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卖空机制提高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吗?——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334
1
作者 李志生 陈晨 林秉旋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5-177,共13页
我国沪深两市于2010年3月31日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为研究卖空机制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自然实验环境。本文利用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通过比较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和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以及股票加入和剔出... 我国沪深两市于2010年3月31日推出的融资融券业务为研究卖空机制对资产定价效率的影响提供了难得的自然实验环境。本文利用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通过比较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和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以及股票加入和剔出融资融券标的前后的定价效率,发现融资融券交易的推出有效改善了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定价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还发现,融券卖空量与定价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融券卖空量越大,股票的定价效率越高。进一步研究显示,融资融券交易通过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增加持股宽度,从而提高定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 定价效率 融资融券 融券卖空量
原文传递
融资融券与企业创新:基于数量与质量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75
2
作者 郝项超 梁琪 +1 位作者 李政 曹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141,共15页
本文实证研究了融资融券对我国上市公司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影响。为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首先采用倾向分数法为每个标的公司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进行配对,然后再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本文发现融券促进了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增加,而融资却导致创... 本文实证研究了融资融券对我国上市公司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影响。为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首先采用倾向分数法为每个标的公司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进行配对,然后再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本文发现融券促进了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增加,而融资却导致创新数量与质量同步下降。在融资交易为主的情况下,融资的负面影响超过了融券的正面影响,从而使得融资融券总体上阻碍了企业创新。在控制了配对偏差和所有权性质差异影响、采用其他创新替代变量以及更长事件窗口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不仅包括公司治理机制,还包括信息机制。面对融资融券的复杂影响,标的公司倾向于采取"重申请数量轻质量"的创新策略进行应对,最终导致其创新质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 融券 创新数量 创新质量 专利
原文传递
卖空机制能抑制上市公司违规吗? 被引量:158
3
作者 孟庆斌 邹洋 侯德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105,共17页
本文以中国开启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为背景,使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卖空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公司的违规倾向,提高了其违规... 本文以中国开启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为背景,使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卖空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公司的违规倾向,提高了其违规行为被稽查的概率,该结论在使用双重差分控制内生性,并使用PSM方法校正样本选择性偏差后仍然稳健。其次,信息透明度在卖空机制影响公司违规的过程中,既具有调节作用,又发挥中介效应。同时,卖空机制通过提高对公司的威慑力,从而降低其违规倾向。具体而言,股票融券余额较大、进行了股权质押以及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卖空对其违规行为的威慑效应更加明显。此外,相比领导人违规,卖空机制对信息披露违规和公司经营违规的影响更强,且随着时间推移,卖空机制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作用越发明显。本文的研究表明,融券卖空机制在发现和防范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治理和防范公司违规具有政策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违规 融资融券 卖空机制 违规倾向 违规稽查
原文传递
卖空交易与股票价格稳定性--来自中国融资融券市场的自然实验 被引量:135
4
作者 李志生 杜爽 林秉旋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3-188,共16页
基于2009年4月-2013年12月我国殷票市场的数据,本文研究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和非标的股票、以及股票被列入和剔出融资融券标的前后的价格波动特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推出有效提高了我国股票价格的稳定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 基于2009年4月-2013年12月我国殷票市场的数据,本文研究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和非标的股票、以及股票被列入和剔出融资融券标的前后的价格波动特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推出有效提高了我国股票价格的稳定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价格波动率和振幅均出现了显著性下降。我们还发现,融资融券交易显著降低了股票价格的跳跃风险,有利于防止股票价格的暴涨暴跌和过度投机。此外,融资融券交易在抑制股票价格异质性波动上也起到了实质性作用,从而有助于增加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和市场信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价格稳定性 融资融券 异质性风险 跳跃风险
原文传递
融资融券交易的信息治理效应 被引量:134
5
作者 李志生 李好 +1 位作者 马伟力 林秉旋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0-164,共15页
本文基于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和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从管理层信息披露和分析师预测的角度研究融资融券交易的信息治理效应。通过比较分析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与非标的股票,以及股票加入融资融券标的前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差... 本文基于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和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从管理层信息披露和分析师预测的角度研究融资融券交易的信息治理效应。通过比较分析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与非标的股票,以及股票加入融资融券标的前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差异,我们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同时具有内部信息治理和外部信息治理的作用。其中内部信息治理效应表现为,融资融券交易的推出有效促使了管理层对非强制信息和坏消息的披露,提高了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融资融券的外部信息治理效应体现在显著降低了财务分析师对目标公司盈利预测的偏差与分歧。在控制相关因素以及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控制内生性后,以上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通过影响管理层和分析师的信息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的信息环境,这为融资融券交易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和市场质量提供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 信息披露 业绩预告 分析师盈利预测
原文传递
卖空与信息披露:融券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105
6
作者 李春涛 刘贝贝 周鹏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0-145,共16页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卖空机制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和多个双重差分缓解了内生性问题以后,本文发现引入卖空机制显著提高了标的公司的...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卖空机制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和多个双重差分缓解了内生性问题以后,本文发现引入卖空机制显著提高了标的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本文进一步使用融券余额作为卖空势力的测度指标并将ETF基金持股比例作为其工具变量来控制内生性后,以上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中介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和法制环境较好的地区,做空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探究了做空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途径,证明卖空可以通过增加对管理层的激励和降低信息不对称来约束经理人的自利行为,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因此,继续放开融券,并完善其相关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卖空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公司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信息披露 融资融券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卖空压力影响企业的风险行为吗?--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0
7
作者 倪骁然 朱玉杰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3-1198,共26页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推出融资融券业务为准自然实验,发现企业面对卖空压力会更少地承担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压力对企业风险行为的负向影响在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而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不会降低风险水平,反而会通过保持较...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推出融资融券业务为准自然实验,发现企业面对卖空压力会更少地承担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压力对企业风险行为的负向影响在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而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不会降低风险水平,反而会通过保持较高的管理层持股水平以承担风险。本文的发现从风险行为和治理机制的角度验证了卖空压力对企业行为的实质影响,揭示了资本市场压力传导到实体经济的一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 融资融券 企业风险
原文传递
资本市场压力与企业策略性专利行为:卖空机制的视角 被引量:75
8
作者 谭小芬 钱佳琪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173,共18页
创新是一种不确定性高且周期长的投资活动,需要风险偏好更大、对失败容忍更高的市场环境,而资本市场具有筛选和发现创新型企业、有效分散创新风险的功能,因而对创新活动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短期投资者比例高,融券交易成本... 创新是一种不确定性高且周期长的投资活动,需要风险偏好更大、对失败容忍更高的市场环境,而资本市场具有筛选和发现创新型企业、有效分散创新风险的功能,因而对创新活动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短期投资者比例高,融券交易成本高且交易不活跃,加上专利评价体系对不同质量的专利区分度较低,导致资本市场压力对创新活动没有发挥出信息机制和治理机制两种效应。相反,资本市场压力带来的负面信息表达渠道和管理层短期业绩压力,造成了中国专利申请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维护”的企业策略性专利行为所衍生的“专利泡沫”问题。本文采用中国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卖空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面临卖空压力时会更加积极地申请专利,但专利的申请质量有所下降,表现为专利授权率降低;专利结构有所恶化,最终授权数增加的主要是容易研发、授权快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得到授权后,企业放弃缴纳维持费用以终止专利权。这些策略性专利行为在短期内可以减少企业的卖空交易量,推高企业市值,但长期看对企业的业绩没有积极影响,是一种“创新假象”。卖空机制主要通过施压机制来影响企业创新,管理层业绩压力、外部监督压力、股价信息传递压力越大的企业,在面临卖空威慑时更有动力进行策略性专利行为。为促进企业创新向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融资融券制度和专利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压力 策略性专利行为 卖空机制 施压机制
原文传递
新兴市场引入卖空机制对股市的冲击效应——来自香港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1
9
作者 廖士光 张宗新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2-52,共11页
卖空交易机制作为证券市场中的重要交易制度,对完善市场功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在新兴市场国家中引入卖空交易机制是否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波动?文章利用我国香港股票市场上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卖空交易机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是一... 卖空交易机制作为证券市场中的重要交易制度,对完善市场功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在新兴市场国家中引入卖空交易机制是否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波动?文章利用我国香港股票市场上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卖空交易机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最终的影响方向(加剧市场波动还是平抑市场波动)取决于市场中卖空交易者类型、操作策略及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如果仅考虑投机性卖空者的操作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则卖空交易机制的存在会对整个市场的波动起到“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上的暴涨暴跌现象起到平抑作用,而不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 交易机制 股价波动
下载PDF
卖空机制、资本市场压力与公司战略选择 被引量:62
10
作者 孟庆斌 李昕宇 张修平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5-173,共19页
卖空机制如何影响公司行为是学术界近年来探讨的热点话题。现有文献主要考察了卖空机制与公司具体行为之间的联系,而本文将研究视角上升到整体战略层面,考察了卖空机制对公司战略选择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推出卖空机制这一准自... 卖空机制如何影响公司行为是学术界近年来探讨的热点话题。现有文献主要考察了卖空机制与公司具体行为之间的联系,而本文将研究视角上升到整体战略层面,考察了卖空机制对公司战略选择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推出卖空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事件,以2006—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卖空机制推出后,融券标的公司的战略激进度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司战略之所以趋于稳健,是由于卖空机制改变了资本市场环境,提升了管理层所面临的资本市场压力,包括监督压力、融资压力和业绩压力。在上述压力下,管理层通过削减研发创新和市场扩张业务的资源投入、提升主营业务集中度、增强组织结构稳定性等具体路径调整公司战略。此外,战略激进度下降后,公司的风险水平得以降低,但损失了部分盈利性和成长性。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缓解了样本的组间特征差异、测试了回归模型的敏感性、考察了卖空交易量对公司战略选择的影响、排除了市场关注度和管理层职责的干扰,结论均保持不变。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卖空机制与公司战略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了卖空机制经济后果和战略管理领域的文献,对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公司战略管理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公司战略选择 资本市场压力
原文传递
机会约束下的投资组合问题 被引量:34
11
作者 韩其恒 唐万生 李光泉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87-92,共6页
不同的投资者会有不同的期望收益率与置信水平 ,因此就会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在证券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 ,提出了在允许卖空时的一类机会约束下的投资组合问题 ,它是以期望收益率与置信水平为导向的 .建立了其数学模型 ,讨论了... 不同的投资者会有不同的期望收益率与置信水平 ,因此就会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在证券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 ,提出了在允许卖空时的一类机会约束下的投资组合问题 ,它是以期望收益率与置信水平为导向的 .建立了其数学模型 ,讨论了最优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得到了最优解的解析表达式 ,并利用 Matlab语言给出了求解有效边界曲线、可行集、机会约束问题的最优解 ,最优解的均值以及标准差的程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组合 机会约束规划 预期收益率 置信水平 MATLAB语言 证券
下载PDF
卖空机制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吗——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0
12
作者 黄俊 黄超 +1 位作者 位豪强 王敏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48,共14页
本文借助中国资本市场推出融资融券制度这一"自然实验",系统考察了卖空机制的引入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卖空机制的引入有助于负面消息更及时地融入股价,并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了公司... 本文借助中国资本市场推出融资融券制度这一"自然实验",系统考察了卖空机制的引入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卖空机制的引入有助于负面消息更及时地融入股价,并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了公司的信息透明度,由此可以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提高其预测准确性。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由于非明星分析师对私有信息的获取较少,因此与明星分析师相比,卖空机制的引入对非明星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明显;而且,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公司,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受到的外部监督制约较小,卖空机制的引入更能改善其信息环境,因而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提升也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盈余预测 明星分析师 机构投资者
下载PDF
“罪魁祸首”还是“替罪羊”?——中国式融资融券与管理层短视 被引量:45
13
作者 田利辉 王可第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20,共15页
标的股票可同时进行融券和融资交易是中国式融资融券的重要特征,这会如何影响管理层行为?本文综合运用双重差分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融券交易数据,在明确区分融资、融券不同作用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融资融券对管... 标的股票可同时进行融券和融资交易是中国式融资融券的重要特征,这会如何影响管理层行为?本文综合运用双重差分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融券交易数据,在明确区分融资、融券不同作用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融资融券对管理层短视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融资交易导致公司研发支出削减,显著加剧了管理层短视行为;融券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管理层短视行为,但受制于卖空成本,这一积极效应并不十分显著。这说明,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真正发挥作用的实为"融资",而非"融券"。实际上,卖空机制并没有恶化公司的治理环境,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治理。我们认为,"融资"是导致管理层短视的"罪魁祸首","融券"实为"替罪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交易 融券交易 管理层短视 双重差分 面板数据
原文传递
卖空机制、股价信息含量与暴跌风险——基于融资融券交易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2
14
作者 唐松 吴秋君 +1 位作者 温德尔 杨斯琦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84,共11页
文章利用我国逐步推出融资融券交易的自然实验机会,运用双重差分的研究设计,考察了卖空机制对股价反映负面消息效率的影响。文章以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对市场的向... 文章利用我国逐步推出融资融券交易的自然实验机会,运用双重差分的研究设计,考察了卖空机制对股价反映负面消息效率的影响。文章以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对市场的向下波动及时做出了调整,使得股价对市场正负向波动反应之间的不对称性显著降低,表明标的股票更加及时和充分地吸收了有关公司价值的负面信息;同时,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暴跌风险显著降低。文章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推出融资融券交易后,卖空机制提高了市场对标的股票负面消息的定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融资融券 股价信息含量 股价暴跌风险
原文传递
卖空约束放松能够改善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吗? 被引量:41
15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6,共13页
本文从卖空约束放松角度考察其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约束放松后,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这一效应在企业股价信息含量或会计信息质量较低时更为明显。进一步地,卖空约束放松主要是缓解了企业劳动投资不... 本文从卖空约束放松角度考察其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约束放松后,企业的劳动投资效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这一效应在企业股价信息含量或会计信息质量较低时更为明显。进一步地,卖空约束放松主要是缓解了企业劳动投资不足而非劳动投资过度,这种非对称性可能源于《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劳动保护的增强以及由此引发的企业减员增效难度加大,而上述劳动投资不足的减少则是源于卖空机制对企业融资约束和管理松弛的缓解。并且,卖空机制促使劳动投资不足的企业增加了对高人力资本员工的雇佣,进而改善了人力资本配置效率,最终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上述重要发现对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创新在劳动力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劳动投资效率 人力资本配置 非对称性 劳动保护
原文传递
有交易费用的组合证券投资的概率准则模型 被引量:24
16
作者 梁建峰 唐万生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0,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准则的新型组合证券投资模型。在此模型中 ,把实现预期收益的概率作为目标函数 ,使之达到最大。在不考虑投资交易费用前提下 ,给出了模型最优解满足的必要条件。此外 ,提出了考虑交易费用因素的概率准则模型 ,经转化 ,... 提出一种基于概率准则的新型组合证券投资模型。在此模型中 ,把实现预期收益的概率作为目标函数 ,使之达到最大。在不考虑投资交易费用前提下 ,给出了模型最优解满足的必要条件。此外 ,提出了考虑交易费用因素的概率准则模型 ,经转化 ,将问题变成可用传统优化方法求解的非线性规划问题 ,给出了最优解满足的必要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准则 组合证券 投资 交易费用 股票 债券
下载PDF
卖空约束放松与银行信贷决策 被引量:38
17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于传荣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126,共16页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地检验了卖空约束放松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约束放松之后,银行倾向于向标的公司发放更大额度的信贷,同时其贷款期限更长,而且贷款担保...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地检验了卖空约束放松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约束放松之后,银行倾向于向标的公司发放更大额度的信贷,同时其贷款期限更长,而且贷款担保要求更为宽松。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在标的公司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较大以及银行对信息风险和信用风险较为关注的情况下更为显著。最后,我们还发现,卖空约束放松之后,更多贷款给标的公司的银行其经营绩效随之明显上升。综上,卖空约束的放松大大缓解了标的公司的信用风险和信息风险,而银行也做出了合宜的信贷决策调整,最终导致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这表明卖空机制具有积极的改善银行信贷决策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溢出效应 银行信贷决策
原文传递
金融市场的“劣汰”机制--基于卖空机制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顾琪 陆蓉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75,共16页
金融市场可以识别并卖空有问题的公司,这种卖空能够改善公司治理。本文通过卖空机制与盈余管理的双向互动关系研究,揭示了这种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劣汰"机制。研究发现,卖空者能够甄别盈余管理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的"... 金融市场可以识别并卖空有问题的公司,这种卖空能够改善公司治理。本文通过卖空机制与盈余管理的双向互动关系研究,揭示了这种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劣汰"机制。研究发现,卖空者能够甄别盈余管理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公司",并对其进行较为活跃的卖空交易;卖空机制的出现,使得融资融券标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降低;对于卖空交易相对活跃的标的公司,卖空机制对盈余管理的约束效应更为明显;卖空机制对于盈余管理较多的公司有着更为强烈的约束效应。本文揭示了金融市场影响实体经济的一种路径,为金融市场制度安排和企业公司治理改善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实体经济 卖空机制 盈余管理
原文传递
融资融券交易对中国股市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以沪市为例 被引量:30
19
作者 于孝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股市融资融券的交易情况,以上海证券市场为例,采用VAR模型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融资和融券交易均是引起股市流动性和波动性变化的Granger原因;融资交易减小了股市流... 本文分析了中国股市融资融券的交易情况,以上海证券市场为例,采用VAR模型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融资和融券交易均是引起股市流动性和波动性变化的Granger原因;融资交易减小了股市流动性,但增大了股市的波动性,而融券交易同时减小了股市流动性和波动性;融资交易对股市的影响程度要大于融券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 融券 流动性 波动性
下载PDF
信息透明度影响企业研发创新吗? 被引量:30
20
作者 刘柏 徐小欢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42,共13页
通过盈余管理来衡量信息透明度,是从"隐性激励契约"视角探究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作用及路径。研究发现:公司信息透明度正向影响研发投资,这种正向影响却受到高管权力的牵制,即当高管权力增强时,促进效用会被削弱;不同情境分析... 通过盈余管理来衡量信息透明度,是从"隐性激励契约"视角探究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作用及路径。研究发现:公司信息透明度正向影响研发投资,这种正向影响却受到高管权力的牵制,即当高管权力增强时,促进效用会被削弱;不同情境分析显示,仅在非做空标的组高管权力才能对透明度与研发的正向关系产生抑制作用,而在做空标的组无法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信息更透明后并没有造成机密泄露问题,反而降低了高管薪资与研发产出的敏感度,进而更大程度地激发了研发动力。本文区别于以往研究,重点关注高管内在的研发动机,验证了"短期内容忍失败即是最好的激励"的观点。文章丰富了关于信息透明度功能的文献,指出其可以作为非正式激励合同,同时对公司如何成功研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建议股东应该多关注研发过程中高管努力工作的细节,避免因只看重结果而扼杀了其研发的积极性,出现"研发产出低—降薪—降薪后产出继续低"的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研发创新 透明度 管理者权力 做空交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