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涂层干摩擦阻尼器的分子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7
1
作者 樊江 戴琦晖 +3 位作者 王晋斌 申秀丽 胡殿印 王荣桥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33-2342,共10页
从纳米级微凸体间的剪切运动出发研究干摩擦阻尼器摩擦机理。采用更加精确的多体势,建立描述两个可变形半球状微凸体剪切运动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单晶铜微凸体剪切运动过程中切向力和法向力随相对位移、干涉深度和... 从纳米级微凸体间的剪切运动出发研究干摩擦阻尼器摩擦机理。采用更加精确的多体势,建立描述两个可变形半球状微凸体剪切运动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单晶铜微凸体剪切运动过程中切向力和法向力随相对位移、干涉深度和微凸体半径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剪切过程结束后剩余变形能的变化。通过多尺度分析和统计学工具,建立了干摩擦模型的微凸体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单晶铜在真空中发生干摩擦时,结合面的表面法向接触刚度与法向载荷成正比,滑动摩擦因数只与表面粗糙度参数有关。计算结果与纯铜摩擦实验结果相吻合,证明该方法可准确地分析覆盖涂层的干摩擦阻尼器工作面干摩擦特性,对于已知微观参数的表面,能够准确地预测滑动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器 摩擦分析 分子动力学模拟 剪切运动 多尺度分析 干摩擦模型
原文传递
回转式飞剪机剪刃运动干涉分析与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宏海 吴晚云 张超英 《中国冶金》 CAS 2005年第9期36-38,共3页
建立了回转式飞剪机剪刃侧隙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对实际生产中合理调整剪刃侧隙和重合度等参数、确保飞剪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飞剪机 剪刃侧隙 运动干涉 仿真
下载PDF
颗粒介质双筒剪切单元摩擦阻力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伯平 王伟 刘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832-1836,共5页
为了研究颗粒流在摩擦副间隙中的运动和润滑特性,构建了一个双筒剪切装置来模拟无限剪切运动,并观察颗粒受剪切时所表现的特有现象。实验通过改变双筒的表面结构、转速、颗粒尺度和数量等因素来研究颗粒流的运动特性和对摩擦副的影响。... 为了研究颗粒流在摩擦副间隙中的运动和润滑特性,构建了一个双筒剪切装置来模拟无限剪切运动,并观察颗粒受剪切时所表现的特有现象。实验通过改变双筒的表面结构、转速、颗粒尺度和数量等因素来研究颗粒流的运动特性和对摩擦副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副表面越粗糙、颗粒数量越多、颗粒尺度越小,摩擦力越大;在剪切实验中,颗粒流表现出剪切膨胀现象,进而造成振动,其成因与颗粒架拱及强力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剪切 运动特性 膨胀
下载PDF
剪切机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君勤 《江西有色金属》 2003年第4期34-36,共3页
剪切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 ,广泛应用于剪切各种材料。某厂使用的小型剪切机因生产需要将其改装成自动剪切设备 ,但理论上难以确定其最小剪切性能。笔者采用图解法对其进行运动和受力分析 ,得出在调速电机转速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剪切... 剪切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 ,广泛应用于剪切各种材料。某厂使用的小型剪切机因生产需要将其改装成自动剪切设备 ,但理论上难以确定其最小剪切性能。笔者采用图解法对其进行运动和受力分析 ,得出在调速电机转速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剪切的钢材直径 ,对生产使用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机 运动分析 受力分析 图解法 CAD
下载PDF
Formation of FeNi metal nodules in the Jilin H5 chondrite,the largest stone meteorite in the world
5
作者 Xiande Xie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961-970,共10页
The Jilin H5 chondrite, the largest known stony meteorite in the world, with its No.1 fragment weighing1770 kg. It contains submillimeter-to centimeter-sized FeNi metal particles/nodules. Our optical microscopic and e... The Jilin H5 chondrite, the largest known stony meteorite in the world, with its No.1 fragment weighing1770 kg. It contains submillimeter-to centimeter-sized FeNi metal particles/nodules. Our optical microscopic and 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metal nodules in this meteorite is a complex and long-term process, The early stage is the thermal diffusion-caused mig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dispersed metallic material along fractures to form root-hair shaped metal grains during thermal metamorphism of this meteorite. The later two collision events experienced by this meteorite led to the further migr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into the shock-produced cracks and openings to form largersized metal grains. The shock-produced shear movement and frictional heating occurred in this meteorite greatly enhanced the migr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to form the large-sized nodules. It was revealed that the metal nodule formation process in the Jilin H5 chondrite might perform in the solid or subsolidus state, and neither melting of chondritic metal grains nor shock-induced vaporization of bulk chondrite material are related with this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lin chondrite Metal nodules Thermal diffusion Shock metamorphism shear movement Frictional heating
下载PDF
摆式剪运动和受力分析
6
作者 李维虎 《连铸》 2013年第2期15-18,共4页
对摆式剪的运动和受力进行了详细分析,阐明了摆式剪运动和受力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摆式剪曲轴正确的旋转方向,有助于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关键词 摆式剪 运动 受力 旋转方向
原文传递
双切剪下剪刃轴向窜动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7
作者 何天庆 王新 +1 位作者 姜大鹏 刘发 《鞍钢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60-62,70,共4页
针对酸洗机组双切剪下剪刃在运行过程中频繁窜出的问题,计算验证了剪刃锁紧力是否符合要求,分析了剪刃锁紧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指出了剪刃锁紧拉杆内的碟簧组失效是导致下剪刃锁不住的原因,通过设计制作专用的剪刃轴向固定装置... 针对酸洗机组双切剪下剪刃在运行过程中频繁窜出的问题,计算验证了剪刃锁紧力是否符合要求,分析了剪刃锁紧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指出了剪刃锁紧拉杆内的碟簧组失效是导致下剪刃锁不住的原因,通过设计制作专用的剪刃轴向固定装置,解决了双切剪下剪刃窜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酸洗机组 双切剪 剪刃 轴向窜动
下载PDF
神府浅埋煤层顶板破断运动规律 被引量:57
8
作者 石平五 侯忠杰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3-207,215,共6页
大量观测和模拟实验表明,薄基岩在厚沙覆盖层作用下的整体切落是顶板破断运动的主要方式。本文论述了对顶板破断运动及破断后运动的控制,指出保证足够的初撑力和采空区一定充填状况是控制要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基岩厚度、采高、推进速... 大量观测和模拟实验表明,薄基岩在厚沙覆盖层作用下的整体切落是顶板破断运动的主要方式。本文论述了对顶板破断运动及破断后运动的控制,指出保证足够的初撑力和采空区一定充填状况是控制要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基岩厚度、采高、推进速度对顶板破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顶板 破断运动 运动规律
下载PDF
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起动 被引量:24
9
作者 曹祖德 孔令双 焦桂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对波、流共存时的床面剪切力及摩阻系数等作了探讨,根据泥沙起动试验,建立了泥沙起动Shields曲线,导出了波、流共同作用下层流和紊流时的泥沙起动公式和起动波高、起动水深。
关键词 泥沙起动试验 床面剪切力 摩阻系数 边界层
下载PDF
论雪峰山构造带中生代变形 被引量:27
10
作者 梁新权 范蔚茗 +1 位作者 王岳军 胡宝清 《湖南地质》 1999年第4期225-228,共4页
雪峰山构造带于中生代发育两套相反的逆冲剪切推覆构造系统,它们是壳块不同演化时期多向运动变形的产物。会聚式地幔蠕动和扩散式的地幔蠕动所产生的岩石圈增厚和减薄,是引起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活化的根本原因,太平洋壳体的西向碰撞、... 雪峰山构造带于中生代发育两套相反的逆冲剪切推覆构造系统,它们是壳块不同演化时期多向运动变形的产物。会聚式地幔蠕动和扩散式的地幔蠕动所产生的岩石圈增厚和减薄,是引起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活化的根本原因,太平洋壳体的西向碰撞、印度壳体的东向碰撞及周缘造山带的侧向挤出效应,则是不可忽略的外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推覆构造 中生代 雪峰山 构造复形 构造带
下载PDF
波、流共存时的床面剪切力和泥沙运动 被引量:21
11
作者 孔令双 曹祖德 +1 位作者 焦桂英 刘德辅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7,共5页
利用边界层理论 ,导出了床面剪切力、综合摩阻系数、综合速度和综合摩阻速度 ,建立了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起动和水体挟沙力公式。
关键词 波、流共存 边界层 床面剪切力 摩阻系数 泥沙起动 水体挟沙力
下载PDF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韧性剪切带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高德臻 徐有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1-35,共5页
通过对韧性剪切带的研究 ,认为 :这些韧性剪切带形成于印支运动 ,与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在早二叠世末对接碰撞造山有成生联系。
关键词 苏尼特左旗 韧性剪切带 印支运动
下载PDF
分置式大蒜收获机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8
13
作者 邢立冉 李汝莘 +1 位作者 王铁新 张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7-140,111,共5页
针对大蒜收获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分置式大蒜收获机,主要由蒜秧剪切和蒜头挖掘两部分组成,分别配置于小四轮拖拉机的前后两端,可一次完成蒜秧剪切、蒜头挖掘及蒜土分离。蒜秧和蒜头分别铺放,便于收集和运输。蒜头用网兜收集后直接晾晒... 针对大蒜收获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分置式大蒜收获机,主要由蒜秧剪切和蒜头挖掘两部分组成,分别配置于小四轮拖拉机的前后两端,可一次完成蒜秧剪切、蒜头挖掘及蒜土分离。蒜秧和蒜头分别铺放,便于收集和运输。蒜头用网兜收集后直接晾晒,避免漏收、节省工时和场地。采用偏心连杆机构实现挖掘铲的振动,减小了牵引阻力,降低了能耗。运用Pro/E软件对偏心振动机构和挖掘铲进行运动仿真及分析,使整机结构和运动参数得到了优化,为样机试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收获机 蒜秧剪切 振动铲 运动和静态分析
下载PDF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走滑特征探讨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志洪 卢华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T001,共7页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可能是在碰撞造山缝合带基础上发育的,其走滑特性严格受闽台微大陆与闽浙中生代火山弧碰撞过程中碰撞动力学的制约。岩石韧性组构和糜棱岩变形的微构造研究表明,碰撞前期走滑为左行。在早垩世晚期(100-120Ma)的主碰...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可能是在碰撞造山缝合带基础上发育的,其走滑特性严格受闽台微大陆与闽浙中生代火山弧碰撞过程中碰撞动力学的制约。岩石韧性组构和糜棱岩变形的微构造研究表明,碰撞前期走滑为左行。在早垩世晚期(100-120Ma)的主碰撞期和以伸展作用为主的碰撞后期,该带以右行为主,这种右行走滑一直持续至今。发育韧性剪切带的闽台微大陆(或称平潭-东山带)原始位置可能比现今更靠南,这是属于几百公里的漂移位移而不是剪切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乐-南澳 剪切带 走滑特性 碰撞动力学
下载PDF
东昆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的锆石U-Pb年龄证据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紫程 张绪教 +2 位作者 高万里 胡道功 陆露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51-58,共8页
巴颜咯拉—松潘甘孜地体与东昆仑南地体晚三叠纪斜向碰撞形成大规模的东昆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新生代时期韧性剪切转为脆性左旋走滑并构成青藏高原向东逃逸的北部边界。为了确定早期韧性剪切变形时代,对剪切带上2个同构造花岗斑岩脉... 巴颜咯拉—松潘甘孜地体与东昆仑南地体晚三叠纪斜向碰撞形成大规模的东昆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新生代时期韧性剪切转为脆性左旋走滑并构成青藏高原向东逃逸的北部边界。为了确定早期韧性剪切变形时代,对剪切带上2个同构造花岗斑岩脉进行了激光探针(LA-MC-ICP MS)测年研究,获得了196.4±2.3 Ma和195.1±1.6 Ma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表明东昆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形成于燕山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锆石U-Pb年龄 燕山早期 东昆仑造山带
下载PDF
琼西南NE向韧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及其^(40)Ar-^(39)Ar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新跃 王岳军 +2 位作者 范蔚茗 彭头平 葛铁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9-488,共10页
野外构造解析和显微构造分析表明,琼西南戈枕和冲卒岭两条近NE向韧性剪切带具NW向SE推覆兼NE向左旋剪切特征。采自戈枕和冲卒岭韧性剪切带内糜棱岩样品中的单矿物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表明,戈枕韧性剪切带04HN04样品中黑云母的40Ar-39A... 野外构造解析和显微构造分析表明,琼西南戈枕和冲卒岭两条近NE向韧性剪切带具NW向SE推覆兼NE向左旋剪切特征。采自戈枕和冲卒岭韧性剪切带内糜棱岩样品中的单矿物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表明,戈枕韧性剪切带04HN04样品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227.4±0.2)Ma,冲卒岭韧性剪切带04HN24样品中的白云母给出了(229.6±0.3)Ma的坪年龄,均为印支期变形产物。上述两条剪切带的变形运动学和变形时序与华南内陆主要韧性剪切带(如雪峰山地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为理解琼西南地区早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华南印支块体拼合历史及其效应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向韧性剪切带 ^40AR-^39AR年龄 运动学特征 印支运动 海南省
下载PDF
华南武功山地区韧性剪切带的纳米尺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浩 孙岩 +1 位作者 舒良树 陆现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9-616,共8页
在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中段区域构造调查和中法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对武功山地区从新元古代到中生代的韧性板劈理带、逆冲断层带、挤压片理带和拉伸构造带等多种构造类型的变形带,就其超微观纳米粒子结构和动力薄膜进行了扫描电镜(SEM)测... 在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中段区域构造调查和中法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对武功山地区从新元古代到中生代的韧性板劈理带、逆冲断层带、挤压片理带和拉伸构造带等多种构造类型的变形带,就其超微观纳米粒子结构和动力薄膜进行了扫描电镜(SEM)测量和新的探讨。上述4类韧性剪切带的表层高应变域ab、ac组构面上均发现纳米粒子,颗粒直径一般为50~90nm,并因研磨滚动而形成磨粒(grindinggrains)。由纳米粒、纳米线和纳米层构成一套纳米微线理、面理和组构系统,与宏观的线理和面理平行一致,还可见到完好的超微S-C面理和优选方位的纳米级应力矿物。韧性剪切的所谓静态摩擦,实际上是纳米界限层以微弱摩擦力推进滑移量(slippage)形成的平滑运动,这种平滑运动是纳米级单体和复体磨粒滚动滑移所致。本文从上述几方面揭示了韧性剪切带中纳米粒子存在的普遍性 纳米结构与显微构造的可比性 韧性剪切滑移机理的特殊性。最后,以区内韧性剪切带在地壳浅构造位异常发育的特点,从一个方面讨论华南加里东构造带在系统动力学行为上的时间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纳米粒子 平滑运动 加里东造山带 武功山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挡土墙绕墙底转动的主动土压力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永兴 陈林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2,共7页
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假设,通过研究刚性挡墙绕墙底转动极限状态土体内主应力拱形状,计算了土层平均竖向应力和剪应力,得到了对应于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和水平摩擦系数的理论公式。将其用于水平微分单元法求解挡墙... 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假设,通过研究刚性挡墙绕墙底转动极限状态土体内主应力拱形状,计算了土层平均竖向应力和剪应力,得到了对应于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和水平摩擦系数的理论公式。将其用于水平微分单元法求解挡墙绕墙底转动时的主动土压力,得到了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合力作用点的理论公式,分析了填土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对土侧压力系数、水平摩擦系数、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影响,并与模型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力 剪应力 土拱 绕墙底转动
下载PDF
泥沙起动标准和起动参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双 张根广 王愉乐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2,共6页
采用滚动起动模式,基于颗粒位置随机性和水流脉动特性,提出全概率泥沙起动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一个基于全概率理论的起动流速公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公式的适用性较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同一起动状态下,起动颗粒数、起动流速、起动切应... 采用滚动起动模式,基于颗粒位置随机性和水流脉动特性,提出全概率泥沙起动的计算方法,推导出一个基于全概率理论的起动流速公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公式的适用性较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同一起动状态下,起动颗粒数、起动流速、起动切应力、输沙率与起动概率等起动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角 起动流速 切应力 推移质运动
下载PDF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of Bed Shear Stress Under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华 夏云峰 +3 位作者 马炳和 郝思禹 张世钊 杜德军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5年第4期589-598,共10页
The movement of sediment in estuary and on coast is directly restricted by the bed shear stres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basic problem of sediment movement by the bed shear stres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searc... The movement of sediment in estuary and on coast is directly restricted by the bed shear stres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basic problem of sediment movement by the bed shear stres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search the theory of sediment movement. However, there is not a measuring and computing method to measure the bed shear stress under a complicated dynamic effect like wave and curr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asurement and test research on the bed shear stress in a long launder of direct current by the new instrument named thermal shearometer based on micro-nanotechnology. As shown by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thermal shearometer has a high response frequency and strong stability. The measured results can reflect the basic change of the bed shear stress under wave and wave-current effect, and confirm that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bed shear stress under wave-current effect with thermal shearometer is feasible. Meanwhile, a preliminary method to compute the shear stress compounded by wave-current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tested and measured results, and then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basic theory of sediment movement under a complicated dynamic effect is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d shear stress micro-nanotechnology thermal shearometer wave-current effect sediment move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