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CU重症患者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巧玲 赵慧玲 +3 位作者 邱文抒 陈冰华 林菁 陈钗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5,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外科ICU(SICU)患者身体功能现状及活动能力水平,为开展早期活动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SICU符合条件患者100例,应用切尔西危重患者身体功能评估工具(CPAx)和佩尔梅危重患者活动评分量表进行评... 目的调查分析外科ICU(SICU)患者身体功能现状及活动能力水平,为开展早期活动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SICU符合条件患者100例,应用切尔西危重患者身体功能评估工具(CPAx)和佩尔梅危重患者活动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SICU患者身体功能评分3~29(14.83±1.91)分,活动能力评分3~15(8.30±1.62)分;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机械通气的患者身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段、是否使用身体约束及机械通气、有无引流管的患者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SICU患者的身体功能和活动能力评分较低,需积极开展重症患者群体中早期活动相关评估,实施适宜的干预措施,改善重症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患者 身体功能 活动能力 早期活动 评估
下载PDF
重建口咽胃内环境预防重症患者内源性感染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伟权 熊杰 商薇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8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重建重症患者口咽胃内环境的有效护理措施,以降低内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6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监测患者口咽部及胃内的pH值、细菌生长变化及行痰培养。观察组根据各部位pH值及细菌培养监测结... 目的探讨重建重症患者口咽胃内环境的有效护理措施,以降低内源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6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监测患者口咽部及胃内的pH值、细菌生长变化及行痰培养。观察组根据各部位pH值及细菌培养监测结果给予相应口腔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酸化胃内容物、选择性肠道去污染等措施清除感染源;对照组予ICU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第3、7天,观察组口咽部及胃内的pH值及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患者入院7d时,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危重症患者口咽胃内的pH值及细菌变化监测,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防止菌群异位定植与移位,可显著降低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口咽 内环境 内源性感染 pH值 细菌培养
下载PDF
急诊危重症患者30天死亡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分析
3
作者 刘红新 武小娟 孟舰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7期778-785,共8页
目的研究急诊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及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诊危重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入... 目的研究急诊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及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诊危重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入院24 h内临床生化指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得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得分等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30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诊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SOFA得分、APACHEⅡ得分、D-二聚体、NLR对急诊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595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其中生存组1359例,死亡组236例。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血乳酸、D-二聚体水平及SOFA得分、APACHEⅡ得分较高(P<0.05),淋巴细胞计数较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2.078,95%CI(1.245,3.466)]、D-二聚体[OR=1.876,95%CI(1.313,2.680)]、SOFA得分[OR=1.626,95%CI(1.152,2.296)]、APACHEⅡ得分[OR=1.597,95%CI(1.103,2.313)]是急诊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OFA得分、APACHEⅡ得分预测急诊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18[95%CI(0.794,0.842)]、0.810[95%CI(0.783,0.838)];NLR联合D-二聚体的AUC为0.965[95%CI(0.957,0.973)]。结论入院后24 h内NLR、D-二聚体、SOFA得分、APACHEⅡ得分是急诊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NLR、D-二聚体可作为急诊危重症患者30 d死亡的敏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D-二聚体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期营养支持降低ICU肿瘤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小兰 刘祥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7期166-167,170,共3页
目的对ICU肿瘤重症患者通过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对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68例患者,把他们当成该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 目的对ICU肿瘤重症患者通过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对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68例患者,把他们当成该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营养支持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早期肠内+肠外的营养支持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发生呼吸机肺炎(VAP)的概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死亡率展开对比分析;再将两组患者的治疗之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含量以及血清白蛋白含量情况展开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获得的VAP得发生概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4.71%、(8.49±3.25)d、(10.98±1.26)d、 8.82%,而对照组患者获得的VAP得发生概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死亡率分别为:26.47%、(13.29±2.57)d、(16.49±2.01)d、23.53%,观察组患者获得的VAP得发生概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死亡率均显著优良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4 8, t=5.023 5, 4.259 4, 5.467 2, 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含量以及血清白蛋白含量情况分别为:(107.54±8.48)g/L、(17.2±1.24)×10~9/L、(33.58±2.75)g/L、(59.48±3.67)g/L,对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含量以及血清白蛋白含量情况:(97.24±8.41)g/L、(16.25±1.21)×10~9L、(27.35±2.56)g/L、(47.65±3.49)g/L,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含量以及血清白蛋白含量情况的改善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1 6,3.526 9,4.219 8,4.751 3,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降低ICU肿瘤重症患者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营养支持 ICU 肿瘤重症患者 呼吸机 肺炎
下载PDF
急危重病人血流动力学最佳化状态治疗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卢君强 李春盛 +2 位作者 刘福平 Jack Kern WC Shoemaker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17-620,共4页
目的 探讨有关急危重病人血流动力学状态达到最佳化治疗研究中肺动脉导管 (Swan -Ganz)与复苏治疗的关系 ,评估生理、临床、治疗等方面因素对复苏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MEDLINE(英文医学文献资料网库 )中搜集所有与Swan -Ganz和血... 目的 探讨有关急危重病人血流动力学状态达到最佳化治疗研究中肺动脉导管 (Swan -Ganz)与复苏治疗的关系 ,评估生理、临床、治疗等方面因素对复苏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MEDLINE(英文医学文献资料网库 )中搜集所有与Swan -Ganz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关的 71篇研究文献。按照限定条件进行筛选 :①病人类型 :急性病 ,高危外科手术病人 ,创伤 ;②达到血流动力学指标正常值或超常值标准 ;③控制组死亡率 >2 0 % (危重组 )或 <15 % (一般组 ) ;④治疗后达到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早晚 ;其中 2 1项研究接受Meta分析。结果 在危重组 ,早期达到血流动力学超常值治疗 ,2 1项研究中的 7项显示在控制组与治疗组之间死亡率有显著性的差别 (P <0 0 5 ) ;而晚期达到血流动力学超常值治疗的 6项研究 ,两组之间死亡率无显著性的差别 (P >0 0 5 )。在一般组 ,达到血流动力学正常值治疗的 5项研究和超常值治疗的 3项研究显示 ,控制组与治疗组之间死亡率无显著性的差别。结论 经Swan -Ganz引导早期达到血流动力学超常值治疗 ,能降低重病组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状态 肺动脉导管 急危重病人 META分析
下载PDF
双控法在整建制接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隔离病区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成守珍 李智英 +5 位作者 郑莹 黄天雯 乔金方 彭淑辉 骆丽 罗健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索快速、高效地整建制接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区的方法,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方法应用清单查检与甘特图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在驰援武汉市整建制接管重症隔离病区过程中需... 目的探索快速、高效地整建制接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区的方法,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借鉴。方法应用清单查检与甘特图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在驰援武汉市整建制接管重症隔离病区过程中需要的人员、设备、物资、制度流程和环境5项管理进行内容控制和时间控制,确保隔离病区各项应急工作顺利开展。结果医疗队在2 h内完成人员集结,到达武汉市24 h内整建制接管重症隔离病区,48 h内收满100张床位的重症患者,各项生命支持设备、物资到位,应急预案完成。救治2个月,重症、危重症患者占比超过90%,患者出院、转出超过91%,医疗队队员零感染、零意外。结论双控法在整建制接管新冠肺炎重症隔离病区的护理管理和持续改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应对新冠肺炎等重大突发疫情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单 甘特图 重症隔离病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原文传递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7
作者 唐岳峰 支启华 +5 位作者 李广仁 王凤林 张伟 刘鹏 叶勇 王非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89年第3期154-157,共4页
1984年12月~1988年12月对4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术前CTR均>0.70,心功能Ⅲ级27例、Ⅳ级19例。绝大部分患者伴有肝、肺和肾功能损害。35例做了MVR、11例为MVR+AVR,其中14例同时施行三尖瓣环成形术。手术死亡率为8.... 1984年12月~1988年12月对4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术前CTR均>0.70,心功能Ⅲ级27例、Ⅳ级19例。绝大部分患者伴有肝、肺和肾功能损害。35例做了MVR、11例为MVR+AVR,其中14例同时施行三尖瓣环成形术。手术死亡率为8.7%。术后随诊最长51个月,晚期死亡2例。余40例心功能上升为Ⅰ~Ⅱ级。本文讨论了此类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替换术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C-反应蛋白变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曦 严永俊 +2 位作者 李锐 邓继延 刘国锋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1889-1891,共3页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入院后第1、3、7天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以及入院后第1天的C-反应蛋白与住院时间的关...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在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入院后第1、3、7天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以及入院后第1天的C-反应蛋白与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而白细胞数在正常范围内,C-反应蛋白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结论: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呈现"分离"现象是本次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一个临床特点,随着C-反应蛋白的增高,住院时间也显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重症病例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_1N_1流感146例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9
作者 张小德 陈卫文 +3 位作者 尹逊国 张超 李锐 李贵梅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36-141,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发病特征和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146例重症及危重症甲型流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消化道症状、体温、呼吸频率、啰音范围、LYM绝... 目的探讨重症及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发病特征和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146例重症及危重症甲型流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消化道症状、体温、呼吸频率、啰音范围、LYM绝对值、Plt、CK、CREA、PaO2及乳酸为独立的影响疾病进展因素;无激素治疗组与小剂量激素治疗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激素治疗组与大剂量+小剂量维持治疗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激素治疗组与大剂量+小剂量维持治疗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危重症患者小剂量组与大剂量冲击+小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早期治疗组与中晚期治疗组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应用疗程7~14 d组的有效率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组三个时段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无创+有创通气组最高,其次为有创通气组,最低为无创通气组,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入院时消化道症状、体温、呼吸频率及啰音范围与疾病进展有密切的关系,淋巴细胞、血小板、肌酐、肌酸激酶、氧分压及LAC都与本病的疾病进展有关.研究中激素的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也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重症及危重症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