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势侧和非优势侧负重往返跑对青年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丁明超 王增刚 +2 位作者 黄强年 徐盛嘉 马继政 《福建体育科技》 2017年第6期23-25,29,共4页
目的:评估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20m×5负重往返跑对下肢爆发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2次20m×5负重往返跑,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20min进行下肢爆发能力测试,并记录RR间期。结果:与安静状... 目的:评估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20m×5负重往返跑对下肢爆发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4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2次20m×5负重往返跑,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20min进行下肢爆发能力测试,并记录RR间期。结果:与安静状态相比,优势侧和非优势负重运动后,心率、运动后过氧消耗和运动冲量均显著增加(P<0.01),但优势侧和非优势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安静值相比,优势侧和非优势侧运动后即刻整体表现下肢爆发力纵跳高度显著降低(P<0.05),同样的,最小作用力、垂直蹬伸速度和腾空时间在运动后即刻显著下降(P<0.05),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动力学指标运动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运动后20min内均除平均速度显著增加外(P<0.05),其余指标均恢复到安静状态(P>0.05)与安静值相比,优势侧和非优势侧运动后即刻整体、前后和左右方向摆动均显著增加(P<0.05),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运动后20min内均恢复到安静状态(P>0.05)。整体上,表明单侧负重,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爆发力能力的波动程度相同。结论:下肢优势侧不影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恢复期爆发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优势侧 爆发力 负重 往返跑
下载PDF
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负重往返跑对学员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增刚 丁明超 +2 位作者 黄强年 徐盛嘉 马继政 《军事体育学报》 2017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评估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20 m×5负重往返跑对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2次20 m×5负重往返跑,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20 min进行平衡能力测试,并记录RR间期。结果:与安静状态相... 目的:评估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20 m×5负重往返跑对平衡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2次20 m×5负重往返跑,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20 min进行平衡能力测试,并记录RR间期。结果:与安静状态相比,优势侧和非优势负重运动后,HR、EPOC和TRIMP均显著增加(P<0.01),但优势侧和非优势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安静值相比,优势侧和非优势侧运动后即刻整体、前后和左右方向摆动均显著增加(P<0.05),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运动后20 min内均恢复到安静状态(P>0.05),表明单侧负重,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平衡能力的波动程度相同。结论:下肢优势侧不影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恢复期平衡能力摆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优势侧 平衡能力 负重 往返跑
下载PDF
相同强度不同运动量下肢优势侧和非优势侧负重往返跑对下肢爆发力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马继政 王增刚 +3 位作者 叶强 胡斐 徐盛嘉 黄强年 《辽宁体育科技》 2018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评定相同强度不同运动量非对称负重对人体下肢爆发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4次单侧负重往返跑:优势侧20m×5、非优势侧20m×5、优势侧20m×10和非优势侧20m×10,分别在运... 目的:评定相同强度不同运动量非对称负重对人体下肢爆发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4次单侧负重往返跑:优势侧20m×5、非优势侧20m×5、优势侧20m×10和非优势侧20m×10,分别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0min进行爆发力测试,并记录RR间期。结果:与安静状态相比,运动后HR、EPOC和TRIMP值均显著增加(P<0.01),优势侧和非优势20m×5以及20m×10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20m×10的EPOC和TRIMP值显著大于20m×5。与安静值相比,20m×5和20m×10优势侧和非优势侧运动后即刻整体表现下肢爆发力的H指标呈下降趋势,但20m×5和20m×10优势侧和非优势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负荷量增加后,整体上各CMJ指标变化幅度较小;在20min恢复期,大部分指标均恢复到安静状态,而V指标整体上呈增加趋势。结论:在次最大强度、非对称负重运动时,下肢的优势侧不影响运动后即刻下肢爆发力的变化幅度,存在交互效应,负荷量增加,下肢爆发力受到损害程度相对较小;休息20min后大部分指标基本上恢复到安静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爆发力 优势侧 往返跑 交互效应 单侧负重
下载PDF
SPARQ训练对天津市男子橄榄球队不同位置运动员变向跑相关测试成绩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杨帆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3期102-104,共3页
考虑到橄榄球项目前后锋技术特点的相似性、七人制橄榄球运动中“小于等于七”的原则,以及前后锋运动员身材差异较为明显等情况,本研究将参加测试的运动员按照场上位置分为前锋组和后锋组,对两组运动员同时进行SPARQ训练,比较其训练前... 考虑到橄榄球项目前后锋技术特点的相似性、七人制橄榄球运动中“小于等于七”的原则,以及前后锋运动员身材差异较为明显等情况,本研究将参加测试的运动员按照场上位置分为前锋组和后锋组,对两组运动员同时进行SPARQ训练,比较其训练前后的变向跑相关测试指标的测试效果差异,分析其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前锋组和后锋组中被试橄榄球运动员在实验前基本信息没有差异(P>0.05);进行为期8周的SPARQ训练后,前锋组和后锋组的测试成绩均较训练之前有显著性提高,但是测试成绩比对发现前锋组成绩提高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锋组和后锋组 SPARQ训练 变向跑 测试指标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的全自动往返跑训练考核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邵锋 姚文韬 +1 位作者 王玉萍 沈宏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6-69,74,共5页
针对当前的体育训练、比赛中进行往返跑考核存在的教练或者裁判人员观测误差大、误判、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现状,系统设计以ATMEL89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采用激光器精确扫描运动员的踏线信息,采用无线传输模块进行起点和折返点... 针对当前的体育训练、比赛中进行往返跑考核存在的教练或者裁判人员观测误差大、误判、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现状,系统设计以ATMEL89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采用激光器精确扫描运动员的踏线信息,采用无线传输模块进行起点和折返点之间的实时无线通信,实现了对往返跑训练考核过程的精确检测和智能控制,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返跑 激光扫描 无线传输 考核 NRF905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不同距离往返跑后HR和HRV改变的比较
6
作者 任海龙 张璐璐 +2 位作者 梁建 王超 池爱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筛选一种适用于评估学前儿童速度和心功能的测试方法。方法:选取某幼儿园30名健康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建立“10 m、20 m和30 m往返跑”的运动模型,通过佩戴人体能耗检测仪的方式,监测其运动前后心率和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变化... 目的:筛选一种适用于评估学前儿童速度和心功能的测试方法。方法:选取某幼儿园30名健康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建立“10 m、20 m和30 m往返跑”的运动模型,通过佩戴人体能耗检测仪的方式,监测其运动前后心率和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变化特征,进而通过计算其运动负荷和生理负荷指数,通过HRV时域、频域和庞莱恩散点图参数的变化,判断学前儿童在不同距离往返跑后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活性与支配功能状态。结果:儿童10 m、20 m和30 m往返跑依次为中、大和超大强度的范围;HRV指标测试结果显示:与运动前基线值相比较,三种往返跑后的R-R间期标准差(SDNN)均呈现显著性的降低;儿童30 m往返跑后,除了低频与高频的比值(LF/HF)显著升高(P<0.01),其余频域指标以及庞莱恩散点图参数较基线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0.01);此外,与10 m往返跑后相比较,儿童20 m往返跑后LF呈现显著性的增加(P<0.01),其余HRV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但30 m往返跑后的HRV频域指标和庞莱恩散点图参数均不同程度呈现显著降低(P<0.05,0.01),且LF/HF值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20 m往返跑后儿童的心交感神经活性和迷走神经活性变化不显著、综合调节能力未下降,心功能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体质健康 往返跑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下载PDF
小学生50米×8往返跑心率变化规律研究
7
作者 刘丽云 刘英杰 《福建体育科技》 2016年第2期43-45,共3页
为确定小学生耐力锻炼安全有效的负荷强度,采用试验法、数理统计法,以50米×8往返跑过程中男女学生心率强度和变化规律为研究内容,抽取厦门市金尚小学五年级72名为观察对象,采用ONrhythm 410 progress心率表,按照50米×8往返跑... 为确定小学生耐力锻炼安全有效的负荷强度,采用试验法、数理统计法,以50米×8往返跑过程中男女学生心率强度和变化规律为研究内容,抽取厦门市金尚小学五年级72名为观察对象,采用ONrhythm 410 progress心率表,按照50米×8往返跑测试成绩合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进行分组测试,结果显示;学生往返跑第三次时平均心率已经达到181次/分。心率在190~200次/分的强度下要持续1分30秒左右。研究认为小学生50米×8往返跑的练习应循序渐进的原则,最高心率维持时间不宜超过1分30秒的时间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返跑 心率 监测 强度
下载PDF
上海城区7~17岁学生20米往返跑成绩和最后跑速变化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邹志春 陈佩杰 庄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通过20米往返跑(20-mSRT)测试了解上海城区7~17岁中小学生心肺耐力随年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城区7~17岁身体健康的中小学生4284名(男2168名,女2116名),按年龄、性别分组,同时对受试者的测试动机... 目的:通过20米往返跑(20-mSRT)测试了解上海城区7~17岁中小学生心肺耐力随年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城区7~17岁身体健康的中小学生4284名(男2168名,女2116名),按年龄、性别分组,同时对受试者的测试动机和测试条件等容易影响测试结果可靠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受试者先进行身高、体重等形态学指标测试,准备活动后再进入20-mSRT测试。测试用CD与测试过程严格按照Leger测试方法。20-mSRT是逐级递增负荷的亚极限运动测试,受试者在相隔20米的两条线之间进行由慢到快的往返跑,跑步节奏由音乐节拍器控制,直到连续3次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踏上或踏过端线,或感到确实无法坚持运动时停止测试。结果:(1)上海城区8~16岁男生和7~13岁女生20-mSRT成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但14~17岁女生变化不显著;且同龄男生20-mSRT成绩均大于女生(P<0.05)。(2)上海城区8~16岁男生和7~13岁女生20-mSRT最后跑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14~17岁女生变化不明显,且同龄男生最后跑速均大于女生(P<0.05)。结论:横断面研究显示上海城区8~16岁男生和7~13岁女生20-mSRT成绩和最后跑速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4~17岁女生增加不明显;同龄男生20-mSRT成绩和最后跑速均大于女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米往返跑 最后跑速 中小学生
下载PDF
用20-MST预测大学生最大吸氧量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翔 陈嵘 +1 位作者 蔡秋 王健 《浙江体育科学》 2007年第3期111-113,共3页
以103名(男52人,女51人)来自南方的大学生自愿者为受试,建立了用在塑胶跑道上进行的20-MST预测大学生的Vo2max的线性回归模型:Vo2max(ml·kg^-1·min^-1)=-21.960+5.739×MAS(km·h^-1),r=0.888,P〈0.000,... 以103名(男52人,女51人)来自南方的大学生自愿者为受试,建立了用在塑胶跑道上进行的20-MST预测大学生的Vo2max的线性回归模型:Vo2max(ml·kg^-1·min^-1)=-21.960+5.739×MAS(km·h^-1),r=0.888,P〈0.000,全距10.0~15.0km·h^-1。统计学检验表明该模型满足线性回归模型独立、线性、正态和等方差的四个假设务件,具有良好的适合性。用该模型预测30名大学生自愿者的VO2max,其结果也表明20-MST是预测大学生的VO2max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m逐级往返跑 最大吸氧量 预测 回归模型
下载PDF
20-MST对评价心肺功能的横向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傅强 莫月红 《浙江体育科学》 2007年第4期118-121,共4页
以体育专业学生、非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横向的角度研究20-MST对反映不同训练水平受试者心肺功能的有效性,以期为推广20-MST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关键词 20m往返跑 心肺功能 最大吸氧量 有效性
下载PDF
Beep test评估11~15岁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效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贤罡 张冠男 +1 位作者 刘阳 王智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4,144,共7页
目的:评估现有通过beep test估算VO_2max的公式在我国少年游泳运动员中的适用性,以及能否建立预测准确性更高的公式。斱法:28名男子和25名女子少年游泳运动员,年龄11~15岁,先进行beep test获得最快折返跑速度,随后通过递增负荷跑台测试... 目的:评估现有通过beep test估算VO_2max的公式在我国少年游泳运动员中的适用性,以及能否建立预测准确性更高的公式。斱法:28名男子和25名女子少年游泳运动员,年龄11~15岁,先进行beep test获得最快折返跑速度,随后通过递增负荷跑台测试获得VO_2max测试值。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新的VO_2max估算公式,计算分别通过Léger、Barnett(a)、Barnett(b)、Matsuzaka和新公式的VO_2max估算值,采用差值比较、相关分析、误差分析和一致性分析进行各估算值的效度检验。结果:1)通过Léger、Barnett(a)、Barnett(b)和Matsuzaka公式得出的VO_2max估算值均显著低于测试值,%Error为(68.4~90.0)%,与测试值间的差值为7.63~9.02ml/kg/min,一致性界限为0.49~17.55 ml/kg/min。2)VO_2max的新预测公式为VO_2max=61.435+3.211S-2.003BMI-5.189×G(r=0.715,P=0.004,SEE=2.25 ml/kg/min),其中G表示性别(男=0,女=1),S为最快折返跑速度。3)新公式得出的VO_2max估算值与测试值无显著差异,%Error下降至16.1%,与测试值间的差值减少到0.02±3.09 ml/kg/min,一致性界限为-6.03~6.08 ml/kg/min。结论:beep test适用于我国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评估,但现有VO_2max估算公式的效度水平一般。基于本研究所选取群体新建的估算公式有效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m多级折返跑测试(beeptest) 最快折返跑速度 少年游泳运动员 一致性界限 预测效度
下载PDF
上海城区7~17岁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米往返跑成绩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志春 陈佩杰 庄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比较上海城区7~17岁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米往返跑(20mSRT)成绩,了解体质指数不同对学生有氧耐力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城区7~17岁身体健康的中小学生4687名(男2362名,女2325名),按年龄、性... 目的:比较上海城区7~17岁正常、超重和肥胖学生20米往返跑(20mSRT)成绩,了解体质指数不同对学生有氧耐力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城区7~17岁身体健康的中小学生4687名(男2362名,女2325名),按年龄、性别分组同时对受试者的测试动机和测试条件等容易影响测试结果可靠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控制。先测试受试者身高、体重等形态学指标,准备活动后测试20mSRT。严格按照Leger方法进行测试。参照中国肥胖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7~18岁)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受试者的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结果:7~17岁各年龄段男生20mSRT成绩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7~17岁各年龄段女生20mSRT成绩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且男生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20mSRT成绩的组间差距比女生更大。按青春期前、中、后分组,7~10岁组、11~14岁组和15~17岁组男生20mSRT成绩均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女生除7~10岁组超重与肥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外,11~14岁组和15~17岁组女生20mSRT成绩均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P〈0.01);且7~10岁组、11~14岁组和15~17岁组男生20mSRT成绩受体重影响均大于女生各组。结论:无论男生或者女生,7~17岁各年龄段的学生20mSRT成绩在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依次递减,且男生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组间差距比女生大;按青春期年龄分组后,男生和女生体重变化对20mSRT成绩仍有影响。因此,适当控制体重对提高儿童青少年的20mSRT成绩可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米往返跑 体质指数 有氧耐力 儿童青少年 体质
下载PDF
20 m往返跑测评11~15岁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洋 朱琳 温丽华 《军事体育学报》 2018年第3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20 m往返跑(20 mSRT)测评11~15岁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效果,并与我国常用测评心肺耐力的400 m、800 m、1000 m定距跑以及3 min全速定时跑进行比较研究。方法:310名11~15岁中小学生同步参加20 m往返跑、定距跑和定时跑测试。测试中... 目的:探讨20 m往返跑(20 mSRT)测评11~15岁青少年心肺耐力的效果,并与我国常用测评心肺耐力的400 m、800 m、1000 m定距跑以及3 min全速定时跑进行比较研究。方法:310名11~15岁中小学生同步参加20 m往返跑、定距跑和定时跑测试。测试中用Suunto t6心率遥感设备采集受试者的平均心率和最大心率,并根据心率划分运动强度。结果:11~12岁男生20 mSRT剧烈运动百分比为48.0%±3.9%,明显低于定距跑的63.3%±6.5%,而大强度运动百分比为25.8%±5.8%,显著高于定距跑的16.9%±3.0%;女生结果相似。13~15岁男女20 mSRT剧烈运动百分比同样显著低于定距跑,男生中等强度运动百分比为16.6%±2.7%,明显大于定距跑,女生大强度运动百分比大于定距跑。与定时跑相比较,11~15岁男女20 mSRT剧烈运动百分比均较低,而大强度运动百分比均较高。结论:11~15岁青少年20 mSRT剧烈运动百分比低于定距跑和定时跑,而大、中运动百分比高于定距跑或定时跑,表明20 mSRT相比于定距跑和定时跑更适于心肺耐力的提高和测评,可作为青少年心肺耐力测评的运动项目,为在中小学推广20 mSRT评价心肺耐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肺耐力 20m往返跑 定距跑 定时跑
下载PDF
20m折返跑推测20-29岁成年人的无氧阈强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潇 薛晓婧 +3 位作者 孔振兴 于晶晶 孙婷婷 张一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231-2235,共5页
背景:适宜运动强度的选择是制定个性化精准指导方案的关键。无氧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最佳强度,常用无氧阈的测定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步骤复杂、成本偏高,并且需要专业的人员计算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探索用20 m折返跑测... 背景:适宜运动强度的选择是制定个性化精准指导方案的关键。无氧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最佳强度,常用无氧阈的测定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步骤复杂、成本偏高,并且需要专业的人员计算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探索用20 m折返跑测试成绩结合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运动情况等指标推测无氧阈强度的可行性,建立推测20-29岁成年人无氧阈强度的回归方程。方法:招募20-29岁受试者共计126人,其中男性61人,女性65人。首先采集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运动情况等指标,然后利用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运动试验(GXT)采集气体代谢指标并计算通气无氧阈(VT),择日进行20 m折返跑测试。根据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将通气无氧阈作为因变量,20 m折返跑测试成绩和其他相关指标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结果与结论:①20 m折返跑的总圈数与总样本的通气无氧阈绝对值中度相关,r=0.684(P <0.01);②20 m折返跑推测20-29岁成年人无氧阈强度回归方程为:通气无氧阈(L/min)=-0.201+0.008*总圈数+0.01*体质量+0.096*运动情况(R=0.828,R2=0.686,SEE=0.210);③提示:20 m折返跑推测20-29岁成年人无氧阈强度的方法可行,可用于指导大众科学、安全、有效健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通气阈 20米折返跑 无氧阈 强度 回归方程
下载PDF
20m逐级往返跑评价心肺机能的场地适应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翔 《湖北体育科技》 2008年第1期27-28,共2页
通过四类场地上用20-MST预测最大吸氧量的重测信度,评估20-MST评价心肺功能的场地适应性。受试为韩山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自愿者152人,其中男生88人,女生64人。每名受试分别在水泥路面、煤渣跑道、三合土地面和塑胶跑道上完成一次20-MST,... 通过四类场地上用20-MST预测最大吸氧量的重测信度,评估20-MST评价心肺功能的场地适应性。受试为韩山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自愿者152人,其中男生88人,女生64人。每名受试分别在水泥路面、煤渣跑道、三合土地面和塑胶跑道上完成一次20-MST,隔天一次。结果表明,四类场地上用20-MST预测的最大吸氧量重测信度在0.889至0.943之间,预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0-MST评价心肺机能具有较好的场地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m逐级往返跑 最大吸氧量 心肺机能 场地适应性 可靠性
下载PDF
20-MST监测心肺功能变化的有效性及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莫月红 《浙江体育科学》 2012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20-MST监测普通大学生心肺功能变化的有效性及对运动训练的敏感性。方法:以32名男性大学生(实验组、对照组各16名)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学生进行8周的有氧耐力训练干预,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VO2max、20-MST、库博12min跑、台阶试... 目的:探讨20-MST监测普通大学生心肺功能变化的有效性及对运动训练的敏感性。方法:以32名男性大学生(实验组、对照组各16名)为研究对象,对实验组学生进行8周的有氧耐力训练干预,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VO2max、20-MST、库博12min跑、台阶试验四项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0-MST在实验前后与VO2max、12min跑成绩高度相关,与台阶指数低度相关;实验后,各指标均有显著增长,20-MST的增量最明显。结论:20-MST是一种间接评价心肺功能、判断训练效果的有效方法,它对评价运动训练引起心肺功能适应性变化的敏感性高于VO2m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MST 心肺功能 有氧耐力训练 有效性 敏感性
下载PDF
警察入职体测4×10m往返跑技术特点分析
17
作者 程勇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4-66,共3页
4×10 m往返跑是人民警察入职体测中的必测项目,其技术动作包括起跑加速、急停、换取木块、转身加速等环节。通过测试成绩与分析技术特点认为:受测者应根据自身能力特点确定适合的起跑姿势并采用合理加速技术迅速起跑提速;形成右脚... 4×10 m往返跑是人民警察入职体测中的必测项目,其技术动作包括起跑加速、急停、换取木块、转身加速等环节。通过测试成绩与分析技术特点认为:受测者应根据自身能力特点确定适合的起跑姿势并采用合理加速技术迅速起跑提速;形成右脚在前制动,身体侧对端线的急停姿势;运用稳定性较强的双手同时换取木块技术以提高成绩;并在有效急停和换取木块基础上,完成同步转身和加速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职体测 4×10m往返跑 技术特点分析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中长跑与20m逐级递增负荷折返跑血氧饱和度变化的比较分析——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学生为例
18
作者 陈敏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6-78,共3页
当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心肺功能)的测试方法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从生理学角度探讨800m(女)、1000m(男)和20m逐级递增负荷折返跑测试过程中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而比较两种测试方法的合理性,得出20m逐级递增负荷折返跑测试更加科学合... 当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心肺功能)的测试方法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从生理学角度探讨800m(女)、1000m(男)和20m逐级递增负荷折返跑测试过程中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而比较两种测试方法的合理性,得出20m逐级递增负荷折返跑测试更加科学合理与安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0M跑 1000M跑 20m逐级递增负荷折返跑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