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内涵
1
作者 丁红旗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4,共10页
在至今考古发掘所能见到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的五幅砖画中,宫山大墓的砖画称得上是最准确、最生动的一幅。从构图布局上看,除了所反映的神仙道教思想外,就是在七贤画中展示对俗世生活的一种向往或精神理想。这有其时代背景,主要有三... 在至今考古发掘所能见到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的五幅砖画中,宫山大墓的砖画称得上是最准确、最生动的一幅。从构图布局上看,除了所反映的神仙道教思想外,就是在七贤画中展示对俗世生活的一种向往或精神理想。这有其时代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南朝士族制度下对儒雅、文化的无限倾赏,儒学的衰落、玄谈的兴盛以及隐逸之风的泛滥等。宋、齐、梁三朝,也是对七贤已排除杂音、高度认可的时期。无疑,帝陵的绘图迎合了这些时代风尚。也正是这种社会土壤,一直在推动着这种砖画的出现,甚且因其制作繁复、技术要求高,又能以一种宏大、结构纷繁的场面来彰显帝王显赫、张扬的气势,而一度作为帝陵的标配,在逝后的世界中一再传衍,也由此开启了一个新的墓葬壁画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砖画 内涵 出现背景
下载PDF
论“竹林”概念与《竹林七贤图》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珊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69,182,共7页
“竹林七贤”因“游于竹林”而得名,且时人对“竹林”的理解重点在“林”而非“竹”,“竹林”的所指被模糊化。同时期相关记载侧重对“七贤”性情、行为、举止的描述。南朝时期,受“寄乐竹林”风尚的影响,“竹林”更被抽象为士人自由、... “竹林七贤”因“游于竹林”而得名,且时人对“竹林”的理解重点在“林”而非“竹”,“竹林”的所指被模糊化。同时期相关记载侧重对“七贤”性情、行为、举止的描述。南朝时期,受“寄乐竹林”风尚的影响,“竹林”更被抽象为士人自由、超迈人格和隐逸精神的符号表征。《竹林七贤》题材作品中的“无竹”现象一直延续到《高逸图》中。随着“竹林”被认为是七贤的雅集之所,“竹林精神”被视觉化为“竹子林”。元代之后的《竹林七贤图》也打破东晋模式,“竹子”形象被纳入画面并被不断强化,使这一题材由历史人物群像画演变为指向宽泛的文人雅集图。中国不同时期的画家借此题材表达隐逸之志和雅集理想,完成“竹林精神”在不同情境下的历史转化,实现古代士人价值观念的传递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图》 竹林 历史流变
下载PDF
政治与诗:朝鲜燕山君时期的“竹林七贤”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慧月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47-52,139,共7页
朝鲜燕山君四年,士林派遭到勋旧派的疯狂打击,史称"戊午士祸"。其中,以南孝温为首的"竹林七贤",作为诗人兼处士群体的代表,亦被殃及。他们学术上重诗而轻道,政治上重隐而轻仕,既不满士林派中性理学家的弃诗之论,亦... 朝鲜燕山君四年,士林派遭到勋旧派的疯狂打击,史称"戊午士祸"。其中,以南孝温为首的"竹林七贤",作为诗人兼处士群体的代表,亦被殃及。他们学术上重诗而轻道,政治上重隐而轻仕,既不满士林派中性理学家的弃诗之论,亦不满勋旧派的宗宋之说,后世朝鲜诗坛从宗宋到学唐的转变,由此开始萌芽。南孝温的《师友名行录》和《秋江冷话》具有互文关系,藉此为中心,追溯历史,正可探寻文学深处的政治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戊午士祸” 《师友名行录》 《秋江冷话》 诗风转变
下载PDF
文学名人资源集聚式旅游开发研究——以豫北地区“竹林七贤”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崔建勋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2年第3期50-54,共5页
文学名人旅游资源是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其自身的分散性和无形性给旅游开发带来困难。魏晋时代的文人代表“竹林七贤”,活动遗迹主要分布在豫北地区的焦作新乡,如深入分析竹林七贤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采用集聚式旅游开发模式,能够... 文学名人旅游资源是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其自身的分散性和无形性给旅游开发带来困难。魏晋时代的文人代表“竹林七贤”,活动遗迹主要分布在豫北地区的焦作新乡,如深入分析竹林七贤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采用集聚式旅游开发模式,能够创造出文学名人资源开发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文学旅游 集聚式 旅游开发
下载PDF
竹林七贤的耦合及其文学价值
5
作者 王洪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102-107,共6页
在曹魏时期,竹林七贤每个个体都是真实存在的,却不是一个团体。东晋的清谈家们以著金兰之契的嵇康、阮籍、山涛为核心,耦合了三人的朋友圈,去除也与三人著金兰之契的吕安,加入被阮籍欣赏的聪颖少年王戎,最终提聚出七个人,又受佛教教义影... 在曹魏时期,竹林七贤每个个体都是真实存在的,却不是一个团体。东晋的清谈家们以著金兰之契的嵇康、阮籍、山涛为核心,耦合了三人的朋友圈,去除也与三人著金兰之契的吕安,加入被阮籍欣赏的聪颖少年王戎,最终提聚出七个人,又受佛教教义影响,称之为竹林七贤。作为玄学家话题人物耦合而成的竹林七贤,不仅成为玄学理论承上启下的津梁,呈现出时代的思想镜像,也开启了相悖于世俗礼法的生命范式,拓展了中国传统士人的精神内涵,同时成就了魏晋诗歌的“正始体”。竹林七贤的耦合,无论是在哲学史还是文学史上,都具有烛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耦合 金兰之契 文学价值
下载PDF
试论七贤形象在宋诗中的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永勤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4-56,66,共4页
竹林七贤在后世文学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宋代出现一批描写竹林七贤的诗歌,如曾巩的《多景楼》、李元膺的《洞仙歌》等。从现存的作品看,七贤形象在各个时期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不同,同时宋代各个阶段也不同,... 竹林七贤在后世文学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宋代出现一批描写竹林七贤的诗歌,如曾巩的《多景楼》、李元膺的《洞仙歌》等。从现存的作品看,七贤形象在各个时期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不同,同时宋代各个阶段也不同,主要原因大致可归结为社会经济、文化思潮及诗人的身世经历、心理情感变化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诗歌 竹林七贤 形象变迁
下载PDF
“竹林七贤”的身体文化透视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建和 《红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1-54,共4页
先秦两汉时期,由于儒家对身体的建构与改造,"身体"的审美主要呈现出伦理性特点,这种对身体的片面性认识极大地压抑了人的感性诉求。东汉中后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其高潮是魏正始年间"竹林七贤"的出现。他们重新发... 先秦两汉时期,由于儒家对身体的建构与改造,"身体"的审美主要呈现出伦理性特点,这种对身体的片面性认识极大地压抑了人的感性诉求。东汉中后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其高潮是魏正始年间"竹林七贤"的出现。他们重新发掘了身体的感性之美,从而以此来解除伦理理性对身体的压迫;同时,他们也承认理性的话语结构存在的合理性,因为审美中也包含理性的内涵。其具体表现为:从现实层面看,身体表达了对文化规训、政治威权的反抗;从文化层面看,七贤以"身体"为手段激烈地讽刺了当时虚伪的伦理道德,高扬了真善美的追求;从哲学层面看,身体表现出精神在形而下层面上的升华。由此,竹林七贤恢复了身体作为感性和理性结合体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身体 感性 理性
下载PDF
论《晋书》中王戎好财吝啬形象的生成
8
作者 且志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7期68-73,共6页
王戎因魏晋之交客观的政治生态和自身的门阀背景,而选择以好财吝啬的行为自晦求全。对王戎所处的社会历史进行再认识,则能清晰地梳理出王戎好财吝啬的原因、方式选择和自晦过程。因王戎自晦方式的隐秘性、《世说新语》对王戎记载的随意... 王戎因魏晋之交客观的政治生态和自身的门阀背景,而选择以好财吝啬的行为自晦求全。对王戎所处的社会历史进行再认识,则能清晰地梳理出王戎好财吝啬的原因、方式选择和自晦过程。因王戎自晦方式的隐秘性、《世说新语》对王戎记载的随意性,以及《晋书》修纂时史料采择的不严谨性,使王戎好财吝啬形象从小说家笔下的文学形象成为了官修正史的历史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戎 竹林七贤 好财吝啬 自晦求全
下载PDF
西善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的艺术特色和美学内涵探讨
9
作者 陈云云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134-139,共6页
砖画的人物刻画各具特色,极为生动传神,突出了每位“贤士”的性格、气质、神情和动态,为了解“魏晋风度”背后士人矛盾的生死观,提供了具象的素材,反映了当时在动荡的时局与激烈的官场斗争的社会背景下,士人渴望隐居山林,亲近自然,纵情... 砖画的人物刻画各具特色,极为生动传神,突出了每位“贤士”的性格、气质、神情和动态,为了解“魏晋风度”背后士人矛盾的生死观,提供了具象的素材,反映了当时在动荡的时局与激烈的官场斗争的社会背景下,士人渴望隐居山林,亲近自然,纵情山水的避世思想。基于此,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七贤”壁画有针对性的全面梳理,分析其艺术特色和美学内涵,并探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拼镶砖画的表现手法和样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 玄学
下载PDF
论丹阳金家村南朝墓竹林七贤壁画的承前启后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汉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91,共11页
本文通过比对南朝南京西善桥宫山墓、丹阳建山金家村墓、丹阳胡桥吴家村墓竹林七贤砖印壁画及壁画砖得出结论 :金家村墓竹林七贤壁画是在得到部分与西善桥墓壁画同模壁画砖的基础上补添而成的,吴家村墓竹林七贤壁画则重新制模制砖,但图... 本文通过比对南朝南京西善桥宫山墓、丹阳建山金家村墓、丹阳胡桥吴家村墓竹林七贤砖印壁画及壁画砖得出结论 :金家村墓竹林七贤壁画是在得到部分与西善桥墓壁画同模壁画砖的基础上补添而成的,吴家村墓竹林七贤壁画则重新制模制砖,但图像继承自金家村墓。西善桥墓的年代应该在南齐之前,或可提前到刘宋时期,所以,金家村墓壁画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善桥墓 竹林七贤 砖印壁画
原文传递
竹林七贤拙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绍侯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28,共9页
竹林七贤作为一个群体,显然是被当作正面人物加以肯定的,否则何以称为"七贤"?但笔者认为,对竹林七贤不宜作整体的评介,而应根据其个人政绩、业绩作出单独的评价。对其作个人评价时,不应以曹魏政权或司马氏政权为依归。因为这... 竹林七贤作为一个群体,显然是被当作正面人物加以肯定的,否则何以称为"七贤"?但笔者认为,对竹林七贤不宜作整体的评介,而应根据其个人政绩、业绩作出单独的评价。对其作个人评价时,不应以曹魏政权或司马氏政权为依归。因为这两个都属于篡夺来的政权,在他们掌权初期,都施行过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诛杀异己的行为,在两个政权的晚期都趋于腐朽,两者难分轩轾。故对竹林七贤个人的评价,拥魏者,可以肯定他的气节;拥晋者,可以肯定他是忠臣。据此构想,肯定嵇康的忠魏气节,山涛对晋的忠心。对向秀则肯定他在学术方面的贡献。对阮籍既肯定他在学术方面的贡献,也指出他玩忽职守及败坏礼教的丑行。对王戎则批评他是贪财好利的腐朽的官僚。对阮咸和刘伶,则批评他们是为己避祸而又自矜风雅的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嵇康 山涛 阮籍 向秀
原文传递
图像对语言的僭越与图像批评的生成——从竹林七贤故事的语图互文关系谈起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玉勤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共10页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前文艺理论研究必然面对的一个话题。历史上的"竹林七贤图"是依据"竹林七贤"的人和事而进行的图像创作。"竹林七贤"不只是历史上七位放浪不羁、纵情肆志的贤达人士的统称,... 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前文艺理论研究必然面对的一个话题。历史上的"竹林七贤图"是依据"竹林七贤"的人和事而进行的图像创作。"竹林七贤"不只是历史上七位放浪不羁、纵情肆志的贤达人士的统称,更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乃至此后文学艺术发展史中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历史,彰显着当下,又昭示着未来。竹林七贤图像文本既源于语言文本,形成了"因文生图"型的"语-图"互文模式;又溢出、游离了语言文本,形成对后者的超越甚至僭越。图像文本对语言文本的僭越,源于"图言"或"像语",即图像的无声言说以及读者"化图为语"的符号转译。图像作为意义的"结晶体"和"凝合物",在面向读者时,经历了"符号敞开-心象凝结-像语生成-意义释放"的"由像及语"过程。图像文本在内在机理上对语言文本实现僭越的同时,自身亦升华为一种"表意工具",甚至成为一种"批评形态"。至此,图像进入话语中心,真正成为意义存在,图像表征、图像隐喻、图像修辞以及图像时代的来临得以成立,图像对语言的僭越最终完成:不仅我们拥有图像,而且图像开始拥有我们。文艺理论与批评真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语-图”互文 图像僭越 像语 图像批评
下载PDF
中国传统图案在益智拼图游戏中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甜 《设计》 2021年第11期73-75,共3页
为了促进中国传统图案在益智拼图游戏中的应用,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特点和益智类拼图游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二者的互动关系和应用趋势。提出通过元素提取、图案再设计、文化要素数字化、体验... 为了促进中国传统图案在益智拼图游戏中的应用,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特点和益智类拼图游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二者的互动关系和应用趋势。提出通过元素提取、图案再设计、文化要素数字化、体验模式多元化的手法,将传统图案融入益智类拼图游戏。得到了一套中国传统图案应用于益智拼图游戏的设计方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为更新益智拼图游戏设计理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图案 益智拼图游戏 竹林七贤 视觉表达 体验模式
下载PDF
唐诗与竹林七贤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济喜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9,158,共14页
唐诗作为唐代文化的瑰宝,既是时代精神的彰显,也是六朝思想的传承与光大。竹林七贤是魏晋风度的代表,其人格精神对于唐代诗人的影响至深,他们身上呈现出来的放诞、散淡的行为方式以及诗酒精神,感染了唐诗作者的思想与书写方式。以李白... 唐诗作为唐代文化的瑰宝,既是时代精神的彰显,也是六朝思想的传承与光大。竹林七贤是魏晋风度的代表,其人格精神对于唐代诗人的影响至深,他们身上呈现出来的放诞、散淡的行为方式以及诗酒精神,感染了唐诗作者的思想与书写方式。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创作群体与竹林七贤在精神上的共鸣,说明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形态都离不开对于前代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竹林七贤 精神共鸣 诗酒传承
原文传递
南京宫山墓竹林七贤砖印壁画与五世纪丝绸之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汉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86,137,共14页
南京西善桥宫山墓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印壁画部分人物程式应该受到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西域地区艺术程式的影响。细究上述砖印壁画人物,其部分坐姿、手部动作、身体的裸露、身体结构等方面特征,在本土前代人物图像中绝少见到,但在大同... 南京西善桥宫山墓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砖印壁画部分人物程式应该受到丝绸之路上河西走廊、西域地区艺术程式的影响。细究上述砖印壁画人物,其部分坐姿、手部动作、身体的裸露、身体结构等方面特征,在本土前代人物图像中绝少见到,但在大同、西安、固原、酒泉、敦煌、拜城、库车等地的历史遗存中发现较多,且年代稍早。将这些图像按时间的顺序排列,我们会发现一个较为清晰的传播线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山墓 竹林七贤 砖印壁画 丝绸之路 中西交流
原文传递
竹林七贤与海左七贤诗歌内容比较研究——以嵇康与李仁老作品为中心 被引量:1
16
作者 金晶 崔玲愿 《韩国研究论丛》 2019年第1期121-133,共13页
竹林七贤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团体,他们生活在动荡的魏末晋初,崇尚清静无为的生活,以高山仰止的品行为世人所称赞。朝鲜高丽末期的海左七贤是与竹林七贤在理想情趣、思想品格上存在很大相似性的文人群体,两者虽相隔千年,却由于相... 竹林七贤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团体,他们生活在动荡的魏末晋初,崇尚清静无为的生活,以高山仰止的品行为世人所称赞。朝鲜高丽末期的海左七贤是与竹林七贤在理想情趣、思想品格上存在很大相似性的文人群体,两者虽相隔千年,却由于相似的历史背景和共同的遭遇而在思想与创作方面存在共鸣。诗歌是两者创作的重要部分,其诗歌体现的情感有共同之处:都不满当权者把控政治,充满浩然正气,以及即使得不到赏识也不愿为了显贵而阿谀奉承的精神;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无奈选择归隐,表达了在精神上寻求超脱与自由的愿望;同时,他们都将崇高的品格当作人生重要的价值追求。但支撑两者创作的思想根基却是不同的,在对待为统治者所用的儒家正统礼法观上,两者有不同的态度,这体现了当时的主流思想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海左七贤 诗歌 嵇康 李仁老
下载PDF
竹林七贤与《文选》研究二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禚宝斌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1-34,56,共5页
竹林七贤与《文选》之关系可从两方面看之:一是《文选》辑录的七贤作品;二是其他作家与七贤有关之作品。两者相较,以前者为重,前者又以嵇阮之作为重。前人对嵇阮之作论之甚众,此文以《文选》选文之角度讨论竹林七贤及其作品,《文选》对... 竹林七贤与《文选》之关系可从两方面看之:一是《文选》辑录的七贤作品;二是其他作家与七贤有关之作品。两者相较,以前者为重,前者又以嵇阮之作为重。前人对嵇阮之作论之甚众,此文以《文选》选文之角度讨论竹林七贤及其作品,《文选》对七贤作品的辑录自有其标准,大抵重阮诗重嵇文,而刘伶《酒德颂》的入选值得思考。同时,《文选》里尚有其他有关竹林七贤的作品,对这些作品的讨论也有助于我们了解竹林七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文选 作品
下载PDF
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魏晋文人群体的两种模式
18
作者 龙世行 韦露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6-13,共8页
相继形成于汉末和魏晋易代之际的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两个文人群体,分别代表了汉魏风骨和魏晋风度两种文学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他们所处时代背景的变化、主体不同的境遇和心态变化,旨在分析他们的群体性差异,... 相继形成于汉末和魏晋易代之际的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两个文人群体,分别代表了汉魏风骨和魏晋风度两种文学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他们所处时代背景的变化、主体不同的境遇和心态变化,旨在分析他们的群体性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文学创作。前者主要体现为以学优则仕为导向,积极关注社会和书写民生疾苦,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慷慨之格;后者则是追求遗世高蹈,诗歌中较少涉及社会现实,多表现个人的命运及内心痛楚,是一种抒发个人愤世尚隐的低沉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群体模式 诗歌创作
下载PDF
竹林风范中的人格魅力
19
作者 彭姣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92-97,105,112,共8页
"竹林七贤"是存在于魏晋年间风采出众的文学群体之一,即嵇康、阮籍、刘伶、向秀、山涛、王戎和阮咸等七人。他们或不拘礼法、我行我素,或归隐山林、终身不仕,或逍遥醉酒、长歌当哭。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他们淡泊名利、放浪不羁... "竹林七贤"是存在于魏晋年间风采出众的文学群体之一,即嵇康、阮籍、刘伶、向秀、山涛、王戎和阮咸等七人。他们或不拘礼法、我行我素,或归隐山林、终身不仕,或逍遥醉酒、长歌当哭。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他们淡泊名利、放浪不羁,再加上他们七人之间竹林笑傲的深厚友谊,其体现出的人格魅力被后人广为流传。魏晋时期,时代风气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当时许多文人志士均有"竹林七贤"这般放歌长笑、潇洒飘逸的放达生活之志,并且纷纷效仿。一时之间,竹林名士之风范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风范 人格魅力 影响
下载PDF
论《世说新语》中竹林七贤放诞不羁的审美理想
20
作者 张富翠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竹林七贤"生逢在社会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在这战乱之中,他们对儒家名教的虚伪性深恶痛绝,追求着一种自由独立、放诞不羁的人格理想与名士风度。试以《世说新语》为例,从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崇尚清谈、不拘礼法等几个方面对其... "竹林七贤"生逢在社会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在这战乱之中,他们对儒家名教的虚伪性深恶痛绝,追求着一种自由独立、放诞不羁的人格理想与名士风度。试以《世说新语》为例,从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崇尚清谈、不拘礼法等几个方面对其放诞不羁的审美理想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对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追求自由人格获得精神上的充实以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放诞不羁 审美理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