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研究 被引量:181
1
作者 郑媛媛 姚晨 +1 位作者 郝莹 张雪晨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5-801,共7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1—2010年安徽省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其发生发展和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有关,强对流发生的天气学条件即:丰富水汽、不...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1—2010年安徽省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其发生发展和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有关,强对流发生的天气学条件即:丰富水汽、不稳定层结、抬升触发机制或强上升运动,强烈发展的强风暴常有逆温层、强的风垂直切变、中层干冷空气等有利条件。然而,这些条件在不同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各要素的重要性不尽相同,产生的强对流天气类型也不相同。冷涡槽后类对流不稳定表现在中低层温度直减率大;风垂直切变强,风随高度强烈顺转,400~500 hPa有西风急流存在,且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区域紧密相关;存在明显的中尺度低压和辐合线、干线;主要造成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槽前类通常对流不稳定能量较大,中低层有急流存在,风速水平切变和垂直切变大;快速东移的短波槽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主要机制;低层水汽条件较好;主要导致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和龙卷天气。通过对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各天气要素和物理量统计,提取环境场消空指标,明显提高了基于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和平均径向速度的龙卷识别和预警水平。对比分析了2010年7月19—20日发生在副高边缘槽前类和在东北冷涡形势下的2009年6月3日、5日、14日在黄淮和江淮地区分别产生飑线并造成大范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产生的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差异,提高对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环流背景 强对流天气 中尺度系统 监测预警
下载PDF
上海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系统 被引量:33
2
作者 杜秉玉 官莉 +1 位作者 姚祖庆 袁招洪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42-250,共9页
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依据 ,从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结果、Doppler天气雷达、静止气象卫星、MICAPS系统和自动雨量站网等获取大气运动的各种尺度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大气稳定度和触发机制、各种天气实况等动态变化资料 ,... 以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为依据 ,从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结果、Doppler天气雷达、静止气象卫星、MICAPS系统和自动雨量站网等获取大气运动的各种尺度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大气稳定度和触发机制、各种天气实况等动态变化资料 ,结合预报员经验 ,建立了“上海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系统”(以下简称“预报系统”)。预报系统产品包括强对流天气的形势分析、0~ 1 2 h展望预报、0~ 3h滚动预报及警报。预报系统还设计了有自动增长功能的强对流天气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短时预报系统 概率预报 上海地区
下载PDF
风云2号卫星云图在短时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傅昺珊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3-366,共4页
利用风云2号水汽通道的云图进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警,发现每小时1次的风云2号云图对强对流天气有着重要指示作用,尤其水汽图反映了大气中上层的水汽分布,水汽区的活动、干湿区边界、暗区等都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并找出了... 利用风云2号水汽通道的云图进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警,发现每小时1次的风云2号云图对强对流天气有着重要指示作用,尤其水汽图反映了大气中上层的水汽分布,水汽区的活动、干湿区边界、暗区等都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并找出了可以作为临近预警的关键指标,在2003年的几次强对流天气预报中,风云2号云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卫星云图 预报 水汽通道 大气 预警 发现 发生发展 指示作用 关系
下载PDF
风廓线雷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分析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金全 李丽丽 +1 位作者 文继芬 邹书平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年第3期34-40,共7页
2018年3月18—19日,贵州省中部发生了一次由地面热低压引起的典型强对流天气过程,该文运用常规观测站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过程前后的雷达回波和风场特征做了诊断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静锥区内... 2018年3月18—19日,贵州省中部发生了一次由地面热低压引起的典型强对流天气过程,该文运用常规观测站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过程前后的雷达回波和风场特征做了诊断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静锥区内,风廓线雷达的产品是很好的补充,两者点面结合可分析出锋面、急流和冷暖平流的变化情况;②在地面热地压和高空槽的引导下,对流单体不断生成并增强,测站上空观测到有近地面低空切变线稳定维持,低空急流出现的时间提前于降水开始的时间,低空急流范围扩大和位置下移时表明对流系统持续发展增强,配合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能更好的追踪大范围内单体的移动路径,降水结束后低空急流也逐渐减弱消失;③降水开始前,垂直层上垂直速度正负差别越大表明不同层热交换强烈,对流活动越强,当降水开始时垂直速度正值迅速加大,由于存在很大的脉动性,因此这个指数仅作为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多普勒天气雷达 强对流天气系统 低空急流
下载PDF
高原山地短临预警预报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11
5
作者 肖天贵 肖光梁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年第3期46-49,共4页
高原山地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与雷达资料障碍问题,利用SWAN系统的本地化建立强对流天气的短临预报系统非常困难。本项研究以西藏高原地区为例,基于MICAPS和SWAN系统平台的特征,考虑目前气象台站预报员对计算机分析预报系统的使用习... 高原山地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与雷达资料障碍问题,利用SWAN系统的本地化建立强对流天气的短临预报系统非常困难。本项研究以西藏高原地区为例,基于MICAPS和SWAN系统平台的特征,考虑目前气象台站预报员对计算机分析预报系统的使用习惯,利用现有卫星遥感资料、自动站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和常规气象要素等观测资料,以及已研制的有关西藏地区天气学模型、动力统计诊断指标和经验预报模型等,设计构建了西藏地区短临天气预警预报系统,通过VB语言环境实现了能集成MICAPS和SWAN系统的信息分析功能、适合西藏地区短临天气预警预报的实用系统。本项研究的系统集成思路将为不同区域气象预警预报系统的本地化和区域化提供有益的探索思路和实现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地 强对流天气 短临预警预报 MICAPS 系统集成
下载PDF
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森 刘健文 刘玉玲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0年第2期85-89,共5页
强对流天气是严重危害人民生活的危险性天气,特别是对于空中飞行有重大影响。目前,国内外主要的临近预报技术包括利用雷达资料的雷暴识别和跟踪技术、利用卫星资料的强降水估计,概率预报技术、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式预报技术等。本文重点... 强对流天气是严重危害人民生活的危险性天气,特别是对于空中飞行有重大影响。目前,国内外主要的临近预报技术包括利用雷达资料的雷暴识别和跟踪技术、利用卫星资料的强降水估计,概率预报技术、概念模型和数值模式预报技术等。本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方法和主要业务系统,分析了临近预报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临近预报 算法 专家系统
下载PDF
基于相控阵多普勒雷达技术的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设计
7
作者 付亚平 李芳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4期214-217,共4页
为了避免突发性灾害对人身以及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针对天气预警过程的干扰因素较多、雷达成像像素精度较低等问题,设计基于相控阵多普勒雷达技术的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设计数据采集芯片和电路混频器,通过不同的电压获取双通道接口的... 为了避免突发性灾害对人身以及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针对天气预警过程的干扰因素较多、雷达成像像素精度较低等问题,设计基于相控阵多普勒雷达技术的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设计数据采集芯片和电路混频器,通过不同的电压获取双通道接口的稳定运行。基于相控阵多普勒雷达技术,采集强对流天气数据并进行前期处理,通过多普勒雷达格式数据计算水平反射率结构以及梯度垂直反射率,避免干扰因素影响,计算最大模糊速度与最大模糊距离,得到雷达退速度模糊参数,建立强对流天气预警模型,得到一个新的强对流天气预警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所得到的不同径向距离以及不同方位角度的像素精度均小于0.03,提高雷达成像精度可以得到更准确地预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多普勒雷达技术 强对流天气 天气预警系统 危险天气识别
下载PDF
郑州市强对流天气短期预报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吴蓁 郑世林 +1 位作者 赵培娟 张霞 《河南气象》 2005年第4期9-11,共3页
经对郑州市1990~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概括出短时暴雨、瞬时雷雨大风、冰雹等3种强对流天气出现的气候规律、天气形势、物理量场演变特征、单站气象要素变化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种对流性天气的预报模型、预报指标和相应的预报方程... 经对郑州市1990~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概括出短时暴雨、瞬时雷雨大风、冰雹等3种强对流天气出现的气候规律、天气形势、物理量场演变特征、单站气象要素变化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种对流性天气的预报模型、预报指标和相应的预报方程,构成郑州市强对流天气短期预报系统.该系统根据每天08时实时资料,自动完成天气分型、物理量计算、预报指标计算和预报方程的判别,输出预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预报模型 预报指标 预报系统
下载PDF
粤西北一次深冬罕见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文婷 张子然 涂鑫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4-29,共6页
利用高低空常规气象探测资料、NCEP FNL1*1再分析资料以及探空图,对2016年1月5日发生在粤西北的一次冬季罕见冰雹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雹天气过程是由于前期不稳定能量在粤西北的不断积聚,配合后期高空槽、切变线和地面... 利用高低空常规气象探测资料、NCEP FNL1*1再分析资料以及探空图,对2016年1月5日发生在粤西北的一次冬季罕见冰雹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雹天气过程是由于前期不稳定能量在粤西北的不断积聚,配合后期高空槽、切变线和地面冷空气产生的系统性上升运动而形成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对探空图的分析可知,上干下湿层结、适宜的0℃层和-20℃层、强的高低空风切变有利于这次冰雹的发生和发展。最后通过再分析资料的计算,发现垂直上升运动最大值发生在假相当位温梯度大值区的南边暖区一侧,出现冰雹的地区刚好在这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北 冬季 冰雹 强对流
下载PDF
强对流天气矿业安防预警节点研究
10
作者 万雪芬 吴乐军 崔剑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3-117,共5页
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内发生的强对流天气对矿业生产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强对流天气往往具有突发性与随机性的特点。为了满足偏远地区、海外矿区、海上钻井平台等处对强对流天气速测速防的需求,基于负3h气压变及闪电阈值距离模型,并结... 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内发生的强对流天气对矿业生产会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强对流天气往往具有突发性与随机性的特点。为了满足偏远地区、海外矿区、海上钻井平台等处对强对流天气速测速防的需求,基于负3h气压变及闪电阈值距离模型,并结合可编程片上系统技术及面向下一代物联网的LoRa低功耗广域网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强对流天气辅助预警的矿业安防预警节点。节点具有结构集成度高、工作可靠、成本低廉、易于布设等优点,可望为相关领域的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预警 可编程片上系统 LoRa 安监物联网
原文传递
三种探空资料在各类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54
11
作者 魏东 孙继松 +2 位作者 雷蕾 杨波 时少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2-422,共11页
使用2007和2008年5-9月常规探空资料、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数据构建的特种探空资料以及BJ-RUC模式探空资料计算的常用热动力物理参量,比较了在冰雹、雷暴大风和短时暴雨等强天气中特种探空和常规探空的各参量之间的差异,探讨了特种探空... 使用2007和2008年5-9月常规探空资料、微波辐射计和风廓线数据构建的特种探空资料以及BJ-RUC模式探空资料计算的常用热动力物理参量,比较了在冰雹、雷暴大风和短时暴雨等强天气中特种探空和常规探空的各参量之间的差异,探讨了特种探空在强对流天气判别中定量应用的可靠性,最后选取不同强对流天气个例,详细对比分析了三种探空的物理参量在不同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特种探空与常规探空的热动力物理参量在三种不同强天气中的表现基本一致。与常规探空相比,特种探空数据的时间分辨率高,各物理参量的变化特征表现更明显,能更详细地描述强天气发生前后大气状态的变化。(2)由特种探空计算的多种物理参量在不同强天气的酝酿、发展过程中差别明显,在强天气发生前3~6小时的变化趋势尤其明显,对于3类强天气的判别具有明确的短时临近预报意义。(3)与特种探空相比,模式探空的多数物理参量在强天气发生前后的变化趋势一致,低空垂直风切变最接近,而少数表征大气热力性质的物理参数的数值和转折时间仍有一定差别,尤其是模式对潜热释放过程的描述能力明显不足,几乎不能描述强对流云团发展过程中对流层中上层强烈的增温过程。因此,在使用模式探空参量制作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预报时,须辅以特种探空的实时探测数据计算的物理参量,对模式预报结果进行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探空 微波辐射计 风廓线 强对流天气 BJ-RUC(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系统)
下载PDF
利用雷达资料反演方法对北京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樊利强 王迎春 陈明轩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16,I0001,共9页
利用多普勒雷达变分分析系统(VDRAS),对2006年8月1日傍晚北京城区出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伴有冰雹、大风及强降水)的三维风场、温度场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初始对流生成于北京西北部山区的河北省境内,系统过山移进北京城区时... 利用多普勒雷达变分分析系统(VDRAS),对2006年8月1日傍晚北京城区出现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伴有冰雹、大风及强降水)的三维风场、温度场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初始对流生成于北京西北部山区的河北省境内,系统过山移进北京城区时,受局地的动力及热力条件作用,迅速组织并强烈发展,形成带状的MCS即飑线;(2)在飑线生成之前,北京城区及东南部边界层低层存在较强的东风气流,并迅速扩展向西北方向延伸,与过山的西北偏北气流形成强的边界层辐合线。该近地面辐合线是飑线生成的主要触发机制,而边界层低层东风的加强和减弱以及北进和南退对辐合线的维持、飑线的生成、发展和减弱都起着重要的作用;(3)在边界层辐合线的作用下,不断有新生对流系统发展;(4)对流系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呈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是一次典型的飑线过程,并伴有明显的阵风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雷达变分分析系统 飑线 辐合线 阵风锋
下载PDF
强对流实时短期预报业务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富泉 郭敏 张家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91-396,共6页
θse特型法是一种强对流天气的短期预报方法 ,它把强对流天气预报化成预报引发背景条件下高能量预警型的强对流大概率事件。 1 995~ 1 998年在上海地区进行强对流实时短期预报 ,准确率达 890/ 0 。
关键词 θse特型法 强对流天气 短期预报 预警系统
下载PDF
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动力释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书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46-49,共4页
从散度方程出发,推导出了不平衡场,并应用一层中尺度模式为T42L9模式的地面风场引入由中、小地形影响产生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建立了一个符合郭晓岚对流参数化原理的强对流天气预报动力释用系统。通过实例分析和业务应用,证... 从散度方程出发,推导出了不平衡场,并应用一层中尺度模式为T42L9模式的地面风场引入由中、小地形影响产生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建立了一个符合郭晓岚对流参数化原理的强对流天气预报动力释用系统。通过实例分析和业务应用,证明该释用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业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场 强对流天气 动力释用 天气预报
下载PDF
探究如何做好强对流天气的气象预报工作 被引量:2
15
作者 曲明星 唐冰然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7期111-112,共2页
强对流是因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常导致出现飑线、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一直以来都是气象预报工作的重点。从3个方面重点分析强对流天气气象预报策略,为相关气象预报工... 强对流是因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常导致出现飑线、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一直以来都是气象预报工作的重点。从3个方面重点分析强对流天气气象预报策略,为相关气象预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气象预报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下载PDF
强对流天气短期预报θ_(se)特型法的业务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富泉 郭敏 张家澄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39-245,共7页
θse特型法,一种强对流天气的短期预报方法,它把强对流天气预报化成预报引发背景条件下高能量预警型的强对流大概率事件.用此法在1995~1998年进行上海地区强对流天气短期预报的试验,准确率达89%。
关键词 特型法 条件概率 强对流 天气短期预报 预警系统
下载PDF
广西强降水强对流天气专业预报服务系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勇 钟利华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年第4期49-51,共3页
分析了当前专业预报服务的现状,根据需要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具有对气象信息采集、加工、分发、传输等自动化的功能,实现了对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台风的实时监测和及时发布。
关键词 强降水 强对流 预报服务 系统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夏季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54
18
作者 江吉喜 项续康 范梅珠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73-478,共6页
利用1994年6~8月GMS-4红外展宽数字资料,统计和分析了青藏高原上293个中尺度强对流系统(s-MCS)的活动.结果表明,它们在高原上活动频繁,并且其生命史、水平尺度及强度具有较典型的中-β尺度系统特征;它们的... 利用1994年6~8月GMS-4红外展宽数字资料,统计和分析了青藏高原上293个中尺度强对流系统(s-MCS)的活动.结果表明,它们在高原上活动频繁,并且其生命史、水平尺度及强度具有较典型的中-β尺度系统特征;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于地形热力效应;它们的移动方向与300~200hPa间的平均气流方向大体一致,并且极少移出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中尺度 强对流系统 时空分布
下载PDF
2009年大连春季强对流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燕 石小龙 +1 位作者 王树雄 吴杞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1-968,共8页
2009年4月15日大连出现了春季最晚的降雪天气。利用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等多种资料及中尺度模式MM5对这次强对流雨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200hPa急流、500hPa贝加尔湖冷槽南压形成的冷涡、中低层南支槽前水汽输送... 2009年4月15日大连出现了春季最晚的降雪天气。利用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等多种资料及中尺度模式MM5对这次强对流雨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200hPa急流、500hPa贝加尔湖冷槽南压形成的冷涡、中低层南支槽前水汽输送以及地面冷锋是产生大连春季强对流雨雪天气的环流背景;中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层上,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形成,低层较充沛的水汽输送叠加于近地层冷空气之上,在锋面动力抬升作用下,为强对流雨雪天气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低层逆温层,不稳定能量配合明显的抬升运动,有利于不稳定降水产生;冷锋云系中多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这次过程的直接中尺度系统;在多普勒雷达回波中,强带状回波及块絮状回波、速度场零速度线反"S"型和清晰的低空"牛眼"及模糊的高空"牛眼"显示出中高层冷、低层暖的不稳定层结配置,以及中小尺度对流辐合体回波系统的产生;温度分析表明,高层冷空气的侵入使中低层和地面温度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度降温现象,是造成降水性质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春季降雪 强对流雨雪 MM5模式 逆温层 冷锋云系
下载PDF
强对流天气监测短时预报系统 被引量:4
20
作者 纪英惠 伍星赞 +1 位作者 周彪 尹新怀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20-23,共4页
作者在前3年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适合湖南实际情况的较完善的准客观强对流天气监测短时预报系统。它包括图形图象显示。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短时预报 预报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