF
基于模态曲率理论及神经网络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寒冰 焦峪波 +1 位作者 程永春 宫亚峰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3-967,共5页
针对多片简支梁桥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步识别法。该方法综合运用模态曲率差及神经网络技术对结构损伤进行识别,能够有效地发挥两种方法的优点。最后以一座五片简支T梁桥为算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结... 针对多片简支梁桥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分步识别法。该方法综合运用模态曲率差及神经网络技术对结构损伤进行识别,能够有效地发挥两种方法的优点。最后以一座五片简支T梁桥为算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二步识别法 模态曲率 神经网络 简支梁桥
下载PDF
基于动载试验荷载效率的简支梁桥冲击系数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勇军 赵洋 +2 位作者 赵煜 曹群 李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07-216,共10页
为对中小跨径简支梁桥冲击系数进行评价,建立轻荷载作用与等效设计荷载作用下冲击系数的关系。采用五自由度三轴平面车辆模型,以标准跨径的简支小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采用ANSYS软件二次开发语言APDL进行仿真求解。... 为对中小跨径简支梁桥冲击系数进行评价,建立轻荷载作用与等效设计荷载作用下冲击系数的关系。采用五自由度三轴平面车辆模型,以标准跨径的简支小箱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方程,采用ANSYS软件二次开发语言APDL进行仿真求解。通过荷载等效原理,将设计荷载的车道荷载还原为等效的多辆重车荷载,进行准设计状态分析;基于动载试验荷载效率研究单辆车作用下各片主梁冲击系数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冲击系数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基于动载试验荷载效率的轻荷载冲击系数修正方法。结果表明:现行规范取值的冲击系数偏不安全,但在桥面状况良好和低速行驶时安全性较高;冲击系数随动载试验荷载效率增大而减小,通过轻荷载所得的冲击系数直接与规范值对比没有实际意义;轻荷载的冲击系数经过修正后可还原为准设计状态下冲击系数。研究结论可为中小跨径桥梁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为桥梁动载试验的评价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简支梁桥 冲击系数 动载试验荷载效率 准设计状态
下载PDF
基于改进迭代模型的车-桥耦合系统竖向随机振动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志辉 王力东 +2 位作者 龚威 余志武 蔡成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130,共11页
采用改进的车-桥耦合系统迭代计算模型,建立了基于虚拟激励法(PEM)的列车-轨道-桥梁竖向随机振动分析模型.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不平顺精确地转化为一系列竖向简谐不平顺的叠加,并运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桥耦合系统振动方程.以CRH2高速... 采用改进的车-桥耦合系统迭代计算模型,建立了基于虚拟激励法(PEM)的列车-轨道-桥梁竖向随机振动分析模型.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不平顺精确地转化为一系列竖向简谐不平顺的叠加,并运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桥耦合系统振动方程.以CRH2高速列车通过5跨简支梁桥为例,对改进的车-桥耦合系统迭代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和效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保持与传统模型相同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改进模型能使计算效率提高5倍左右.通过对列车-轨道-简支梁桥竖向随机振动响应中确定性激励引起的均值和轨道不平顺引起的均方根进行分析可知:桥梁竖向位移主要受列车自重控制,轨道不平顺引起的桥梁竖向位移影响很小;桥梁和车体竖向加速度受轨道不平顺影响显著,改善线路条件能有效提高列车的乘车舒适性;同时,车速越高,桥梁和车辆随机响应的均方根越大,由轨道不平顺引起的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的离散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振动 迭代模型 赫兹接触 虚拟激励法 简支梁桥
下载PDF
3-20 m桥整体横向移梁施工技术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胜尧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6,共5页
研究目的:在第六次铁路提速施工中,调整线间距和缓和曲线长度引起多项桥梁改造项目。通过移梁可以 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桥梁的使用功能,同时又能大大缩短提速改造施工的工期。 研究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津浦线第六次提速改造施工中对3-2... 研究目的:在第六次铁路提速施工中,调整线间距和缓和曲线长度引起多项桥梁改造项目。通过移梁可以 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桥梁的使用功能,同时又能大大缩短提速改造施工的工期。 研究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津浦线第六次提速改造施工中对3-20 m简支T梁的整体移梁施工技术,施 工中针对桥梁钢支座需埋设锚栓固定下摆的特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巧妙利用钢板固定既有钢桥支座,采用 竖向千斤顶和横向千斤顶相结合的普通施工方法,在不中断铁路交通运输,利用夜间列车运营“天窗点”的时 问,结合铁路线路拨道,安全正点地完成了大吨位桥梁的横向移设施工任务。 研究结果:使既有线满足了200 km/h运营速度的要求 研究结论:移梁后通过后期观察,梁体在铁路运营中结构稳定,质量可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实践证明此 项移梁施工技术是成功的,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次铁路提速 简支桥梁 整体横移 施工技术
下载PDF
简支转连续桥梁结构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11
13
作者 江大全 朱宝君 +1 位作者 张苗 陈吉光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970-972,共3页
分析了简支变连续施工的力学原理,从而总结了这种施工工艺下的连续梁桥建造技术优势。针对简支变连续施工的主要过程如临时支座安装、负弯矩区预应力张拉、临时支座拆除等进行施工技术总结与要点分析,最后提出简支变连续工艺的施工控制... 分析了简支变连续施工的力学原理,从而总结了这种施工工艺下的连续梁桥建造技术优势。针对简支变连续施工的主要过程如临时支座安装、负弯矩区预应力张拉、临时支座拆除等进行施工技术总结与要点分析,最后提出简支变连续工艺的施工控制技术,保证该工法下的施工过程结构安全,并达到合理成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先简支后连续 连续梁桥 体系转换 临时支座 施工控制
下载PDF
基于应变指标和D-S证据理论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 被引量:9
14
作者 简正坤 刘习军 张素侠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1-799,共9页
为了提高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准确率,并摆脱对桥梁损伤前信息的依赖,提出基于应变指标和D-S证据理论(Dempster提出由Shafer完善形成的一种推理理论)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采用结构损伤状态下的动态应变响应分别构建应变标准差(SSD)指标和... 为了提高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准确率,并摆脱对桥梁损伤前信息的依赖,提出基于应变指标和D-S证据理论(Dempster提出由Shafer完善形成的一种推理理论)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采用结构损伤状态下的动态应变响应分别构建应变标准差(SSD)指标和平均伪比能(APSED)指标;然后利用曲线拟合技术对两个应变指标进行改进;最后根据D-S证据理论融合两个改进的指标来定位损伤。将所提方法用于一个简支梁桥的数值模型,讨论了损伤程度和测试噪声对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发现SSD和APSED对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且损伤识别结果准确率高,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指标 D-S证据理论 简支梁桥 损伤识别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简支梁桥有载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木标 李建中 +1 位作者 邹振祝 王军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7-142,共6页
本文根据车-桥系统相互作用模型,推导了铁路简支梁桥竖向有载自振频率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简便的计算方法,同时,还对不同跨度的简支梁桥的竖向有载自振频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有载动力特性 简支梁桥 竖向振动 共振现象
下载PDF
近断层高铁简支梁桥抗震性能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永平 董俊 +3 位作者 陈克坚 李聪林 户东阳 庞林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0-76,共7页
研究目的:我国西南山区地震带分布广泛,活动断层密集。根据"十三五"铁路建设规划,多条高铁不可避免地需跨越或靠近地震断层。近断层地震已经成为影响西南山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而目前《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尚未... 研究目的:我国西南山区地震带分布广泛,活动断层密集。根据"十三五"铁路建设规划,多条高铁不可避免地需跨越或靠近地震断层。近断层地震已经成为影响西南山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而目前《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尚未考虑近断层地震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也未提出近断层减隔震设计方法。因此,本文以渝昆高铁穿越小江断裂的32 m跨径简支梁桥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近断层9度地震区典型铁路简支梁桥抗震性能评估以及合理减隔震设计参数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提出了基于控制梁体加速度保障行车安全的铁路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可同时考虑桥梁结构抗震性能与高速列车行车安全,在9度地震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2)提出了渝昆高铁32 m简支梁桥合理的减隔震设计参数,保证了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多遇地震作用下满足高速列车行车安全指标的要求;(3)本研究成果可为近断层地震区铁路简支梁桥的设计建造与抗震设防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简支梁桥 近断层 9度地震区 减隔震
下载PDF
简支梁桥减(隔)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骏 阎贵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0年第4期54-58,共5页
本文采用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减 (隔 )震铁路简支梁桥的地震反应特点。隔震支座采用铅芯橡胶支座(L RB) ,分析中分别采用三线性、双线性考虑了桥墩、支座的非线性特性。分析结果表明 ,与线性理论相反 ,采用减 (隔 )震支座并不一定显著增大... 本文采用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减 (隔 )震铁路简支梁桥的地震反应特点。隔震支座采用铅芯橡胶支座(L RB) ,分析中分别采用三线性、双线性考虑了桥墩、支座的非线性特性。分析结果表明 ,与线性理论相反 ,采用减 (隔 )震支座并不一定显著增大结构的位移反应 ;此外 ,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延性需求都大为降低 ,改善了桥梁结构的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铅芯橡胶支座 隔震 减震 铁路桥 结构 受力情况 地震反应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和变异系数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光耀 刘习军 +1 位作者 张素侠 温立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15-1922,I0005,I0006,共10页
为了提高对桥梁结构损伤位置的识别精度及准确性,利用应变对结构局部损伤敏感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和变异系数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新方法。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对简支梁桥动态应变响应进行二进离散小波变换,将叠加在一起的多阶模态响... 为了提高对桥梁结构损伤位置的识别精度及准确性,利用应变对结构局部损伤敏感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和变异系数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新方法。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对简支梁桥动态应变响应进行二进离散小波变换,将叠加在一起的多阶模态响应进行分离;根据差分法和统计参数,构建出低阶应变响应的变异系数双重曲率(Double Curvature of Variation Coefficient,DCVC)损伤指标。以简支梁桥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提方法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给予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摆脱了对健康结构响应数据的依赖,可以准确识别出简支梁桥不同位置不同程度的单处、多处损伤,且受移动荷载行驶速度的影响较小,在简支梁桥损伤识别研究中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简支梁桥 应变响应 变异系数 损伤识别
下载PDF
简支梁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应力分布的影响参数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丕祥 郭环宇 刘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119,共5页
以跨径为13 m的简支空心板桥、T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车辆轮载作用、铺装层混凝土强度等级、铺装层厚度、桥面板与铺装层间结合能力对铺装层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辆轮载作用下,铺装层内各... 以跨径为13 m的简支空心板桥、T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车辆轮载作用、铺装层混凝土强度等级、铺装层厚度、桥面板与铺装层间结合能力对铺装层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辆轮载作用下,铺装层内各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车辆车轮作用位置;随铺装层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或厚度的增加,铺装层内第一主应力、横桥向正应力、桥面板与铺装层间剪应力均明显降低;简支梁桥铺装层厚度为12~16 cm时,应力分布较均匀;桥面板与铺装层间完全滑移时的应力明显大于桥面板与铺装层间完全粘结状态时的应力,随着铺装层与桥面板间摩擦系数的增加,简支梁桥面铺装层主应力和桥面板与铺装层间剪应力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桥面板与铺装层间摩擦系数大于1.0时,铺装层应力分布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混凝土桥面 混凝土强度等级 铺装层厚度 桥面板与铺装层间结合能力 车辆轮载
下载PDF
某简支T型梁桥动静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柏冬 吴迪 李文全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14-16,47,共4页
为了准确掌握某混凝土简支T梁在役期间的实际承载力,判断桥梁结构是否满足安全使用规范,依据桥梁荷载试验规范,对被测混凝土简支T梁结构进行动静载试验,通过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比对,汇总静力荷载作用下... 为了准确掌握某混凝土简支T梁在役期间的实际承载力,判断桥梁结构是否满足安全使用规范,依据桥梁荷载试验规范,对被测混凝土简支T梁结构进行动静载试验,通过运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比对,汇总静力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实测挠度、应变值、动力荷载作用下桥梁的频率等参数,总结对比各个参数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可以表明:本次检测混凝土T梁满足安全使用规范,满足安全使用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支梁桥 静载试验 动载试验 混凝土T型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