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病证结合探讨“太息”一词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心奕 李一鸣 +1 位作者 刘玥芸 赵歆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第3期90-93,共4页
太息作为中医常用术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既是正常人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病理表现,作为症状时称“善太息”。太息特征明显、易于分辨,但中医古籍中对其描述比较简略,后世医家运用也存在偏差。本文基于太息的文献涵义,从释义、近义... 太息作为中医常用术语,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既是正常人的生理现象,也是一种病理表现,作为症状时称“善太息”。太息特征明显、易于分辨,但中医古籍中对其描述比较简略,后世医家运用也存在偏差。本文基于太息的文献涵义,从释义、近义层面进行讨论,区分“太息”与“叹息”“大息”。结合中医古籍条文、医案和现代临床疾病,运用脏腑辨证方法,对抑郁症、慢性胆囊炎、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等4种有“善太息”症状表现的疾病病位、病因病机、主症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息 善太息 脏腑辨证 病证结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