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别语境中的女性书写 被引量:8
1
作者 赵娜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95-698,共4页
基于女性书写的性别特征,简要追溯西方女性书写的历史,评述女性书写的性别语境,分析以性别为基础的女性书写取得的成就,探讨了性别概念的定义,肯定两性的差异,强调无论是生理性别还是社会性别都是父权文化下的体制建构。同时指出其性别... 基于女性书写的性别特征,简要追溯西方女性书写的历史,评述女性书写的性别语境,分析以性别为基础的女性书写取得的成就,探讨了性别概念的定义,肯定两性的差异,强调无论是生理性别还是社会性别都是父权文化下的体制建构。同时指出其性别策略书写:双性同体、身体写作、女同性恋书写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女性书写 双性同体 身体写作 女同性恋
下载PDF
话语与表演:朱迪丝·巴特勒对性别身分的解构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建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85,共5页
性别作为一种社会身分由于其蕴含着对女性的不公,一直受到女性主义理论家的诘难。朱迪丝.巴特勒对性别身分的解构从话语建构和身分表演入手。她认为"性别"只是一种话语效果,"一种幻像的幻像"。"性/性别"... 性别作为一种社会身分由于其蕴含着对女性的不公,一直受到女性主义理论家的诘难。朱迪丝.巴特勒对性别身分的解构从话语建构和身分表演入手。她认为"性别"只是一种话语效果,"一种幻像的幻像"。"性/性别"都不是人类固有的物质属性,而是人类在社会权力关系网络中对性别规范和性别理想的不断表演。她试图解构和置换性别的二分机制,为不确定的性别和性征开放空间,但其实这也只是她个人建构的性别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性别 性别表演 话语效果 性别麻烦
下载PDF
Sex and racial disparitie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related cardiovascular events: 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 analysis (2019) 被引量:2
3
作者 Rupak Desai Ali Tariq Alvi +5 位作者 Advait Vasavada Yashwitha Sai Pulakurthi Bhavin Patel Adil Sarvar Mohammed Shreyans Doshi Ikechukwu Ogbu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4年第3期137-148,共12页
BACKGROU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ncreas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risk irrespective of other risk factors.However,large-scale cardiovascular sex and race differences are poorly understood.AIM To ... BACKGROU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increas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risk irrespective of other risk factors.However,large-scale cardiovascular sex and race differences are poorly understood.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FLD and majo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in subgroups usi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United States inpatient sample.METHODS We examined 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2019)to identify adult hospitalizations with NAFLD by age,sex,and race using ICD-10-CM codes.Clinical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comorbidities,and MACCE-related mortality,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cardiac arrest,and stroke were compared in NAFLD cohorts by sex and race.Multivariable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adjusted for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hospitalization features,and comorbidities.RESULTS We examined 409130 hospitalizations[median 55(IQR 43-66)years]with NFALD.NAFLD was more common in females(1.2%),Hispanics(2%),and Native Americans(1.9%)than whites.Females often reported non-elective admissions,Medicare enrolment,the median age of 55(IQR 42-67),and poor income.Females had higher obesity and uncomplicated diabetes but lower hypertension,hyperlipidemia,and complicated diabetes than males.Hispanics had a median age of 48(IQR 37-60),were Medicaid enrollees,and had non-elective admissions.Hispanics had greater diabetes and obesity rates than whites but lower hypertension and hyperlipidemia.MACCE,all-cause mortality,AMI,cardiac arrest,and stroke were all greater in elderly individuals(P<0.001).MACCE,AMI,and cardiac arrest were more common in men(P<0.001).Native Americans(aOR 1.64)and Asian Pacific Islanders(aOR 1.18)had higher all-cause death risks than whites.CONCLUSION Increasing age and male sex link NAFLD with adverse MACCE outcomes;Native Americans and Asian Pacific Islanders face higher mortality,highlighting a need for tailored interventions and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ajor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sex/gender disparities MORTALITY
下载PDF
性别史和情感史的交融:情感有否性别差异的历史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晴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5,共12页
性别史和情感史大约同时在20世纪末兴起,成为当今世界史坛引人瞩目的新流派。从西方史学发展的角度着眼,性别史和情感史的勃兴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情感表达的性别差异着手,史家揭示了性别构成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情感和性别于是成为历史研... 性别史和情感史大约同时在20世纪末兴起,成为当今世界史坛引人瞩目的新流派。从西方史学发展的角度着眼,性别史和情感史的勃兴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情感表达的性别差异着手,史家揭示了性别构成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情感和性别于是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性别构成的历史演变揭示,男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一种普遍和深入的权力关系,在近代社会表现尤为明显。性别史和情感史的联手,揭橥了欧洲二元论哲学思维的不足,有助于重新思考传统的历史分期,检讨以理性主义为前提的近代史学遗产。总之,性别史、情感史及与之相关的身体史、家庭史、儿童史等学派的兴盛,挑战了近代史学的“宏大叙事”,从“由内而外”的角度探究人的自身,涉及历史研究中更为根本和关键的问题,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身体的交流和互动及家庭、子女和社会的关系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史 情感史 妇女史 当代史学潮流 性别和社会性别
下载PDF
从性别不平等角度思考职场性骚扰的研究述评
5
作者 沈云芸 颜烔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7,共13页
职场性骚扰已成为性别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其不仅是对社会秩序的挑战,也是对个人权益的侵犯。权力差异与等级制度、组织氛围、性别偏见态度等因素被认为与性骚扰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职场性骚扰不仅对受... 职场性骚扰已成为性别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其不仅是对社会秩序的挑战,也是对个人权益的侵犯。权力差异与等级制度、组织氛围、性别偏见态度等因素被认为与性骚扰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职场性骚扰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造成伤害,同时在组织内部也造成恶劣影响,使负面后果扩散到组织和社会层面。聚焦性别不平等角度,通过总结与分析性骚扰的成因、影响因素及相关后果,探讨与展望职场性骚扰的防治与反馈机制,可揭示出女性在职场性骚扰行为中的受害处境及面临的现实伤害。如何建立更好的防治和反馈机制以消除工作场所中的不当性行为,还需进一步深化有关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骚扰 职场 性别不平等 性别偏见 性与性别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医疗领域性别公正问题及其治理
6
作者 吴红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性别平等与公正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医疗领域长期存在性别不公现象,在人工智能时代中亦不例外。从医疗领域内部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在全面认识医疗领域的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培育医务人员的性别意识,在人工智能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性别平等与公正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医疗领域长期存在性别不公现象,在人工智能时代中亦不例外。从医疗领域内部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在全面认识医疗领域的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培育医务人员的性别意识,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大力推进性别医学研究,目前许多国家与学术机构都朝着这个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推进数据公正,加强算法治理,实现社会观念与相关制度的发展进步。通过医疗领域性别公正问题的特殊性研究,我们倡导尽可能将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相结合,走向一种场景化的伦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疗 性别 公正 治理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性观念的起源:“五四”科学语境中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7,共10页
五四运动不但开启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新阶段,而且也标志现代性观念的兴起。围绕“人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这一时期的媒体和学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性”“性欲”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五四学人批判传统儒家压抑的性文化,从科学... 五四运动不但开启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新阶段,而且也标志现代性观念的兴起。围绕“人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这一时期的媒体和学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性”“性欲”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五四学人批判传统儒家压抑的性文化,从科学视角肯定人与生俱来的“性欲”,强调女性和男性在性维度上拥有平等的权利。性观念、性知识和性话语在五四时期的形成,不但形塑了现代中国人的性观念,而且展现了科学话语在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力,从侧面论证了五四运动之于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科学语境 性观念 性别
下载PDF
Would Adding Low Doses of Lithium Salts and/or Prebiotic Fibre Interventions to an Effective Exercise Protocol Further Enhance Retention of Cognitive Integrity? Potential for Preventing Loss of Cognition with Aging Using Combinations of Low Cost Regimens
8
作者 David A.Hart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It is clear that loss of cognition is becoming epidemic in our aging society. Onset of dementia and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s are very prevalent and the prognosis is not optimistic that numbers will decrease in th... It is clear that loss of cognition is becoming epidemic in our aging society. Onset of dementia and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s are very prevalent and the prognosis is not optimistic that numbers will decrease in the coming decades. Thus, this epidemic is impa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primarily females, as well as the health care systems of many countries. Of relevance is the fact that large clinical trials of candidate drugs to treat these conditions have not been overwhelming successes, indicating that we may need to take new directions or focus on prevention. One conservative approach in this regard has been the use of exercise protocols to both retain cognition and inhibit progression of loss. 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exercise protocols, it may be time to step back and ask “how can these successes be augmented to further inhibit risk and stabilize loss ear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conditions?” An example of how this could be approached is via supplementation with low doses of minerals such as lithium salts, or supplementation of the diet with prebiotics in patients with obes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 Regarding the former, recent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 of Li in the drinking water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incidences of cognitive diseases/conditions. While not definitive, such clues may warrant performing controlled studies using low doses of lithium salts plus exercise to further optimize impact on retention of cognition in those at risk, or those with early disease. Similarly, patients with obesity are at higher risk to develop dementia, and prebiotics can correct some of the metabolic de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microbiome in such patients to impact risk. Thus, multiple low cost interventions plus exercise could further enhance retention of cognitive integrity in specific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ON Dementia EXERCISE Lithium SALTS sex/gender Obesity PREBIOTICS
下载PDF
作为创伤症候的性与性别——伍邝琴《裸体吃中餐》中的性相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蔡晓惠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111,共8页
美国华裔性别书写始终与华裔社群在美国的现实生存状况以及其被歧视、被边缘化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90年代之后,在文化多元主义、全球化等后现代力量影响之下,华裔美国文学在性和性别书写上趋于多元和复杂,《裸体吃中餐》便是其中一个... 美国华裔性别书写始终与华裔社群在美国的现实生存状况以及其被歧视、被边缘化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90年代之后,在文化多元主义、全球化等后现代力量影响之下,华裔美国文学在性和性别书写上趋于多元和复杂,《裸体吃中餐》便是其中一个代表性文本。文中的华裔女孩罗碧,在性别和性相中展现出许多反传统的面向,即她的承诺无能、酷儿倾向和乱伦渴望。本文认为,这是人物深陷于种族、阶层、家庭、性别的复杂纠葛中的迷惘和挣扎,是表征于个人性相的父权制、种族主义等文化创伤的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体吃中餐》 性与性别 创伤 种族主义 父权制
下载PDF
试谈玛丽亚·艾琳·弗尼斯《夜里如何?》一剧中的先锋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国强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6,共8页
玛丽亚·艾琳·弗尼斯是美国当代一位颇有代表性的女性先锋戏剧家。她在《夜里如何?》一剧中,对男、女同性恋话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超越传统女权主义有关"性"与"性属"等问题的认识。她在创作中全方位地... 玛丽亚·艾琳·弗尼斯是美国当代一位颇有代表性的女性先锋戏剧家。她在《夜里如何?》一剧中,对男、女同性恋话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超越传统女权主义有关"性"与"性属"等问题的认识。她在创作中全方位地采用了颇具先锋性的"组装"式框架,把现实主义、未来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手法引申到这个框架中。本文就《夜里如何?》一剧中有关超越"性"与"性属"的先锋主题、"组装"的先锋戏剧框架以及解构的话语框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从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析出弗尼斯戏剧的先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亚·艾琳·弗尼斯 先锋性 性与性属 故事结构 话语结构
原文传递
新疆民俗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其性别意识符号的表达
11
作者 杨婷婷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如同历史一样,新疆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也经历着时间的洗礼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化、发展着,秦汉,魏晋隋唐,元明清时期的新疆民俗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在这些变化中,民俗事项本身体现出了鲜明的性别意识,在物质民俗与精神民俗中,男性... 如同历史一样,新疆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也经历着时间的洗礼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化、发展着,秦汉,魏晋隋唐,元明清时期的新疆民俗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和特点,在这些变化中,民俗事项本身体现出了鲜明的性别意识,在物质民俗与精神民俗中,男性与女性的表现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文化 性别意识
下载PDF
汉字形声化与性别认知
12
作者 张新艳 《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254-266,共13页
以生理性别、社会性别认知为基础而产生的性别认知,开启了阴阳哲学。性别认知有物质与哲学两个层面。前者是人们对动植物的性指称、性分类以及社会化性角色的认识成果,这些认识成果在汉字中有充分的记录。后者指性别认知中的整体观照、... 以生理性别、社会性别认知为基础而产生的性别认知,开启了阴阳哲学。性别认知有物质与哲学两个层面。前者是人们对动植物的性指称、性分类以及社会化性角色的认识成果,这些认识成果在汉字中有充分的记录。后者指性别认知中的整体观照、二元辩证、互动生成思想。这些思想对汉字的整体性、形符与声符的生成能力、形符与声符的辩证与互动存在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是汉字形声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化 性别 阴阳
下载PDF
论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偏离现象
13
作者 黄秀琴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30-134,共5页
“零度与偏离”是王希杰先生修辞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运用偏离理论从性别的正负偏离、成长题材的偏离和缺失、硬偏离和软偏离、显性偏离和隐性偏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儿童文学的现状,即存在的性别感的缺失、对“性描写”的避忌、成长... “零度与偏离”是王希杰先生修辞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运用偏离理论从性别的正负偏离、成长题材的偏离和缺失、硬偏离和软偏离、显性偏离和隐性偏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儿童文学的现状,即存在的性别感的缺失、对“性描写”的避忌、成长题材脱离现实、儿童语言虚假做作等问题。找寻其原因并探讨其对策,进而促进作家的社会担当情怀,提高写作水平和敏感度,促进儿童文学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偏离 性与性别 成长主题 王希杰修辞理论
下载PDF
近代以来西方学界的性征研究:理论构建,研究重点与多元取向
14
作者 陈燕 何昌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9,共8页
以近代以来西方学界的"性征"研究为轴线,探讨其理论构建的历程、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定义、同性恋研究的多元取向,评价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得失,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将来的研究走向;认为西方学界对"性征"的研究映... 以近代以来西方学界的"性征"研究为轴线,探讨其理论构建的历程、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定义、同性恋研究的多元取向,评价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得失,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将来的研究走向;认为西方学界对"性征"的研究映射出跨学科和科学发展的影响,凸显了人类性征的生物性和社会文化性的糅杂本质,不再追随单一的主流理论,摒弃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划分,拒绝男/女性别非此即彼的传统观点,直面个体差异、区域差异和文化差异,接受多元动态的学术探索,逐渐逼近人类性征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征 生物性别/社会性别 同性恋 理论构建 西方学界
下载PDF
立足问题,无关中西:在历史的内在脉络中建构的学科——对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思想史考察 被引量:25
15
作者 宋少鹏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51,共19页
文章从历史的内在视域出发,就gender进入中国的历史进程以及"妇女/性别研究"的命名进行了思想史考察,指出相对西方的同类研究,中国妇女/性别研究"以妇女为中心"、重"社会性别"轻sexuality研究的学科特质... 文章从历史的内在视域出发,就gender进入中国的历史进程以及"妇女/性别研究"的命名进行了思想史考察,指出相对西方的同类研究,中国妇女/性别研究"以妇女为中心"、重"社会性别"轻sexuality研究的学科特质,恰恰是90年代的中国学者基于自己的问题意识、为解决自己关切的问题——包括社会问题与理论焦虑,从在地出发的"拿来主义"的策略,是在既有的历史条件下,包括既有理论基础、文化传统、思维结构与问题意识下的创造性运用与转化。文章意在阐明对于学科建设,勿囿于中/西、传统/现代的二元架构,故步自封。真正的文化自信应立足在时在地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在长时段的历史脉络与宽阔的全球视域中理解自己的文化与精神特质,打通古今中西之思想资源,面向未来构建自己的学术真问题,才能走出"本土化"的焦虑,因为一切真问题都是在时在地化的。"本土化"与中—西权力结构中的权力焦虑有关,这一敏感当然需要,甚至必不可少,但不能陷入非此即彼的逻辑困境中而不可自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der 社会性别 性/社会性别研究 本土化 历史内在视域
原文传递
性/性别系谱学批判:朱迪斯·巴特勒对性/性别二元论的驳斥
16
作者 张姚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7-95,共9页
为反对生理决定论,第二波女性主义者开始区分性与性别的概念。盖尔·鲁宾提出“性/性别体系”,将性别视为性经过社会生产过程的结果,促进了性别理论的发展。波伏瓦对性与性别的区分进一步固化了性/性别二元论,即性别由社会文化建构... 为反对生理决定论,第二波女性主义者开始区分性与性别的概念。盖尔·鲁宾提出“性/性别体系”,将性别视为性经过社会生产过程的结果,促进了性别理论的发展。波伏瓦对性与性别的区分进一步固化了性/性别二元论,即性别由社会文化建构形成,性则是性别的自然物质基础。朱迪斯·巴特勒反对性/性别二元论,认为它将性本身确立为不变的,这为强制的性别规范提供了本体论基础。她主张,性同性别一样是一种社会建构。为此,巴特勒运用福柯的系谱学方法对性、性别等基本范畴进行解构,消解了性/性别二元论的稳定性,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迪斯·巴特勒 性/性别二元论 系谱学
下载PDF
女性文学——浮出历史地表的另一含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万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女性文学“浮出历史地表”的含义不仅是指对传统性别秩序的抗衡 ,以取得跟男性平等的话语权力 ,而且也指女性历史积淀下的艺术潜质的释放。女性“暴力美学”所呈现人性层面上的生命体验的极致 ,女性对色、声、味的感知优势中包含的美学... 女性文学“浮出历史地表”的含义不仅是指对传统性别秩序的抗衡 ,以取得跟男性平等的话语权力 ,而且也指女性历史积淀下的艺术潜质的释放。女性“暴力美学”所呈现人性层面上的生命体验的极致 ,女性对色、声、味的感知优势中包含的美学潜能 ,女性语言构成的文本魅力 ,这些久被拘囿、遮蔽的艺术潜质 ,在 90年代前后的中国大陆、台港、海外女作家创作中都得到了清醒的自审和不懈的开掘 ,构成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真正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性别艺术 艺术潜质 华文文学
下载PDF
性别化创新的分析逻辑——科学研究中的性与性别分析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欣桐 陈劲 梁琳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59-1667,共9页
性别化创新是一种新兴的创新范式,能够反哺科学研究、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对两性的责任。性别化创新的分析逻辑,是从逻辑起点和过程演进两方面来解构性与性别分析法的嵌入。性别化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对科学研究进行性别维度的反思,性别... 性别化创新是一种新兴的创新范式,能够反哺科学研究、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对两性的责任。性别化创新的分析逻辑,是从逻辑起点和过程演进两方面来解构性与性别分析法的嵌入。性别化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对科学研究进行性别维度的反思,性别化创新的过程演进是将性与性别分析法嵌入科学研究全过程,涵盖了对性别数据、女性经验与经历的收集、汇总、分析、挖掘和转换方法,并与外部的科学研究与创新环境形成互动。性别化创新的分析逻辑强调了性与性别要素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完成女性数量修正、制度修正和知识修正,从而对科学研究本身进行反思与逻辑重构、输出对两性的责任与普惠价值取向,并实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化创新 性与性别分析 分析逻辑 科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一种虚浮无根的女性主义理论——盖尔·卢宾《女人交易》细读和批判
19
作者 吕保田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4-68,共5页
盖尔·卢宾的《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是一篇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文献。然而,它的理论创构方式却不具有健全的综合意义,而是片面地走上了形式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道路,依托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以求达成解构... 盖尔·卢宾的《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是一篇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理论文献。然而,它的理论创构方式却不具有健全的综合意义,而是片面地走上了形式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道路,依托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以求达成解构的目的。它的思想路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在很大程度上,它对待前人理论遗产的态度往往是断章取义、主观发挥的。它过分地强调"性/社会性别制度"的自足性和优先性,将它视为导致女性压迫的根源。因此,它所提出的女性解放方案也就仅仅是从这个制度上来着眼的,而不是从整个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方面来考虑的。总之,从宏观的理论设计到具体的理论阐释,盖尔·卢宾都存在着严重的脱根失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尔·卢宾 “性/社会性别制度” 女性主义 结构人类学 精神分析学
下载PDF
性与性别: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小说叙事
20
作者 卢建红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74,共4页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性文学创作形成一脉强劲的支流 ,出现了郁达夫、张资平、叶灵凤、凌叔华、丁玲一批涉性的作家和作品。他 (她 )们的创作被视为个性解放、妇女解放的一部分 ,受到后世的肯定。但从性别叙事的角度看 ,男女作家表现出鲜...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性文学创作形成一脉强劲的支流 ,出现了郁达夫、张资平、叶灵凤、凌叔华、丁玲一批涉性的作家和作品。他 (她 )们的创作被视为个性解放、妇女解放的一部分 ,受到后世的肯定。但从性别叙事的角度看 ,男女作家表现出鲜明的不同 ,表明二十年代小说创作中的性别差异和创作者的性别自觉问题刚刚浮出水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叙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小说 性叙事 郁达夫 张资平 叶灵凤 性解放 茅盾 沈从文 冯沅君 凌淑华 丁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