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弦断有谁听?——穆时英、帕索斯与20世纪“共有的历史”
1
作者 王贺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本文考察《国民新闻》载“马歇尔作、蚁镌砾译”的“约翰多帕索士”的译者身份、所据原本及此文之研究价值等三方面问题。指出“蚁镌砾”并非学界前此所认定的穆时英,“约翰多帕索士”的原本为玛格丽特·马歇尔(Margaret Marshall)1... 本文考察《国民新闻》载“马歇尔作、蚁镌砾译”的“约翰多帕索士”的译者身份、所据原本及此文之研究价值等三方面问题。指出“蚁镌砾”并非学界前此所认定的穆时英,“约翰多帕索士”的原本为玛格丽特·马歇尔(Margaret Marshall)1940年所撰评论“荒野上的作家”第二篇“约翰·多斯·帕索斯”(Writers in the WildernessⅡ:John Dos Passos)。此文中译本的发现、考定,不仅对研究多斯·帕索斯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等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更表明穆时英与帕索斯的文学渊源乃由20世纪中西方“共有的历史”所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新闻》 穆时英 约翰·多斯·帕索斯 “共有的历史”
原文传递
掀起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小高潮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曾维君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年第7期98-101,共4页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设置一些教学小高潮来激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掀起小高潮的途径和方法,一是从教学内容,包括导入新课、结束新课、重点与难点以及插入乡土史等方面去设计;二是从教...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设置一些教学小高潮来激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掀起小高潮的途径和方法,一是从教学内容,包括导入新课、结束新课、重点与难点以及插入乡土史等方面去设计;二是从教学手段,包括课堂语言手段和直观性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去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 课堂教学 情感共鸣 乡土历史
下载PDF
隋唐时期东北亚地区“共享的历史”——以山东半岛登州港为中心 被引量:3
3
作者 龚俊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隋唐时期的东北亚地区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对抗,但更多的是和谐与稳定的友好局面。文章引入了由国际史提升而来的"共享的历史"这一新的研究方法,以山东半岛的登州港为中心,通过分析遣隋使与遣唐使、张保皋、圆仁等几个案例... 隋唐时期的东北亚地区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对抗,但更多的是和谐与稳定的友好局面。文章引入了由国际史提升而来的"共享的历史"这一新的研究方法,以山东半岛的登州港为中心,通过分析遣隋使与遣唐使、张保皋、圆仁等几个案例,对隋唐时期东北亚地区所建立的新罗、高丽、百济和日本等主要的政权国家之间"共享的历史"进行解读,希望能够为东北亚地区创造一个友好和谐的国际关系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的历史 登州港 遣隋唐使 张保皋 圆仁
下载PDF
“共有的历史”:体育史研究新范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波 韦庆峰 茹亚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21,共12页
“共有的历史”是近年来历史学家徐国琦大力提倡的一种史学研究范式,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体育是其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体育“共有的历史”研究范式进行解读,归纳出以非政府参与者为研究主体、以体育文化交流为研究内容、... “共有的历史”是近年来历史学家徐国琦大力提倡的一种史学研究范式,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体育是其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体育“共有的历史”研究范式进行解读,归纳出以非政府参与者为研究主体、以体育文化交流为研究内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研究旨归的研究特征;体育“共有的历史”研究范式来源于跨国史,有清晰的学术谱系,旨在促成文明互鉴,助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体育“共有的历史”为范例,中国体育史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大历史观”进行书写,逐步形成体育史学术研究谱系,加快中国特色体育史研究。以体育“共有的历史”为借鉴,可以从空间和参与主体2个维度进行实践探索。体育“共有的历史”在学术价值上突破“西方中心论”的历史书写范式,在实践意义上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构建人类和谐社会提供了可靠的历史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国琦 体育史 共有的历史 研究范式 中国启示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外国教育思想史研究回顾 被引量:1
5
作者 涂诗万 刘敏 +1 位作者 童想文 曹春平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1949-2019年,中国学界对外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欠缺,最近20年稍有起色;对卢梭和赫尔巴特等外国近代教育家的思想,学界关注较多,产生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而言,国内学界对20世纪初以来的外国现代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 1949-2019年,中国学界对外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欠缺,最近20年稍有起色;对卢梭和赫尔巴特等外国近代教育家的思想,学界关注较多,产生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而言,国内学界对20世纪初以来的外国现代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实,其中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1世纪初,国内对大学理念的研究,忽然勃兴,并取得可喜的成果。概而言之,近七十年的外国教育思想专题研究,可分为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两个阶段。前三十年,研究的面较窄,但有理论深度;后四十年,研究的疆界大大拓展,成果数量较丰富,但质量上有待提升。近七十年的外国教育思想史研究体现了"共有历史"观,促进了教育人性化和教育理性化思潮在中国的发展。在将来,我们应在研究专题拓展、研究方法创新和史料意识加强等方面,推陈出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史 外国教育思想研究 外国教育 大学理念 共有历史
下载PDF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费吴生夫妇档案的结构、形成与学术价值
6
作者 姜良芹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2-79,共8页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费吴生夫妇档案是一座史料富矿。费氏家族长期在中国传教,与中国社会各界结下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费氏夫妇既与国民党高层交好,也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充满赞赏之情。特别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费吴生夫妇档案是一座史料富矿。费氏家族长期在中国传教,与中国社会各界结下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费氏夫妇既与国民党高层交好,也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充满赞赏之情。特别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费氏夫妇分别居于中美两端,其对中国战时形象的传递,是中美盟友关系建立的催化剂。费吴生夫妇档案以书信、日记、报告、文稿、照片等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主,记录其漫长人生的所历、所思、所著、所藏,是中美近代共有历史的桥梁,并勾勒出近代中美关系复杂而丰富的新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吴生 哈佛燕京图书馆 南京大屠杀 中美关系 共有历史
原文传递
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基本定向 被引量:29
7
作者 吴宏政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66-75,共10页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原初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建设性“理念”,到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变成“实存”,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在从“理念”到“实存”的构建过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要获得它...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原初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建设性“理念”,到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变成“实存”,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在从“理念”到“实存”的构建过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要获得它得以进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客观条件,这一客观条件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存基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叙事主题,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双重开创进程。这双重开创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它完成了“实践地”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历史性奠基: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它们共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普遍文明”旨归的实存基础,据此实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向“实存”方向上迈进的世界历史进程的跃迁,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21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定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进程
原文传递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理论渊源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乔茂林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3-148,180,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重大问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创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重大问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创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文章认为,追溯其思想源流,可以看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分析方法、问题意识、多元文明理念,因而构成了后者的理论渊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理论价值在于,创造性转化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天下体系",超越了"文明冲突论",解构了"历史终结论",从而显著提升了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理论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实践意义则在于,它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促进合理化世界秩序的形成,并且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从而为有效应对全球治理新挑战奠定了基础。当前国际社会协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更是进一步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前瞻性与深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意义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规定性 被引量:9
9
作者 文大稷 胡江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3-148,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运用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本身、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与规律问题有深刻的认知,并阐述了世界历史的整体性演变发展与各个构成部分的演变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价值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运用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本身、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与规律问题有深刻的认知,并阐述了世界历史的整体性演变发展与各个构成部分的演变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价值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现实困境、基本范畴、历史实践和价值指向上具有高度的逻辑关联,这种逻辑关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内在规定性,主要体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出现实困境,需要正确认识世界历史的整体演变发展和部分演变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并呈现"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和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下载PDF
历史·生命·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雪微 胡天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7-54,共8页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方案变为世界共识,需要立足历史维度、生命维度和实践维度,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以及全球各种问题合作的趋势,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要性...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方案变为世界共识,需要立足历史维度、生命维度和实践维度,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以及全球各种问题合作的趋势,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要性;以“类本位”时代的合作发展取代“个体本位”时代的激烈竞争,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关怀性;坚持平等原则,建立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平正义性。在历史、生命和实践的三重视域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方能展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 类本质 交往关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重逻辑
11
作者 魏天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5-30,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理解、诠释并彰显这种内在关联,不仅是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深化共识、创造条件,加快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构建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理解、诠释并彰显这种内在关联,不仅是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深化共识、创造条件,加快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构建步伐的迫切需要。经过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便不难发现,这种内在关联具体显现为三重逻辑:一是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重要内容的世界历史理论,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必然逻辑;二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共同体理论,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建构逻辑;三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发展道路理论,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逻辑。只有从这三重逻辑出发,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理论 社会发展道路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底蕴、文化范式与历史逻辑 被引量:6
12
作者 代金平 沈清容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对全球治理理念和模式的一种革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全新探索。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既是为...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对全球治理理念和模式的一种革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全新探索。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既是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也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传播体系,有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致力于全人类参与的共建、共享、共赢的价值导向,以包容互鉴的态度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考,也是对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承载着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辨,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价值底蕴 文化范式 历史逻辑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若麟 《文化软实力》 2023年第1期1-7,F0002,共8页
当今的人类社会正面临一个十分重要的十字路口,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人类究竟应该走上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还是应该屈从于跨国金融资本的掌控,走向所谓的“历史的终结”?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发... 当今的人类社会正面临一个十分重要的十字路口,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人类究竟应该走上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还是应该屈从于跨国金融资本的掌控,走向所谓的“历史的终结”?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唯一正确选择。但值得高度警惕的是,跨国金融资本为掌控世界局势,到处挑起战争、制造冲突,并有着将人类社会带入“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的重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终结论 全球格局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何以关注人本身
14
作者 邓欢 《理论界》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共同体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交往变换的场所。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及相应的人类才可能实现自由。共同体与人的发展始... 共同体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交往变换的场所。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及相应的人类才可能实现自由。共同体与人的发展始终缠绕并清晰体现在人类共同体发展过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是在社会历史实践中,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其内核就在于对人本身的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的理论自觉,是当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科学理论的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的生存与发展 交往 世界历史
原文传递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溯源、时代价值与实践遵循——基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华 史志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6-153,共8页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形态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而提出的战略理念。基于社会有机体理论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理论和实践...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形态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而提出的战略理念。基于社会有机体理论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社会有机体以内含自然存在、历史前提和演化进程的理论逻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渊源,以观照民族、国家、个体、自然等诸多要素的整体视角展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以倡导共同价值理念、力促变革发展方式、尊重各国文明差异、开掘中国道路优势而凝成的合力机制标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有机体理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 唯物史观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5
16
作者 焦兵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5-93,共9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思维,以大历史观视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作出的原创性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思维,以大历史观视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作出的原创性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对新中国外交实践的创造性升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构成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担当。只有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才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才能推动历史车轮向着文明进步的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历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中国外交
下载PDF
历史与人民的选择:过程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17
作者 崔舒怡 《贵州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从过程的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进程,包括发展进程中经历的曲折。进程的轨迹构成了历史,历史诠释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是不断实现自身发展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与中华文明... 从过程的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进程,包括发展进程中经历的曲折。进程的轨迹构成了历史,历史诠释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是不断实现自身发展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彼此助推,形成中华民族史和中华文明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在尊重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事实基础上,以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与规律为遵循,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明 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世界主义思潮的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航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7,共9页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全球化视域日臻完善的时代,跨越国家边界的全球性危机始终难以得到根本遏制和消除。因此,应对跨国性问题的哲学思维成为理论探索的主题之一。然而,以所谓“普世性”为根基的世界主义思潮未能发展出符合时代需要...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全球化视域日臻完善的时代,跨越国家边界的全球性危机始终难以得到根本遏制和消除。因此,应对跨国性问题的哲学思维成为理论探索的主题之一。然而,以所谓“普世性”为根基的世界主义思潮未能发展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国际共同体理论,反而暴露了其局限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整体性的视角克服了世界主义思潮下本质性的还原主义思维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情怀,对多元文明的尊重体现出中国智慧的包容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一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现使共同体的伦理关怀由抽象的个人转向全人类,为全球治理新秩序的建构提供了启发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利益 天下情怀 世界历史 全球视角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中非语言类型研究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方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6-127,共12页
论文一方面从学术史的角度述评非洲语言研究对于语言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需求思考非洲语言研究的现实意义,从而论证中非语言类型研究在新时代中国语言学学科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语言类型学 非洲语言学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术史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价值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昊光 郭艳军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97,共19页
中国命运已经与世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秩序重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历史进程。世界资本主义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引发严重后果,并形成锁定效应,使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卡夫丁峡谷",这将是未来人... 中国命运已经与世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秩序重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历史进程。世界资本主义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引发严重后果,并形成锁定效应,使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卡夫丁峡谷",这将是未来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基本世情。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狭隘的意识形态偏见,包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发展,展现出多重世界历史价值。本文认为,命运共同体世界将推动人类社会形成新的发展范式:一是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为主导的政治范式;二是对话谈判、求同存异为主导的安全范式;三是合作互补、开放共赢为主导的经济范式;四是互学互鉴、多样共存为主导的文化范式;五是保护优先、绿色低碳为主导的生态范式。但是,命运共同体世界的形成应遵循双边命运共同体、多边命运共同体、区域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多层联动、循序推进的方式为发展路径,并要把握好虚拟共同体转型和命运共同体创建的辩证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无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导者、引领者和核心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性和平发展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世界历史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