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567
1
作者 聂海宽 唐玄 边瑞康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4-491,共8页
在系统研究美国页岩气成藏理论和成藏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页岩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指页岩本身的因素,包括有机质类型和含量、成熟度、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矿物组成、厚度、湿度等;后者主要包括深度、... 在系统研究美国页岩气成藏理论和成藏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页岩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指页岩本身的因素,包括有机质类型和含量、成熟度、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矿物组成、厚度、湿度等;后者主要包括深度、温度和压力等。其中,有机质类型和含量、成熟度、裂缝及孔隙度和渗透率是控制页岩气成藏的主要因素。结合主要影响参数,建立了预测页岩含气的种类、比例和页岩气藏发育有利区的参数模型。运用此模型类比研究发现,中国南方古生界海相页岩层中,寒武系和志留系是页岩气发育的最有利层系。寒武系页岩气藏发育最有利区位于四川盆地和米仓山—大巴山前陆以及渝东、黔北、湘西—江南隆起北缘一线;志留系页岩气藏发育最有利区位于上扬子的四川盆地和米仓山—大巴山前陆和渝东—鄂西一带、中扬子鄂北以及下扬子苏南等地。并对各有利区的泥页岩指标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页岩气早期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主控因素 中国南方 寒武系 志留系 页岩气有利区
下载PDF
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矿集区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被引量:48
2
作者 宋小文 侯满堂 +2 位作者 朱经祥 吴邦朝 唐永忠 《陕西地质》 2003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十多年的勘查及研究 ,在陕西旬阳—白河一带的志留系中新发现了大型铅锌矿矿集区。该矿集区东西长约 10 0km ,南北宽 10~ 5 0km。区内有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两个含矿层位及泗人沟 -南沙沟、红土坡 -韩氏沟—小沟、... 通过十多年的勘查及研究 ,在陕西旬阳—白河一带的志留系中新发现了大型铅锌矿矿集区。该矿集区东西长约 10 0km ,南北宽 10~ 5 0km。区内有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两个含矿层位及泗人沟 -南沙沟、红土坡 -韩氏沟—小沟、西营—黄石板三个成矿带。在成矿带内已发现 2 0余处铅锌 (铜 )矿床(点 ) ,资源丰富 ,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旬阳地区 志留系 铅锌矿床 成矿带 成矿作用 找矿潜力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41
3
作者 朱筱敏 王贵文 谢庆宾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4-71,共8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缘露头、盆内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以及大量室内分析化验资料的层序地层综合分析 ,将志留系划分成 5个三级层序 ,层序厚度为 4 0~ 155m。层序界面多为分布范围较广的区域性或局部不整合。层序叠置样式可用具陆棚坡...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缘露头、盆内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以及大量室内分析化验资料的层序地层综合分析 ,将志留系划分成 5个三级层序 ,层序厚度为 4 0~ 155m。层序界面多为分布范围较广的区域性或局部不整合。层序叠置样式可用具陆棚坡折的Ⅰ型层序地层样式来描述。每个沉积层序可由完整的低位、海侵和高位体系域组成或由其中的一个、两个体系域组成。体系域边界主要依据滨岸上超点位置、岩性组合及准层序叠置样式变化来确定。低位体系域向上粒度变细、砂岩厚度向上减薄的准层序组成 ;海侵体系域表现为向上泥岩厚度加大、砂岩厚度减薄的叠置特点 ;高位体系域表现为加积—进积沉积特征。志留系沉积时期 ,研究区接受了滨外陆棚及滨岸、海湾潮坪沉积 ,发育典型的海相沉积构造 ,表现出明显的旋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层序地层 沉积相
下载PDF
黔北—川东南志留系层序格架下的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量:35
4
作者 朱志军 陈洪德 +3 位作者 林良彪 侯明才 陈安清 钟怡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3-253,共11页
黔北—川东南志留系受加里东运动抬升剥蚀仅残留中、下统地层,通过大量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划分出8个三级层序,其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个(SSQ1~SSQ2),石牛栏组或小河坝组2个(SSQ3~SSQ4),中下志留统韩... 黔北—川东南志留系受加里东运动抬升剥蚀仅残留中、下统地层,通过大量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划分出8个三级层序,其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个(SSQ1~SSQ2),石牛栏组或小河坝组2个(SSQ3~SSQ4),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4个(SSQ5~SSQ8),识别出三角洲、陆棚、碳酸盐台地3类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中探讨了各沉积体系特征及其平面展布。通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及有利沉积相带研究,指出了两类有利储集层:一类为台地浅滩相和台地前缘斜坡相礁滩型生物灰岩、颗粒灰岩储层,主要发育于石牛栏期三级层序SSQ3和SSQ4的高位体系域,纵向上分布于石牛栏组中、上部,横向上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叙永—习水—观音桥一带;另一类为浅水陆棚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小河坝期三级层序SSQ4高水位体系域,横向上分布于南川—石柱—利川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川东南 志留系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高位体系域
下载PDF
塔河油田志留系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丁勇 王允诚 徐明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237,共6页
塔河油田地理位置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和轮台县境内,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西南部斜坡。受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燕山早期构造运动影响,阿克库勒凸起主体部位及南部斜坡的大部分地区缺失志留系... 塔河油田地理位置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和轮台县境内,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西南部斜坡。受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燕山早期构造运动影响,阿克库勒凸起主体部位及南部斜坡的大部分地区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上石炭统、二叠系、侏罗系中上统,另外中—上奥陶统也遭受不同程度剥蚀,以至局部地带缺失。塔河油田大部分地区缺失志留系,目前主要在其西南部钻遇该套地层,且主要保存柯坪塔格组(S1k)和塔塔埃尔塔格组(S1t)。区域烃源岩、储盖及圈闭条件分析表明,塔河油田及其邻区志留系圈闭多属于与地层削截或与超覆尖灭有关的地层—岩性、地层—构造复合型圈闭,少数为构造圈闭与岩性圈闭。综合研究认为志留系具备成藏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成藏条件 志留系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川东南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与志留系石牛栏组灰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若冰 田景春 +2 位作者 黄勇 魏志宏 万贤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5-250,共6页
川东南震旦系-志留系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勘探程度极低。以地表露头、钻井资料及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储层特征综合评价研究,认为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下志留统石牛栏组颗粒灰岩为区内的主要储集岩,沉积相、岩溶作用及裂缝发育... 川东南震旦系-志留系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勘探程度极低。以地表露头、钻井资料及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储层特征综合评价研究,认为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下志留统石牛栏组颗粒灰岩为区内的主要储集岩,沉积相、岩溶作用及裂缝发育程度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储层沉积相区域对比研究表明,主要储层横向展布特征是:灯影组白云岩在研究区广泛且稳定分布,石牛栏组颗粒灰岩主要发育于泸州-赤水-道真以南的台地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震旦系 志留系 碳酸盐岩 储层评价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20
7
作者 胡少华 王庆果 李秀珍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为了指出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地层岩性圈闭有利勘探区带,在志留系地震地质统层的基础上,选取骨干地震剖面进行地震层序划分,对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志留系层序地层划分为4个层序和7个体系域;从陆棚沉积体系到滨岸及潮坪沉积体系,... 为了指出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地层岩性圈闭有利勘探区带,在志留系地震地质统层的基础上,选取骨干地震剖面进行地震层序划分,对沉积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志留系层序地层划分为4个层序和7个体系域;从陆棚沉积体系到滨岸及潮坪沉积体系,志留系总体为从下向上水体变浅.分析了志留系形成大型地层岩性油气藏具备的地质条件,通过研究指出塔中北坡存在发育大型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层序地层 体系域 地层圈闭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沉积体系及勘探方向讨论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家铎 张哨楠 +2 位作者 田景春 赵锡奎 何建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4-657,共4页
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油气藏的发现,展示了志留-泥盆系良好的勘探潜力。通过沉积相、储层、成藏因素的分析,认为志留系和泥盆系的沉积体系多样。志留-泥盆系均发育有较好的储层,但是在不同地区,储层的发育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别。构造运... 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油气藏的发现,展示了志留-泥盆系良好的勘探潜力。通过沉积相、储层、成藏因素的分析,认为志留系和泥盆系的沉积体系多样。志留-泥盆系均发育有较好的储层,但是在不同地区,储层的发育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别。构造运动对油气的聚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对已形成的油藏可能发生调整。主要的勘探方向应注意寻找保存条件较好的正常充注、破坏程度较弱的古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泥盆系 沉积体系
下载PDF
铜陵舒家店地区志留纪地层中金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9
作者 段留安 杨晓勇 +1 位作者 刘晓明 孙卫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339,共7页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舒家店地区的系统考察和研究,在杨冲里一带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找矿思路,目前经初步踏勘,在地表暂发现6条含金破碎蚀变带,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布设13条探槽和1个坑道工程,只有2条探槽未见矿,矿(...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舒家店地区的系统考察和研究,在杨冲里一带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找矿思路,目前经初步踏勘,在地表暂发现6条含金破碎蚀变带,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布设13条探槽和1个坑道工程,只有2条探槽未见矿,矿(化)体走向63°~100°,最厚约20余米,金品位最高44.36 g/t,银最高126 g/t,铜最高7.68%,深部探矿工作正在加速施工中,初步估计该金矿资源前景在中型或以上规模。安徽省金矿主要以伴生金或共生金为主,而本次发现的舒家店地区的金矿则是以金为主,局部伴生银、铜、钼及锌矿。该区金矿脉主要产于志留纪地层中,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具有构造蚀变岩型特征,不同于已知铜陵地区铜金矿类型,同时在铜陵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金矿脉也属首次,因此该矿的发现将进一步丰富该区的成矿理论,对于铜陵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进一步探矿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矿集区 舒家店 志留系 蚀变岩型金矿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优质储层控制因素与勘探方向选择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惠良 王招明 +7 位作者 张荣虎 杨海军 李宇平 沈扬 孙丽霞 李玉文 杨晓宁 王少依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5期21-25,共5页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分布面积约23.6×104km2,勘探前景广阔。储层性质受岩矿特征、成岩演化、压实等因素控制。储层分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两种,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塔中和塔北,其形成环境是滨岸、潮间带低潮坪、潮下带潮汐水道及和扇三角...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分布面积约23.6×104km2,勘探前景广阔。储层性质受岩矿特征、成岩演化、压实等因素控制。储层分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两种,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塔中和塔北,其形成环境是滨岸、潮间带低潮坪、潮下带潮汐水道及和扇三角洲,岩屑砂岩主要分布在塔东等地区。塔中和塔北地区石英含量可以达到65%以上,其孔隙度大于9%,渗透率大于2×10-3μm2,因此,石英砂岩的分布区即为优质储层的分布区。塔东等岩屑砂岩分布的地区储层控制因素为成岩压实、碳酸盐胶结物和粘土矿物成分含量,其压实减孔10%?26%、胶结减孔8%?24%;有效储层(孔隙度大于9%,渗透率大于2×10-3μm2)的埋藏深度小于4500m,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小于10%;因此,塔东等地区沉积前古隆起及陆相与海相环境的过渡带可能存在较好储层。石英砂岩分布区、古隆起及大陆斜坡上的沉积环境过渡带是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重要的油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储层 石英砂岩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纪岩相古地理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翔 田景春 彭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2-771,共10页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油气勘探的发现,使其研究重新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志留—泥盆系勘探的基础地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周缘野外剖面、盆内钻井、岩芯详细的分析,在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地震相研...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油气勘探的发现,使其研究重新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志留—泥盆系勘探的基础地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周缘野外剖面、盆内钻井、岩芯详细的分析,在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地震相研究成果,将塔里木盆地泥盆—志留系划分为3个沉积体系组(分别为陆相、海陆过渡和海洋沉积体系组),进一步识别出8个沉积体系。在上述沉积相研究基础上,结合测井相、地震相的识别,对塔里木盆地志留—泥盆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志留—泥盆纪沉积演化过程中,岩相古地理分布特征在各个时期存在差异性,但在整个古地理演化过程中,又具有继承性。具体表现为:整个志留纪以陆棚、滨岸、潮坪沉积为主,沉积相带总体表现为南北向分带、东西向展布的格局;晚志留世—泥盆纪总体为滨海—潮坪环境,沉积相带较前期局限;晚泥盆世晚期为滨岸—潮坪环境,沉积区进一步缩小。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取得,将会为储层分布规律研究和油气预测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泥盆纪 沉积体系 岩相古地理 时空演化特征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翔 田景春 彭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0-377,共8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众多野外剖面详细观测及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研究区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主要沉积一套以砂、泥岩为主的碎屑岩,根据岩性特征、生物标志和地球物理特征,将塔里木盆地塔塔埃尔塔格组划分为滨岸和陆棚沉积体系,滨岸沉积...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众多野外剖面详细观测及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研究区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主要沉积一套以砂、泥岩为主的碎屑岩,根据岩性特征、生物标志和地球物理特征,将塔里木盆地塔塔埃尔塔格组划分为滨岸和陆棚沉积体系,滨岸沉积体系进一步划分为无障壁海岸和有障壁潮坪沉积,陆棚沉积体系以浅水陆棚沉积为特征,并就各微相的岩石类型、粒度分布和沉积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塔塔埃尔塔格沉积期的平面展布特征,总体格局为南北向分带,东西向展布为特征。同时建立了塔里木盆地塔塔埃尔塔格组滨岸、潮坪和滨岸-潮坪的沉积模式,在研究区以滨岸-潮坪的沉积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下志留统 塔塔埃尔塔格组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湘西地区志留纪沉积体系及典型前陆盆地的形成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斌 胡博文 +2 位作者 石小虎 李进宏 罗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湘西地区发育志留系中、下志留统碎屑岩地层,缺失上志留统。经沉积学综合研究,可以划分出滞留盆地、浊积扇、三角洲、潮坪-滨岸等沉积体系,从下向上海平面逐渐下降,其物源来自于东南部雪峰隆起。湘西地区志留纪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 湘西地区发育志留系中、下志留统碎屑岩地层,缺失上志留统。经沉积学综合研究,可以划分出滞留盆地、浊积扇、三角洲、潮坪-滨岸等沉积体系,从下向上海平面逐渐下降,其物源来自于东南部雪峰隆起。湘西地区志留纪沉积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陆盆地的形成期、发展期及萎缩期、消亡期几个阶段。其沉积-构造演化规律为:前陆盆地初始形成期发育深水滞留盆地沉积体系;前陆盆地发展期发育海相浊积扇沉积体系;前陆盆地萎缩期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前陆盆地消亡期发育潮坪-沙坝-滨岸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系 前陆盆地 沉积体系 湘西
下载PDF
四川盆地志留系生油层主要地质特征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天生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1年第3期80-87,共8页
本文利用地质、钻井、测井、试油、实验等项资料.通过沉积相演变,古构造位置对有利生油岩发育的控制,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生成及运移的研究,对四川盆地志留系进行含油气性远景评价和勘探有利区块的预测。
关键词 生油层 地质 志留纪 四川盆地 石油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清俊 于炳松 +1 位作者 贾丽云 李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5,共8页
综合利用岩心与露头样品的铸体薄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衍射及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及成岩相进行了研究。柯坪塔格组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 综合利用岩心与露头样品的铸体薄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衍射及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柯坪塔格组砂岩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及成岩相进行了研究。柯坪塔格组储层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等。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及溶解作用,其中溶解作用以早期碳酸盐胶结物溶解为主,产生的次生孔隙明显改善储层物性,而压实作用与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则导致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消失。识别出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强溶解一晚期弱、中等充填、晚期碳酸盐强烈胶结、较强石英次生加大一较强压实和强烈压实等4种主要成岩相。其中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强溶解一晚期弱、中等充填相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与保留,为最有利的储层成岩相;强烈压实可导致原生孔隙减少或消失,且不利于次生孔隙形成,为储集性能较差的成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柯坪塔格组砂岩 成岩作用 成岩相
下载PDF
顺北5-8井志留系破裂性地层提高承压能力技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范胜 宋碧涛 +3 位作者 陈曾伟 李大奇 刘金华 成增寿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1-436,共6页
新疆顺北区块古生界志留系地层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强烈,断裂带附近缝网发育,且深层存在高压盐水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井漏严重且高发。针对志留系防漏堵漏技术难点,深入分析了志留系破裂性地层漏失特性,通过地质、测井、岩屑等资料分... 新疆顺北区块古生界志留系地层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强烈,断裂带附近缝网发育,且深层存在高压盐水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井漏严重且高发。针对志留系防漏堵漏技术难点,深入分析了志留系破裂性地层漏失特性,通过地质、测井、岩屑等资料分析漏层岩性及孔渗特征,根据实钻数据、测井和水力学等方法分析漏层通道的大小和连通情况,对地层承压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针对主要裂缝地层开发了抗高温致密承压堵漏配方,并根据不同的漏失类型制定了“随钻封堵、逐步强化、分段承压、稳步推进”的防漏堵漏技术思路,在顺北5-8井进行防漏堵漏作业13次,均获成功,有效提高了地层承压能力,井漏复杂处理时间同比大幅度减少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系 堵漏材料 承压能力 破裂性地层
下载PDF
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成矿时代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侯满堂 唐永忠 王党国 《陕西地质》 2006年第2期1-7,共7页
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位于南秦岭-大别构造带中部,镇(安)旬(阳)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南缘。铅锌矿带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10~50km。已初步查明区内铅锌矿有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含矿层位并划分为泗人沟-南沙沟、杨... 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位于南秦岭-大别构造带中部,镇(安)旬(阳)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南缘。铅锌矿带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10~50km。已初步查明区内铅锌矿有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含矿层位并划分为泗人沟-南沙沟、杨柳-任家沟-小沟、长沙-西营-黄石板铅锌(铜)矿带。在矿带内发现20余处铅锌(铜)矿床(点),已获铅锌资源量10×10^5t以上。志留纪为本区志留系铅锌矿成矿期的沉积期;华力西运动中期(铅模式年龄为320Ma)为本区志留系铅锌矿成矿期改造阶段的石英阶段,华力西运动晚期(Rb—Sr等时线年龄为260Ma4-7Ma)为主要铅锌矿改造阶段,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为改造阶段的碳酸盐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旬阳 志留系 铅锌矿 成矿时代
下载PDF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3亚段沉积体系类型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8
18
作者 曾庆鲁 王力宝 +4 位作者 王朝锋 王俊鹏 王平 张先龙 赵继龙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3亚段是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重要的海相碎屑岩勘探层系,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震和实验分析资料,对沉积前古地貌、古盐度和水动力条件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明确了沉积体系类型和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 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3亚段是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重要的海相碎屑岩勘探层系,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震和实验分析资料,对沉积前古地貌、古盐度和水动力条件进行系统分析,进而明确了沉积体系类型和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前古地貌由北向南逐渐抬高,局部存在多个狭长低洼区和水下低隆,发育海侵背景下受古地貌控制的潮坪、河口湾和潮汐改造三角洲3种沉积体系,主作用水体类型和能量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砂体类型和沉积建造。潮坪沉积体系的砂体类型以潮下带潮汐水道和潮间带沙坪为主,其中潮汐水道具有完整的3层结构,垂直海岸呈条带状分布。河口湾发育水道和沙坝砂体,砂层中常见泥质薄层,砂体轴向与河口湾轴向平行且延伸较远。潮汐改造三角洲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见硅质、燧石砾层及大型冲刷面。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了塔中地区志留系潮坪—河口湾—三角洲沉积模式,并预测了有利砂体的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志留系 潮汐作用 沉积体系 砂体展布
下载PDF
西秦岭若尔盖—迭部地区志留系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恒书 何心一 段丽兰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3-26,共14页
本文对西秦岭若尔盖—迭部地区的志留系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建立了6个岩石地层单位,即下统的羊肠沟组、塔尔组、拉垅组、下地组,中统的马尔组和上统的卓乌阔组。并对各组的生物群特征及时代进行了讨论。首次在该区发现早志留世珊瑚动物群... 本文对西秦岭若尔盖—迭部地区的志留系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建立了6个岩石地层单位,即下统的羊肠沟组、塔尔组、拉垅组、下地组,中统的马尔组和上统的卓乌阔组。并对各组的生物群特征及时代进行了讨论。首次在该区发现早志留世珊瑚动物群,主要属种有Amplexoides,Kodonophyllum cf.leijiatunense,Ceriaster,Mesofavositesshiqianensis,Fletcheria cf. sinanensis等,可与扬子区石牛栏期珊瑚群对比。对该区志留纪沉积、生态环境特征、白龙江裂陷槽演变也进行了初步讨论,并对志留系的铀、金来源、成矿带及富集期作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纪 沉积环境 西秦岭
下载PDF
陕南紫阳—平利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成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粉玲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99-204,共6页
陕南紫阳—平利地区位于南秦岭碳硅泥岩型成矿带石泉—安康成矿集中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已发现有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点)、矿化点及分布广泛的异常点。铀矿化受寒武系鲁家坪组(∈1l)、箭竹坝组(∈1j)和奥陶—志留系斑鸠关组((O3+S... 陕南紫阳—平利地区位于南秦岭碳硅泥岩型成矿带石泉—安康成矿集中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已发现有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点)、矿化点及分布广泛的异常点。铀矿化受寒武系鲁家坪组(∈1l)、箭竹坝组(∈1j)和奥陶—志留系斑鸠关组((O3+S1)b)中碳硅泥岩地层控制。按含矿围岩将铀矿化分为3种类型,即含炭质硅岩型、石炭及炭质板岩型和煌斑岩脉型。褶皱构造和构造破碎带控制着铀矿化分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阳-平利 寒武系 志留系 碳硅泥岩型铀矿 成矿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