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台风“云娜”灾害特征及其评估 被引量:12
1
作者 施素芬 赵利刚 《气象科技》 2006年第3期315-318,共4页
根据0414号台风“云娜”灾情调查,使用模糊聚类方法对1949~2004年影响浙江省的重大台风灾害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台风“云娜”是浙江省1956年以来所遭遇的最严重台风灾害.综合评估结论:①建国以来台风灾害损失与工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呈上... 根据0414号台风“云娜”灾情调查,使用模糊聚类方法对1949~2004年影响浙江省的重大台风灾害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台风“云娜”是浙江省1956年以来所遭遇的最严重台风灾害.综合评估结论:①建国以来台风灾害损失与工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呈上升趋势,台风“云娜”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当年生产总值之比为3.54:100;②风暴潮为沿海台风灾害的主要因子,建成标准海塘后,大风上升为首要致灾因子;③沿海农村新建(构)筑物和城市广告牌在台风“云娜”中安全问题突出,民营企业抗灾能力也凸显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台风 致灾因子 模糊聚类 灾害评估
下载PDF
1601号“尼伯特”台风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毅 陈思学 吕思思 《暴雨灾害》 2017年第6期542-549,共8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产品及福建省自动气象站资料,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中尺度系统以及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分析了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造成福建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产品及福建省自动气象站资料,从高空环流形势、地面中尺度系统以及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分析了2016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造成福建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造成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是在台风外围强风速带触及福建沿海时形成的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上发展的,高低空辐散与辐合耦合配置以及对流层中层干空气侵入的不稳定层结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台湾岛地形对台风空心结构形成、外围强风带影响与台风东侧气流分流并在福建中部沿海汇合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特大暴雨 中尺度系统 地形作用 空心结构
下载PDF
1522号强台风“彩虹”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郭媚媚 唐洁 +1 位作者 李文辉 陈国贞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3期69-73,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Micaps、自动气象站资料,对1522号台风"彩虹"的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单站气象要素演变特征、环境条件及中小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肇庆各地气压最低值出现在台风登陆前后1h内,强降水峰值... 利用常规观测、Micaps、自动气象站资料,对1522号台风"彩虹"的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诊断、单站气象要素演变特征、环境条件及中小尺度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肇庆各地气压最低值出现在台风登陆前后1h内,强降水峰值出现前约1-2h,强降水发生前气压突降现象与强降水的时段有很好的相关性,能为预报提供参考;台风"彩虹"发展在东北高西南低气压场背景条件下,往垂直风切变小的地方移动;暖云层厚度较厚,暖云层中水汽接近饱和,地面至850h Pa和700h Pa的风垂直切变数值均比地面至500h Pa大。中低层的风垂直切变很大,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小涡旋的长时间维持,配合强盛的东南风,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作用下,有利于产生持续的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强台风 “彩虹” 特征 成因
下载PDF
强台风“妮妲”降水过程惠州雨滴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捷雄 陈美玲 +3 位作者 陈思 徐楚忠 吴晓鑫 霍倩岚 《广东气象》 2022年第3期11-14,共4页
利用惠州市惠阳观测站雨滴谱数据,分析了强台风“妮妲”过程期间台风降水的雨滴谱特征。强台风“妮妲”过程期间最大雨滴浓度为28662 m^(-3),最大瞬时降雨强度为96 mm/h,以小雨滴居多,直径小于1 mm的雨滴占总浓度的91.08%,平均雨滴直径D... 利用惠州市惠阳观测站雨滴谱数据,分析了强台风“妮妲”过程期间台风降水的雨滴谱特征。强台风“妮妲”过程期间最大雨滴浓度为28662 m^(-3),最大瞬时降雨强度为96 mm/h,以小雨滴居多,直径小于1 mm的雨滴占总浓度的91.08%,平均雨滴直径D_(m)在0.5mm左右,众数直径D_(d)最多为0.437 mm,平均体积直径D_(v)的平均值为0.723 mm,优势直径中最多的为1.375 mm的雨滴,中数体积直径集中在1.062~1.375 mm之间,强台风“妮妲”惠州的降水以非对流性降水为主。随着强台风“妮妲”登陆靠近,大小雨滴的浓度均急剧增加,出现少量大于6.5 mm的大滴,接近台风中心后呈下降趋势,随后又增加并保持较高浓度小雨滴。应用指数分布和Г分布模型对雨滴谱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指数分布拟合效果略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强台风 台风妮妲 雨滴谱 惠州
下载PDF
强台风作用下开关站构支架破坏及加固分析
5
作者 李真 谭集慧 蒲鸥 《红水河》 2023年第6期85-89,共5页
沿海地区的频繁强台风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笔者以某核电站500 kV开关站为研究背景,对其出线钢构架、设备钢支架在15级强台风上限风速45.4 m/s作用下的受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架柱、地线柱、避雷针无法满足该荷载条件... 沿海地区的频繁强台风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笔者以某核电站500 kV开关站为研究背景,对其出线钢构架、设备钢支架在15级强台风上限风速45.4 m/s作用下的受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架柱、地线柱、避雷针无法满足该荷载条件下的规范要求,构架梁和设备支架杆满足要求。针对不满足要求的构件,结合整改工程量和停电时间的因素,提出更换地线柱和避雷针的方案,构架柱在出线侧进行原位加固的方案。同时提出通过调整导线跨度和弧垂控制导线拉力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台风 开关站 构架 支架 加固
下载PDF
超级强台风袭击的紧急医疗救援 被引量:3
6
作者 钟炳图 王朝森 +2 位作者 陈学秀 黄以撒 肖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975-977,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社会与经济迅猛发展,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我国面临各种灾害的威胁,沿海地区台风、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6年8月10日17:25,超强台风“桑美”正面袭击浙江苍南县,给苍南大地带来空前灾难,“桑美...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社会与经济迅猛发展,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我国面临各种灾害的威胁,沿海地区台风、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06年8月10日17:25,超强台风“桑美”正面袭击浙江苍南县,给苍南大地带来空前灾难,“桑美”台风是新中国成市以来登陆祖国大陆最大的台风灾害事件。本次台风造成受伤人数2484例。死亡193例,失踪11例。苍南广大医务人员发扬救死扶伤、连续作战精神,2484例伤员均得到及时救治,其中2013例轻伤员经急诊清创、缝合、对症治疗后24h内离院;收住院伤病员471例,其中危重患者94例,手术治疗156例,3d内出院216例,4~7d出院145例,8~10d出院65例,10d以上出院45例,均为临床治愈,无1例院内死亡。应对重大突发灾害事件,建市完善的应急医疗体系,实行院外、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强化急救演练,多部门协调配合,是降低灾害事件所致伤员死亡率和伤残率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台风 袭击 紧急医疗救援
下载PDF
台风“天鸽”和“山竹”对肇庆风雨影响的对比分析
7
作者 宋晓君 章文鑫 +1 位作者 周静 李玉环 《广东气象》 2020年第4期23-26,31,共5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加密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台风"天鸽"和"山竹"天气过程中肇庆的风雨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鸽"和"山竹"登陆时强度相当...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加密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台风"天鸽"和"山竹"天气过程中肇庆的风雨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鸽"和"山竹"登陆时强度相当,登陆后移动路径相似、移速相仿,两次台风过程对肇庆风雨影响的强度都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但"山竹"过程大风、暴雨天气范围更大,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且局地出现了龙卷天气。热带气旋对肇庆的风雨影响差异主要与其结构、范围大小、登陆后维持在台风级别的持续时间、以及肇庆独特的地形分布有关。低层垂直风切变、强天气威胁指数和粗理查逊数对台风外围局地龙卷天气的发生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强台风 龙卷 台风“天鸽” 台风“山竹” 肇庆
下载PDF
广东省防御强台风“彩虹”主要措施及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赖晖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9-31,共3页
介绍强台风"彩虹"基本情况,广东省采取的主要防御措施,在防御"彩虹"过程中得到的启示,并提出完善防御强台风建议。
关键词 强台风 "彩虹" 措施 启示
下载PDF
“威马逊”强台风对广西沿海某架空输电线路基本风速取值影响的分析论证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昌发 王乐 《红水河》 2016年第5期103-106,共4页
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在北部湾防城港光坡镇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48 m/s,导致众多已经建成运行的输电线路出现不同程度的事故。笔者通过现场调查、收集"威马逊"台风后的灾情记录及气象站实测风速资料,估... 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在北部湾防城港光坡镇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48 m/s,导致众多已经建成运行的输电线路出现不同程度的事故。笔者通过现场调查、收集"威马逊"台风后的灾情记录及气象站实测风速资料,估算重现期,重新进行频率计算,进一步分析和论证拟建的某输电线路基本风速取值的正确性,为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强台风 基本风速
下载PDF
强台风“黑格比”登陆过程中近地风场特性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秋胜 戴益民 +1 位作者 李正农 胡尚瑜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61,共8页
为准确研究低矮房屋的风载特性,基于建造在强台风"黑格比"登陆地点的低矮房屋原型实测房,对强台风"黑格比"登陆的全过程进行了监测,获取了在强台风登陆过程中近地风场及实测房屋表面风压的实测数据。通过对台风登... 为准确研究低矮房屋的风载特性,基于建造在强台风"黑格比"登陆地点的低矮房屋原型实测房,对强台风"黑格比"登陆的全过程进行了监测,获取了在强台风登陆过程中近地风场及实测房屋表面风压的实测数据。通过对台风登陆过程的风速及风向、阵风因子、湍流度、湍流积分尺度和风速谱等参数的分析,研究了强台风"黑格比"登陆时的近地风场特性,同时介绍了实测房屋及测压系统。结果表明:强台风"黑格比"的最大瞬时风速达到56.7/s,10m in最大平均风速为40.2m/s;台风登陆前,风速及风向脉动变化很大;台风登陆后,湍流度及阵风因子明显减小;风速变大,阵风因子与湍流度有减小的趋势;实测风速谱与von Karman谱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将增进对强台风近地风场的理解和认识,可为今后改进低矮房屋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房屋 强台风“黑格比” 实测 风场 风压
原文传递
超强台风丹娜丝对1323号强台风菲特极端降水的作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谢惠敏 任福民 +2 位作者 李国平 马梁臣 邱文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6-165,共10页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风定位资料、ECMWF全球再分析资料等,采用TC降水天气图客观识别法(OSAT)、TC路径相似面积指数(TSAI)和气流轨迹模式HYSPILIT等方法,从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在我国东南沿海引发台风暴雨的极端性分析及其成因诊断入...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风定位资料、ECMWF全球再分析资料等,采用TC降水天气图客观识别法(OSAT)、TC路径相似面积指数(TSAI)和气流轨迹模式HYSPILIT等方法,从2013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在我国东南沿海引发台风暴雨的极端性分析及其成因诊断入手,揭示了双台风作用对极端暴雨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首先,强台风菲特给浙江带来了自1958年以来单站日降水排名第二的极端降水,余姚和奉化日降水量均为395.6 mm;"菲特"降水过程有两个明显的强降水阶段。其次,秋季强台风菲特登陆后之所以出现如此强度且持续的台风暴雨,与超强台风丹娜丝的存在密不可分。在强降水第一阶段,双台风作用促成了降水的极端性,"丹娜丝"向降水区域输送了约79.0%的水汽,对杭州湾南侧的强降水过程有重要贡献;在"菲特"强降水第二阶段,"菲特"的环流已经基本消散,超强台风丹娜丝与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主导了这一阶段强降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台风菲特 极端降水 成因诊断 双台风作用
下载PDF
强台风纳沙(1117)近地层风特性观测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志春 植石群 丁凌云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5-605,共11页
根据琼州海峡两岸2个梯度塔和1部车载风廓线雷达共同获取的强台风纳沙(1117)实测风速资料,分析强台风纳沙影响期间大风特性,发现以下观测事实和变化规律:位于台风移动路径右侧的测风站,其风向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台风眼区经过的测风站,其... 根据琼州海峡两岸2个梯度塔和1部车载风廓线雷达共同获取的强台风纳沙(1117)实测风速资料,分析强台风纳沙影响期间大风特性,发现以下观测事实和变化规律:位于台风移动路径右侧的测风站,其风向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台风眼区经过的测风站,其最大风速接近35 m·s^(-1),且风向旋转超过180°,台风外围大风区经过的测风站其最大风速达到30 m·s^(-1),风向旋转73°;大风风切变过程可用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拟合,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对光滑下垫面的拟合效果更好,且对数函数拟合效果要略优于指数函数;阵风系数随风速增大而减小,但风速达到6级以后,阵风系数不随风速大小产生趋势变化,阵风系数与下垫面粗糙度有关,在粗糙下垫面上阵风系数会偏大;大风阵风系数随高度变化可用指数函数来描述,且对来自光滑下垫面的近地层大风阵风系数拟合效果更好。该观测个例的大风风切变指数与GB/T 18710一2002的推荐值存在差异——粗糙下垫面的大风风切变指数大于标准推荐值,而来自光滑下垫面的大风风切变指数则小于GB/T 18710—2002的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台风纳沙(1117) 风切变 阵风系数 琼州海峡
下载PDF
强台风“黑格比”作用下低矮房屋风压特性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秋胜 戴益民 李正农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8,共7页
根据强台风"黑格比"登陆过程近地风场的实测结果及实测房屋表面测点在强台风登陆全过程监测获取的风压数据,分析了低矮房屋迎风屋面屋沿局部测点的平均、脉动及极值风压系数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其对应风场状况下的屋面体型系数... 根据强台风"黑格比"登陆过程近地风场的实测结果及实测房屋表面测点在强台风登陆全过程监测获取的风压数据,分析了低矮房屋迎风屋面屋沿局部测点的平均、脉动及极值风压系数的变化规律,总结了其对应风场状况下的屋面体型系数。同时,利用等压线图分析了6种风场下的屋面平均、脉动及极值风压系数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接近强台风"黑格比"风眼区域,由于明显交替变化的上升及下沉气流,导致低矮房屋迎风屋面屋沿及角部等局部区域形成强大的吸力及高压区,迎风屋面最小、最大体型系数值分别达到了-6.56、3.42;屋沿各测点风压谱相互吻合较好,当频率达到4Hz后,谱能急剧下降;迎风墙面测点在3/4墙高处压力最大,背风墙面各测点风压值基本一致,湍流积分尺度对平均风压系数的影响不大,但脉动风压系数和峰值风压系数随湍流积分尺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房屋 强台风“黑格比” 全尺寸现场实测 风压系数 体型系数
原文传递
顾及时空过程的台风灾害事件知识图谱表示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益鹏 张雪英 +1 位作者 党玉龙 叶鹏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8-1239,共12页
我国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灾害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近年来,随着知识图谱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其强大的知识整合与表达能力可以为台风灾害事件的动态监测与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针对当前台风... 我国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灾害严重威胁着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近年来,随着知识图谱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其强大的知识整合与表达能力可以为台风灾害事件的动态监测与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针对当前台风灾害事件相关模型对时空过程表达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从台风灾害机理出发,通过对台风灾害事件组成要素和动态特性的分析,提出从概念、对象、状态、特征和关系5个层次建立的台风灾害事件知识表达模型。其次,充分顾及台风灾害事件信息的多粒度特性,在模型中将不同的特征信息统一到各个对象中。为了突出台风灾害事件的时空过程,以状态作为过程在特定时空下的截面。最后,以2021年台风烟花事件为案例,构建了台风灾害事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突出了事件中不同对象的特征刻画,通过多个对象的状态序列表达出台风灾害事件的时空过程,进一步提高台风灾害事件的全过程信息表达与存储,为应急决策方案提供有效的数据与决策辅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事件 时空过程 知识图谱 知识表达模型 知识表示 台风烟花 对象状态 灾情检索
原文传递
强台风环境下基于格点化和支持向量机的10 kV杆塔受损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郑凌铭 舒胜文 +3 位作者 陈彬 吴涵 黄建业 钱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51,共10页
10kV杆塔因抗风等级较低而易遭受强台风影响发生受损事故,开展10kV杆塔受损量的预测对灾前防御措施部署和抢修资源调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格点化和支持向量机的10 kV杆塔受损量预测方法。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论出发,构建... 10kV杆塔因抗风等级较低而易遭受强台风影响发生受损事故,开展10kV杆塔受损量的预测对灾前防御措施部署和抢修资源调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格点化和支持向量机的10 kV杆塔受损量预测方法。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论出发,构建包含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的10 kV杆塔受损影响因子特征集,并进行3 km×3 km格点化单元处理,作为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模型的输入量;以格点单元内10 kV杆塔受损量作为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输出量,建立了强台风环境下10 kV杆塔受损量预测模型。采用该模型对1614台风"莫兰蒂"期间某地区电网的10 kV杆塔受损量进行了预测,得到预测值与实际受损量达到显著相关水平,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可为强台风环境下10 kV杆塔受损量的预测提供一条可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台风环境 10 kV杆塔 受损 预测方法 格点化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尤特”强降水过程大气层结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程正泉 林良勋 +1 位作者 沙天阳 杨国杰 《广东气象》 2013年第6期1-6,16,共7页
1311号强台风"尤特"登陆后给广东带来持续性大范围强降水,对流降水特征显著。分析了"尤特"影响期间大尺度环流背景,重点讨论了此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大气层结问题。发现低空急流向广东输送强的暖平流,是广东大气... 1311号强台风"尤特"登陆后给广东带来持续性大范围强降水,对流降水特征显著。分析了"尤特"影响期间大尺度环流背景,重点讨论了此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大气层结问题。发现低空急流向广东输送强的暖平流,是广东大气层结不稳定得以持续维持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低空急流本身并不是"暖"的,当"尤特"趋向陆地时,陆地上的暖气团在"尤特"环流强迫下向南传播扩散,低空急流穿越这一暖区时温度升高才具备"暖"的特性。这一事实在以前并未被关注到。通过个例反查,在许多登陆后造成连续强降水的台风过程中均发现了这一特征。因此,台风登陆引起环境温度场的演变以及与低空急流的配置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强台风“尤特” 强降水 层结 暖平流 低空急流
下载PDF
1522号强台风“彩虹”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浩鑫 杨杰颜 +1 位作者 张新新 邓海云 《广东气象》 2016年第5期6-9,共4页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研究了"彩虹"的特点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稳定且强劲的东南气流引导,"彩虹"快速向西北方向移动,路径十分稳定;南海西北部... 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研究了"彩虹"的特点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稳定且强劲的东南气流引导,"彩虹"快速向西北方向移动,路径十分稳定;南海西北部较高的海温、南亚高压西退、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增强、强的西南水汽和东南(偏东)水汽输送以及低层弱冷空气卷入导致"彩虹"出现近海加强现象;东南(偏东)风急流不断增强,"彩虹"北侧的水汽条件好、位势不稳定度大、高层辐散低层辐合配置较好,加上其云系分布的不对称以及地形影响,导致"彩虹"中心移动路径北侧的降水远比南侧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强台风“彩虹” 气候特征
下载PDF
“达维”(2005)台风经过海南岛过程非对称降水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向春 于玉斌 +1 位作者 王式功 李勋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697,共11页
2005年9月25日08时—27日08时,强台风"达维"从海南岛中部陆地经过的48小时期间,给海南岛带来一次强降水,表现出海南岛南侧降水大于北侧的非对称特征。利用热带测雨雷达资料(TRMM)对这次非对称降水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并从... 2005年9月25日08时—27日08时,强台风"达维"从海南岛中部陆地经过的48小时期间,给海南岛带来一次强降水,表现出海南岛南侧降水大于北侧的非对称特征。利用热带测雨雷达资料(TRMM)对这次非对称降水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次天气尺度系统扰动、垂直风切变、地形作用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⑴次天气尺度扰动系统为中尺度雨团、中尺度雨带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⑵垂直风切变下风方向左侧有利于对流发展的区域始终位于海南岛南部,导致降水出现非对称特征;⑶海南岛山脉地形通过刺激小对流单体的形成与合并发展,从而促进中尺度降水系统形成,最终致使海南岛南部暴雨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台风暴雨 数值模拟 强台风“达维” 降水非对称成因
下载PDF
强台风“尤特”(1311)连续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罗秋红 王凤 吴乃庚 《广东气象》 2015年第6期14-18,共5页
2013年8月14—18日广东省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极端的一次连续暴雨过程,该过程降水面之广、点之多、量之大均为历史罕见。通过分析该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并分析了低纬季风涌和850 h Pa水汽通量散度发现,副高强且位置稳定,脊线偏北、... 2013年8月14—18日广东省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极端的一次连续暴雨过程,该过程降水面之广、点之多、量之大均为历史罕见。通过分析该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并分析了低纬季风涌和850 h Pa水汽通量散度发现,副高强且位置稳定,脊线偏北、位置偏西,南海夏季风偏强,且气流在南海北部产生气旋性弯曲,持续向台风减弱后的低压环流输送水汽和能量,使强台风"尤特"登陆减弱成气旋环流维持时间长;广东附近气流辐合明显、气旋性环流曲率大,是该次连续暴雨的主要原因。另外,水汽通量散度的变化趋势与暴雨落区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低纬季风对该次暴雨增幅起到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强台风“尤特” 季风 暴雨 广东
下载PDF
1822号台风“山竹”影响期间深圳大风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佳 陈元昭 江崟 《广东气象》 2019年第5期11-14,共4页
利用广东自动气象站、深圳梯度塔、气象卫星等资料,对1822号超强台风“山竹”影响期间深圳的大风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山竹”影响期间,深圳普遍出现了13级以上强风,沿海和高地12级及以上阵风持续长达13h,强度和影响... 利用广东自动气象站、深圳梯度塔、气象卫星等资料,对1822号超强台风“山竹”影响期间深圳的大风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山竹”影响期间,深圳普遍出现了13级以上强风,沿海和高地12级及以上阵风持续长达13h,强度和影响时间均为历史罕见;大风自东向西影响深圳,起风阶段的风速增大速率大于减弱阶段的风速减小速率;大风除了和“山竹”强度、登陆点、移动速度有关外,中高纬度地区的冷高压也是造成该次深圳强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超强台风“山竹” 大风持续时间 深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