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4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污名化”与人权文化的重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齐延平 曹晟旻 《人权》 2020年第3期32-41,共10页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污名化往往是部族仇杀、宗教迫害、侵略战争乃至世间一切灾难与不义行动的舆论先声,人类历经的惨不堪言之灾难多发端于污名化。新冠疫情全球肆虐背景下,基于无知和政治目的的污名化言论制造仇恨,撕裂抗疫共同...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污名化往往是部族仇杀、宗教迫害、侵略战争乃至世间一切灾难与不义行动的舆论先声,人类历经的惨不堪言之灾难多发端于污名化。新冠疫情全球肆虐背景下,基于无知和政治目的的污名化言论制造仇恨,撕裂抗疫共同体,是对人之尊严与价值、人类良知与正义的践踏,也是对国际正义和国际人权宪章的挑战。人权文化是人类携手战胜疾病、战争、恐怖主义等灾难可以凭借的重要力量,实现后疫情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需要人们不断反思人之尊严与价值,并在反思基础上重建、厚植人权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名化 命运与共 人权文化
原文传递
博弈论视野下导师与研究生发展共同体理念认同的生成逻辑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华平 樊艳丽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导师与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状态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与研究生发展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对研究生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从博弈论视野对导师与研究生发展共同体理念认同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 导师与研究生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状态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与研究生发展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对研究生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从博弈论视野对导师与研究生发展共同体理念认同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主要从双方主体达成共识的逻辑起点——差异与冲突,分析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博弈过程——互动(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种模式),对影响导生博弈关系的变量因素进行分析——博弈假设,探寻出导师与研究生构建发展共同体理念的博弈选择——师生共赢(博弈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与研究生 博弈论 发展共同体 认同
下载PDF
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浪潮管窥蠡测——从管仲治国思想解析大国外交
3
作者 张屹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是法家代表人物和思想先驱。以其法家治国理念辅佐齐桓公成功治理齐国,抗衡诸国。后人称其为管子。其治国思想集中体现在《管子》一书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乏当代内政外交思想精髓,唯有内儒外法,兼顾国际...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是法家代表人物和思想先驱。以其法家治国理念辅佐齐桓公成功治理齐国,抗衡诸国。后人称其为管子。其治国思想集中体现在《管子》一书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乏当代内政外交思想精髓,唯有内儒外法,兼顾国际关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两极,方可在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博弈中保持自身的发展。管仲法家思想,虽有与现代民主社会、自由市场理念相抵触之处,然而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抵御某些大国对别国内政的缓慢渗透方面开出了一剂良药。在全球格局和国际组织中,虽然不同国家的责任性质和大小不同,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些属性和要素共同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在当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的充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仲 全球化 命运共同体 中美关系
下载PDF
构建命运共同体与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国际经验
4
作者 张屹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85-88,共4页
分析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案例——澜湄安全合作的现状,发现在以东盟地区合作为平台的各类机制中,东盟区域论坛(ARF)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发展得相对成熟,然而东盟区域论坛虽然以"FORUM"冠名,实则是东盟"10+3"的衍... 分析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案例——澜湄安全合作的现状,发现在以东盟地区合作为平台的各类机制中,东盟区域论坛(ARF)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发展得相对成熟,然而东盟区域论坛虽然以"FORUM"冠名,实则是东盟"10+3"的衍生物和升级版,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论坛。认为区域合作与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大力推动各区域组织的横向合作和互动已经成为东盟区各国的必然选择,构建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东盟区域合作包括东盟域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东盟 次区域经济合作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国际航道
下载PDF
构建命运共同体与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国际经验
5
作者 张屹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4-117,126,共5页
中国与东盟开展次区域经济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就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现实展开。而湄公河流域不仅是重要的合作平台,也是必要的贸易通道。在将近大约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澜湄地区性合作机制逐渐分化为包括澜沧江-... 中国与东盟开展次区域经济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就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现实展开。而湄公河流域不仅是重要的合作平台,也是必要的贸易通道。在将近大约二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澜湄地区性合作机制逐渐分化为包括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在内的多元机制,前者由于中国的积极参与推动而显得更具有国际影响力。这为构建东南亚命运共同体带来了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东盟 次区域经济合作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国际航道
下载PDF
碳中和愿景下煤炭行业发展的危机与应对 被引量:133
6
作者 陈浮 于昊辰 +1 位作者 卞正富 尹登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8-1820,共13页
碳中和愿景擘画了国家碳减排与气候治理的宏伟蓝图,但中国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决定了该目标实现的艰难。当前煤炭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并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何绿色开采、科学用煤是国家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 碳中和愿景擘画了国家碳减排与气候治理的宏伟蓝图,但中国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决定了该目标实现的艰难。当前煤炭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并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何绿色开采、科学用煤是国家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愿景实现的关键。为此,从"脱碳"与"去煤"非对等关系着手,引入全生命周期视角厘清煤炭行业与下游产业间的减排责任。依据6个不同机构设置的10种情景,选取重要参数,预测未来30 a中国的煤炭需求。审视煤炭行业发展与碳中和愿景之间差距,制定符合国情的从碳达峰—碳中和愿景实现不同阶段的发展路线图。研究表明:(1)盲目"去煤"不符合国情,但煤炭行业要正视国家战略需求与行业发展目标之间的偏差,厘清行业责任以及切合实际义务的减排边界,明确煤电、煤化工等下游利用产生的碳排放不应归于煤炭行业。(2)不同情景下煤炭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大致分为维系现状、适度减少和净零愿景3个区间。所有预测煤炭占一次能源份额均趋于衰减,煤炭行业发展空间大大减少。2030—2050年既是行业存亡的关键期,也是技术变革的活跃期。(3)当前煤炭行业发展、规划以及战略导向与碳中和愿景目标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包括标准规范、监管要求、治理能力、技术研发、激励机制等诸多方面。煤炭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最终取决于自身能否实现原位利用、近零排放,以及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能否应用与推广。因此,未来应科学评估煤炭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树立"能源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低碳防污协同治理。将煤炭行业实现碳中和愿景划分为起步期(2020—2030年)、攻关期(2030—2050年)、巩固期(2050—2060年)3个阶段,不同阶段应付诸行之有效的技术路径,兼顾节能减排与开源增汇的双重策略,确保煤炭行业在新形势下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煤炭行业 发展路线图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价值链优化效应——基于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视角 被引量:113
7
作者 戴翔 宋婕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17,共19页
解决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中"机会不均等和地位不平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推动构建和优化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方向。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机会更加均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否... 解决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中"机会不均等和地位不平等"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推动构建和优化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方向。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机会更加均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否推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朝着"地位更加平等"方向发展,尚缺乏有支撑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基于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特定视角,本文理论分析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由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进理念为引领,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基本遵循,从而有助于提升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其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个方面的"互联互通"是重要中介作用机制。进一步地,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价值链优化效应,并在有效构建和测算"五通"指数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沿线参与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并且主要通过"五通"中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的中介机制发挥作用,而民心相通的中介作用尚未显现,可能原因在于后者影响具有间接性、长期性和滞后性等特点。总体看,理论假说得到了较好的逻辑一致性计量检验。研究结论不仅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价值链优化效应予以科学评估,对于进一步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引领全球价值链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也有着重要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互利共赢 全球价值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论析 被引量:106
8
作者 吴志成 吴宇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3,155-156,共30页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不仅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大势,而且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外交理念和全球...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不仅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大势,而且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外交理念和全球政治理论的精华,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其核心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并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广泛的全球共识、深厚的价值基础、重大的价值超越和深刻的哲学意涵等特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共商共建共享、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整体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普遍安全、促进全球发展与生态治理、加强世界文化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重要智慧,不仅赋予国际关系和人类文明进步鲜明的中国特色,更使得中国占据了世界秩序变革的道义高点。其必将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伟大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型国际关系 全球治理
原文传递
关于新时代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88
9
作者 蒋洪新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1,67,共4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实现人类共同美好未来的思想指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国英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实现人类共同美好未来的思想指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我国英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重新审视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一条龙"英语教育模式创新,深化以课程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改革,从而为促进中外平等沟通与合作,开展文明交流与对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英语教育 人文教育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向何处去 被引量:81
10
作者 张应强 姜远谋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共9页
从发展历程看,高等教育国际化蕴含着深刻矛盾——学术国际化与国际化目的的国家化之间的矛盾。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爆发与应对,激化了这一固有矛盾并使之显性化,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严峻挑战。在后疫情时代,要树立全球化意识以超越传... 从发展历程看,高等教育国际化蕴含着深刻矛盾——学术国际化与国际化目的的国家化之间的矛盾。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爆发与应对,激化了这一固有矛盾并使之显性化,给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严峻挑战。在后疫情时代,要树立全球化意识以超越传统国际化狭隘的对立思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积极推进"在地国际化"以突破物理空间和人员流动的限制,开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新常态;要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有使命担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全球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地国际化
原文传递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国际法治意涵 被引量:80
11
作者 黄进 鲁洋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共11页
深入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关国际法治的内容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内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该理念具有丰富的国际法内涵和重大的国际法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立法、执... 深入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关国际法治的内容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内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该理念具有丰富的国际法内涵和重大的国际法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立法、执法、司法理念主要包括推进国际立法民主化、国际执法严格化、国际司法公正化。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互动理念主要包括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涉外法律服务、加强国际法治合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国际事务、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加强国际法教育、研究和运用理念主要包括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及加强国际法的研究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国际法治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价值坐标 被引量:76
12
作者 周作宇 马佳妮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50,67,共10页
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塑造和影响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形态。高等教育所处的世界局势和世界秩序深刻影响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态和范围。在世界秩序变迁的新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的新型世界秩序观,基于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新趋势,我国提出构建人类... 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塑造和影响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形态。高等教育所处的世界局势和世界秩序深刻影响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态和范围。在世界秩序变迁的新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的新型世界秩序观,基于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新趋势,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具有规范和引领作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需要超越以"民族国家利益"界定国际合作目标,保障平等地位和自主性,承认和尊重差异,消解国际合作中的"中心—边缘"结构。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在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上需要发挥积极作用。从维护全人类利益的高度出发,通过构筑跨国学术共同体、世界青年共同体和社会责任共同体,携手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共同为促成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世界秩序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世界秩序
原文传递
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70
13
作者 蒋洪新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4,共2页
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外语教育需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积极探索专业复合式、语言复合式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尽管人才培养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从更广泛的教学实际来看,外... 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外语教育需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积极探索专业复合式、语言复合式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尽管人才培养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从更广泛的教学实际来看,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仍有不足。新时代不仅对外语复合型人才的专业水平有较高标准,而且对其以跨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有更高要求。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需要回归人文教育的学科本位,重新厘定复合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并深化外语核心课程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外语 复合型人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新视界 被引量:63
14
作者 马廷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8-126,共9页
建设命运共同体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理论上,实体性存在是共同体建设的现实依据,规范性取向是共同体建设的本质要求;实践中,共同体建设既是校企不同的治理逻辑使然,也是行业企业技能专用性的需求。从现... 建设命运共同体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理论上,实体性存在是共同体建设的现实依据,规范性取向是共同体建设的本质要求;实践中,共同体建设既是校企不同的治理逻辑使然,也是行业企业技能专用性的需求。从现实而言,校企命运共同体建构面临职业院校合作关系的依附性、治理模式单一、政府行政悖论等制度性困境,改革的关键是要强调实体性建设与规范性建设相统一,实现运行机制和治理范式的转变,建构命运相连、共同发展的校企新型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命运共同体 校企合作 治理模式
原文传递
碳中和背景下的森林碳汇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63
15
作者 杜之利 苏彤 +1 位作者 葛佳敏 王霞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7-202,共16页
实现碳中和目标应当从"碳源"和"碳汇"两方面着手。森林具有的生态净化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森林碳汇将在中国实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森林碳汇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森林资源... 实现碳中和目标应当从"碳源"和"碳汇"两方面着手。森林具有的生态净化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森林碳汇将在中国实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森林碳汇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森林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碳汇发展很难实现区域上的完全分割,基于全球视角的分析便成为探讨中国碳汇发展的必然前提。本文基于森林碳汇核算公式推导出碳汇空间效应模型,根据1990—2015年全球1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在分析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讨论了跨国间的森林碳汇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各国森林碳汇的发展往往无法独善其身。非政府组织活跃度能够促进本国森林碳汇的发展,但具有负向的外溢效应;森林面积的增长虽然对本国碳储量密度没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其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对邻国具有较大的正向溢出效应;薪柴的使用会对环境有正向反馈作用,并对其他国家也能带来正向影响,表明森林可进行适量但不过度的砍伐。鉴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森林碳汇发展造成了间接的负面影响,中国在制定具体的碳汇发展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和其他国家带来的间接影响,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其他国家制定共同应对策略,协调促进森林碳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森林碳汇 空间溢出效应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拟人隐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评析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演讲 被引量:62
16
作者 文秋芳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尝试融合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分析拟人隐喻"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演讲中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的话语空间理论和近体化理论无法解释"人类命运共同体&qu... 本文尝试融合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分析拟人隐喻"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习近平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演讲中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的话语空间理论和近体化理论无法解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由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治理全球的新理念、新方案。为此,笔者呼吁中国学者积极行动起来,创立新话语空间理论阐述中国的新型国际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人隐喻 人类命运共同体 概念功能 人际功能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的中国体育外交战略构建 被引量:62
17
作者 钟秉枢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共7页
体育外交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场域。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全面、深刻、系统地谋划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发展的总体方略,构建适应大国特色外交需要的中国体育外交国家战略。其战略构建的... 体育外交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场域。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全面、深刻、系统地谋划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发展的总体方略,构建适应大国特色外交需要的中国体育外交国家战略。其战略构建的实践路径包括:加强体育外交理论体系构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体育外交布局,制定和完善体育外交相关法规政策,做好重大体育赛事外交,重视非国家行为体的体育外交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外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战略 构建路径
下载PDF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何为 被引量:56
18
作者 冯建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2,57,共7页
教育作为人类的事业、全球的共同利益,必须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把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人,作为新世纪教育思考和实践的主题,使之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意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为此,教育需要唤醒人的类本性和公... 教育作为人类的事业、全球的共同利益,必须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把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人,作为新世纪教育思考和实践的主题,使之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意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为此,教育需要唤醒人的类本性和公民的全球责任意识,建构主体间对话与理解的教育行动方式,以共享发展的理念,促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建构全球教育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共同利益 教育
原文传递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 被引量:55
19
作者 徐宏 《国际法研究》 2018年第5期3-14,共12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契合当代国际法发展大势,富含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底蕴,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国际法治的责任担当,为国际法指明了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类社会整体利益和共同的前途命运为依归的新的价值目标。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契合当代国际法发展大势,富含中国传统法治文化底蕴,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国际法治的责任担当,为国际法指明了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类社会整体利益和共同的前途命运为依归的新的价值目标。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国际法内涵,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当代国际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在国际法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中国是国际法治的坚定维护者和建设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树立国际法意识,强化国际法能力,推动这一思想向国际共识、国际规则和制度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国际法治 全球治理
原文传递
公园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杨雪锋 《中国名城》 2018年第5期36-40,共5页
公园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代汲取城市发展思想精华与国内外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公园城市把城市的定义从早期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升华到命运共同体,因而具有公共品属性、生态属性和空间属性的三重内涵。公园城市以生态价... 公园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代汲取城市发展思想精华与国内外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公园城市把城市的定义从早期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升华到命运共同体,因而具有公共品属性、生态属性和空间属性的三重内涵。公园城市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兼顾生态、功能和美学三大标准,实现生命、生态、生产、生活"四生共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命运共同体 生态价值 四生共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