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高铁线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丰彪 《铁道建筑技术》 2024年第4期62-66,共5页
盾构隧道施工会不可避免地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当新建盾构穿越既有高铁线时,保证高铁运营的安全性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以苏州桐泾路北延工程盾构下穿沪宁城际高铁为例,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对高铁桩... 盾构隧道施工会不可避免地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当新建盾构穿越既有高铁线时,保证高铁运营的安全性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以苏州桐泾路北延工程盾构下穿沪宁城际高铁为例,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对高铁桩基变形的影响,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实现快速预测施工变形,并对盾构下穿既有高铁线变形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洞内外复合隔离加固措施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盾构掘进、同步注浆与二次注浆参数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 高铁线 隔离桩 数值分析 现场监测 变形控制
下载PDF
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下穿城区商业体沉降控制
2
作者 孙长松 赖谋 +2 位作者 陈建 彭小雨 肖明清 《路基工程》 2024年第6期180-184,共5页
以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段下穿欢乐宋商业体为背景,建立隧道下穿过程数值模型,探究在不同的掌子面泥水压力、注浆压力、深孔注浆地层加固措施下建筑基础的沉降规律。深孔注浆措施对大体积建筑沉降控制效果显著,掌子... 以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段下穿欢乐宋商业体为背景,建立隧道下穿过程数值模型,探究在不同的掌子面泥水压力、注浆压力、深孔注浆地层加固措施下建筑基础的沉降规律。深孔注浆措施对大体积建筑沉降控制效果显著,掌子面泥水压力与注浆压力对沉降控制的效果相比深孔注浆较小,建议软弱地层下穿既有建筑采用深孔注浆加固,辅之适应地层深度与地层物理性质的掘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 盾构下穿 地层加固 深孔注浆 掘进控制 沉降监测 安全性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盾构下穿铁路D型便梁加固技术研究——以南宁地铁3号线工程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晋云雷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7期9-11,共3页
文章以南宁地铁3号线工程为研究背景,对长堽路站—东葛路站区间盾构下穿柳南、南广铁路施工项目进行研究,通过铁路路基沉降的理论计算和工程实践结果对比,分析总结D型便梁+洞内注浆加固技术在上软下硬地层铁路路基沉降控制中的应用,研... 文章以南宁地铁3号线工程为研究背景,对长堽路站—东葛路站区间盾构下穿柳南、南广铁路施工项目进行研究,通过铁路路基沉降的理论计算和工程实践结果对比,分析总结D型便梁+洞内注浆加固技术在上软下硬地层铁路路基沉降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铁路 D型便梁 沉降控制 注浆加固 上软下硬地层
下载PDF
异形板桥桩基托换力学行为及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鹏飞 孙广 +1 位作者 刘洪涛 袁维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3-852,共10页
随着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的穿越既有城市立交桥,对其沉降及受力状态产生重大影响。依托石家庄地铁2号线下穿建和桥桩基托换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实现了桩基托换全过程模拟,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沉降变化规律,... 随着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的穿越既有城市立交桥,对其沉降及受力状态产生重大影响。依托石家庄地铁2号线下穿建和桥桩基托换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实现了桩基托换全过程模拟,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沉降变化规律,并与现场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沉降结果表明,建和桥南桥托换部位沉降较大,应加强此区域位置的监控。通过分析桥面异形板及桩基应力历史,得出:桥面异形板在施工过程中应力变化主要集中在断桩施工阶段;原始桩基在托换施工全过程中,受力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新建桩基有效应力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现象;断桩施工将原始桩基受力有效转移至新建桩基,盾构施工对各结构应力状态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板 桩基托换 地铁 桥梁 盾构下穿 有限元
下载PDF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下穿既有线注浆与超长管棚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贾培文 梁飞龙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9年第11期64-68,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网建设必然存在区间线路上下交叉施工的情况,对于在岩层、黏土、卵石土地层中下穿运营区间的技术控制措施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应用并不多,施工工艺及相关技术措施尚需进一步总结和完善。文章结合成... 城市轨道交通网建设必然存在区间线路上下交叉施工的情况,对于在岩层、黏土、卵石土地层中下穿运营区间的技术控制措施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应用并不多,施工工艺及相关技术措施尚需进一步总结和完善。文章结合成都地铁6号线马鞍北路站和地铁17号线凤溪河站盾构下穿实际情况,研究采用超长管棚工艺对既有线进行加固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砂卵石地层 盾构下穿 超长管棚 加固技术
下载PDF
盾构下穿超大型运营铁路枢纽施工力学特性研究
6
作者 郭伟 彭运虎 +1 位作者 张佳 卢春浩 《路基工程》 2024年第4期187-193,共7页
以郑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五龙口站—同乐站区间盾构下穿郑州北编组站工程为依托,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盾构穿越超大型铁路编组站过程中的施工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盾构区间双线穿越后,路基、轨道变形呈“V”型,且盾... 以郑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五龙口站—同乐站区间盾构下穿郑州北编组站工程为依托,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盾构穿越超大型铁路编组站过程中的施工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盾构区间双线穿越后,路基、轨道变形呈“V”型,且盾构区间范围内沉降大,远离盾构区间侧沉降小,与理论Peck公式规律大致相同;沉降变形是自下而上传递的,故轨道沉降小于路基沉降,但两者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路基沉降、轨道沉降均满足控制值要求,3-5-3扣轨加固方案安全可行;仓库桩基最大沉降6.443 mm,满足10.000 mm控制值要求,桩基差异沉降亦满足控制值要求,盾构下穿对仓库桩基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 运营铁路枢纽 复杂基础 多股轨道 扣轨加固 沉降监测
下载PDF
盾构穿越地铁隧道与地下道路合建段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晁飞洋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1年第6期44-48,12,共6页
地铁盾构机穿越济南市CBD市政配套预留工程历下广场站—绸带公园站区间与横十路地下环路合建节点时,为克服在狭小空间安装反力架的空间限制,规避半环管片稳定性较差、盾构二次始发风险较大的弊端,通过类比法对工程风险、技术等进行综合... 地铁盾构机穿越济南市CBD市政配套预留工程历下广场站—绸带公园站区间与横十路地下环路合建节点时,为克服在狭小空间安装反力架的空间限制,规避半环管片稳定性较差、盾构二次始发风险较大的弊端,通过类比法对工程风险、技术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最终放弃盾构整机过站、整环拼装负环管片始发和半环拼装负环管片始发的方法,采取混凝土导台、管片整环拼装、盾构空推通过节点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地建成。实践证明,实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 混凝土导台 整环拼装 空推通过
下载PDF
盾构下穿施工中土体损失和左右线施工间距对站房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沙俊玲 刘洋 +2 位作者 刘旭鹏 王磊 刘志涛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2年第12期70-77,共8页
盾构隧道下穿火车站房时,因地层移动引起站房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发生变形、倾斜等不良现象,给站房的正常使用带来安全隐患。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瑶-合区间盾构下穿合肥火车站房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双线隧道施工过程中不... 盾构隧道下穿火车站房时,因地层移动引起站房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发生变形、倾斜等不良现象,给站房的正常使用带来安全隐患。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瑶-合区间盾构下穿合肥火车站房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双线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同土体损失率(0.2%、0.4%、0.6%、0.8%、1.0%)和不同左右线错开环数(10、20、40、60环)下地表沉降和站房底板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对于该项目控制土体损失率在0.4%以内,地表沉降以及站房底板变形均在6mm以内,左右线相隔环数对于地表沉降影响具有滞后性,相隔环数越大,沉降滞后性越大,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应相隔最少20环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隧道 盾构下穿 土体损失 错开环数 地表沉降 变形
下载PDF
多工况施工对毗邻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分析——以杭州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凤华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16期41-44,共4页
随着城市地铁线路的不断规划及新建,换乘车站的枢纽作用也日渐凸显。主城区中在既有车站旁新建车站及区间时对周边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文章以杭州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金家渡站为例,对其多种工况进行介绍,并阐述了邻近既有运营车站的端头... 随着城市地铁线路的不断规划及新建,换乘车站的枢纽作用也日渐凸显。主城区中在既有车站旁新建车站及区间时对周边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文章以杭州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金家渡站为例,对其多种工况进行介绍,并阐述了邻近既有运营车站的端头井结构施工及盾构下穿施工工序,以及既有2号线车站测点布置,最后就施工对毗邻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进行了研究,可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工况施工 盾构下穿 运营地铁车站 变形影响
下载PDF
盾构下穿既有线时素桩加固体系的研究
10
作者 李润轩 《价值工程》 2023年第17期81-84,共4页
在远期规划线下穿既有线的案例逐渐增多的背景下,既有线变形控制措施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素混凝土桩加固体系,以成都地铁5号线上下交叠隧道为工程实例,通过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比分析地铁隧道在采取素混凝土... 在远期规划线下穿既有线的案例逐渐增多的背景下,既有线变形控制措施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素混凝土桩加固体系,以成都地铁5号线上下交叠隧道为工程实例,通过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比分析地铁隧道在采取素混凝土桩加固体系前后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变形特征。结合现场数据,明确地表沉降和既有隧道沉降的影响规律,验证了数值建模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素混凝土桩辅以袖阀管注浆的组合加固后上覆既有结构的变形从沉降普遍变为隆起,且隆起值符合控制标准;既有隧道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峰值及地表沉降在加固后分别减小100%(隆起减小67.22%)、74.07%、80.48%,加固效果显著。现场数据表明,地表沉降和既有隧道拱顶沉降在下穿过程中急剧增大,采用素桩加固体系后明显减小,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两者吻合程度较好,地表沉降和拱顶沉降的误差分别为21.4%和33.9%。本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素混凝土加固桩 盾构下穿 地基加固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大直径盾构下穿地铁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分析
11
作者 马灿 《江西建材》 2023年第5期339-341,共3页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大直径盾构下穿逐渐成为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盾构下穿时,若未有效控制变形,则会影响地铁隧道运行的安全性。文中以某地铁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切口压力设定、推力与推进速度控制技术等,...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大直径盾构下穿逐渐成为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盾构下穿时,若未有效控制变形,则会影响地铁隧道运行的安全性。文中以某地铁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切口压力设定、推力与推进速度控制技术等,解决大直径盾构下穿地铁隧道施工变形问题,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 盾构下穿 地铁隧道 施工 变形控制
下载PDF
小断面盾构小曲率半径转弯技术研究
12
作者 白东 李广峰 +2 位作者 贾东 张会明 葛建明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1年第36期46-48,共3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旧城区未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加上这些年内涝的情况不断出现,所以城市排水系统的改扩建就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城市的老城地面建筑密集,且地下管网复杂,城区地面交通繁忙,不具备开挖施...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旧城区未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加上这些年内涝的情况不断出现,所以城市排水系统的改扩建就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城市的老城地面建筑密集,且地下管网复杂,城区地面交通繁忙,不具备开挖施工与中间井的施工条件,大多数城市排水系统管道直径在2m及以下,对于老旧城区新建管道很难采用开挖的方式实施,尤其是十字路口或为规避建筑物经常需要采用盾构或顶管等非开挖工法。国内采用盾构法施工还没有成功实施曲率半径R100m案例的实际,以徐州市奎河综合整治工程为背景,在施工方面对小断面盾构小曲率半径转弯技术进行研究,解决国内市政、管网等行业绝大部分小曲率隧道施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 隧道 小曲率 半径转弯
下载PDF
盾构施工近距离下穿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铁军 《铁道建筑技术》 2015年第6期44-47,共4页
文章结合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工程郑港九路站~郑港六路站盾构施工情况,从分析施工难点入手,采用三维数值计算程序MIDAS/GTS,对一级风险源的通道施工过程进行预分析,在计算值处于可控范围情况下提出盾构在穿越过程中对通道结... 文章结合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工程郑港九路站~郑港六路站盾构施工情况,从分析施工难点入手,采用三维数值计算程序MIDAS/GTS,对一级风险源的通道施工过程进行预分析,在计算值处于可控范围情况下提出盾构在穿越过程中对通道结构采取压重处理。并结合施工难点对盾构机近距离下穿富士康公路通道的掘进参数控制,盾构机对富士康地下通道的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通道沉降变形监测技术及盾构通过后的技术保障进行了阐述,通过采取技术措施,盾构安全顺利地通过了富士康地下通道。该研究可为今后盾构机近距离下穿建(构)筑物技术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建(构)筑物 沉降变形 监测通道压重处理 一级风险源
下载PDF
盾构下穿施工变形条件下既有铁路行车限速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钱龙 李永恒 +1 位作者 彭立敏 雷明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00-2708,共9页
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过程中,受掘进卸载的影响,地层产生沉降变形并波及至地表轨道结构,严重威胁既有铁路的安全、舒适运行,而目前尚缺乏沉降条件下列车安全运行限速控制标准。基于Herze非线弹性接触理论,考虑车辆、轨道、道床和盾构引... 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过程中,受掘进卸载的影响,地层产生沉降变形并波及至地表轨道结构,严重威胁既有铁路的安全、舒适运行,而目前尚缺乏沉降条件下列车安全运行限速控制标准。基于Herze非线弹性接触理论,考虑车辆、轨道、道床和盾构引发的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列车-轨轨-道床动力耦合模型,并通过Peck沉降曲线来模拟盾构施工造成的地表沉降和道床变形,进而分析轨道最大沉降值为0~25 mm时,列车以100~300 km/h的行驶速度(共计25个工况)通过沉降区线路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沉降变形下的安全行车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轮重减载率和竖向加速度随Peck沉降槽深度和行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加,且以减载率为控制指标;基于轮重减载率的安全性评价指标,并考虑实际工程应用,以25 km/h为间隔,划定了不同沉降量对应的安全行车速度控制标准,为盾构下穿既有运营铁路路基管控运行时限速标准的制定提供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施工 既有铁路 Peck沉降变形 列车-轨道-道床耦合 限速标准
下载PDF
盾构地铁隧道穿越电缆隧道扰动规律研究
15
作者 马耀坛 袁野 +1 位作者 韩现民 刘浩 《甘肃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在邻近地下电缆隧道处进行地铁盾构施工,周围土体受到扰动,土体应力重分布进而导致电缆隧道产生位移,结构破坏变形。为研究盾构隧道穿越对电缆隧道的扰动规律,从盾构隧道和电缆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净距及电缆隧道的截面尺寸3个方面进... 在邻近地下电缆隧道处进行地铁盾构施工,周围土体受到扰动,土体应力重分布进而导致电缆隧道产生位移,结构破坏变形。为研究盾构隧道穿越对电缆隧道的扰动规律,从盾构隧道和电缆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净距及电缆隧道的截面尺寸3个方面进行大量数值模拟,得出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和变形曲线,在此基础上对电缆隧道的环形和纵向安全系数进行验算,并得到随间距变化二次衬砌与结构最小安全系数的关系曲线,从而提出了两种工况下施工安全保护距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电缆隧道的竖向位移与纵向拉应力随间距的减小而增大,随截面尺寸扩大,电缆隧道承受的纵向拉应力随之扩大,产生的沉降值减小;(2)二次衬砌结构最小安全系数随间距的减小而减小,随截面尺寸的扩大而减小;(3)相同条件下,斜下45°平行侧穿的安全保护距离要小于垂直下穿工况,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下穿 数值模拟 结构最小安全系数 安全保护距离
下载PDF
盾构下穿新建高铁站房桥桩施工方案优化设计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海华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3年第5期78-82,共5页
以合肥地铁10号线下穿某新建高铁站为研究对象,对工程数据及设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整合,通过PECK公式对工程数据进行理论计算。同时,建立“桩-土-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数值模拟试... 以合肥地铁10号线下穿某新建高铁站为研究对象,对工程数据及设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整合,通过PECK公式对工程数据进行理论计算。同时,建立“桩-土-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虽然隧道最小净距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与原定施工方案相差较小,但其导致的桩底受力要显著小于原方案,且差距达近2倍。因此,本文建议应合理缩小左右线隧道净距,以达到在控制土体沉降值变化较小情况下,有效减小桩基底部的受力的目的。同时,针对工程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风险情况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工程的实际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高铁站 PECK公式 数值模拟 施工方案优化 风险分析
下载PDF
埋深对盾构引起承插式管廊变形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杨华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2年第5期55-58,62,共5页
预制承插式管廊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能降低土体不均匀沉降对管廊本身的危害程度。但当盾构下穿此类管廊时,管廊的承载能力及接头处的变形量能否满足要求仍需探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基于盾构下穿既有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对管廊的承... 预制承插式管廊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能降低土体不均匀沉降对管廊本身的危害程度。但当盾构下穿此类管廊时,管廊的承载能力及接头处的变形量能否满足要求仍需探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基于盾构下穿既有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对管廊的承插式接头进行精细化建模,并考虑管隧埋深的变化对管廊、地层及地表变形变位的影响。研究发现距离盾构上方0.5倍洞径范围内的土层及管廊,在盾构通过后,其竖向位移曲线不仅有沉降,两侧还会发生隆起;随着管隧埋深的增加,土层与管廊的竖向沉降峰值都有所增加,但因与盾构距离不变,位移曲线的沉降槽宽度几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 承插式管廊 管隧埋深 施工扰动 精细化建模
下载PDF
盾构下穿高速铁路隧道沉降变形控制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浦逸辉 彭华 +2 位作者 肖骁骐 吴薪柳 林家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3,共12页
针对新建盾构下穿高速铁路隧道变形控制难的问题,以石家庄地铁4、5号线以及北京地铁8号线等3个典型的穿越高铁工程为依托,研究下穿高铁隧道沉降变形控制标准.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构建精细化的无砟轨道-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 针对新建盾构下穿高速铁路隧道变形控制难的问题,以石家庄地铁4、5号线以及北京地铁8号线等3个典型的穿越高铁工程为依托,研究下穿高铁隧道沉降变形控制标准.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构建精细化的无砟轨道-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盾构下穿整体现浇隧道、盾构法隧道及U型槽段引起的不同沉降工况下的结构内力值,得出满足裂缝宽度限值的结构允许变形值,并且计算了满足规范限值要求的CRTSⅡ型和CRTSⅢ型轨道结构的允许变形值.然后,利用Abaqus软件构建车轨耦合动力模型,计算不同列车速度和沉降工况下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得出轨道高低不平顺允许值.最后,汇总各结构的允许变形值,给出结构沉降变形控制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从结构裂缝宽度限值、轨道10 m弦长高低偏差限值和动力学最敏感指标限值方面计算的既有结构允许变形值能够作为盾构下穿高铁隧道沉降变形的控制标准,可作为现行规范的支撑与补充.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风险大、要求较严的高速铁路穿越工程项目提供隧道及轨道变形控制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 高铁隧道 沉降变形 变形控制标准
下载PDF
复合地层曲线盾构隧道下穿桥梁施工变形控制
19
作者 安腾 《粘接》 CAS 2024年第11期167-169,174,共4页
针对盾构隧道下穿桥多为复合地层,会增加地层施工难度,若出现施工参数控制不佳的现象,会导致桥梁地层沉降过大,桥梁失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复合地层曲线盾构隧道下穿桥梁施工变形控制方法。根据当前工程概况及隧道结构,设计复合地层曲线... 针对盾构隧道下穿桥多为复合地层,会增加地层施工难度,若出现施工参数控制不佳的现象,会导致桥梁地层沉降过大,桥梁失稳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复合地层曲线盾构隧道下穿桥梁施工变形控制方法。根据当前工程概况及隧道结构,设计复合地层曲线盾构隧道下穿桥梁施工监测方案,完成测试数据的采集。对研究对象采取“地层加固+掘进控制”方法,控制施工变形。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后隧道的地层断面最大横向变形值不超过15 mm,且左右两侧的隧道轴线隆沉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能够有效控制盾构下穿桥梁施工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曲线 盾构隧道下穿桥梁 施工变形控制措施 控制方案
下载PDF
盾构下穿既有地铁隧道监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温克兵 卢艳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7年第8期28-32,共5页
西安地铁1号线张家村站—后卫寨站区间采用盾构法超近距离下穿既有线双连拱隧道,盾构下穿过程中实施自动化监测。通过对盾构下穿过程中既有隧道沉降监测分析,阐述了盾构掘进参数对沉降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措施。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盾构下穿 监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