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行为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陆梦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61-164,共4页
针对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沉默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目的是揭示学生沉默行为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自信不足、缺乏交际与合作技巧以及中国文化中“言多必失”、“害怕丢脸”等传统观念是学生课堂沉默行... 针对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沉默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目的是揭示学生沉默行为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自信不足、缺乏交际与合作技巧以及中国文化中“言多必失”、“害怕丢脸”等传统观念是学生课堂沉默行为的主要原因。本项研究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在解读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打破课堂沉默、促进师生交流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课堂沉默 课堂交流
下载PDF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隐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4
2
作者 祝振兵 陈丽丽 金志刚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6,共7页
课堂沉默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而探究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成因,减少课堂沉默现象或行为成为近年来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基于内隐理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大学生为何不敢进行课堂表达进行探索,我们发现了四种与课堂沉默有... 课堂沉默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而探究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成因,减少课堂沉默现象或行为成为近年来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基于内隐理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大学生为何不敢进行课堂表达进行探索,我们发现了四种与课堂沉默有关的内隐理论或信念,即:"担心回答不正确或质量不高会丢面子"、"担心因自己的问题而打断老师、干扰全班同学会被认为是自私的"、"担心被认为是爱出风头的而受到孤立"和"担心提出的问题会让老师难堪而遭到报复"。课堂沉默内隐理论的发现不仅在理论上拓展了对大学生课堂沉默成因的理解,而且对于实践中减少学生课堂沉默现象亦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大学生 课堂沉默 内隐理论 课堂表达 课堂沉默内隐理论
下载PDF
大学生课堂动机性沉默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东海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6,共7页
大学生的课堂沉默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本文聚焦于由社会心理所导致的动机性沉默,将之划分为亲社会性沉默、防御性沉默和默许性沉默三种类型。数据分析发现,教师支持度、课堂责任固定等教学设计因素对动机性沉默有显著影响,师生关系和班... 大学生的课堂沉默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本文聚焦于由社会心理所导致的动机性沉默,将之划分为亲社会性沉默、防御性沉默和默许性沉默三种类型。数据分析发现,教师支持度、课堂责任固定等教学设计因素对动机性沉默有显著影响,师生关系和班级支持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动机性沉默。亲社会性沉默对就读满意度和专业承诺有一定积极效应,但防御性沉默和默许性沉默主要体现了其消极效应。研究发现,动机性沉默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传统文化因素,其发生频率的高低显著受课堂情境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沉默 动机性沉默 学习动机 课堂情境
原文传递
英语课堂交际中的“沉默”现象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玉红 《外语教育》 2001年第1期137-139,共3页
本文从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的角度对英语课堂交际中的"沉默"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其目的在于,使英语课堂交际的双方,即,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相互理解和沟通,进而使交际渠道更畅通。
关键词 沉默 课堂交际 语用功能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其相关对策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景光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152-153,共2页
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造成课堂学生沉默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本人的因素。基于以上原因本人针对如何学生课堂沉默这一现象提出了以下对策首先要更新教育观... 通过调查分析认为造成课堂学生沉默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本人的因素。基于以上原因本人针对如何学生课堂沉默这一现象提出了以下对策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消除传统文化中的不利因素的印象;其次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最后就是要关注部分后进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提高学生整体参与课堂教学的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情感因素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大班教学背景下《高等数学》课堂沉默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9
6
作者 曹宏举 何素艳 +1 位作者 万丽英 景雨 《大学数学》 2017年第4期32-37,共6页
消极性的课堂沉默在大学数学课堂中一直存在,但却经常被学科特点所掩盖、被任课教师所忽视.通过调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了学生消极性课堂沉默形成的原因及表象,并就如何减少消极性沉默,从教学管理者、任课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消极性的课堂沉默在大学数学课堂中一直存在,但却经常被学科特点所掩盖、被任课教师所忽视.通过调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了学生消极性课堂沉默形成的原因及表象,并就如何减少消极性沉默,从教学管理者、任课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数学 课堂沉默 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晴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7-98,102,共3页
英语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沉默不语的现象。本文分别从学生自身和教师的角度分析了造成学生沉默的多种原因,并就此分析了可以打破沉默现象,实现成功课堂交际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交际 沉默
下载PDF
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析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丽平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第7期99-105,共7页
课堂沉默现象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虽然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力采用任务型、启发式教学,但是相当多的学生仍然是问而不答、启而不发。文章基于课堂沉默的溯源研究,从教师课堂霸权、应试教育和传统文化视角探析高中学生英语课堂... 课堂沉默现象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虽然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力采用任务型、启发式教学,但是相当多的学生仍然是问而不答、启而不发。文章基于课堂沉默的溯源研究,从教师课堂霸权、应试教育和传统文化视角探析高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旨在重构和谐课堂,回归生态课堂,倡导合作学习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课堂沉默 教师课堂霸权 应试教育 生态课堂 合作学习
下载PDF
如何打破在线课堂沉默?——基于伯格曼技术哲学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丽 刘寅生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4,共10页
沉默的学习者在面授课堂中屡见不鲜,而在线课堂中的学生沉默现象也尤为突出。在线互动等策略的实施试图打破沉默的气氛,然而若不能揭开沉默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学生沉默现象只会愈发普遍。本研究借助伯格曼技术哲学观点,全面审视在线课... 沉默的学习者在面授课堂中屡见不鲜,而在线课堂中的学生沉默现象也尤为突出。在线互动等策略的实施试图打破沉默的气氛,然而若不能揭开沉默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学生沉默现象只会愈发普遍。本研究借助伯格曼技术哲学观点,全面审视在线课堂中学生沉默的本质,以人—技关系为起点,理解装置如何通过中介作用助推技术信息的去情境化过程,进而影响学习者的身体感知和行为方式。而缺乏具身支撑的数字媒介传递,必然导致互动的自然性和流畅性受损,进而引发沉默现象。在此背景下,建议积极开展装置范式的双重优化,明确教育实践的具身聚焦,实现技术信息的事实还原,为打破在线课堂沉默、提升在线教学活跃度、推动技术促进在线教学纵深发展提供借鉴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沉默 在线课堂 伯格曼技术哲学 装置范式 具身聚焦
原文传递
静悄悄的课堂:学生沉默及其教育应对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南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58,共9页
学生沉默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典型现象,关系到课堂参与、班级建设、教学策略等多个重要领域。实践中,课堂沉默表现出诸多意义和功能,既彰显出学生表达身体技术的资本力量,又将导致师生付出代价未知的时间、机会和风险成本。从社会学... 学生沉默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典型现象,关系到课堂参与、班级建设、教学策略等多个重要领域。实践中,课堂沉默表现出诸多意义和功能,既彰显出学生表达身体技术的资本力量,又将导致师生付出代价未知的时间、机会和风险成本。从社会学角度看,课堂沉默看似社会互动的中断,实则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意涵,通过明确学校的社会功能及其“确认机制”,可以尝试从前后承接的“动机-勇气-能力”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考察。课堂参与是沉默与发声的统一体,发挥沉默的积极功能、鼓励多样的课堂参与,有必要形成积极沉默的学习策略、树立深度对话的教学理念、构建竞争合作的良性轨道以及营造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沉默 课堂参与 身体与社会 教学社会学
原文传递
课堂沉默与默会知识:指向教学的神契资本--基于课堂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11
作者 孙友鹏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课堂沉默与默会知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静默的联结性,共同构成了指向“课堂社会”中教学进程的神契资本,这种神契资本意味着学生可以经由个体与知识的沉默达成素养提升与静默参与。从课堂社会学视角出发,课堂沉默具有权力控制、权力公... 课堂沉默与默会知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静默的联结性,共同构成了指向“课堂社会”中教学进程的神契资本,这种神契资本意味着学生可以经由个体与知识的沉默达成素养提升与静默参与。从课堂社会学视角出发,课堂沉默具有权力控制、权力公平、群体文化和认知惯习的社会学意蕴;从知识社会学层面出发,默会知识是关照个人的“迷雾森林”,通过探寻知识的显性化路径来达成学习者的欢会神契。尽管课堂中学生与知识的沉默在意向、能力和情感维度存在着自我封闭、认知局限和共鸣割裂的消极干涉,但对课堂留白的意会、教学机智的生成和时空场域的建构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和逻辑脉络,从学生维的课堂自治、师生维的默会参与和教学维的情境互动,积累起沉默中的神契资本,最终实现高质课堂和优质教学的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沉默 默会知识 课堂社会学 互动参与
下载PDF
师生视角下大学“课堂沉默”现象的分析及其纾困
12
作者 王嵩迪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9期47-60,共14页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课堂是重要阵地。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低头不语的学生与沉闷枯燥的课堂,教学效果亟待提高。通过分析“课堂沉默”这一我国大学课堂...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课堂是重要阵地。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低头不语的学生与沉闷枯燥的课堂,教学效果亟待提高。通过分析“课堂沉默”这一我国大学课堂普遍存在的现象,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中厘清课堂沉默现象的内涵及其成因,能够更好认识大学生课堂参与的特点、揭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改进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沉默作为一种学生课堂参与行为,需超越“沉默”表象理解其丰富内涵与价值,面向中国学习者特点探索增进课堂互动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致力于营造问题情境与合作氛围,拓展形成性与参与性课堂学习评价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升我国大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沉默 课堂教学 中国大学生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沉默与教师提问关系调查研究——以新疆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沉默的调查与分析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瑞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43-145,共3页
借鉴有关国内外最新思想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沉默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形成的原因并从语用视角探讨学生沉默的原因与教师提问之间存在的关系,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多使用参考性问题、改进反馈方式、... 借鉴有关国内外最新思想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沉默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形成的原因并从语用视角探讨学生沉默的原因与教师提问之间存在的关系,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多使用参考性问题、改进反馈方式、为学生提供积极反馈、采取有效的提问策略等措施,以促进课堂交流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沉默 教师提问 课堂交流
下载PDF
个体与整体的耦合:学生沉默惯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时广军 王子萁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2年第6期94-101,共8页
一直以来,学界解读“学生沉默”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路向,但也存在一定机械性。基于惯习的视角,学生沉默应是一种长期塑造出来的实践感,既受个体内在性驱动,也受整体外在性影响。其特征包括:家庭是学生沉默惯习的最初来源并不断被... 一直以来,学界解读“学生沉默”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路向,但也存在一定机械性。基于惯习的视角,学生沉默应是一种长期塑造出来的实践感,既受个体内在性驱动,也受整体外在性影响。其特征包括:家庭是学生沉默惯习的最初来源并不断被再建构;沉默惯习寓居在学生身体中;通过生成“策略”来引导话语行为;沉默惯习会造成学生间的区隔。基于此,在课堂教育中应关注学生沉默的个体差异性;重视沉默在学生身体上的寓居性;强化学生互动的日常性;讲究课堂交流中的场域智慧性;引导学生再形塑沉默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沉默 课堂话语 沉默惯习 个体 整体
下载PDF
探究课堂沉默 深化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方向 《科教导刊》 2018年第24期40-41,共2页
英语一直是我国学生的重要科目,也是很多中国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科目。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不仅是作为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和体现,而且积极参与语言学习的同学比其他同学更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与积极参与课堂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消极对待课堂。
关键词 英语专业 课堂沉默 学习焦虑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Classroom Silence and Its S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16
作者 李红霞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4期85-87,共3页
This study is aimed at the common classroom silence phenomenon in 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 class. First of all, thispaper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silence from the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and takes the students in... This study is aimed at the common classroom silence phenomenon in 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 class. First of all, thispaper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silence from the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and takes the students in the Xi’an Innovation College ofYan’an University for instance.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200 students in the Xi’an Innovation College of Yan’an Univer-sity, the reasons are analyzed from two perspectiv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all kinds of factors,so as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solutions to eliminate the classroom sil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room silence PRAGMATICS CAUSES COUNTERMEASURES
下载PDF
课堂沉默现象的文化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华 《林区教学》 2021年第7期113-116,共4页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哪个阶段的课堂,都存在着课堂沉默现象。沉默现象往往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基于文化学的视角,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角度,对课堂沉默深...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哪个阶段的课堂,都存在着课堂沉默现象。沉默现象往往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果事倍功半。基于文化学的视角,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角度,对课堂沉默深度剖析并进行归因,对于重新认识课堂沉默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沉默 文化学 课堂文化
下载PDF
高职学生课堂沉默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8
作者 张颖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2-54,共3页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录取分数持续走低,大多数新生入学质量相对较差。由于受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得课堂沉默现象比较明显。要减少课堂沉默现象发生,提高课堂吸引力,需要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学生加强自我约束...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录取分数持续走低,大多数新生入学质量相对较差。由于受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得课堂沉默现象比较明显。要减少课堂沉默现象发生,提高课堂吸引力,需要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学校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沉默 课堂参与度 课堂评价机制
下载PDF
适应论视角下教师提问策略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话轮沉默的反拨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龙 《高教学刊》 2018年第6期54-56,共3页
话轮沉默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文章以Verschueren(2000)提出的语言适应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本校6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会话的收集、分析,研究发现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进行提问,采用提示、诱导等策略,启发学生对问题可输... 话轮沉默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文章以Verschueren(2000)提出的语言适应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本校6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会话的收集、分析,研究发现教师若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进行提问,采用提示、诱导等策略,启发学生对问题可输入性的理解,就能够引导学生给出有效的回答,从而改进课堂中话轮沉默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轮沉默 适应论 课堂会话 认知层次
下载PDF
作为教学策略的情意沉默:意蕴特征、价值审视与实施
20
作者 武佳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1-56,共6页
教师的情意沉默是基于情绪表达需要的自在行为,将其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意味着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形中自觉采取情意沉默,促使学生深刻领会教师意图,主动执行教师指令,以达成维持教学秩序的目的,具有鲜明的设计性和个人色彩。将一种自在的... 教师的情意沉默是基于情绪表达需要的自在行为,将其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意味着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形中自觉采取情意沉默,促使学生深刻领会教师意图,主动执行教师指令,以达成维持教学秩序的目的,具有鲜明的设计性和个人色彩。将一种自在的情绪表达化为一种自觉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养成教学机智、树立教师权威的重要标志,对于促进课堂从无效对话走向深度理解、帮助学生迅速融入教师创设的交际情境之中以及营造一种善治的师生交往秩序,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发挥情意沉默的最佳效能,教师需要巧用情意沉默,精准把握沉默的时机,多通道表达自身诉求;善用情意沉默,敏锐调控沉默的节奏,调动学生积极回应;慎用情意沉默,优化自身的表达技巧,树立“不怒自威”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意沉默 教学策略 情绪表达 课堂教学 教师权威 教学机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