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内侧柱支撑重建对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48
1
作者 曾浪清 陈云丰 +6 位作者 唐三元 杨辉 魏海峰 宋文奇 王磊 潘垚 张闻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内侧柱的不同支撑重建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稳定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并完整随访1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46例,女84例;年龄18~88岁,平均56.1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内侧柱的不同支撑重建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稳定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并完整随访1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46例,女84例;年龄18~88岁,平均56.1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6例,三部分骨折52例,四部分骨折22例。根据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4组:骨皮质解剖复位组60例,多枚螺钉置入组12例,单枚螺钉置入组17例和无支撑重建组41例。末次随访时比较4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肱骨头内翻角度、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率等。结果130例患者术后获12。42个月(平均18.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骨皮质解剖复位组、多枚螺钉置人组、单枚螺钉置入组及无支撑重建组的Constant评分平均分别为(81.2±12.7)、(75.54-9.7)、(69.4±12.1)、(67.5±11.6)分,VAS评分分别为(1.4±1.9)、(1.74-1.6)、(2.54-2.2)及(3.24-2.4)分,肱骨头内翻角平均分别为0.8。4-1.0。、1.4。4-2.3。、3.4。4-6.8。及4.4。4-4.0。,以上项目,骨皮质解剖复位组与多枚螺钉置入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皮质解剖复位组与单枚螺钉置人组、无支撑重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枚螺钉置入组与无支撑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二次手术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采用内侧骨皮质支撑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具有较佳的固定效果;当肱骨近端内侧粉碎性骨折、骨缺损或内侧骨皮质难于复位时,也可通过多枚内侧支撑螺钉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以获稳定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板
原文传递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曾勉东 吕玉明 +1 位作者 赵洪普 莫世奋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分型3部分骨折4例,4部分骨折16例。均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术后按Neer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 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分型3部分骨折4例,4部分骨折16例。均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术后按Neer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8.6个月)。按Neer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结果优6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假体松动和关节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假体位置良好。结论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疗效可靠,术后能解除疼痛,稳定和重建关节功能,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置换 肱骨近端骨折 疗效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2
3
作者 卞为伟 唐晓波 +2 位作者 王健 孙健 刘璠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4-609,共6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骨科治疗的40例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患者资料。男23例,女17例;...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骨科治疗的40例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患者资料。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0岁,平均53.2岁。所有患者骨折移位>5 mm、骨折块面积<3 cm×3 cm,无其他损伤(如肩袖损伤、SLAP损伤、Bankart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18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技术治疗(关节镜组),22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切开组)。术后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结果: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患者术后分别获平均19、2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关节镜组和切开组患者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分别为152.7°±13.3°、137.7°±19.2°,外展活动度分别为146.0°±16.4°、132.4°±20.5°,VAS评分分别为(0.8±0.4)、(1.3±0.6)分,ASES评分分别为(91.8±4.1)、(87.4±5.8)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组有2例患者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待骨折愈合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1例肩关节僵硬,麻醉下进行手法松解后好转。结论:相对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治疗单纯性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肩骨折 骨折固定 关节镜
原文传递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螺钉穿出的影响因素及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4
作者 汪秋柯 张明 陈云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41-644,共4页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上肢骨折,其发生率大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4%~5%。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锁定钢板对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内固定,但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其中锁定螺钉穿出肱骨头是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同时也...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上肢骨折,其发生率大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4%~5%。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锁定钢板对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进行内固定,但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其中锁定螺钉穿出肱骨头是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引起再手术最常见的原因。穿出肱骨头的螺钉易造成肩胛盂的磨损,并导致剧烈的疼痛。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术后螺钉穿出,是骨科医生采用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有关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后螺钉穿出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原因分析
原文传递
关节镜缝合桥技术与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5
作者 桂琦 张亚奎 +3 位作者 张星火 刘亮 赵峰 成文浩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5,共7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与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中心治疗的93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38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与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中心治疗的93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38例采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治疗(关节镜组),55例采用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术后3、6、12个月及此后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规律随访并行X线检查,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协会功能评分(ASE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结果关节镜组和钢板组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9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5.9个月(12~60个月)。关节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7.0±20.1)min]长于钢板组[(67.5±19.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关节镜组患者的前屈上举(152.6°±12.9°)、外展上举(154.0°±13.5°)、90°位内旋角度(57.7°±12.2°)均优于微创钢板固定组(134.9°±17.8°、129.5°±18.6°、50.8°±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关节镜组和钢板组患者的ASES评分分别为(88.5±7.6)、(85.1±1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分别为(1.5±1.2)、(2.2±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术前、术后ASES评分改善率与钢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内愈合,关节镜组3例患者术后6个月愈合。钢板组7例患者术后3~6个月出现肩关节僵硬,3例患者外展时出现疼痛。结论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技术与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骨折临床愈合。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固定术后关节活动度较好,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 关节镜检查 骨板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原文传递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马敏 元启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辅助治疗对患者骨折的疗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手术治疗的135例肱骨近端骨折后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中医组68例和常规组67例,中医组术后采用中医...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辅助治疗对患者骨折的疗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手术治疗的135例肱骨近端骨折后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中医组68例和常规组67例,中医组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恢复效果及肩关节功能。结果中医组的平均愈合时间(6.4±1.5)周显著短于常规组的(7.1±1.5)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2周中医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患者的肿胀程度优良率89.7%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6.1%(P<0.05);术后6个月中医组患者的肩关节后伸、外展上举、外旋程度、运动范围、功能及Neer总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辅助治疗有助于骨折愈合,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中医三期疗法 肩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时间 肿胀程度
下载PDF
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和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侯建伟 谢仁国 +2 位作者 王晓东 李宏斌 王岩松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和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结合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 PHILOS,SYNTHES,Switzerland)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40例新鲜老年肱... 目的探讨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和三角肌胸大肌入路结合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 locking system PHILOS,SYNTHES,Switzerland)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40例新鲜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8例,女2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采用三角肌胸大肌入路,20例)和微创组(采用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20例)。分析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与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和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随访时复查患肩的x线正侧位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33个月,平均16个月。均无切口感染,均获骨性愈合。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微创组患者Constant评分56.7±5.9、83.1±6.4,均优于常规组41.8±5.2、78.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微创组患者Constant评分85.2±53与常规组84.6±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中2例出现头静脉损伤。结论改良肩关节外侧入路较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更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优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入路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结合不同腓骨植骨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沈施耘 李雄峰 +1 位作者 吴猛 王栋梁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7-431,共5页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观察髓腔内腓骨放置方式的改变是否能改变肱骨近端骨折模型的抗内翻作用。方法对6例(12肩)尸体标本的肱骨外科颈作楔形截骨,男3例,女3例;死亡时平均年龄为83岁(75~87岁)。将尸体左、右双侧肱骨随机平均分入A、B两组...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观察髓腔内腓骨放置方式的改变是否能改变肱骨近端骨折模型的抗内翻作用。方法对6例(12肩)尸体标本的肱骨外科颈作楔形截骨,男3例,女3例;死亡时平均年龄为83岁(75~87岁)。将尸体左、右双侧肱骨随机平均分入A、B两组(n=6),取自体腓骨植骨(不分左右)。所有腓骨均于腓骨干最细小、粗细均匀处截骨。其中A组采用常规竖直放置腓骨(截取8cm),B组斜行放置腓骨(截取6cm)。使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进行固定后,对肱骨近端反复施加内翻应力,直到模型出现内固定失效,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加压次数、造成1mm形变的加压次数以及两组模型每次加压后的平均形变量。结果A、B两组模型均可以观察到肱骨头螺钉切割外侧皮质,钢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松动。A组、B组发生内固定失效时的加压次数分别为(31338±5994)、(30608±8015)次,发生1mm形变时需要的加压次数分别为(2808±1501)、(3153±2024)次,每次加压造成的平均形变量为(0.52±0.39)、(0.53±0.47)μm/次,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肱骨髓内竖直放置腓骨而言,倾斜放置腓骨在抗内翻稳定性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因此在手术中无需使用更复杂的倾斜放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骨板 移植 异位 生物力学 肱骨近端骨折
原文传递
锁骨钩钢板与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9
作者 刘瀚忠 隋文渊 +2 位作者 翟丽芹 许冠伟 王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0-713,共4页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骨科收治的4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资料。男35例,女11例;年龄18~60岁(平均36.3岁)。均为单侧脱位,左侧20例,右...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骨科收治的4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资料。男35例,女11例;年龄18~60岁(平均36.3岁)。均为单侧脱位,左侧20例,右侧26例。按照Rockwood脱位分型:Ⅲ型18例,Ⅳ型24例,Ⅴ型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22例(锁骨钩钢板组),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24例(带袢钢板组),比较2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锁骨钩钢板组和带袢钢板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资料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锁骨钩钢板组术中切口长度[(8.0±1.7)cm]明显比带袢钢板组[(5.3±0.6)cm]长,术中出血量[(135.0±8.1)mL]明显比带袢钢板组[(101.0±12.3)mL]多,但手术费用[(16 849±919.7)元]明显低于带袢钢板组[(21 343±965.2)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袢钢板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2.3±0.8)分]较锁骨钩钢板组[(3.6±0.9)分]明显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96.2±4.4)分vs.(89.3±5.2)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button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能有效恢复肩关节功能,有效缓解疼痛,且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脱位 骨折固定术 锁骨钩钢板 带袢钢板
原文传递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指导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素珍 董婧 黄强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88-690,共3页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并症和功能活动障碍等不良后果。方法 :对 12 0例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 ,术后分阶段指导肩关节活动锻炼。结果 :根据Neer评分标准 ,对本组病例复查及随...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并症和功能活动障碍等不良后果。方法 :对 12 0例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 ,术后分阶段指导肩关节活动锻炼。结果 :根据Neer评分标准 ,对本组病例复查及随访 ,优良率达 90 %。其中前屈上举、外展、外旋以及内旋活动范围的恢复达到健侧的 85 %。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明显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术后 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冀 廖伟雄 +3 位作者 张浩 杨以萌 王克涛 李众利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8期695-700,共6页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行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的19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46.8岁(24~69岁);右肩11...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行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固定技术治疗的19例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46.8岁(24~69岁);右肩11例,左肩8例;损伤机制包括交通事故伤10例,运动损伤6例,摔伤3例。从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4.9 d(3~72 d)。术后3周内将患肢悬吊固定。术后第2天开始肩关节的摆动练习,3周后取下吊带继续锻炼,6周时进行无痛的主动练习。术后6、12和24周,以及之后的每6个月均在门诊进行复查随访。每次随访时均拍摄肩关节正侧位X线片,在末次随访中,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度,并进行VAS疼痛评分、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结果:术后19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5.2个月(24~48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术后立即以及每次随访时均进行X线检查,所有患者在12周内达到了骨愈合。截止最后1次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继发性肩峰撞击,未发生并发症导致的二次手术,未出现其他的并发症,患者前屈、外展、外旋、内旋的关节活动度提升明显(P值均<0.05),UCLA评分由术前的15.2±5.3提高到术后的35.6±6.1(P<0.05),ASES评分由术前的31.2±5.4提高到术后的91.2±6.8(P<0.05)。结论:关节镜双排缝合锚钉固定可以为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治疗提供令人满意的临床结果,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小的或粉碎性的撕脱骨折效果更佳。应用关节镜双排缝合锚钉固定大结节撕脱骨折对外科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术后定期复查,遵循康复方案积极训练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肩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关节镜
下载PDF
有限切开经三角肌入路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24
12
作者 赵吉鹏 胡万坤 +4 位作者 张秋林 林涧 周前 何建军 诸葛天瑜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经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locking system,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采用经肩峰下前外侧有限切开三角肌入路PHILOS钢板治疗22例肱骨近端骨...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经三角肌入路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proximal humeral internallocking system,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采用经肩峰下前外侧有限切开三角肌入路PHILOS钢板治疗22例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Ⅱ型6例,Ⅲ型15例,Ⅳ型1例。经肩前外侧入路,于肩峰下1cm做前外侧纵行切口,长4cm,纵行分离三角肌,探及骨折,直接或间接复位骨折端。PHILOS钢板通过三角肌层下插至肱骨前外侧面,远近端锁定螺钉固定,观测术后1年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5min。术中无须输血,切口均Ⅰ期愈合。22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2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9例,可2例,差1例。无一例出现腋神经损伤、螺钉松动、钢板断裂、肩关节脱位以及肱骨头坏死。结论:有限切开经三角肌入路应用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复位简洁、微创、组织侵袭小的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与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3
作者 朱春晖 梁文卫 +2 位作者 吴昊 周维波 陈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31-936,共6页
目的比较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与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就诊的83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33例,女50例;... 目的比较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与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就诊的83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33例,女50例;左侧45例,右侧38例;骨折Neer分型:二部分48例,三部分22例,四部分13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n=41例)实施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治疗,对照组(n=42例)PHILO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肱骨颈干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个月观察组肱骨颈干角恢复效果(127.4°±3.6°)显著优于对照组(129.6°±4.5°),VAS评分[(1.3±0.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0.3)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Neer评分优良率(90.24%,37/41)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30/42),不良反应发生率(2.44%,1/41)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8/4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HILOS钢板治疗相比,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促进肩关节活动康复,降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成年人 骨折固定术 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 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 肱骨近端骨折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4
作者 叶鹏胜 陈述祥 +4 位作者 索鹏 胡金荣 陈坚 陈仲骅 徐志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3-726,共4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创伤骨科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门诊或急诊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36例;左侧35例,右侧25例...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创伤骨科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门诊或急诊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资料。男24例,女36例;左侧35例,右侧25例;年龄40~70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切开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闭合组30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切开组与闭合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闭合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5.2±1.1)cm、手术时间(34.3±12.7)min、术中出血量(52.5±7.3)mL、骨折愈合时间(9.2±1.5)周均显著优于切开组[(11.1±2.5)cm、(69.4±21.4)min、(123.5±5.2)mL、(14.2±3.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闭合组(93.3%,28/30)显著高于切开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 骨钉 肱骨外科颈骨折 闭合复位
原文传递
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20
15
作者 胡勇 谢辉 +1 位作者 徐荣明 阮永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 探讨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的损伤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4年9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32例浮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前后位X线检查者18例,侧位及腋窝位X线检查者10例,螺... 目的 探讨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y,FSI)的损伤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4年9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32例浮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前后位X线检查者18例,侧位及腋窝位X线检查者10例,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者4例。主要采用Judet后方人路对肩胛颈骨折用重建钢板和拉力螺钉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50个月,平均16.2个月。根据Rowe的疗效评价标准,其中优2l例(66%),良6例(19%),可3例(9%),差2例(6%)。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肩关节不稳定1例,肩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1例,肩关节外展受限、肌力减弱2例,肩峰骨折畸形愈合致肱骨头肩峰撞击征1例。结论浮肩损伤多由高能量直接暴力所致,常伴有合并损伤。三维CT重建有助于明确骨折类型和选择治疗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严重浮肩损伤至少需要随访1年,才能确定其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锁骨 肩锁关节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移位的肩胛盂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9
16
作者 毛新展 倪江东 +1 位作者 董忠根 李贺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胛盂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 13例肩胛盂骨折患者按改良的Ideberg分型分类 ,Ⅰ型 2例 ,Ⅱ型 1例 ,Ⅲ型 1例 ,Ⅳ型 9例。Ⅰ、Ⅱ型用标准的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骨折复位后用 2 7mm拉力螺钉固定。Ⅲ、Ⅳ型用后...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胛盂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 13例肩胛盂骨折患者按改良的Ideberg分型分类 ,Ⅰ型 2例 ,Ⅱ型 1例 ,Ⅲ型 1例 ,Ⅳ型 9例。Ⅰ、Ⅱ型用标准的三角肌胸大肌入路 ,骨折复位后用 2 7mm拉力螺钉固定。Ⅲ、Ⅳ型用后侧Judet入路 ,骨折复位后用AO重建钢板和螺钉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 6~ 2 4个月 ,平均 14个月。以最后 1次检查结果为准 ,对肩关节的功能进行临床效果评定 :优 7例 ,前屈、外展、上举及内外旋转均较健侧差 10°~ 15°。良 4例 ,外展上举及内外旋转均较健侧差16°~ 3 0° ,前屈后伸正常。可 2例 ,肩关节各方活动、旋转均较健侧差 3 1°~ 60°。结论 开放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有移位的肩胛盂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盂骨折 手术治疗 松质骨 肩胛骨
原文传递
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和肩关节前外侧劈开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7
作者 叶家宽 叶福生 +5 位作者 钟亮 洪俊毅 余斌佳 郑博 王伟 高军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62-866,共5页
目的 比较胸大肌三角肌入路与肩关节前外侧劈开三角肌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5例新鲜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28例;年龄52 ~ 85岁,平均62岁,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 目的 比较胸大肌三角肌入路与肩关节前外侧劈开三角肌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5例新鲜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28例;年龄52 ~ 85岁,平均62岁,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常规组(采取胸大肌三角肌入路,20例)和微创组(采取肩关节前外侧劈开三角肌入路,25例),均置入锁定钢板固定,分析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周、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Constant评分,随访复查患肩的正位X线片,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7 ~ 26个月(平均17个月),无失访、死亡病例,无切口感染,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77~91 d,平均83 d.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及术后3个月微创组患者Constant评分[(57.8±6.5)、(84.0±6.8)分]均优于常规组[(42.6±6.4)、(78.2±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微创组患者Constant评分[(85.4±6.1)分]与常规组[(84.7±6.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术中2例患者出现头静脉损伤患者, 结论 肩关节前外侧劈开三角肌入路较传统的胸大肌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损伤更小、恢复更快的特点,且短期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入路
原文传递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肩袖功能的重建 被引量:15
18
作者 钱齐荣 吴海山 +3 位作者 周维江 李晓华 吴宇黎 柴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研究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中肩袖功能的保护和重建的方法与意义。方法本组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为36~75岁,平均(57.3±4.8)岁。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5例,行单极人工肩关节置换术3例,双极人工肩关节1例,全肩关节1例。肱... 目的研究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中肩袖功能的保护和重建的方法与意义。方法本组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为36~75岁,平均(57.3±4.8)岁。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5例,行单极人工肩关节置换术3例,双极人工肩关节1例,全肩关节1例。肱骨近端骨巨细胞瘤5例,骨肉瘤4例,转移癌1例。9例行定制假体置换,1例行双极人工关节。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9年,平均4.6年。肩袖完好、得到保护或修复者均优于肩袖损伤而未得到良好修复者。结论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取决于患者的病损状况、手术方式和术后功能锻炼,尤其是对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保存和修复,以及肱骨大结节的处理。术中更坚强的肩袖固定和术后更积极的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术 肩袖 骨折
下载PDF
单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与联合喙锁韧带重建治疗新鲜和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马昌科 沈忆新 阳利武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6,共7页
目的比较单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与联合喙锁韧带重建治疗新鲜和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间中国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49例,女31例;年龄3... 目的比较单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与联合喙锁韧带重建治疗新鲜和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间中国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49例,女31例;年龄32~78岁,平均47.8岁。新鲜骨折50例,其中25例行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的同时增加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重建组a),余下25例单纯行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未重建组a)。另有30例伤后超过3周且骨折未愈合的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其中15例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喙锁韧带重建(重建组b),余下15例单纯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未重建组b)。术后1、3、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肩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同时复查X线片,测量喙锁间隙,并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3.8个月)。重建组a及未重建组a新鲜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7±2.8)、(13.4±1.3)周,末次随访时患侧喙锁间隙增加率分别为12.7%±6.2%、14.2%±8.0%,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92.2±4.4)、(90.9±5.7)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b及未重建组b陈旧性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8±1.9)、(19.4±6.7)周,末次随访时患侧喙锁间隙增加率分别为12.3%±6.7%、21.5%±13.1%,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93.0±5.9)、(83.5±8.5)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鲜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单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能获得满意效果,不需要刻意重建喙锁韧带;对于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增加喙锁韧带重建能更好地维持骨折端及肩锁关节稳定,降低内固定失败的风险,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锁骨 骨折固定术 骨板 锁骨远端骨折 喙锁韧带
原文传递
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两部分以上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金利 曹清 +3 位作者 袁天祥 杨建华 董强 马宝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9-733,共5页
目的总结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两部分以上损伤的分型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治疗26例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两部分以上损伤患者,男18例,女8例;年龄16~80岁,平均42岁。其中锁骨骨折合并肩胛颈骨折9例(I型),... 目的总结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两部分以上损伤的分型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治疗26例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两部分以上损伤患者,男18例,女8例;年龄16~80岁,平均42岁。其中锁骨骨折合并肩胛颈骨折9例(I型),锁骨远端骨折或脱位伴喙锁韧带、肩锁关节损伤10例(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其余部分损伤7例(Ⅲ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10d,平均6.4d。肩胛颈及肩胛盂骨折均以重建钢板及空心钉固定,肩峰骨折以重建钢板及空心钉固定,锁骨骨折以重建钢板或钩状钢板固定,喙突骨折以空心钉固定,所有韧带损伤均行一期修复。术后随访,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并指导功能康复。骨折愈合后以Rowe及Constant-Mudey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8.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2周。术后无一例出现肩峰下撞击征等并发症。患者肩关节均自觉处于稳定状态。2例患者出现三角肌肌力下降,3例出现肩部疲劳感及酸痛感。Rowe评分为71~97分,平均89.7分,其中优18例、良5例、可3例;Constant.Mudey评分为70-100分,平均92.4分,其中优16例、良6例、可4例。结论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两部分以上损伤分为三型,可采用重建钢板及空心钉固定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锁骨 骨折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