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庇护性就业到支持性就业——对广东省残疾人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的多个案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朱健刚 严国威 《残疾人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48-57,共10页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残疾人多层次的就业与康复需求,我国残疾人就业模式日益多元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残疾人就业模式,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旨在为残疾人提供支持性就业,以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类型,工作整合型...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残疾人多层次的就业与康复需求,我国残疾人就业模式日益多元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残疾人就业模式,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旨在为残疾人提供支持性就业,以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类型,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兼具市场、社会与政府三重维度的混合价值取向,致力于运用市场机制解决残疾人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在创新残疾人就业模式、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增加残疾人经济收入、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专业人员培养、商业运营能力、目标人群覆盖面、政策扶持及法律保障等方面面临不少挑战。整体而言,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及其倡导的支持性就业与"重康复、轻就业"的庇护性就业模式并非全然排斥,而是一种相辅相成、前后相继的共融关系,共同塑造我国残疾人就业的多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 庇护性就业 支持性就业 混合价值取向
下载PDF
心智障碍者“双轮驱动”就业模式探析——以太仓市中德融创工场为例
2
作者 刘佳怡 《残疾人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77-86,共10页
融合就业是残障者就业的发展方向,但其完全实现需要长期的探索。江苏省太仓市中德融创工场发挥其作为融合就业“前站”的优势,采用庇护性和支持性并行的“双轮驱动”就业模式,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有力保障了心智障碍者逐步分层次地进入... 融合就业是残障者就业的发展方向,但其完全实现需要长期的探索。江苏省太仓市中德融创工场发挥其作为融合就业“前站”的优势,采用庇护性和支持性并行的“双轮驱动”就业模式,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有力保障了心智障碍者逐步分层次地进入竞争性工作环境。该就业模式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机构运营资金匮乏和就业转衔保障不足两大问题困扰着其可持续发展。鉴于此,需要政府及公共机构强化责任,工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社会组织加强就业服务支持等,协同推进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障碍者 融合就业 支持性就业 庇护性就业
下载PDF
美国残疾人定制化就业的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潘威 林真平 《现代特殊教育》 2020年第14期52-57,共6页
为服务残疾人就业,美国的就业服务已经形成由庇护性就业发展至支持性就业再结合定制化就业的多元模式。定制化就业体现了就业服务从“市场驱动”转向“个人驱动”,从“竞争”转向“贡献”,从“安置”转向“定制”的新发展,包括探索、拟... 为服务残疾人就业,美国的就业服务已经形成由庇护性就业发展至支持性就业再结合定制化就业的多元模式。定制化就业体现了就业服务从“市场驱动”转向“个人驱动”,从“竞争”转向“贡献”,从“安置”转向“定制”的新发展,包括探索、拟定求职计划、工作开拓和商谈以及就业后支持四个阶段。定制化就业为营造残疾求职者与雇主双赢局面以及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多元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定制化就业 庇护性就业 支持性就业
下载PDF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庇护性就业训练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彩霞 《医学信息》 2019年第6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庇护性就业形式的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功能改善的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8月~12月我院收治的4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施以庇护性就... 目的探讨庇护性就业形式的职业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功能改善的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8月~12月我院收治的4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施以庇护性就业训练,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社交技能、社会适应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6个月、12个月干预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及PANS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2个月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及PANSS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MoCA、ADL、社交技能、社会适应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oCA评分无明显变化,ADL、社交技能、社会适应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MoCA、ADL、社交技能、社会适应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及再住院率均高于干预组、再就业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庇护性就业形式的职业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有较好的改善,对于患者恢复社会功能起到积极地作用,使患者最大限度的得到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庇护性就业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下载PDF
保障智力残障人士支持性就业的法律路径研究——以欧盟相关立法经验为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佳 《山东工会论坛》 2021年第3期102-110,共9页
智力残障人士作为一类特殊的残疾人,其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国家对智力残障人士的就业保护还停留在庇护性就业阶段。这一保护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智力残障人士改善了就业问题,但同时也将这类群体排除在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范畴... 智力残障人士作为一类特殊的残疾人,其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国家对智力残障人士的就业保护还停留在庇护性就业阶段。这一保护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智力残障人士改善了就业问题,但同时也将这类群体排除在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范畴外,使得其劳动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欧盟对残疾人的就业保护模式已从庇护性就业转变为支持性就业,并通过相关的劳动立法保障支持性就业的落实。欧盟的立法对“残疾”采取了社会模式定义,同时引入了合理便利原则并大力发挥社会团体在智力残障人士支持性就业中的作用。我国应当结合国情借鉴欧盟的经验,通过劳动相关立法推动智力残障人士的支持性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残障人士 残疾人 支持性就业 庇护性就业 合理便利原则
下载PDF
关于残疾人特殊就业福利性的探讨--以广州为例
6
作者 符大伟 《残疾人研究》 2013年第2期72-75,共4页
发展残疾人特殊就业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残疾人特殊就业的福利性特点十分显著,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福利性措施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各种残疾人特殊就业机构安置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就业,使他们有机会参加劳动,参与社会,... 发展残疾人特殊就业对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残疾人特殊就业的福利性特点十分显著,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福利性措施和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各种残疾人特殊就业机构安置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就业,使他们有机会参加劳动,参与社会,从而改变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十分困难的生存状况和经济状况,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特殊就业 福利性
下载PDF
残疾人庇护性就业模式发展的困境——以广州市番禺区康园工疗站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颜海娜 潘晓静 《广州公共管理评论》 2016年第1期245-266,344,345,共24页
庇护性就业模式作为一种针对智力、精神残疾人的就业模式,对促进残疾人的身体康复和就业培训产生了重要作用。工疗站是立足于社区、为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提供以职业康复训练为主要形式的康复及庇护性就业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庇护性就业模式作为一种针对智力、精神残疾人的就业模式,对促进残疾人的身体康复和就业培训产生了重要作用。工疗站是立足于社区、为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提供以职业康复训练为主要形式的康复及庇护性就业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康园工疗站为例,通过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阐述工疗站的生存现状,并围绕政府、残联、企业、工疗站、残疾人等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分析庇护性就业模式发展中面临的目标选择、政策制定、人力资源、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困境。这些困境实际上折射出工疗站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进退两难的处境和政府在庇护性就业模式中部分职能缺失的问题。这启示我们反思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探讨如何发挥政府在庇护性就业模式中的资源统筹和利益协调作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庇护性就业 工疗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