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辅助导管改道术治疗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亚琼 叶欣 +3 位作者 柳登高 赵雅宁 谢晓艳 俞光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索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治疗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或闭锁)并发导管重度扩张的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对腮腺导管前段重度狭窄的患者(8例)及下颌下腺导管前段闭锁的患者(3例)行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所有患者患侧... 目的:探索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治疗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或闭锁)并发导管重度扩张的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对腮腺导管前段重度狭窄的患者(8例)及下颌下腺导管前段闭锁的患者(3例)行内镜辅助导管袋形改道术。所有患者患侧腺体伴发导管重度扩张,并有反复肿痛史。术前通过唾液腺造影、CT或B超测定导管扩张和狭窄情况。通过颊黏膜或口底切口将导管扩张段切开并与口腔黏膜缝合,形成改道口。术后定期复查,通过分析临床表现、造影表现及单腺体唾液流率评价疗效。结果:术前测量腮腺患者导管狭窄段长度5~12 mm,扩张段直径8~16 mm;下颌下腺患者导管闭锁段长度10~20 mm,扩张段直径6~8 mm。所有患者术后2周改道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78个月(中位数24个月)。8例腮腺患者中2例导管闭锁病例术后3个月导管再次闭锁,分别随访半年、6.5年临床症状消失,且颊部索条状包块消失;1例术后症状消失,但半年后复发,可自行按摩缓解;余5例患者临床症状及颊部索条状包块消失,分泌良好,造影显示导管扩张情况改善。3例下颌下腺患者症状消失,分泌良好;其中2例造影表现良好,1例造影表现有改善。9例管口通畅的患者进行了唾液流率测定,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患侧腺体分泌良好,酸刺激后分泌增加,但稍低于健侧。11例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为优5例,良4例,差2例,总优良率82%(9/11)。结论:内镜辅助导管改道术对唾液腺导管重度狭窄(或闭锁)并发重度扩张病例具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下颌下腺 导管狭窄 导管扩张 导管改道术 唾液腺内镜
下载PDF
下颌下腺结石的现代治疗策略
2
作者 陶谦 黄韵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5期289-295,共7页
唾液腺结石好发于下颌下腺,常引起反复发作的进食后腺体肿胀和疼痛,曾是摘除腺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代医学愈来愈强调微创治疗的大趋势下,下颌下腺结石诊治过程中的腺体保留和功能恢复得到越来越多重视。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锥形束CT(con... 唾液腺结石好发于下颌下腺,常引起反复发作的进食后腺体肿胀和疼痛,曾是摘除腺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代医学愈来愈强调微创治疗的大趋势下,下颌下腺结石诊治过程中的腺体保留和功能恢复得到越来越多重视。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以及唾液腺内镜等新设备新技术,有助于精确定位和微创取出结石,丰富了下颌下腺结石的治疗手段。本文根据笔者临床诊治的经验体会,参阅和借鉴相关文献,尝试总结出分布于下颌下腺导管系统不同部位结石的治疗策略:①强调器官保存和恢复功能并重;②内镜与微创优先;③科学分类,精准施治。针对导管系统中结石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导管前中段结石以内镜取石为主,腺门结石需根据其特点选择内镜治疗或/和切开取石,腺体内结石建议观察。同时应注重腺体的功能评价,取出结石后尽可能恢复下颌下腺的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结石病 临床特点 诊断 分类 功能评估 治疗策略 内镜 切开取石 导管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