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送式水稻侧深精准施肥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7
1
作者 左兴健 武广伟 +3 位作者 付卫强 李立伟 魏学礼 赵春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共8页
针对中国水稻施肥机械化程度低,传统撒施肥料利用率低、施肥量大的现状,结合侧深施肥农艺特点,对风送式排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制了风送式水稻侧深精准施肥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与乘坐式插秧机配套使用,采用电机驱动排肥、风... 针对中国水稻施肥机械化程度低,传统撒施肥料利用率低、施肥量大的现状,结合侧深施肥农艺特点,对风送式排肥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制了风送式水稻侧深精准施肥装置。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与乘坐式插秧机配套使用,采用电机驱动排肥、风送肥料、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测速的工作原理,侧位深施化肥的施肥方式,采用车辆行驶速度与排肥驱动电机转速实时匹配的精准施肥控制方法。设备在黑龙江七星农场开展了田间实际作业试验。试验表明,该装置与插秧机配合使用时能一次性完成插秧与侧深精准施肥作业,当预置施肥量为300 kg/hm2,车辆稳定行驶速度为1 m/s时,施肥量偏差控制在5.82%以内,能够较好的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该研究为开展水稻变量施肥控制技术研究和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设计 农作物 风送式 精准施肥 侧深施肥
下载PDF
侧深施氮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7
2
作者 朱从桦 张玉屏 +5 位作者 向镜 张义凯 武辉 王亚梁 朱德峰 陈惠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228-4239,共12页
【目的】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深入探究不同类型氮肥机械侧深施用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为机插水稻节本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和2018年开展大... 【目的】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深入探究不同类型氮肥机械侧深施用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为机插水稻节本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和2018年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种施氮处理,即不施氮肥(N0)、尿素撒施(CUB)、尿素机械侧深施(CUM)、控释尿素撒施(CRUB)和控释尿素机械侧深施(CRUM),测定水稻物质生产特性、氮素积累分配、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2年各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利用的影响基本一致。与尿素相比,控释尿素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以及稻谷产量;2017年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氮肥农学效率(NAE)和稻谷产量分别增加3.22%、17.50%、46.00%、17.79%和3.72%,2018年相应增幅分别为8.77%、13.27%、32.07%、12.74%和3.32%。与人工撒施相比,机械侧深施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2017年NRE和NAE分别增加17.91%-43.14%和19.61%-37.39%;2018年NRE和NAE分别增加53.80%-54.10%和21.11%-35.11%。与人工撒施相比,机械侧深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4.46%-6.95%(2017年)、5.55%-8.11%(2018年);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更多有效穗数和颖花总量。齐穗至成熟期,CRUM处理茎叶鞘氮素积累量和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TNT)均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此外,在穗分化期和齐穗期,相比其他施氮处理,CRUM处理的氮素积累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增加。【结论】控释尿素机械侧深施(CRUM)是一种能提高机插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有效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释尿素 侧深施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缓控释肥侧深施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控制效果 被引量:48
3
作者 侯朋福 薛利祥 +3 位作者 俞映倞 薛利红 范立慧 杨林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326-5332,共7页
以减少氨挥发损失为目的,以无机化肥分次施用为对照,选用树脂包膜尿素(RCU)、硫包衣尿素(SCU)和掺混控释肥(RBB)3种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采用一次性施肥(B)和一基一穗(BF)2种施肥方式,研究了插秧施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类型缓控释肥侧深施... 以减少氨挥发损失为目的,以无机化肥分次施用为对照,选用树脂包膜尿素(RCU)、硫包衣尿素(SCU)和掺混控释肥(RBB)3种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采用一次性施肥(B)和一基一穗(BF)2种施肥方式,研究了插秧施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类型缓控释肥侧深施及施用方式对稻田田面水氮浓度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除SCU处理基肥期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质量浓度均高于常规分次施肥处理CN,RCU和RBB处理均低于CN处理.不同缓控释肥料稻田氨挥发损失差异较大,损失量占施肥量的3.84%~28.17%.与CN处理相比,不同类型缓控释肥料均有减少稻田氨挥发损失的效应,处理间氨挥发损失量表现为:CN、B-SCU>BF-SCU、BF-RBB、BF-RCU、B-RBB、B-RCU.一次性基施下,B-SCU处理的氨挥发总量显著高于B-RCU和B-RBB处理,一基一穗下3种处理间氨挥发总量差异不显著.不同肥料在2种施肥方式下氨挥发损失量差异不显著,但表现不一致.BF-SCU处理的氨挥发损失量低于B-SCU处理,BF-RCU和BF-RBB处理的氨挥发损失量分别高于B-RCU和B-RBB处理.阶段氨挥发损失来看,施用SCU处理的基肥-蘖肥(7.54%)和蘖肥-穗肥阶段(16.04%)的损失较高,RBB处理的基肥-蘖肥阶段氨挥发损失(2.91%)明显增加,而RCU处理的穗肥后阶段(2.75%)是氨挥发损失的集中时期.追施穗肥尿素增加了穗肥后阶段的氨挥发排放损失,穗肥后阶段氨挥发量与田面水铵态氮质量浓度在不同类型肥料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侧深施肥 缓控释肥 氨挥发 田面水
原文传递
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的研发与示范 被引量:46
4
作者 丁艳锋 李刚华 +7 位作者 李伟玮 高深 汪瑜辉 刘正辉 陈琳 丁承强 唐设 江瑜 《中国稻米》 2020年第5期11-15,共5页
针对机插水稻凸显的氮肥施用量大、施肥次数多、稻田氮肥损失严重等问题,根据高产水稻氮肥阶段吸肥规律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原理,将不同释放速率的缓控释肥进行科学混合组配,使得混配肥料养分释放规律与优质高产水稻二次吸肥高峰同步... 针对机插水稻凸显的氮肥施用量大、施肥次数多、稻田氮肥损失严重等问题,根据高产水稻氮肥阶段吸肥规律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原理,将不同释放速率的缓控释肥进行科学混合组配,使得混配肥料养分释放规律与优质高产水稻二次吸肥高峰同步,创新了一次施肥满足水稻一生优质高产所需的"缓混肥";将缓混肥与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相结合,构建了"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技术",实现机插水稻"一次施肥、一生供肥"的效果。多年多点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减少机插水稻施氮量20%左右、增产6%以上、节省施肥用工3~4次、稻米食味值增加5%以上,并能有效减少氨挥发和径流氮排放,氮肥利用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5%~60%,是一项经济、环保、高效可行的先进实用技术,适合有机插条件的水稻产区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一次性施肥 缓混肥 侧深施肥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分析及试验 被引量:43
5
作者 位国建 荐世春 +1 位作者 崔荣江 李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0-194,共5页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伴随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传统水稻种植及施肥方式正在向机械化、轻简化方向转移。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指配合农业机械化解决肥料深施,使插秧与施肥相结合,一次性完成。在种植时将肥料...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伴随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传统水稻种植及施肥方式正在向机械化、轻简化方向转移。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是指配合农业机械化解决肥料深施,使插秧与施肥相结合,一次性完成。在种植时将肥料深施,既能减少农民工作量,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以很好地保证水稻插秧时施肥定位、定量、均匀;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早成熟,且株距整齐,色调一致;能够均匀、稳定地为秧苗提供养分,实现稳产、高产;既能减少养分损失,又能增强土壤对氨态氮的吸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减轻了环境污染,是缓解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 侧深施肥 环境 水稻
下载PDF
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季雅岚 吴文革 +5 位作者 孙雪原 许有尊 周永进 习敏 何超波 蔡海涛 《中国稻米》 2019年第3期101-104,共4页
以N两优1998和中籼优质杂交稻万象优华占为材料,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能够提高水稻茎蘖数,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机插秧在减基蘖肥20%内配合侧深施肥的处... 以N两优1998和中籼优质杂交稻万象优华占为材料,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能够提高水稻茎蘖数,增加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机插秧在减基蘖肥20%内配合侧深施肥的处理效果较好。与风送方式相比,螺旋式侧深施肥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侧深施肥
下载PDF
不同侧深施肥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杨成林 王丽妍 《中国稻米》 2018年第2期96-99,共4页
为了保证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发挥最佳的节本增产增收效果,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侧深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4种施肥方式均有利于水稻分蘖早生快发,单株分... 为了保证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发挥最佳的节本增产增收效果,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侧深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深施肥4种施肥方式均有利于水稻分蘖早生快发,单株分蘖数较对照增多,分蘖成穗率高,水稻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基蘖肥侧深同施处理的分蘖数及成穗率最高,产量高达9.97 t/hm2;肥料利用率则表现为,基蘖肥侧深同施方式有利于水稻氮素的吸收与积累,且氮素农学利用率高达55.3%,氮素偏生产力高达105.5 kg/kg,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说明基蘖肥侧深同施方式同时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及肥料利用率,是一种有效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侧深施肥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金峰 高观保 +3 位作者 翁武雄 王金武 闫东伟 陈博闻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104,共13页
针对水田侧深施肥装置施肥均匀性低、作业性能不稳定、输肥管路堵塞等问题,结合水田侧深施肥的农艺特点,对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排肥器和气力输送系统进行设计与分析,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方法得出排肥轮转速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施肥... 针对水田侧深施肥装置施肥均匀性低、作业性能不稳定、输肥管路堵塞等问题,结合水田侧深施肥的农艺特点,对水田侧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排肥器和气力输送系统进行设计与分析,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方法得出排肥轮转速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施肥均匀性,计算得出排肥轮转速的最大理论值为150 r/min,并设计了适宜输送颗粒肥的气力输送系统。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以排肥轮转速、插秧机前进速度、风机风速为影响因素,以施肥均匀性施肥量均值和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响应指标,利用JPS-12型排种器检测试验台对施肥装置的排肥性能进行台架试验,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得到影响因素与响应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排肥轮转速21.96 r/min、前进速度0.93 m/s、风机风速22.93 m/s条件下,施肥装置的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8.25%,且满足黑龙江省寒地稻作区侧深施肥最小施肥量150 kg/hm2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侧深施肥 排肥器 气力输送系统 试验
下载PDF
侧深施氮对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朱从桦 李旭毅 +5 位作者 陈惠哲 武辉 欧阳裕元 余俊奇 黄豹明 罗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51-2058,共8页
为探究侧深施肥对川西平原区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籼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施氮肥(N0)、尿素2次撒施(TF)、尿素1次撒施(UB)、尿素侧深施(UM)、尿素和缓释尿素混合侧深施(S... 为探究侧深施肥对川西平原区机械直播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籼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施氮肥(N0)、尿素2次撒施(TF)、尿素1次撒施(UB)、尿素侧深施(UM)、尿素和缓释尿素混合侧深施(SRUM)对机械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转运、分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总量、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产量均表现为SRUM>UM>TF>UB>N0。SRUM和UM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茎叶转移的氮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SRUM茎叶干物质转运量显著高于UB和UM,增幅分别为28.97%和4.17%。SRUM和UM有效穗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产量分别较UB增长8.00%和12.95%。与TF相比,UM、SRUM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11.35%、46.94%,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7.22%、25.88%。相比其他施氮处理,SRUM能够显著提高直播水稻的有效穗数、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总量、茎叶氮素表观转移量和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同步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可见,SRUM既能减少机械直播水稻的施肥次数,又能增产增效,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本研究为川西平原直播稻的轻简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直播水稻 侧深施肥 缓释尿素 产量 氮肥吸收利用率
下载PDF
农业生产中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德强 《时代农机》 2015年第3期25-26,共2页
通过对国内外水稻侧施肥技术的发展分析,重点阐述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原理、作用和经济效益,为水稻的增产和推广测深施肥技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水稻机械 侧深施肥 增产技术
下载PDF
侧深施用控释肥对机插中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立才 李艳大 +4 位作者 秦战强 黄俊宝 吴罗发 王康军 周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5期839-844,共6页
针对水稻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大、施肥方式不合理及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九香粘’品种为材料,在5种不同施肥处理下进行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研究了侧深施用控释肥对机插中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对照,采用侧深施用... 针对水稻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大、施肥方式不合理及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九香粘’品种为材料,在5种不同施肥处理下进行随机区组小区试验,研究了侧深施用控释肥对机插中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对照,采用侧深施用控释肥处理的水稻茎蘖数显著增多,植株器官干物质重和收获指数均较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提高显著,株高和千粒重差异不明显,侧深施用控释尿素、控释尿素减氮20%和控释复合肥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9.98%、7.53%和8.37%,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34.57%、57.62%和29.02%。处理效果以控释尿素最好,控释复合肥优于常规尿素。机插中稻侧深施用控释肥可改变机插中稻群体质量,促进产量形成,提高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中稻 侧深施肥 控释肥 产量 氮肥农学效率
下载PDF
新型控释肥机插侧深施对江淮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文革 季雅岚 +12 位作者 许有尊 孙雪原 钟成虎 束孝海 徐立宏 张兆东 王玉军 甘剑锋 江洪强 何毕 胡根生 王宏斌 吴红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3,共5页
基于新型控释肥的机插侧深施肥,可以实现简化施肥次数,减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0年在安徽江淮水稻主产区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基包膜控释肥(MFi)机插侧深施,江淮杂交中籼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3.5 kg/667 m^(2))基础上减... 基于新型控释肥的机插侧深施肥,可以实现简化施肥次数,减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0年在安徽江淮水稻主产区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基包膜控释肥(MFi)机插侧深施,江淮杂交中籼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3.5 kg/667 m^(2))基础上减量20%,江淮常规中粳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10%,或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20%+1次孕穗肥,均可以实现不减产(平产或略增),显著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基包膜控释肥 侧深施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水田电动双行深施肥除草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金峰 高观保 +3 位作者 闫东伟 王金武 翁武雄 陈博闻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6-57,共12页
针对水稻分蘖期施肥和除草作业过程中存在作业环节多、环境污染严重、营养分布不均匀等问题,结合水稻分蘖期深施肥和行间除草的农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可同步完成水稻分蘖肥深施和行间除草的水田电动双行深施肥除草机。根据达朗贝尔原理,... 针对水稻分蘖期施肥和除草作业过程中存在作业环节多、环境污染严重、营养分布不均匀等问题,结合水稻分蘖期深施肥和行间除草的农艺特点,设计了一种可同步完成水稻分蘖肥深施和行间除草的水田电动双行深施肥除草机。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对机具启动加速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主动除草轮所需驱动力矩数学模型,得到主动除草轮所需最大驱动力矩理论值为59.05 N·m,完成深施肥装置控制系统与机具行走控制系统设计。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机具前进速度和叶片开口直径为影响因素,以施肥均匀性施肥量均值和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响应指标,利用JPS-12型排种器检测试验台对深施肥装置的排肥性能进行台架试验,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与响应面分析,得到影响因素与响应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前进速度0.40 m/s,叶片开口直径16 mm的条件下,施肥均匀性施肥量均值为0.20 g,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最小值为21.7%。对机具进行田间性能试验,当叶片开口直径16 mm,机具前进速度0.40 m/s,给定施肥量为67.5 kg/hm2时,施肥量偏差控制在3.54%以内,机具在不同前进速度情况下除草率均不小于78.5%,满足水稻分蘖肥深施和行间除草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行间除草 侧深施肥 作业机具 电动
下载PDF
速效氮与缓控释氮配比一次性侧深施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侯坤 荣湘民 +6 位作者 韩磊 潘治宇 彭建伟 张玉平 谢桂先 田昌 韩永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23-1934,共12页
为探究在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作业方式下的速效氮与缓控释氮合理配比,保证水稻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流失,实现水稻的清洁化生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T1:农民习惯施肥(施N量早稻150 kg·hm^(-... 为探究在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作业方式下的速效氮与缓控释氮合理配比,保证水稻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流失,实现水稻的清洁化生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T1:农民习惯施肥(施N量早稻150 kg·hm^(-2),晚稻165 kg·hm^(-2)),T2~T6: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施N量早稻105 kg·hm^(-2),晚稻132 kg·hm^(-2)),其中T2~T6处理的缓控释氮分别占总氮的0%、10%、20%、30%、40%。结果表明:在早稻季,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晚稻季,T3~T5处理的产量间差异不显著,T6处理产量显著低于T4和T5处理;与T1处理相比,T2~T6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了8.08~14.10(早稻)个和6.68~26.61(晚稻)个百分点。与T2处理相比,早、晚稻T3~T6处理氨挥发累积量分别降低了5.20%~38.20%、29.41%~35.60%,田面水总氮平均浓度下降了20.90%~38.22%、7.39%~29.14%,田面水铵态氮平均浓度降低了26.26%~46.09%、42.57%~45.61%,其中T4处理早、晚稻不减产,肥料吸收利用率达到37.93%(早稻)、61.32%(晚稻),氨挥发累积量、田面水总氮平均浓度和铵态氮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7.00%、30.48%、31.88%(早稻),35.58%、12.88%、52.58%(晚稻),综合效果最好。研究表明,在湖南双季稻生产中,采用机插同步一次性侧深施肥作业方式,缓控释氮占总氮的20%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侧深施肥 速效氮 缓控释氮 产量 氮素损失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机插水稻侧深施肥及其对水稻和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军 叶迎 +2 位作者 赵考诚 黄丽芬 庄恒扬 《中国稻米》 2020年第5期58-61,共4页
长期以来,我国机插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方式以人工撒施为主,存在劳动强度高、氮肥利用率低、肥施用严重过量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与机械产业的发展,机插水稻侧深施肥技术逐渐新兴起来,有效解决了人工撒施氮肥产生的各种问题。本文从机插... 长期以来,我国机插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方式以人工撒施为主,存在劳动强度高、氮肥利用率低、肥施用严重过量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与机械产业的发展,机插水稻侧深施肥技术逐渐新兴起来,有效解决了人工撒施氮肥产生的各种问题。本文从机插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模式、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稻米品质、水稻生长发育、氮肥利用率、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水稻节肥增效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侧深施肥 氮肥减量
下载PDF
侧深施肥技术在单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鲁立明 陈少杰 蒋琪 《中国稻米》 2019年第4期109-110,共2页
以单季晚稻甬优1540为材料,水稻专用配方肥为基础,搭配不同的基肥施用方式,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撒施基肥的处理相比,应用侧深施肥技术的处理,可减少基肥用量,加快水稻分蘖速度,增加有效穗数,可增... 以单季晚稻甬优1540为材料,水稻专用配方肥为基础,搭配不同的基肥施用方式,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撒施基肥的处理相比,应用侧深施肥技术的处理,可减少基肥用量,加快水稻分蘖速度,增加有效穗数,可增产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深施肥 单季晚稻 产量
下载PDF
香稻分蘖期减氮侧深施液体肥对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桂润飞 王在满 +3 位作者 潘圣刚 张明华 唐湘如 莫钊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29-1545,共17页
【目的】研究液体肥分蘖期减氮侧深施用和常规全量撒施固体肥对香稻关键生育期氮素吸收利用、干物质积累和氮代谢生理影响及其与香稻产量形成的关系,以期为今后华南香稻种植区分蘖期机械化侧深施液体肥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方法】2019... 【目的】研究液体肥分蘖期减氮侧深施用和常规全量撒施固体肥对香稻关键生育期氮素吸收利用、干物质积累和氮代谢生理影响及其与香稻产量形成的关系,以期为今后华南香稻种植区分蘖期机械化侧深施液体肥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方法】2019—2020年连续进行2年大田试验,以华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香稻品种玉香油占和象牙香占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设置了全程不施肥处理(T1)、常规全量撒施肥固体肥处理(T2,总施氮量为150 kg N·hm^(-2))、液体肥分蘖期减氮10%侧深施处理(T3)和液体肥分蘖期减氮20%侧深施处理(T4)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香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干物质积累和氮代谢生理的影响。【结果】(1)2年大田试验中,2个香稻品种均在T3处理下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T1处理。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下玉香油占2019年和2020年的产量分别提高1.84%和15.20%,象牙香占2019年和2020年的产量分别提高0.65%和3.71%。这主要与T3处理下具有最高的有效穗数有关。(2)2年大田试验中,在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期,2个香稻品种的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总氮素积累量普遍在T2处理下最高,T3处理和T2处理间的总干物质积累量和总氮素积累量差异不显著。在成熟期,2个香稻品种的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总氮素积累量均在T3处理下最高;对玉香油占而言,2019年成熟期T3处理下的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总氮素积累量分别较T2处理增加25.14%、26.57%和21.31%,2020年的相应增幅分别为5.83%、21.80%和46.47%;对象牙香占而言,2019年成熟期T3处理下的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总氮素积累量分别较T2处理增加19.95%、3.73%和13.41%,2020年相应增幅为21.17%、1.78%和14.37%。此外,2个香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也均在T3处理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侧深施肥 产量 液体肥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对红壤旱地直播油菜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伟生 黄天宝 +5 位作者 肖富良 郑伟 肖小军 李亚贞 韩德鹏 肖国滨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96-1706,共11页
为明确红壤旱地直播油菜(Brassica napus L.)缓释肥(N-P_(2)O_(5)-K_(2)O=25-7-8)一次性侧位深施效果及适宜用量,2017—2020年在典型的红壤丘陵区(江西进贤)开展缓释肥施用方式对比试验(不施肥、一次性土表撒施和一次性侧位深施)和施用... 为明确红壤旱地直播油菜(Brassica napus L.)缓释肥(N-P_(2)O_(5)-K_(2)O=25-7-8)一次性侧位深施效果及适宜用量,2017—2020年在典型的红壤丘陵区(江西进贤)开展缓释肥施用方式对比试验(不施肥、一次性土表撒施和一次性侧位深施)和施用量试验(0、300、450、600、750和900 kg·hm^(-2)),研究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及不同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土表撒施,侧位深施显著促进了N、P、K的吸收,同步提高了油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且对晚熟油菜影响更为显著。菜籽产量与缓释肥用量呈线性加平台关系,适宜施肥量可保证较大的收获密度及较多的每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从而协同提高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维持较高的肥料利用率。晚熟和早熟油菜缓释肥侧位深施的适宜用量分别为720和605 kg·hm^(-2),产量潜力可分别达2 500和1 750 kg·hm^(-2)。因此,一次性侧位深施适量缓释肥可显著提高红壤旱地直播油菜生产力,建议结合机械化种植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油菜 红壤旱地 缓释肥 侧深施肥 产量形成 肥料利用效率
下载PDF
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叶鑫 宫亮 +5 位作者 金丹丹 牛世伟 王娜 徐嘉翼 张鑫 隋世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9-437,共9页
【目的】为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节肥增产增效的作用,改进水稻生产的养分管理方式。【方法】2019年和2020年分别在盘锦和辽阳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不施氮肥、农民习惯施肥、侧深施减氮肥等处理,测定水... 【目的】为研究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节肥增产增效的作用,改进水稻生产的养分管理方式。【方法】2019年和2020年分别在盘锦和辽阳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不施氮肥、农民习惯施肥、侧深施减氮肥等处理,测定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氮素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盘锦和辽阳不同年份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一致,施氮量分别比当地习惯施肥降低17.08%和17.09%,仍可获得最高(目标)产量,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1232~1440元hm^(−2)和581~799元hm^(−2),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减少氮肥用量后仍能获得较高产量,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NRE)、氮肥农学效率(NAE)和偏生产力(NPFP)显著提高,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盘锦和辽阳减施氮肥处理NRE分别提高8.41~21.19%和10.44~15.77%,NAE分别增加2.23~3.57 kg kg^(−1)和0.10~2.23 kg kg^(−1),NPFP也显著高于当地习惯施肥。【结论】在水稻稳产条件下,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能够减少约17%氮肥用量,降低人工成本600元hm^(−2),节约肥料投入成本3.16%~4.53%,经济效益增加556~137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深施肥 氮肥减施 氮肥利用率 节本增效
原文传递
侧深施氮对我国水稻产量和氮利用效率影响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洋 肖大康 +5 位作者 李炫 李锦涛 胡仁 任科宇 侯俊 曹玉贤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共8页
探讨在不同条件下侧深施氮(SDN)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水稻精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搜集已发表的文献,建立了214组SDN和农民常规撒施(BN)下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数据库。采用整合分析的方法,研究在水稻种植区、土壤... 探讨在不同条件下侧深施氮(SDN)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水稻精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搜集已发表的文献,建立了214组SDN和农民常规撒施(BN)下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数据库。采用整合分析的方法,研究在水稻种植区、土壤氮素含量、不同施氮量等条件下SDN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采用随机森林方法明确了影响SDN效果的主控因素。相对于BN,SDN能够显著提高产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幅度分别为4.57%、4.57%、23.94%和21.11%。不同种植区域下SDN对产量的提升幅度东北稻区最大。不同水稻类型下SDN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提升幅度不同,产量提升方面,粳稻(6.85%)>籼稻(5.11%),杂交稻无显著提升;SDN对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方面,籼稻>粳稻>杂交稻。不同种植模式下SDN对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均为单季稻>双季稻。土壤全氮<2 g/kg、速效氮<150 mg/kg时SDN对产量的提升幅度较大。当SDN的氮肥施用量≤150 kg/hm^(2)和追肥施氮均使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提升幅度较大,然而,随着SDN施氮量的提升,增产增效幅度下降。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SDN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幅度主要受土壤全氮、有效磷和施氮量的影响,而其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主要受速效氮、施氮量和有效磷的影响。SDN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有显著的提高,南方稻区和长江流域采取SDN对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增幅不如东北稻区,SDN有利于含氮量较低的土壤水稻增产增效,且SDN施氮量不宜超过150 kg/hm^(2),增效型氮肥、追施氮肥以及磷肥与SDN配合施用利于增产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侧深施肥 氮素 产量 氮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