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被引量:2
1
作者 沈剑沧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9-141,共3页
采用传统水热法制备出尺寸单一的银纳米颗粒,其反应机理基于相转移和相分离机制.银纳米颗粒的乙醇溶液通过甩胶处理涂抹在清洗后的硅片表面.Rhodamine 6G分子被用为检测分子,发现该材料为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的衬底材料,其较大的... 采用传统水热法制备出尺寸单一的银纳米颗粒,其反应机理基于相转移和相分离机制.银纳米颗粒的乙醇溶液通过甩胶处理涂抹在清洗后的硅片表面.Rhodamine 6G分子被用为检测分子,发现该材料为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的衬底材料,其较大的增强因子可归结为金属颗粒耦合增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水热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下载PDF
载银介孔氧化硅防污剂的制备及其防污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汪国庆 刘涛 李文戈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8,共4页
采用化学法制备出载银介孔氧化硅(Ag-MSN)粉体,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尺寸,利用X射线衍射(XRD)确定纳米材料的成分并结合公式确定纳米银的粒径;通过平板培养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揭示载银介孔氧化硅对... 采用化学法制备出载银介孔氧化硅(Ag-MSN)粉体,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尺寸,利用X射线衍射(XRD)确定纳米材料的成分并结合公式确定纳米银的粒径;通过平板培养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揭示载银介孔氧化硅对于海洋微生物(需钠弧菌)的抗菌效果和机理。将载银介孔氧化硅粉体作为主要颜料与有机硅树脂复合,得到具有一定抑菌性能的涂层。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揭示纳米银防污机理,并对绿色海洋防污剂的制备与应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多孔氧化硅 防污剂 微生物附着
下载PDF
溶剂热法制备银纳米晶 被引量:3
3
作者 邢瑞敏 安彩霞 刘锦 《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63-65,69,共4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乙二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并考察了溶剂组成等因素对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乙二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样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并考察了溶剂组成等因素对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得银纳米晶粒径均一,直径约为90nm;增大PVP的加入量会降低产物的粒径,溶剂中水的引入会影响银纳米晶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银纳米晶 制备
下载PDF
TeO_2-Nb_2O_5-BaO-BaCl_2系统玻璃结构及银纳米晶引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晶晶 林健 +1 位作者 马丽娜 祝林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2-385,389,共5页
碲酸盐氧卤玻璃具有低声子能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和析晶性能等优秀的综合品质,是一类很有前途的光学玻璃材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TeO2-Nb2O5-BaO-BaCl2系统玻璃,研究了网络结构变化和组成对该系统玻璃的成玻璃性能和析晶性能的影... 碲酸盐氧卤玻璃具有低声子能以及较好的稳定性和析晶性能等优秀的综合品质,是一类很有前途的光学玻璃材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TeO2-Nb2O5-BaO-BaCl2系统玻璃,研究了网络结构变化和组成对该系统玻璃的成玻璃性能和析晶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向玻璃基体内引入银纳米晶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BaCl2的引入使得玻璃网络结构中键合及基团种类增多,碲氧链间的连接加强,网络结构更加紧密,并且成玻璃区域有所扩展。TeO2-Nb2O5-BaO-BaCl2系统玻璃基体在保持自身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更有利于AgCl纳米晶体析出,是一种适合金属纳米晶掺杂的优良光学玻璃基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卤碲酸盐玻璃 成玻璃性 银纳米晶
下载PDF
玻璃中银粒子对稀土离子发光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艳民 陈宝玖 王成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在玻璃制备过程中加入硝酸银,然后通过高温退火得到包含银纳米粒子的Er3+掺杂锗酸盐玻璃和Eu3+掺杂硼酸盐玻璃样品。根据Mie-Drude理论拟合了这些玻璃样品中银纳米粒子等离子体振荡吸收谱,得到了退火时间与银粒子粒径的关系。用488 nm ... 在玻璃制备过程中加入硝酸银,然后通过高温退火得到包含银纳米粒子的Er3+掺杂锗酸盐玻璃和Eu3+掺杂硼酸盐玻璃样品。根据Mie-Drude理论拟合了这些玻璃样品中银纳米粒子等离子体振荡吸收谱,得到了退火时间与银粒子粒径的关系。用488 nm Ar+激光器激发不同退火时间的这些玻璃样品,分别监测Er3+的4S3/2-4I15/2和Eu3+的5D0-7F2的发射,发现包含银纳米粒子的玻璃样品较不包含银纳米粒子的玻璃样品,Er3+和Eu3+的发射分别增强3.6和1.25倍。通过分析玻璃样品的吸收谱和发射谱,排出了表面等离子振荡引起稀土离子发射增强的可能性。对Er3+掺杂的玻璃样品进行Judd-Ofelt理论分析,发现随着退火时间增加J-O强度参数减小,Er3+的4S3/2能级的辐射跃迁几率保持增加,表明引入银纳米粒子引起稀土离子周围晶体场发生变化是稀土离子发光增强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粒子 表面等离子体振荡 Judd—Ofelt理论 稀土
下载PDF
尺寸可控的高稳定性银纳米粒子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丛双志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9年第1期79-81,共3页
一种绿色、简单的液相方法被用于合成高稳定性的金属银纳米晶。在合成中,淀粉被用作保护试剂,柠檬酸钠被用作还原试剂。所得产品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的尺寸可以通过改变试验参数... 一种绿色、简单的液相方法被用于合成高稳定性的金属银纳米晶。在合成中,淀粉被用作保护试剂,柠檬酸钠被用作还原试剂。所得产品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的尺寸可以通过改变试验参数而调节。最终得到的纳米粒子胶体在室温下具有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晶 液相合成 尺寸控制
下载PDF
银纳米晶复合有序介孔氧化硅的研究
7
作者 杨修春 韦亚南 孙海阔 《纳米科技》 2007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EO20PO70EO20,Mw=5800)作为结构导向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作为硅源,硝酸银(AgNO3)作为银的前躯体,制备出掺杂有银纳米颗粒的有序介孔SiO2块体。通过小角X射线衍射(SAXRD)和高分辨...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EO20PO70EO20,Mw=5800)作为结构导向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作为硅源,硝酸银(AgNO3)作为银的前躯体,制备出掺杂有银纳米颗粒的有序介孔SiO2块体。通过小角X射线衍射(SAXRD)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测得掺银介孔SiO2样品在煅烧前具有平面六方结构(空间群p6mm),煅烧后,样品结构发生收缩,但仍部分保持有序平面六方结构,孔径在3~7nm左右,平均孔直径为5.4nm,银纳米颗粒尺寸大约为5nm。掺银介孔氧化硅的气孔尺寸大于未掺银介孔氧化硅的气孔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氧化硅 溶胶-凝胶方法 银纳米晶
下载PDF
银纳米晶复合有序介孔氧化硅
8
作者 杨修春 韦亚南 李伟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9-81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EO_(20)PO_(70)EO_(20),M_w=5800)作为结构导向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作为硅源,硝酸银(AgNO_3)作为银的前躯体,制备出掺杂有银纳米颗粒的有序介孔SiO_2块体。通过小角X射线衍射(SAXRD)和高分辨透射...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EO_(20)PO_(70)EO_(20),M_w=5800)作为结构导向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作为硅源,硝酸银(AgNO_3)作为银的前躯体,制备出掺杂有银纳米颗粒的有序介孔SiO_2块体。通过小角X射线衍射(SAXRD)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测得掺银介孔SiO_2样品在煅烧前具有平面六方结构(空间群p6mm),煅烧后样品结构发生收缩,但仍部分保持有序平面六方结构,孔径在3~7nm之间,平均孔直径为5.4nm,银纳米颗粒尺寸大约为5nm。掺银介孔氧化硅的气孔尺寸大于未掺银介孔氧化硅的气孔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氧化硅 溶胶-凝胶方法 银纳米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