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春泽 任香 +2 位作者 李秀峦 李晓玲 刘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6-68,共3页
以新疆油田某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组合转蒸汽驱是较好的开发方式,合理注采参数为:注汽强度为1.68-2.02 m3/(hm^2·m... 以新疆油田某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组合转蒸汽驱是较好的开发方式,合理注采参数为:注汽强度为1.68-2.02 m3/(hm^2·m·d),采注比为1.2-1.3,井底蒸汽干度大于0.4。该研究结果对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后转换开发方式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稠油油藏水平井下步转换开发方式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薄层油藏 超稠油 水平井蒸汽吞吐 转换开发方式 蒸汽驱
下载PDF
过热蒸汽吞吐开采界限及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星 黄郑 +2 位作者 费永涛 胡德鹏 孙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48-151,170,共4页
过热蒸汽吞吐相比普通湿蒸汽吞吐能够大幅度提高浅薄层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是提高该类油藏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建立浅薄层超稠油油藏三维地质模型,进行过热蒸汽吞吐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不同油层埋藏深度和油汽比条件下的厚度下限;研究... 过热蒸汽吞吐相比普通湿蒸汽吞吐能够大幅度提高浅薄层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是提高该类油藏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建立浅薄层超稠油油藏三维地质模型,进行过热蒸汽吞吐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不同油层埋藏深度和油汽比条件下的厚度下限;研究原油产量与原油粘度的关系,确定了过热蒸汽吞吐原油粘度上限,并进行注采参数优化研究,优选出最佳的周期注汽量、注汽速度、焖井时间和最大排液量。从井楼油田过热蒸汽吞吐试验区的实施效果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大增加了该类油藏的技术可采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蒸汽吞吐 浅薄层超稠油油藏 开采界限 注采参数优化
下载PDF
浅薄层特稠油油藏HDNS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谷建伟 冯保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79,145,共5页
浅薄层特稠油油藏原油黏度高、埋藏浅、地层温度低、天然能量不足、油藏流体不具有流动性,采用HDNS技术(N2和降黏剂辅助水平井蒸汽吞吐)可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N2和降黏剂的注入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浅薄层特稠油油藏原油黏度高、埋藏浅、地层温度低、天然能量不足、油藏流体不具有流动性,采用HDNS技术(N2和降黏剂辅助水平井蒸汽吞吐)可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N2和降黏剂的注入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2和降黏剂的注入,均可有效提高原油产量,并且各注入参数均存在较优值;利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进行了HDNS技术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显著影响HDNS技术开采效果的因素有降黏剂注入量、N2与降黏剂注入顺序、降黏剂注入速度、N2注入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薄层特稠油油藏 HDNS技术 数值模拟 N2 降黏剂 蒸汽吞吐
下载PDF
井楼油田浅薄层稠油储层非均质性对蒸汽驱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晓渠 崔连训 +3 位作者 易晓辉 马道祥 蔡汉文 石璐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70-72,148,共3页
为了解储层非均质性对蒸汽驱效果的影响,开展了河南油田楼资27井区浅薄层特稠油蒸汽驱储层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及对蒸汽驱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减少非均质差异、扩大蒸汽驱波及体积技术对策,包括采用过饱和蒸汽、注蒸汽前进行大剂量... 为了解储层非均质性对蒸汽驱效果的影响,开展了河南油田楼资27井区浅薄层特稠油蒸汽驱储层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及对蒸汽驱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减少非均质差异、扩大蒸汽驱波及体积技术对策,包括采用过饱和蒸汽、注蒸汽前进行大剂量平面调剖、及时调整注汽参数、适时进行产液结构调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 浅薄层储层 蒸汽驱
下载PDF
浅薄层稠油油藏加密吞吐潜力与加密时机研究
5
作者 简洁 喻高明 +2 位作者 梁丽梅 胡海霞 石爻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6-138,151,共4页
针对河南油田七区Ⅳ2-3油藏具有埋藏浅、油层薄、油质稠、分布散、纯总厚度比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通过建立油藏数值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综合研究,找出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了加密井吞吐潜力和加密时机;在综合考虑开发... 针对河南油田七区Ⅳ2-3油藏具有埋藏浅、油层薄、油质稠、分布散、纯总厚度比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通过建立油藏数值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综合研究,找出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了加密井吞吐潜力和加密时机;在综合考虑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得到加密井数为3口时单井利润最大,采出程度为15%时总利润最大;研究结果可为目标区块以及同类区块的有效开发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薄层 稠油 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加密潜力 加密时机
下载PDF
浅薄层稠油油藏氮气泡沫调驱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卢川 刘慧卿 +2 位作者 卢克勤 刘程 何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3,115-116,共4页
针对河南油田某区块稠油粘度大、油层厚度薄、蒸汽吞吐后期汽窜超覆现象严重,急需转变热采开发方式,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氮气泡沫调驱的适应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发泡剂静态性能综合评价指数有利于发泡剂的统一... 针对河南油田某区块稠油粘度大、油层厚度薄、蒸汽吞吐后期汽窜超覆现象严重,急需转变热采开发方式,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氮气泡沫调驱的适应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发泡剂静态性能综合评价指数有利于发泡剂的统一筛选;在蒸汽和发泡剂基本注入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热泡沫(蒸汽伴随)的发泡剂利用率较高,单位质量发泡剂产油量比冷泡沫(蒸汽不伴随)高24.4%;多层合注合采时各层启动压差受泡沫注入方式和渗透率级差的双重影响,冷泡沫注入时各级启动压差随渗透率级差呈线性增长,热泡沫注入时则呈对数式增长;此外,不同渗透率层对采出程度贡献度差异较大,泡沫对中、低渗透层动用率相近。在实验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氮气泡沫调驱最优方案为:采用氮气泡沫段塞式注入,在蒸汽注入速度为4.5t/(d·m),发泡剂质量分数为0.5%的条件下,泡沫段塞最佳注入量为0.01倍孔隙体积,最佳地面气汽比为20∶1,最佳采注比为1.3∶1,最佳泡沫段塞停注时间为9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薄层稠油 氮气泡沫调驱 渗透率级差 启动压差 采出程度
下载PDF
江37区块浅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义坤 刘扬 +2 位作者 王凤娇 刘雨薇 沈安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92,145,共3页
大庆油田江37区块稠油开发区原油埋藏浅、油层厚度薄,按照常规稠油油藏注汽参数开采难以有效动用储层。在精细地质建模和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按照不同有效厚度级别对注汽速度、注汽强度、井底干度、闷井时间等注汽参数... 大庆油田江37区块稠油开发区原油埋藏浅、油层厚度薄,按照常规稠油油藏注汽参数开采难以有效动用储层。在精细地质建模和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按照不同有效厚度级别对注汽速度、注汽强度、井底干度、闷井时间等注汽参数进行优化并确定其合理范围。研究表明:有效厚度不小于5m的稠油储层,第1周期的注入强度为100 t/m,注入速度大于100m^3/d,井底干度不小于50%,闷井时间5 d为宜;有效厚度小于5 m的稠油储层,第1周期的注入强度为120 t/m,注入速度大于75m^3/d,井底干度不小于50%,闷井时间5 d为宜。该技术在矿场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成果,完成了22口井共计61井次的蒸汽吞吐注汽,累计产油量为2.23×1~4t。研究成果对浅、薄层蒸汽吞吐合理开发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薄层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江37区块
下载PDF
氮气泡沫在浅薄层超稠油油藏开发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常泰乐 杨元亮 +4 位作者 高志卫 胡春余 郑孝强 张萌 袁一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0-695,共6页
春风油田排601中区、排6南区新近系沙湾组超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油层薄、原始地层压力小、地下原油黏度高等特点,主要采用水平井-降黏剂-蒸汽-氮气复合开发模式。多轮次吞吐后,地层压力下降,边底水突破油水界面发生锥进,面临油井排水... 春风油田排601中区、排6南区新近系沙湾组超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油层薄、原始地层压力小、地下原油黏度高等特点,主要采用水平井-降黏剂-蒸汽-氮气复合开发模式。多轮次吞吐后,地层压力下降,边底水突破油水界面发生锥进,面临油井排水期长、周期累计产水量增加、有效生产时间变短等问题,导致最终采收率较低。为此,开展了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实验,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进行泡沫适用性筛选及注入参数和工艺优化。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在边底水入侵区块采用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较上一周期平均排水期缩短8.3 d,含水率下降32.2%,累计产油量增加2606.0 t;在吞吐高周期区块,注入氮气泡沫可使周期含水率降低8.6%,累计产油量增加1668.0 t,表明氮气泡沫可有效提高地层能量和封堵大孔隙通道,达到调整吸汽剖面的目的,在提升最终采收率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薄层 超稠油油藏 氮气泡沫 蒸汽吞吐 性能评价 注入参数 注入方式 驱替效率
下载PDF
浅薄层稠油水平井混合气与助排剂辅助蒸汽吞吐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卢川 刘慧卿 +3 位作者 卢克勤 孟威 佟琳 郭睿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水平井混合气(烟道气)与助排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在浅薄层稠油油藏的应用,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辅助方式的驱油效率和封堵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研究区块适合水平井混合气助排剂辅助蒸汽吞吐的地质界限及最优... 为进一步研究水平井混合气(烟道气)与助排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在浅薄层稠油油藏的应用,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辅助方式的驱油效率和封堵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研究区块适合水平井混合气助排剂辅助蒸汽吞吐的地质界限及最优参数进行限定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气助排剂辅助蒸汽驱的驱油效率比纯蒸汽驱、蒸汽助排剂驱和蒸汽氮气助排剂驱分别高出16.2%、11.0%和8.0%。混合气助排剂综合作用形成的泡沫封堵能力优于其他辅剂。研究区块适用于该技术的临界有效厚度随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临界渗透率随有效厚度的增大而增加。在确定研究区块地质界限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渗透率和有效厚度组合,得到适合于该区块的注入参数,即混注比、注汽强度和混合气助排剂注入量的优化图版和取值范围。在实际区块进行了2口水平井的成功试验,为该技术在浅薄层稠油油藏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薄层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水平井 混合气助排剂 地质界限
下载PDF
井楼油田零区浅薄层稠油试验区注蒸汽开采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常忠 刘新福 马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82-286,共5页
井楼油田零区试验区是典型的浅薄层特稠油注蒸汽开采先导试验区,经历了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个阶段.本文从油藏地质特点和注蒸汽开采特点出发,系统阐述了这类油藏注蒸汽开采的技术策略,从油层动用状况、开发指标和经济指标三个方面对注蒸... 井楼油田零区试验区是典型的浅薄层特稠油注蒸汽开采先导试验区,经历了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个阶段.本文从油藏地质特点和注蒸汽开采特点出发,系统阐述了这类油藏注蒸汽开采的技术策略,从油层动用状况、开发指标和经济指标三个方面对注蒸汽开采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薄层 稠油 注蒸汽开采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低渗浅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注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浩 程林松 +2 位作者 张晓林 赵义强 彭攀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9494-9497,共4页
为了研究低渗浅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注氮技术,以某区块为例,探讨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机理,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设计了注氮参数。结果表明: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隔热作用、增能作用、助排作用和解堵作用;随注氮量的增加... 为了研究低渗浅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注氮技术,以某区块为例,探讨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机理,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化设计了注氮参数。结果表明: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隔热作用、增能作用、助排作用和解堵作用;随注氮量的增加,累积产油量逐渐增加,但是相对增油量、相对换油率和折算油汽比逐渐减小,最佳的混注比为60∶1左右;太早或太晚注氮效果不佳,宜从第4周期开始每间隔一个周期注氮气;采用大段塞且先注氮气后注蒸汽的注氮方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浅薄层稠油油藏 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机理 参数优化
下载PDF
阿拉新阿A区块浅薄层稠油油藏热水驱开发效果研究
12
作者 郭殿军 张力佳 周志军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8期23-27,I0002,共6页
为了提高阿拉新阿A区块浅薄层普通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根据储层特征、热采环境相似的岩心驱替试验和稠油油藏热采方式筛选标准确定了该区开发方式;同时采用CMG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并优化了注采参数,进行了开发效果评价。阿拉新阿A区块... 为了提高阿拉新阿A区块浅薄层普通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根据储层特征、热采环境相似的岩心驱替试验和稠油油藏热采方式筛选标准确定了该区开发方式;同时采用CMG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并优化了注采参数,进行了开发效果评价。阿拉新阿A区块各项参数均达到稠油油藏注热水热采筛选标准,适合热水驱开采方式,依靠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后的注采参数为注入温度80℃,含水率达到60%,单井注入速度15m3/d,注采比0.95。全面热水驱开发2年来,区块日产油由14.7t上升到20.7t,综合含水率由73.8%下降到66.5%,受效比例达到75%,增油效果明显,表明热水驱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浅薄层普通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为经济有效开发同类型油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薄层稠油油藏 热水驱 数值模拟 注采参数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