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间敏感型网络技术综述 被引量:20
1
作者 宋华振 《自动化仪表》 CAS 2020年第2期1-9,共9页
时间敏感型网络(TSN)是目前国际产业界正在积极推动的工业通信技术。阐述了TSN技术产生的背景、工业物联网以及新制造转型中对于工业通信的需求,并从技术角度对TSN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对当前国际上重要的TSN标准组织、企业、大学与... 时间敏感型网络(TSN)是目前国际产业界正在积极推动的工业通信技术。阐述了TSN技术产生的背景、工业物联网以及新制造转型中对于工业通信的需求,并从技术角度对TSN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对当前国际上重要的TSN标准组织、企业、大学与研究机构的TSN实践进行分析,全面梳理了其发展简要历程、相关国际标准、实现架构与方法、开发、测试与验证、应用前景等。通过这些分析,以全局视角分析该技术对于产业的推动作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前景,并希望国内的产业、标准化组织、大学等能够积极加强对其更为深入的研发、测试,以获得市场的先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敏感型网络 整形器 精确时钟同步 传输选择 工业通信技术
下载PDF
闭环输入整形器消除多模态柔性系统残留振荡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明晓 孙杰 +2 位作者 郑康平 张明勤 张桂青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114,共5页
输入整形技术能抑制柔性系统的残留振荡,但目前多采用开环控制策略,不能消除由于非零初始状态、参数变化、外界干扰和系统非线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振荡。对输入整形系统提出闭环控制策略,将输入整形器与振动阻尼器相结合共同抑制多... 输入整形技术能抑制柔性系统的残留振荡,但目前多采用开环控制策略,不能消除由于非零初始状态、参数变化、外界干扰和系统非线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振荡。对输入整形系统提出闭环控制策略,将输入整形器与振动阻尼器相结合共同抑制多模态柔性系统残留振荡。输入整形器阻止操作命令向系统中注入能量,振动阻尼器阻尼掉由于不确定性因素注入系统中的能量,这两个控制器共同作用能有效消除系统残留振荡。与开环输入整形技术相比,有更强的参数鲁棒性和抗外界干扰能力。将这一控制技术用于起重机模拟试验系统,能有效抑制载荷的残留摆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整形器 闭环控制 振荡
下载PDF
平面六杆机构运动学仿真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开平 史耀耀 王丽平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7-370,383,共5页
研究平面连杆机构动态特性,为提高动态技术性能,采用封闭矢量法分析推导了牛头刨床平面六杆机构运动学求解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软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平面六杆机构的运动学仿真系统。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牛头刨床主体机构的运动... 研究平面连杆机构动态特性,为提高动态技术性能,采用封闭矢量法分析推导了牛头刨床平面六杆机构运动学求解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软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平面六杆机构的运动学仿真系统。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牛头刨床主体机构的运动学仿真与动画显示,绘制出了连杆的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曲线以及滑块和滑枕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结果证明,该系统不仅分析机构直观方便,通过改变参数后能实现机构优化运动特性,并为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头刨床 封闭矢量法 运动学仿真 动画显示
下载PDF
牛头刨床机构虚拟样机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晋西 郭学琴 +1 位作者 林昌华 冯文杰 《机械与电子》 2006年第9期63-65,共3页
用ADAMS建立牛头刨床机构虚拟样机并进行分析,得到牛头刨床在多段切削阻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动力情况,实现了该机构的重要参数的优化设计,分析得到了各杆件长度变化对机构运动性能的影响,避免了传统解析法复杂的计算过程。
关键词 虚拟样机 ADAMS 牛头刨床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波形整形器在酚醛树脂的霍普金森压杆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明利 张若棋 +1 位作者 王悟 李英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利用霍普金森压杆在室温下进行了应变为 10 2 ~ 10 3 s-1的冲击压缩实验 ,同时采用波形整形器使入射波的上升沿变宽 ,更好地满足试件中应力应变均匀分布的条件 ,使实验更接近常应变率加载的条件。结果表明 ,酚醛树脂是一种应变率敏感材... 利用霍普金森压杆在室温下进行了应变为 10 2 ~ 10 3 s-1的冲击压缩实验 ,同时采用波形整形器使入射波的上升沿变宽 ,更好地满足试件中应力应变均匀分布的条件 ,使实验更接近常应变率加载的条件。结果表明 ,酚醛树脂是一种应变率敏感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整形器 酚醛树脂 霍普金森压杆 SHPB实验技术 断裂 冲击压缩
下载PDF
6CZZ-600型针形名优茶做形机及成型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田波平 孙秋梅 +1 位作者 廖庆喜 张国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68,共4页
针对针形名优茶长期以来只能靠手工操作来实现做形加工,其生产效率低,品质一致性差等缺陷,设计研制了一种加热时间与温度、运转速度可控可调的针形名优茶做形机,分析了曲线锅槽和加压软茶棒对加工工艺及其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针对针形名优茶长期以来只能靠手工操作来实现做形加工,其生产效率低,品质一致性差等缺陷,设计研制了一种加热时间与温度、运转速度可控可调的针形名优茶做形机,分析了曲线锅槽和加压软茶棒对加工工艺及其茶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做形机加工的针形名优茶品质优良,其通用性好,生产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形名优荼 做形机 品质
下载PDF
XP-endo系列镍钛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辛悦 杨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1-523,共3页
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术的关键步骤。由于根管解剖结构复杂,即使采用现代根管预备器械预备感染根管,根管内壁仍有30%~50%的区域未被切削,残留细菌生物膜。近来推广的XP-endo系列镍钛锉可提高根管清洁效果。该锉由Maxwire合金制成,可随温... 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术的关键步骤。由于根管解剖结构复杂,即使采用现代根管预备器械预备感染根管,根管内壁仍有30%~50%的区域未被切削,残留细菌生物膜。近来推广的XP-endo系列镍钛锉可提高根管清洁效果。该锉由Maxwire合金制成,可随温度发生改变。具有自由灵活性和良好的抗循环疲劳性能,能主动适应根管形态从而进行有效的根管清理。本文就XP-endo系列镍钛锉的物理性能、生物安全性及机械清理性能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镍钛根管锉 XP-endo Finisher XP-endo shaper
下载PDF
基于Pro/E的牛头刨床六杆机构的动态仿真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玉成 顿文涛 +4 位作者 李勉 滕红丽 谷小青 马斌强 袁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0,共5页
基于Pro/E软件,建立了牛头刨床六杆机构的虚拟装配模型,并运用Pro/Mechanism模块对牛头刨床六杆机构的运动进行动态分析,得到在切削阻力、惯性等外力的作用下,牛头刨床六杆传动机构在工作行程中各构件在相应连接处的受力情况,并直观地... 基于Pro/E软件,建立了牛头刨床六杆机构的虚拟装配模型,并运用Pro/Mechanism模块对牛头刨床六杆机构的运动进行动态分析,得到在切削阻力、惯性等外力的作用下,牛头刨床六杆传动机构在工作行程中各构件在相应连接处的受力情况,并直观地了解到在工作行程中各个连接处所受到的最大力出现的位置,接头A和B所受到的最大力出现在刚有切削阻力作用的位置,接头C和D所受到的最大力出现在切削阻力刚消失的位置,而在以上2个位置,接头E所受到的力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头刨床 连杆机构 动态分析
下载PDF
双向刨削牛头刨床的机构创新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凤兰 沙玉章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50,共3页
针对传统牛头刨床的空行程和工作效率低这两个缺陷,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对牛头刨床进行机构创新设计,使改进后的牛头刨床既能实现恒力刨削,又能使滑枕做匀速直线运动;既能消除空行程,又能变单向刨削为双向刨削。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 针对传统牛头刨床的空行程和工作效率低这两个缺陷,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对牛头刨床进行机构创新设计,使改进后的牛头刨床既能实现恒力刨削,又能使滑枕做匀速直线运动;既能消除空行程,又能变单向刨削为双向刨削。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头刨床 空行程 单向刨削 双向刨削
下载PDF
基于电子齿轮箱的数控插齿机内联传动结构 被引量:10
10
作者 熊显文 张柱银 廖翠姣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3-798,共6页
CNC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是改变目前插齿工艺落后最有效的手段。利用数字控制取代螺旋导轨,对于实现斜齿轮插削加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硬件电子齿轮箱的锁相控制原理,研究了软件电子齿轮箱的基本结构和信息处理过程,并根据数控... CNC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是改变目前插齿工艺落后最有效的手段。利用数字控制取代螺旋导轨,对于实现斜齿轮插削加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硬件电子齿轮箱的锁相控制原理,研究了软件电子齿轮箱的基本结构和信息处理过程,并根据数控插齿机的运动控制特点,探讨了基于电子齿轮箱原理的数控插齿机的内联传动结构,推导了各轴的运动关系式,提出了运用软件实现"电子分齿"传动和"电子差动"合成的插齿运动控制方法,并对形成附加转动的加减速定位控制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齿轮箱 插齿 斜齿轮 内联传动
下载PDF
Effect of wave shaper on reactive materials jet formation and its penetration performance 被引量:6
11
作者 Huan-guo Guo Yuan-feng Zheng +3 位作者 Le Tang Qing-bo Yu Chao Ge Hai-fu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95-505,共11页
Wave shaper effect on formation behavior and penetration performance of reactive liner shaped charge(RLSC)are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The reactive materials liner with a density of2.3 g/cm^3 is fab... Wave shaper effect on formation behavior and penetration performance of reactive liner shaped charge(RLSC)are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The reactive materials liner with a density of2.3 g/cm^3 is fabricated by cold pressing at a pressure of 300 MPa and sintering at a temperature of 380℃.Experiments of the RLSC with and without wave shaper against steel plates are carried out at standoffs of0.5,1.0,and 1.5 CD(charge diameter),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netration depths and structural damage effects of steel plate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standoff,while the penetration depths and the damage effects of RLSC without wave shaper are much greater than that with wave shaper at the same standoff.To understand the unusual experimental results,numerical simulations based on AUTODYN-2 D code are conducted to discuss the wave shaper effect,including the propagation behavior of detonation wave,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reactive jet,and penetration depth of reactive jet.The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compared with RLSC without wave shaper,there is a higher temperature produced inside reactive jet with wave shaper.This unusual temperature rise effects are likely to b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to cause the initiation delay time of reactive jet to decline,which results in significantly decreasing its penetra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ed charge REACTIVE materials LINER Wave shaper REACTIVE JET PENETRATION PERFORMANCE
下载PDF
基于整形器的UHPC材料SHPB试验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任亮 何瑜 王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4-52,共9页
为探讨UHPC材料在SHPB试验中实现恒应变率加载和试件应力平衡的途径,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从整形器材料、直径以及厚度等角度出发,开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与分析。通过对软件中KCC损伤模型材料参数取值进行优化,拟合了UHPC材料... 为探讨UHPC材料在SHPB试验中实现恒应变率加载和试件应力平衡的途径,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从整形器材料、直径以及厚度等角度出发,开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与分析。通过对软件中KCC损伤模型材料参数取值进行优化,拟合了UHPC材料动态损伤行为,建立了基于SHPB技术的UHPC材料冲击压缩数值模型并与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整形器材料、厚度和直径下的参数分析,探讨其对SHPB实验中恒应变率加载和试件应力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形器是实现恒应变率加载和试件应力平衡的有效途径;相对于铜质整形器,铝质整形器能获得的更小的恒应变率因子(Constant Strain Rate Factor,CSRF)值,能更好的实现恒定应变率加载;整形器直径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入射波将偏离一维应力波传播,建议整形器直径不宜大于杆件直径的0.4倍;为平衡加载过程中CSRF值和入射波强度,建议整形器长径比不宜大于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 整形器 恒应变率 应力平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ADAMS牛头刨床机构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毅钧 李坤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25-28,共4页
利用ADAMS软件建立牛头刨床工作机构仿真模型,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揭示其机构运动规律和状态,为牛头刨床机构的工作参数和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牛头刨床刨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 利用ADAMS软件建立牛头刨床工作机构仿真模型,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揭示其机构运动规律和状态,为牛头刨床机构的工作参数和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牛头刨床刨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为牛头刨床机构尺寸合理设计和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有效方法。设计人员在物理样机建造之前能快速、直观分析其性能,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牛头刨床 建模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多目标规划下的牛头刨床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敏政 邵翔宇 +1 位作者 王乐 王异凡 《机械与电子》 2009年第9期24-26,共3页
采用矢量方程解析法的机构运动分析方法,通过Matlab软件方便的可视化功能,直观地对牛头刨床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出其运动参数和运动轨迹图,对牛头刨床尺寸设计是否合理和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MATLAB 牛头刨床 运动分析 运动仿真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牛头刨床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勉 赵玉成 +4 位作者 顿文涛 蔡镔 谷小青 马斌强 袁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3-625,630,共4页
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Transient Structural模块对牛头刨床机构进行了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将导杆和连杆作为柔性体的刨床机构的运动特征曲线和切削阻力作用下的导杆与连杆的最大应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种方法实现了在同... 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Transient Structural模块对牛头刨床机构进行了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将导杆和连杆作为柔性体的刨床机构的运动特征曲线和切削阻力作用下的导杆与连杆的最大应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这种方法实现了在同一软件平台中进行刚柔耦合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动力学仿真 牛头刨床 ANSYS WORKBENCH
下载PDF
The Pairing Analysis Improvement of Magnetized Structure in Electromagnetic Bulging Process in Case of Tube with Field Shaper
16
作者 Blaise Kevine Lenz Soronga Zhanqian Zhan +6 位作者 Jing Liu Jonas Asamoah Mohamed Bangali Bangura Matala Makiese N’kodia Kambani Chrionie Md Jobayer Hossain Yongdong Chen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24年第4期43-67,共25页
In the current practical science, the accuracy in the formability of metal alloys being the goal when using electromagnetic forming (EMF) technology, which is a high-spe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at uses Lorentz force... In the current practical science, the accuracy in the formability of metal alloys being the goal when using electromagnetic forming (EMF) technology, which is a high-spe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at uses Lorentz forces to achiev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sheet metal;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analysis, 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in most cases, the Lorentz force acting on the workpiece (metal) is not uniform, there are uneven axial deformations of the metal plates which prevent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today’s technology.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ed some advanced analyzes which will lead us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s of non-uniform axial deformations of the metals in the traditional tube electromagnetic forming technology (EMF). A field shaper is used as a practical forming tool to influence the magnetic field and magnetic pressure distribu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forming ability and result during the electromagnetic forming (EMF) process and we see that induced eddy current control is realized by changing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he magnetic field shaper;which improves the strength and controllability of the magnetic force that acts on the workpiece;thereby a greater radial magnetic pressure can be achieved with field shaper than the case without it;the field shaper regulates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gnetic pressure decreases, and the uniform force area of the tube increases which effectively enhances the uniform range of the pipe electromagnetic bulging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coupling between the coil and the metallic workpiece is generally required to produce the Lorentz forces. Using COMSOL Multiphysics® simulation software helped us to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real world, simulating multiple physical effects that happened in this model during th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Forming Field shaper Lorentz Force Magnetic Pressure Distribution
下载PDF
两种牛头刨床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国凤 李革 赵匀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68,共3页
用动力学方程组逐次求解方法对两种牛头刨床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为此,建立了机构的动力学摸型,给出了逐次求解的程序框图,并编程计算得到了机构的驱动力矩曲线和各运动副的受力曲线图,对两种机构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比较,为机构选型... 用动力学方程组逐次求解方法对两种牛头刨床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为此,建立了机构的动力学摸型,给出了逐次求解的程序框图,并编程计算得到了机构的驱动力矩曲线和各运动副的受力曲线图,对两种机构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比较,为机构选型、对机构进行动力学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头刨床 机构 动力学特性 选型 方程组逐次求解
下载PDF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wave shaper effects on detonation wave front 被引量:3
18
作者 Khalid Naeem Arshad Hussai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5-50,共6页
In the current study, streak camera was used to find concentricity of the assembly during detonation,investigate and compare shock front within the high explosive and behavior of the shock front on the surface of the ... In the current study, streak camera was used to find concentricity of the assembly during detonation,investigate and compare shock front within the high explosive and behavior of the shock front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ner, one containing wave shaper and the other without wave shaper. Streaks revealed that the whole assembly was concentric till the formation of the jet. Observed streaks vindicate the uniform propagation of shock front in both the cases. Results obtained for shock front velocitie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simul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wave shaper higher shock front velocity was observed both i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Simulation without wave-shaper showed that shock front struck the copper cone at grazing angle while in the presence of wave-shaper it struck at an angle of 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ck FRONT STREAK CAMERA Simulation WAVE shaper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牛头刨床运动仿真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珣 史景钊 +1 位作者 李祥付 李赫 《河南科学》 2014年第2期204-206,共3页
针对牛头刨床,建立其运动简图,利用运动学仿真软件ADAMS对其机构进行虚拟建模并对该机构进行运动仿真,揭示其运动规律.通过对杆件坐标点的参数化,并以增大其工作行程作为目标,对其机构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 牛头刨床 仿真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牛头刨床的建模与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琴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53,共3页
利用Pro/E建立了牛头刨床的三维实体模型,并通过专用接口将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出牛头刨床刨头随时间变化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和动力情况,避免了传统解析法的复杂计算过程,为牛头刨床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虚拟样机 牛头刨床 实体建模 运动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