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轴挠曲的船舶艉轴承混合润滑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涛 邹德全 +2 位作者 卢熙群 王东华 李玩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为准确描述船舶艉轴承的润滑状态,建立了船舶艉轴承考虑表面粗糙度的混合润滑模型,利用位移叠加法计算了轴在螺旋桨重力及油膜力、微凸体接触力共同作用下的挠曲,同时分析了定载荷下,艉轴挠曲、微凸体接触力、摩擦系数随转速的变化规律... 为准确描述船舶艉轴承的润滑状态,建立了船舶艉轴承考虑表面粗糙度的混合润滑模型,利用位移叠加法计算了轴在螺旋桨重力及油膜力、微凸体接触力共同作用下的挠曲,同时分析了定载荷下,艉轴挠曲、微凸体接触力、摩擦系数随转速的变化规律;采用轴承设计参数对该混合润滑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艉轴挠曲使润滑油膜压力的分布发生变化,也使得混合润滑状态覆盖的转速区域变大,并通过Streibeck曲线分析了挠曲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艉轴承 混合润滑 位移叠加法 挠曲
下载PDF
粗糙度和轴向运动对艉轴承混合润滑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杨琨 张涛 韩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8-1065,共8页
针对大型船舶航行过程中出现船体变形时艉轴承的磨损状态异常这一问题,本文探究磨损表面粗糙度变化和轴向运动对于艉轴承混合润滑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耦合轴向运动和表面粗糙度的混合润滑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轴承润滑特征的分布,分析轴... 针对大型船舶航行过程中出现船体变形时艉轴承的磨损状态异常这一问题,本文探究磨损表面粗糙度变化和轴向运动对于艉轴承混合润滑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耦合轴向运动和表面粗糙度的混合润滑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轴承润滑特征的分布,分析轴向运动和粗糙度对轴承混合润滑特性的影响,并对该润滑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在轴向运动和轴颈倾斜耦合作用下,油膜厚度沿轴向方向非线性减小,油膜压力和接触压力在局部出现峰值,轴瓦在局部出现较大变形;轴向速度增加会加强动压润滑效应,轴向运动对润滑特性的影响程度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增加;粗糙度越大承载能力越强,同时接触情况越严重,会加速轴承的局部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艉轴承 混合润滑 轴向运动 粗糙度 局部接触 轴颈倾斜 润滑性能 数值模型
下载PDF
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的船舶艉轴承润滑性能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Salaheldin A Mohamad 朱晶智 卢熙群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3,共8页
以船舶艉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编制相应的润滑仿真程序,研究艉轴承的润滑性能,探讨轴承润滑性能随轴承运行参数(如转速、轴承宽度、外载荷及空穴压力等)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相比于雷诺边界条件,更加... 以船舶艉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编制相应的润滑仿真程序,研究艉轴承的润滑性能,探讨轴承润滑性能随轴承运行参数(如转速、轴承宽度、外载荷及空穴压力等)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相比于雷诺边界条件,更加接近实际情况;空穴压力的增大并不总是有损轴承的承载力;随着空穴压力和轴承宽度的增大,偏心率和最大油膜压力都减小;随着外载荷的增加,油膜压力和空穴区域大小逐渐增大,呈现出很强的非线性趋势;随着转速的增大,油膜压力峰值减小;空穴区域随转速增大而增大,其位置会向最大轴承间隙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艉轴承 润滑分析 质量守恒边界条件
下载PDF
船舶艉轴承混合润滑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涛 李玩幽 +2 位作者 卢熙群 邹德全 周海军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3-981,共9页
通过建立考虑润滑表面形貌、微凸体接触的船舶艉轴承混合润滑模型,分析了艉轴下沉量、润滑表面粗糙度、转速等因素对艉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同时给出了长轴等效油膜支撑刚度随各润滑参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轴的下沉使艉轴承的润滑产... 通过建立考虑润滑表面形貌、微凸体接触的船舶艉轴承混合润滑模型,分析了艉轴下沉量、润滑表面粗糙度、转速等因素对艉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同时给出了长轴等效油膜支撑刚度随各润滑参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轴的下沉使艉轴承的润滑产生边缘效应,加剧轴承磨损;在转速较小时,由于轴的下沉,使轴承部分区域处于混合润滑状态,此时油膜力和微凸体接触力共同起到支承作用,在润滑计算中应考虑润滑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转速、下沉量及润滑表面的粗糙度等参数都对油膜等效支承刚度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艉轴 混合润滑 粗糙度 等效油膜支撑刚度
下载PDF
船舶艉轴承动态工况润滑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天勇 朱汉华 范世东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2,68,共5页
将平均流量Reynolds方程与G-T接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船舶在动态工况下综合考虑轴系艉轴承的载荷、转速变化及表面粗糙度影响的混合润滑与接触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编写相应的数值求解程序,分析了启动和变工况运行两个动态过程对艉轴承的... 将平均流量Reynolds方程与G-T接触理论相结合,建立了船舶在动态工况下综合考虑轴系艉轴承的载荷、转速变化及表面粗糙度影响的混合润滑与接触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编写相应的数值求解程序,分析了启动和变工况运行两个动态过程对艉轴承的润滑油膜压力、油膜厚度及表面粗糙峰承载量等润滑参数的影响.该方法能够准确而快捷地对各种船舶艉轴承的润滑性能做出预测和评估,从而对艉轴承的设计与失效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艉轴承 动态工况 润滑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基于油液分析的船舶尾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永坚 陈景锋 杨小明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285-290,共6页
为了监测船舶尾轴承状态,以受控船舶尾轴管装置(尾轴及轴承)为监控对象,综合运用油液监测分析技术对尾轴承润滑油进行定期取样监测,获取相应检测数据,通过对每个取样周期检测参数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和科学分析,判定尾轴承的技术状态,给... 为了监测船舶尾轴承状态,以受控船舶尾轴管装置(尾轴及轴承)为监控对象,综合运用油液监测分析技术对尾轴承润滑油进行定期取样监测,获取相应检测数据,通过对每个取样周期检测参数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和科学分析,判定尾轴承的技术状态,给出故障诊断意见,提出检修建议,并在实际抽轴检验中验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油液监测分析技术在尾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分析 尾轴承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下载PDF
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融合的尾轴承磨损故障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坚 陈景锋 杨小明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24,共5页
为克服铁谱、光谱、理化和颗粒计数等4种油液检测分析方法在船舶尾轴承磨损故障诊断中存在的准确性偏差等问题,提出运用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对尾轴承磨损故障进行融合诊断。依据各分析方法的标准磨损界限值,将各检测原始数据预处理转... 为克服铁谱、光谱、理化和颗粒计数等4种油液检测分析方法在船舶尾轴承磨损故障诊断中存在的准确性偏差等问题,提出运用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对尾轴承磨损故障进行融合诊断。依据各分析方法的标准磨损界限值,将各检测原始数据预处理转换为布尔值,运用神经网络算法获取每种检测方法的故障域单项诊断结果。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各单项故障诊断结果,以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并通过具体的案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船舶尾轴承 油液分析 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磨损故障
下载PDF
计入多因素作用的船舶轴承负荷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圣东 杨秀英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8-1164,共7页
轴系运行环境和工况的多变性、复杂性致使尾轴承负荷存在不确定性。运用随机理论,建立了计入多因素作用的船舶轴承负荷不确定性计算模型,形成了多因素作用下的船舶轴承负荷不确定性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以某大... 轴系运行环境和工况的多变性、复杂性致使尾轴承负荷存在不确定性。运用随机理论,建立了计入多因素作用的船舶轴承负荷不确定性计算模型,形成了多因素作用下的船舶轴承负荷不确定性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以某大型集装箱船为例研究了船体变形、螺旋桨水动力垂向力、轴承磨损三因素作用下尾轴承负荷的变化规律,对船舶尾轴承计算方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尾轴承 负荷不确定性 表征方法 随机理论
下载PDF
舰船艉管水润滑橡胶板条轴承与铜背衬的机械接触力学 被引量:1
9
作者 田红亮 郑金华 秦红玲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69-2380,共12页
基于对起伏和凹凸不平的表面微观几何学形貌统计分析,考查衡量微接触点的弹性和塑性变形区域,建立橡胶板条轴承与铜背衬接触的法向接触载荷、实际接触面积、弹性实际接触面积、塑性实际接触面积、橡胶塑性指数等的理论解。计算及分析结... 基于对起伏和凹凸不平的表面微观几何学形貌统计分析,考查衡量微接触点的弹性和塑性变形区域,建立橡胶板条轴承与铜背衬接触的法向接触载荷、实际接触面积、弹性实际接触面积、塑性实际接触面积、橡胶塑性指数等的理论解。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发生接触的突起期望数随着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表观接触面积的增大而略微增加;橡胶板条轴承与铜背衬之间的间距随着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加而减小;在法向接触载荷一定时,橡胶板条轴承与铜背衬之间的间距随着表观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加;对于给定的表观接触面积,实际接触面积近乎恰恰与法向接触载荷呈正比,但不依赖于表观接触面积;平均实际接触压强随着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表观接触面积的增加而减小;接触表面之间的接触电阻随着法向接触载荷的增加而降低;当橡胶塑性指数小于1.77或金属制品塑性指数小于0.6时,接触表面发生弹性变形;当橡胶塑性指数大于2.95或金属制品塑性指数大于1.0时,接触表面发生塑性变形。相关模型及仿真曲线图可为橡胶粗糙表面弹塑性接触的精确求解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舰船艉管 橡胶板条轴承 铜背衬 接触力学 实际接触面积 法向接触载荷 橡胶塑性指数
下载PDF
波浪载荷作用下船体大变形对尾轴承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圣东 杨秀英 +2 位作者 黄强 徐玉红 欧阳武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69-74,共6页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波浪载荷计算模型和船体变形计算模型,以某大型集装箱船为对象,计算了满载、漂浮和压载3种典型工况下的船体变形。同时计算了波浪载荷作用下,计入浪向、浪高和波浪频率的船体变形。研究了漂浮、满载、压载和波浪载...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波浪载荷计算模型和船体变形计算模型,以某大型集装箱船为对象,计算了满载、漂浮和压载3种典型工况下的船体变形。同时计算了波浪载荷作用下,计入浪向、浪高和波浪频率的船体变形。研究了漂浮、满载、压载和波浪载荷作用下的尾轴承负荷值,揭示了波浪工况对尾轴承负荷的影响规律及影响水平,对船舶尾轴承计算规范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大变形 尾轴承负荷 有限元法 波浪载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