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感病毒唾液酸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牛有红 曹小平 叶新山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0-430,共11页
随着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出现,历史上曾给人类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大流感有可能再次大面积流行,这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作为合理药物设计一个成功范例的抗流感药物达菲,对患禽流感的病人的治疗也有效。它是一个流感病毒... 随着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出现,历史上曾给人类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大流感有可能再次大面积流行,这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关注。作为合理药物设计一个成功范例的抗流感药物达菲,对患禽流感的病人的治疗也有效。它是一个流感病毒唾液酸苷酶抑制剂,可以对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关键的释放和扩散步骤进行阻断。这一事件促使人们对抗流感药物的研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本文在简述唾液酸苷酶功能、催化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流感病毒唾液酸苷酶抑制剂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基于过渡态的药物设计、合成糖模拟物的结构骨架类型以及构效关系研究。由于唾液酸苷酶也与许多其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不同来源的唾液酸苷酶在结构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有关流感病毒唾液酸苷酶抑制剂的研发知识和经验也必将对其它疾病的唾液酸苷酶抑制剂的研究有直接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苷酶抑制剂 扎那米韦 抗病毒 禽流感
下载PDF
去唾液酸化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马静瑶 陈振萍 +2 位作者 谷昊 傅玲玲 吴润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8-932,共5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一部分病人对常规一线治疗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等反应欠佳。近些年发现,这类病人存在FC-非依赖性血小板清除途径,主要是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去唾液酸化,最终被肝细胞表面的Ashwell-...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一部分病人对常规一线治疗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等反应欠佳。近些年发现,这类病人存在FC-非依赖性血小板清除途径,主要是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去唾液酸化,最终被肝细胞表面的Ashwell-Morell受体(AMR)识别和吞噬,而不依赖于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介导的吞噬。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神经氨酸酶(Neu1)表达上调均可使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去唾液酸化,如血小板的冷藏储存、败血症以及ITP等。目前发现,抗GPIbα抗体阳性的ITP接受一线治疗往往无效,推测抗GPIbα抗体可引起FC-非依赖性血小板清除。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抗GPIbα抗体可引起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有人尝试应用唾液酸酶抑制剂治疗此类ITP并获得了血小板的持续反应。本文结合血小板去唾液酸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去唾液酸化在ITP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去唾液酸化 唾液酸酶抑制剂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