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浅埋滴灌节水种植模式产量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梅园雪 冯玉涛 +2 位作者 冯天骄 汪伟 孙宝忠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粮食生产基地,为了生态节水、科技高产、循环发展的生产目标,解决膜下滴灌造成的地膜污染和回收成本高的难题,浅埋滴灌高效节水种植模式被广泛开发和利用。通过开展种植对比试验,比较不用种植模式下的玉米产量及...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粮食生产基地,为了生态节水、科技高产、循环发展的生产目标,解决膜下滴灌造成的地膜污染和回收成本高的难题,浅埋滴灌高效节水种植模式被广泛开发和利用。通过开展种植对比试验,比较不用种植模式下的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浅埋滴灌高效节水种植模式2015年和2016年玉米产量达到11 128.71、12 426.42 kg/hm^2,两年推广种植面积分别0.27万hm^2和1.44万hm^2。浅埋滴灌种植模式从保苗效果、子粒品质、平均产量、成本投入、纯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浅埋滴灌 高效节水模式
原文传递
新疆阿勒泰地区浅埋式滴灌苜蓿灌溉制度试验 被引量:20
2
作者 洪明 马英杰 +3 位作者 赵经华 马亮 保拉提 马铁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1-874,共4页
为了探明新疆阿勒泰地区浅埋式滴灌(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SBDI)苜蓿(Medicago sativa‘Algonquin’)的适宜灌溉制度,进行了定周期、变定额的浅埋式滴灌试验,结果表明:浅埋式滴灌处理(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treatme... 为了探明新疆阿勒泰地区浅埋式滴灌(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SBDI)苜蓿(Medicago sativa‘Algonquin’)的适宜灌溉制度,进行了定周期、变定额的浅埋式滴灌试验,结果表明:浅埋式滴灌处理(shallow buried drip irrigation treatments SBDIT)中灌水定额45mm和52.5 mm的苜蓿干草产量及灌溉水利用系数(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均显著高于地面灌(Flood irrigation FI)(P<0.05);WUE在灌水定额为45mm时达到最大值0.94kg·m-3;因此,试验区附近浅埋式滴灌苜蓿适宜的灌水定额为45mm、灌水周期7~1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浅埋式滴灌 灌溉制度
下载PDF
浅埋滴灌下不同滴灌量对玉米花后碳代谢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恒山 张雨珊 +3 位作者 葛选良 李维敏 郭子赫 郭暖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14-2624,共11页
为探明浅埋滴灌下不同滴灌量对玉米花后碳代谢和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传统畦灌常规灌量(4000 m^(3)hm^(-2))为对照,设置浅埋滴灌传统畦灌常规灌量40%(W1:1600 m^(3)hm^(-2))、50%(W2:2000 m^(3)hm^(-2))和60%(W3:2400 m^(3)hm^(-2))... 为探明浅埋滴灌下不同滴灌量对玉米花后碳代谢和光合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传统畦灌常规灌量(4000 m^(3)hm^(-2))为对照,设置浅埋滴灌传统畦灌常规灌量40%(W1:1600 m^(3)hm^(-2))、50%(W2:2000 m^(3)hm^(-2))和60%(W3:2400 m^(3)hm^(-2))3个处理,研究浅埋滴灌下不同滴灌量玉米产量和花后叶源特性、光合特性、光合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光合氮素利用效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8—2020年玉米籽粒产量W3与CK差异不显著,W2和W1均显著低于CK,3年产量平均降低3.91%和11.18%;滴灌下W3产量与W2差异均不显著,但显著高于W1,3年平均产量分别较W1增加17.56%、9.06%和9.56%。开花期W3和CK瞬时光合利用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羧化速率均较高且二者差异均不显著,W1均最低,气孔限制值的表现则相反。叶源特性和光合碳代谢相关酶活性花后30 d至成熟期W1和W2均低于W3,W3优于CK,其中,单株叶面积、比叶重、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势W3较CK平均提高了20.29%、3.03%、14.80%和21.37%,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丙酮酸磷酸双激酶、苹果酸酶、苹果酸脱氢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W3分别较CK提高19.66%、12.53%、10.67%、21.17%和11.72%。花后至花后50 d,CK和W3光合氮素利用效率均较高且二者差异不显著,其中花后20 d至50 d CK和W3均显著高于W1,花后50 d至成熟期W3分别较CK、W2和W1提高3.24%、3.29%和7.40%。花后50 d至成熟期W3蔗糖最高且与CK、W1的差异显著,W3分别较W2、CK和W1提高11.31%、14.02%和43.48%;花后30 d至成熟期W3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W3分别较W2、CK和W1提高14.06%、17.78%和34.20%;花后50 d至成熟期CK淀粉含量最高且与W3的差异不显著,CK分别较W3、W2和W1提高8.01%、14.52%和26.69%。由此可见,浅埋滴灌下灌量达传统畦灌常规灌量60%时,玉米花后叶源特性较好,光合碳代谢酶活性较强,光合氮素利用效率、非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滴灌 滴灌量 玉米 碳代谢 光合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作物浅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晓旭 杨恒山 +2 位作者 邰继承 李锐 张明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0-84,共5页
浅埋滴灌技术作为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得以应用推广,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介绍了浅埋滴灌技术的形成及其技术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从灌溉定额、灌溉频率、管带埋深等方面综述了灌溉水利用效率研究进展;同时,对浅... 浅埋滴灌技术作为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得以应用推广,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介绍了浅埋滴灌技术的形成及其技术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从灌溉定额、灌溉频率、管带埋深等方面综述了灌溉水利用效率研究进展;同时,对浅埋滴灌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热点关注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滴灌 高效 节水灌溉 干旱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浅埋滴灌下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花后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葛选良 杨恒山 +4 位作者 张雨珊 张瑞富 刘晶 李维敏 刘欣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03-1613,共11页
【目的】研究浅埋滴灌下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花后氮代谢的影响,为西辽河平原玉米丰产与氮素资源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定位试验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连续进行了3年。设置... 【目的】研究浅埋滴灌下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花后氮代谢的影响,为西辽河平原玉米丰产与氮素资源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定位试验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连续进行了3年。设置N 0、150、210和300 kg/hm^(2)4个处理,分别记为N0、N150、N210和N300。完熟期测定玉米植株氮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开花期至成熟期定期取样测定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光合氮素利用效率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N300处理与N210处理3年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N150处理;N300、N210处理玉米穗粒数、千粒重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N150处理,穗粒数较N150处理分别提高15.70%、10.85%,千粒重分别提高了9.78%、5.82%。N210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效率均高于N300处理,3年平均较N300处理分别提高37.01%、29.84%、10.10%和28.89%。N300处理花后氮素积累量高于N210处理,但二者转运量差异均不显著。N300处理与N210处理花后氮代谢酶活性、光合氮素利用效率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且二者均显著高于N150处理,其中氮代谢酶活性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在花后10天开始显现,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的显著变化则在花后30天开始。【结论】西辽河平原灌区玉米浅埋滴灌水氮一体化条件下,施氮210~300 kg/hm^(2)增加了植株氮素吸收转运,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增强了花后氮代谢酶活性和保持了花后氮素光合生产能力,进而促进产量提高。施氮量210 kg/hm^(2)与300 kg/hm^(2)之间没有显著产量差异,但前者氮肥利用效率显著增加,因此,施氮量210 kg/hm^(2)是较为经济合理的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滴灌 施氮量 玉米 产量 氮代谢
下载PDF
浅埋滴灌下水氮运筹对春玉米根系衰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4 位作者 张瑞富 李从锋 提俊阳 葛选良 杨镜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74-3089,共16页
为探明浅埋滴灌下水氮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吐丝后根系衰减特性的影响,2017—2020年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农牧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以传统畦灌常规施氮(W:4000 m^(3) hm^(–2),N:300 kg hm^(–2))为对照(CK),以滴灌定额为主处理,设传统畦灌常... 为探明浅埋滴灌下水氮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及吐丝后根系衰减特性的影响,2017—2020年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农牧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以传统畦灌常规施氮(W:4000 m^(3) hm^(–2),N:300 kg hm^(–2))为对照(CK),以滴灌定额为主处理,设传统畦灌常规灌量40%(W1:1600 m^(3)hm^(–2))、50%(W2:2000 m^(3) hm^(–2))、60%(W3:2400 m^(3) hm^(–2))3个水平,以施氮量为副处理,设常规施氮量50%(N1:150 kg hm^(–2))、70%(N2:210 kg hm^(–2))和常规施氮量(N3:300 kg hm^(–2))3个水平,测定不同水氮运筹下春玉米产量的变化,2019年和2020年采用BTC-100微根监测系统对春玉米吐丝后0-50 d时段内0-100 cm土层的根系进行定点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连续4年均为W3N3显著高于CK,与W3N2、W2N3、W2N2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农学效率连续4年均为W3N2较高。与CK相比,浅埋滴灌W3N30-60 cm土层根长密度、总根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增加,80-100 cm土层根长密度降低,总根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差异较小;吐丝后0-50 d根长密度、总根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衰减幅度较CK低,其中20-40 cm土层根长密度吐丝后0-50 d时段W3N32年分别降低10.29%和8.83%,CK分别降低了15.04%和14.08%,平均根系衰减率W3N3较CK降低5.23%和4.43%。浅埋滴灌下,根长密度、总根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W3N3、W3N2高于其他处理,且吐丝后0-50 d时段内0-60 cm土层衰减幅度较低,80-100 cm土层差异较小;吐丝后0-50 d时段内0-100 cm土层平均根系衰减率W3N3与W3N2差异不显著,W3N2较W2N2和W1N22年分别低5.68%、5.44%和9.75%、11.98%,较W3N1低7.16%和6.77%。方差分析表明,滴灌量和施氮量对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均有显著影响,滴灌量对吐丝后0-50 d时段内0-60 cm土层根长密度、总根表面积和平均根系衰减率影响显著,施氮量对吐丝后0-50 d时段内0-60 cm土层根长密度、吐丝后0-30 d时段内0-60 cm总根表面积和吐丝后0-50 d时段内0-40 cm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浅埋滴灌 水氮运筹 根系衰减 产量
下载PDF
浅埋式滴灌技术在新疆阿苇灌区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春霞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7年第1期61-63,72,共4页
新疆是全国第二大牧区,通过浅埋式滴灌种植,研究苜蓿的根系、株干生长情况,对比分析发现浅埋式滴灌技术,能够节约水资源,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使牧区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得到改变,为牧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项目区牧民... 新疆是全国第二大牧区,通过浅埋式滴灌种植,研究苜蓿的根系、株干生长情况,对比分析发现浅埋式滴灌技术,能够节约水资源,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使牧区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得到改变,为牧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项目区牧民脱贫致富做出积极贡献。对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式滴灌 技术 新疆 牧业
下载PDF
浅埋滴灌不同灌溉定额对玉米田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8
作者 周鑫 杨恒山 +7 位作者 邰继承 葛选良 李媛媛 刘晶 王百雯 李丹丹 张瑞富 王静岩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2019-2020年,设传统畦灌常规灌量的40%(W1)、50%(W2)、60%(W3)3个灌溉定额,在西辽河平原研究玉米浅埋滴灌下灌溉定额对0~60 cm土层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浅埋滴灌下0~1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降低,随着... 2019-2020年,设传统畦灌常规灌量的40%(W1)、50%(W2)、60%(W3)3个灌溉定额,在西辽河平原研究玉米浅埋滴灌下灌溉定额对0~60 cm土层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浅埋滴灌下0~10 cm土层土壤盐分含量,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处理间差异逐渐增大。垂直滴灌带方向,距离滴头25 cm处,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平行滴灌带方向,在两个滴头中间,W1与W2、W3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土壤盐分垂直分布,0~30 cm各土层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降低;40 cm以下土层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升高。玉米浅埋滴灌下,30 cm以上土层盐分容易上移至地表聚集,增加灌溉定额使表层盐分水平方向上运移更远,垂直方向上运移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浅埋滴灌 灌溉定额 盐分运移 次生盐渍化
原文传递
浅埋滴灌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甜菜生长、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
9
作者 李智 郭晓霞 +10 位作者 黄春燕 菅彩媛 田露 韩康 任霄云 任惠敏 张鹏 刘佳 孔德娟 王珍珍 苏文斌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91,共6页
于2021-2022年连续2年研究浅埋滴灌条件下不同氮肥基追比对甜菜叶片厚度、单位长度内的叶脉数量、株高、叶面积指数(LAI)、根冠比、单株干物质量、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追肥比例的增加,含糖率、叶片厚度和根冠比呈降低... 于2021-2022年连续2年研究浅埋滴灌条件下不同氮肥基追比对甜菜叶片厚度、单位长度内的叶脉数量、株高、叶面积指数(LAI)、根冠比、单株干物质量、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肥追肥比例的增加,含糖率、叶片厚度和根冠比呈降低的趋势,而产量、产糖量、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N3处理(氮肥按基追比6:4)比CK处理(氮肥全部基施)产量提高6.93%~8.04%、产糖量提高6.12%~8.94%。相关性分析表明,甜菜产量与株高、LAI、单株干物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叶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浅埋滴灌条件下,氮肥按基追比6:4有利于甜菜产量和产糖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浅埋滴灌 生长指标 产量 含糖率
原文传递
播种量对浅埋滴灌宽幅匀播春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何增国 李树旺 +1 位作者 杨珍 赵军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64-568,共5页
为研究筛选甘肃河西地区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最佳播种量,以宁春4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产量构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浅埋滴灌宽幅匀播栽培条件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春小麦的株高也随之逐渐提... 为研究筛选甘肃河西地区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最佳播种量,以宁春4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浅埋滴灌条件下春小麦产量构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浅埋滴灌宽幅匀播栽培条件下,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春小麦的株高也随之逐渐提高,穗长和穗粒数随播种量增加均呈先增后降趋势。春小麦播种量为675万粒/hm^(2)时,穗长最长,为8.02 cm;穗粒数最多,为38.05粒;千粒重也较高,为39.4 g;折合产量最高,为8175.0 kg/hm^(2),且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建议在甘肃河西地区春小麦浅埋滴灌宽幅匀播栽培中播种量以675万粒/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滴灌 播种量 春小麦 宽幅匀播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
下载PDF
浅埋滴灌水氮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1
作者 谢忠 叶含春 +4 位作者 王振华 李海强 刘健 陈睿 许宇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7-1066,共10页
【目的】研究滴灌带浅埋、水氮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试验为完全区组设计,设置3个因素:覆土深度(0和5 cm)、灌水量(270、315和360 mm)、施氮量(195、255和315 kg/hm^(2))。【结果】在浅埋滴灌(5 cm)... 【目的】研究滴灌带浅埋、水氮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试验为完全区组设计,设置3个因素:覆土深度(0和5 cm)、灌水量(270、315和360 mm)、施氮量(195、255和315 kg/hm^(2))。【结果】在浅埋滴灌(5 cm)下,灌溉定额为315 mm、施氮量255 kg/hm^(2)时,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提升最明显。浅埋滴灌使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5.58%和16.77%,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8.32%、8.20%和8.16%。浅埋滴灌较不覆土滴灌(0 cm)处理净收益平均增收1092元/hm^(2),浅埋滴灌下灌水315 mm、施氮255 kg/hm^(2)净收益最高(10883元/hm^(2))。【结论】冬小麦较优的灌溉施肥方案为浅埋滴灌灌水315 mm,施氮25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浅埋滴灌 水氮配施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浅埋滴灌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作物耗水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洁 马鹏飞 +4 位作者 吴素利 李生众 李敏 朱永华 邢英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8,共8页
为探明玉米节水增粮的浅埋滴灌灌溉模式,于2021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开展田间种植试验。按作物各生育期设置低水(W1=125.4 mm)、中水(W2=153.6 mm)、高水(W3=166.8 mm)不同定额灌水水平,以滴灌100%水量为对照(CK=179.8 mm),分析不同处理下... 为探明玉米节水增粮的浅埋滴灌灌溉模式,于2021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开展田间种植试验。按作物各生育期设置低水(W1=125.4 mm)、中水(W2=153.6 mm)、高水(W3=166.8 mm)不同定额灌水水平,以滴灌100%水量为对照(CK=179.8 mm),分析不同处理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率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60 cm耕作土层土壤含水率随灌水量增加而变化明显;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在拔节期至灌浆期,土壤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玉米作物耗水量整体存在差异,表现为CK>W3>W2>W1。玉米生长特征变化趋势差异较大,W2处理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最高;各生育期玉米耗水量总体变化呈波动变化趋势,在拔节期—抽雄期达到峰值。玉米产量不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加,处理W2玉米产量最高,较CK处理增产5.65%,且水分利用率最大,为3.48 kg/m^(3)。在进一步优化节水技术之前,浅埋滴灌W2处理为灌水最佳方案。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半干旱地区玉米节水灌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滴灌 土壤含水量 水分利用系数 生长特征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灌溉措施下春玉米田间N_(2)O和CO_(2)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邰继承 李锐 +2 位作者 杨恒山 马金慧 萨如拉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为探究西辽河平原浅埋滴灌下春玉米田N_(2)O和CO_(2)排放通量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确定1天中最佳观测时间。在春玉米吐丝期,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大水漫灌(CK)和浅埋滴灌(DG)处理N_(2)O和CO_(2)日排放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 为探究西辽河平原浅埋滴灌下春玉米田N_(2)O和CO_(2)排放通量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确定1天中最佳观测时间。在春玉米吐丝期,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大水漫灌(CK)和浅埋滴灌(DG)处理N_(2)O和CO_(2)日排放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浅埋滴灌和大水漫灌两种灌溉方式下N_(2)O和CO_(2)排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日变化趋势与大气温度变化相似,呈单峰型排放曲线,排放峰值均出现在观测当天大气温度达到最高值后2小时左右。大水漫灌N_(2)O和CO_(2)日排放通量均值分别为199.21μg·m^(-2)·h^(-1)、217.77 mg·m^(-2)·h^(-1);浅埋滴灌N_(2)O和CO_(2)日排放通量均值分别为235.82μg·m^(-2)·h^(-1)、253.54 mg·m^(-2)·h^(-1),分别较大水漫灌增加了18.38%和16.43%。相关性分析表明,浅埋滴灌和大水漫灌处理N_(2)O、CO_(2)排放通量日变化与地表温度和10 cm地温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温度是影响N_(2)O和CO_(2)排放日变化的重要因素。通过矫正系数随时间分布结果分析表明,上午08:00—10:00时间段测得浅埋滴灌N_(2)O和CO_(2)排放通量最接近全天排放通量均值,为N_(2)O和CO_(2)排放最佳观测时间。建议西辽河平原浅埋滴灌下春玉米田吐丝期后可以选取上午08:00—10:00监测N_(2)O和CO_(2)排放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浅埋滴灌 N_(2)O CO_(2) 日变化
下载PDF
浅埋滴灌下不同水氮运筹对春玉米氮素积累、转运及利用的影响
14
作者 陈健 马达灵 +2 位作者 高聚林 于晓芳 胡树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9-22,共14页
灌水和施氮是调控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在土默川平原灌区,浅埋滴灌技术的应用处于初期阶段,高效水肥运筹模式不明确限制了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明确土默川平原灌区浅埋滴灌下水肥用量对玉米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为该地区浅埋滴灌水肥高... 灌水和施氮是调控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在土默川平原灌区,浅埋滴灌技术的应用处于初期阶段,高效水肥运筹模式不明确限制了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明确土默川平原灌区浅埋滴灌下水肥用量对玉米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为该地区浅埋滴灌水肥高效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于2021年和2022年在中国敕勒川现代农业博览园,选用‘先玉696’为供试品种,以施氮量为主区,设0 kg·hm^(-2)、210 kg·hm^(-2)、240 kg·hm^(-2)、270 kg·hm^(-2)、300 kg·hm^(-2)(N0、N1、N2、N3、N4)5个梯度,以灌水量为副区,设常规灌水(2021年为3690 m^(3)·hm^(-2)、2022年为3000 m3·hm^(-2))、节水20%、节水40%(W3、W2、W1)3个梯度,测定不同水氮运筹下玉米各器官氮素积累、转运、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与N4W3相比,N3W3氮素积累量、产量无显著差异,氮肥利用效率提高4.39%~14.61%、氮肥吸收效率提高4.06%~6.72%;N4W2处理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下降4.56%~18.11%,产量下降11.93%~28.01%,氮肥利用效率、氮肥吸收效率也均有下降趋势;N3W2产量及氮素积累、转运、利用率下降趋势更加明显。综上,土默川平原灌区浅埋滴灌下N4W3与N3W3产量差异不显著,但N3W3氮肥利用率更高,因此该区域浅埋滴灌下适宜水氮管理模式为灌水量3000~3600 m^(3)·hm^(-2)、施氮量27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滴灌 春玉米 不同水氮运筹 氮素积累转运 氮肥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浅埋式滴灌条件下毛管间距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永 缴锡云 +1 位作者 陈俊克 王树仿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255-260,共6页
为了探讨浅埋式滴灌毛管间距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在阿勒泰市青河地区进行苜蓿浅埋式滴灌田间试验,试验设置30、60、90 cm 3种毛管间距。通过观测各土层含水率、苜蓿毛细根密度以及生长指标等,研究毛管间距对土壤水分以及苜蓿生长的影响。... 为了探讨浅埋式滴灌毛管间距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在阿勒泰市青河地区进行苜蓿浅埋式滴灌田间试验,试验设置30、60、90 cm 3种毛管间距。通过观测各土层含水率、苜蓿毛细根密度以及生长指标等,研究毛管间距对土壤水分以及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管间距为60、90 cm处理的各土层含水率增值优于30cm处理;毛管间距30、60 cm处理苜蓿的毛细根密度明显高于毛管间距90 cm的处理;毛管间距为30、60 cm的处理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小,其中以间距60 cm处理为优,而间距为90 cm对其影响较大,不利于苜蓿的生长。因此,毛管间距以60 cm最优,适合该地区苜蓿的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式滴灌 毛管间距 土壤水分 苜蓿 生长指标
下载PDF
浅埋滴灌下尿素减量配施UAN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邰继承 韩镁琪 +3 位作者 杨恒山 张玉芹 马金慧 郭晓旭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6-144,共9页
为实现西辽河平原春玉米持续稳产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探索春玉米减氮增效新途径。以常规追施尿素(CK1,570 kg/hm^(2))为对照,设置不同比例减施尿素梯度和相应配施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处理分别为N1U处理(225 kg/hm^(2)尿素+75 kg/hm^(2)U... 为实现西辽河平原春玉米持续稳产和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探索春玉米减氮增效新途径。以常规追施尿素(CK1,570 kg/hm^(2))为对照,设置不同比例减施尿素梯度和相应配施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处理分别为N1U处理(225 kg/hm^(2)尿素+75 kg/hm^(2)UAN)、N2U处理(375 kg/hm^(2)尿素+75 kg/hm^(2)UAN),研究浅埋滴灌减施尿素配施UAN对春玉米物质积累、氮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N2U处理在总氮投入量减少25.12%的条件下春玉米产量不减少;N1U处理总氮投入量减少51.42%,产量显著下降。N2U处理总干物质积累量亦显著高于CK处理,吐丝期、完熟期分别增加12.84%~16.40%和6.05%~9.76%;完熟期总氮积累量相比CK增加20.55%~42.29%。N2U处理适量减少总氮投入量25.12%的条件下春玉米产量不降低,具有较好的高产高效优势,是西辽河平原同等地力条件下春玉米浅埋滴灌模式较合理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浅埋滴灌 尿素硝酸铵溶液 西辽河平原 氮效率
下载PDF
浅埋滴灌条件下优化施氮对西辽河平原春玉米田碳、氮足迹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邰继承 李锐 +2 位作者 杨恒山 张玉芹 张瑞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8-284,292,共8页
为探究西辽河平原浅埋滴灌条件下优化施氮对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氮足迹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连续2年进行定位试验,以传统漫灌常规常量追氮为对照(CK),设置浅埋滴灌下常量追氮(T1)和优化追... 为探究西辽河平原浅埋滴灌条件下优化施氮对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氮足迹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连续2年进行定位试验,以传统漫灌常规常量追氮为对照(CK),设置浅埋滴灌下常量追氮(T1)和优化追氮(T2:70%常量追氮)2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氮肥管理对春玉米产量、农田经济效益和农田碳氮足迹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漫灌,浅埋滴灌下T1和T2处理在增加玉米产量的同时提高农田经济效益(P<0.05)。土壤呼吸CO2碳排放是农田碳足迹主要来源,占比43%~44%,化肥是农业生产资料碳排放主要来源,占生产资料碳排放总量36%~43%;氮肥施用是输入氮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93%~95%。农田生态系统净碳值浅埋滴灌下T1和T2处理无显著差异,分别较传统漫灌CK处理增加15.43%,9.29%;碳效率浅埋滴灌下优化追氮T2处理最高,较CK处理提高10.63%。氮素平衡浅埋滴灌下优化追氮T2处理最接近零点,显著低于T1和CK处理(P<0.05);氮投入有效利用水平T2处理最高,显著高于CK处理(P<0.05)。综合来看,浅埋滴灌下优化追氮T2处理降低西辽河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氮排放,提高碳效率和氮投入有效利用水平,保证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是西辽河平原春玉米兼顾高产、高效和生态的水氮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滴灌 优化施氮 春玉米 碳足迹 氮足迹
下载PDF
氮磷肥施量对阿苇灌区苜蓿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铁成 张慧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35-1541,共7页
【目的】研究青河县阿苇灌区不同氮、磷肥水平对苜蓿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浅埋式滴灌灌水技术,通过田间试验,设置2种施肥类型3个施肥水平,1组无肥对比,实测并分析不同施肥水平下紫花苜蓿株高、茎粗、枝条数等... 【目的】研究青河县阿苇灌区不同氮、磷肥水平对苜蓿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浅埋式滴灌灌水技术,通过田间试验,设置2种施肥类型3个施肥水平,1组无肥对比,实测并分析不同施肥水平下紫花苜蓿株高、茎粗、枝条数等生长指标对产量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法建立模型并验证。【结果】苜蓿的株高、茎粗随着施肥量增大而增大,株高增幅最大为第二茬氮磷肥增幅分别为27%和20%,茎粗增幅最大为第一茬氮肥处理增加6%同时WUE提高31%,施肥量的大小对枝条数影响较小,回归方程W=11072.41+15.74N对不同氮肥条件下苜蓿增产效果进行模拟,效果较好。【结论】运用浅埋式滴灌技术开展苜蓿施肥试验,适宜的施肥类型与施量可以促进苜蓿生长,达到节水增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浅埋式滴灌 氮磷肥 生长指标 产量
下载PDF
玉米浅埋滴灌典型种植区参考作物腾发量的气象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戚迎龙 赵举 +2 位作者 李彬 尹春艳 冯晔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深刻了解玉米浅埋滴灌典型应用区农业气象要素对参考作物腾发量(ET0)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拓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EFAST)法对农业气象因子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明确不同ET0的气象成因,为了解获知农业气象变化对作物蒸散发耗水的影响以... 为深刻了解玉米浅埋滴灌典型应用区农业气象要素对参考作物腾发量(ET0)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拓展傅里叶幅度敏感性检验(EFAST)法对农业气象因子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明确不同ET0的气象成因,为了解获知农业气象变化对作物蒸散发耗水的影响以及合理设计灌溉制度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通辽市2017年、2018年生长季内的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具有西辽河流域的典型特征,即春季冷凉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水文年型分别为丰水年、平水年。ET0与日值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均风速、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日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该典型区气象因子对ET0的一阶、全局敏感性指数大小排序为:日均风速(0.220/0.324)>最高气温(0.125/0.157)>日均相对湿度(0.100/0.139)>日照时数(0.091/0.116)>最低气温(0.007/0.034),前4个指数为高敏感因子。2017年、2018年生长季ET0的界限分别为1.5~9.3、1.3~9.6 mm/d,采样气象值相应的ET0的界限为0.5~9.2 mm/d,作物生长季内高气温、大风速、低湿度、长日照出现频次越高,潜在蒸散耗水量越大,在农业气象的变化的影响下,使得灌溉制度需做出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腾发量 敏感性分析 Penman-Monteith模型 浅埋滴灌 农业气象
下载PDF
不同节水模式对阴山北麓马铃薯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今芝 陈瑞英 +4 位作者 乌兰 关婷 赵培荣 贾立国 吴云霞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3期60-66,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节水模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转运、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宜阴山北麓马铃薯推广应用的高效节水模式。【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分析比较了高垄滴灌(HRDI)、膜下滴灌(UMDI)、浅埋滴灌(SBDI)3种节水模式...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节水模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转运、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适宜阴山北麓马铃薯推广应用的高效节水模式。【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分析比较了高垄滴灌(HRDI)、膜下滴灌(UMDI)、浅埋滴灌(SBDI)3种节水模式在1500 m^3/hm^2(梯度1)和1950 m^3/hm^2(梯度2)灌水梯度下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转运、产量、商品特性、经济效益的差异情况。【结果】浅埋滴灌(SBDI)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SBDI1处理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都保持最高的全株干物质积累量,茎和叶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量对块茎的贡献率最高,成熟期SBDI2和SBDI1处理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286.05 g/株和274.67 g/株,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SBDI2处理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商品薯率最高,分别为6.65个、1.24 kg、90.80%。各处理产量由高到低为SBDI1>HRDI1>UMDI1>SBDI2>HRDI2>UMDI2,SBDI1处理产量最高,为47.40 t/hm^2,与其他处理相比,产量分别提高了1.61%、2.27%、3.27%、6.54%、10.23%;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马铃薯产量均表现为SBDI>HRDI>UMDI,灌水量1500 m^3/hm^2条件下3种节水模式马铃薯产量均高于灌水量1950 m^3/hm^2处理;SBDI1和SBDI2处理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分别为22604元/hm^2和22748元/hm^2。【结论】浅埋滴灌模式能够在节水节膜的前提下实现高产高效,可以将灌水量为1500 m^3/hm^2的浅埋滴灌模式作为新型高效节水模式在马铃薯生育期降水量为300~400 mm的阴山北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阴山北麓 浅埋滴灌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