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不确定度对危及器官计划体积(PRV)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林承光 李国文 +5 位作者 刘晓臻 林刘文 赵充 刘少鹏 林览峰 萧丽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330,共4页
背景与目的:在进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therapy,IMRT)计划设计时,危及器官的计划体积(planning risk volumes,PRVs)的定义对计划优化设计的结果影响很大。而PRV的设定与执行调强放射治疗时体位固定的不确定度有... 背景与目的:在进行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therapy,IMRT)计划设计时,危及器官的计划体积(planning risk volumes,PRVs)的定义对计划优化设计的结果影响很大。而PRV的设定与执行调强放射治疗时体位固定的不确定度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探讨鼻咽癌IMRT时需要设定的危及器官安全边界的大小。方法:选取首次做适形调强放疗的早期鼻咽癌患者19例。每周进行一次CT重复扫描,方法与做治疗计划时完全相同。共获取85次扫描参数。通过读图软件Osiris对每周扫描的CT图像与计划设计的CT图像进行比较,求出每次摆位与首次定位时感兴趣的解剖骨性标志点(这些骨性标志点代表视神经、脑垂体、脊髓、腮腺)在三维方向上的差异。结果:19例患者的85次CT扫描参数与计划CT扫描参数进行比较,视神经、脑垂体在X、Y、Z三个轴向的绝对位移值分别为(0.86±0.53)mm、(0.84±0.68)mm、(0.93±1.02)mm,轴向矢量位移的Σ(系统误差的标准差)分别为0.83mm、1.08mm、1.21mm,δ(随机误差的标准差)分别为0.85mm、0.83mm、1.14mm。脊髓、腮腺在X、Y、Z三个轴向的绝对位移值分别为(0.98±0.74)mm、(1.25±0.88)mm、(1.43±1.02)mm,轴向矢量位移的Σ分别为0.98mm、1.35mm、1.87mm,δ分别为1.02mm、1.46mm、1.54mm。结论:使用连续CT多次重复扫描的方法来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时危及器官安全边界值的大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摆位不确定度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安全边界 计划危及器官体积
下载PDF
鼻咽癌放射治疗摆位不确定度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承光 李国文 +5 位作者 林刘文 李文杰 黄峻 苏建新 邓小武 崔念基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使用热塑面罩固定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过程的摆位不确定度。方法选择首次放疔的早期鼻咽癌患者19例,仰卧体位,个体化泡沫头枕,热塑面膜固定,将等中心点置于鼻咽腔附近,由三维激光灯在而罩上定出左、中、右3个原始十字标志... 目的本研究探讨使用热塑面罩固定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过程的摆位不确定度。方法选择首次放疔的早期鼻咽癌患者19例,仰卧体位,个体化泡沫头枕,热塑面膜固定,将等中心点置于鼻咽腔附近,由三维激光灯在而罩上定出左、中、右3个原始十字标志点,并贴上直径约为0.3 mm的铅珠作为显像标记,然后行CT扫描。将CT图像通过网络传到Peacock的逆向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然后实施治疗。在治疗的一至六周,每周在CT模拟机进行重复扫描,共85次,扫描及固定和摆位方法都与进行计划CT时相同。将每周验证体位重复性的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通过读图软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19例患者的85次重复CT与计划CT比较,得出使用本面罩系统时,等中心点的平均位置坐标为(-0.84,+0.65,+0.01)mm;不同解剖骨性标记点在x、y、z 3个轴向的绝对位移值分别为(0.89±0.69),(0.82±0.79),(0.95±1.24)mm;等中心点三维矢量位移的平均值为1.87mm;等中心点三维矢量位移的95%可信区间(CI)最大值7.24mm,最小值2.03mm,平均值3.82mm;第一周到第三周等中心点二维矢量位移95%CI的平均值是4.17mm,第四周到第六周的平均值是5.12mm。结论使用连续CT多次重复扫描的方法来研究鼻咽癌治疗过程中的摆位不确定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固定 面罩系统 放射疗法 摆位不确定度 鼻咽癌 连续CT扫描
原文传递
二氧化碳传热实验台的构建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淑香 张伟 +1 位作者 徐进良 牛志愿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5,共5页
利用CO2为工质实现制冷、供热或低温余热发电的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工程热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CO2传热实验台的搭建和可靠运行对于各类跨临界CO2系统及关键部件的设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设计并搭建了运行压力可达12MPa,质量流量... 利用CO2为工质实现制冷、供热或低温余热发电的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工程热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CO2传热实验台的搭建和可靠运行对于各类跨临界CO2系统及关键部件的设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设计并搭建了运行压力可达12MPa,质量流量可达5000kg/(m2.s),热功率达30kW的CO2实验台,校正了系统的热平衡,验证了缓冲罐的稳压作用,对实验系统的直接和间接测量参数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系统测试表明:该实验台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可广泛用于以CO2为工质的单相、两相及超临界流体传热研究,对其他传热实验台的建设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换热 实验台 不确定度分析
下载PDF
碳离子治疗计划中的RBE加权剂量鲁棒优化方法
4
作者 王文宇 刘新国 +3 位作者 张晖 杨静芬 马圆圆 李强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2-257,共6页
提出基于混合束模型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加权剂量鲁棒优化方法,用于减少碳离子束射程和摆位偏差对生物剂量分布的影响。建立概率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利用二次型目标函数表达式,分别制定针对物理吸收剂量和RBE加权剂量的碳离子束治疗计划... 提出基于混合束模型的相对生物学效应(RBE)加权剂量鲁棒优化方法,用于减少碳离子束射程和摆位偏差对生物剂量分布的影响。建立概率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利用二次型目标函数表达式,分别制定针对物理吸收剂量和RBE加权剂量的碳离子束治疗计划,并基于共轭梯度优化算法求解出各自最优的权重解,使得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实际剂量分布在射程和摆位偏差组合情况下尽量满足剂量要求。采用C型靶模型测试鲁棒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与基于计划靶区(PTV)的常规优化方法相比,针对物理吸收剂量的鲁棒优化计划临床靶区(CTV)的△D_(95%)减少10.00 cGy,OAR的△D_(5%)和△Dmax分别减少21.50和35.97 cGy,计划的鲁棒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针对RBE加权剂量的鲁棒优化计划CTV的△D_(95%)降低14.00 cGy(RBE),OAR的△D_(5%)和△D_(max)分别减少19.00和26.28 cGy(RBE),说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CTV的生物剂量变化,也减少了OAR的生物剂量热点。该结果证明了基于混合束模型的RBE加权剂量鲁棒优化方法在有效提高碳离子放疗计划鲁棒性的同时使OAR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离子束 射程不确定性 摆位不确定性 生物效应 鲁棒优化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GPU加速的质子调强放疗鲁棒优化器
5
作者 徐遥 裴曦 +3 位作者 刘红东 霍万里 周解平 徐榭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3,共8页
开发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PU)加速的质子调强放疗鲁棒优化器,用于减小质子束射程不确定性和靶区定位偏差对质子放疗的影响。建立的鲁棒优化模型使用的目标函数包括9种边界剂量目标,分别是:无偏差情况、2种射程偏差(偏长与偏短)、6种摆... 开发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GPU)加速的质子调强放疗鲁棒优化器,用于减小质子束射程不确定性和靶区定位偏差对质子放疗的影响。建立的鲁棒优化模型使用的目标函数包括9种边界剂量目标,分别是:无偏差情况、2种射程偏差(偏长与偏短)、6种摆位不确定性(前后、侧向、上下入射方向各2种正负偏差)。首先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贡献矩阵使用笔形束算法计算得到,然后使用共轭梯度法优化目标函数让其满足约束条件,这两部分均采用GPU加速。头颈部、肺部和前列腺三个临床病例被用来检测本优化器的性能表现。与传统基于计划靶区(PTV)的质子调强放疗计划相比,鲁棒优化器能够优化出对射程不确定性和摆位误差更加不敏感的治疗计划,让靶区实现了高剂量均匀性的同时危及器官(OARs)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经过100次迭代,三个病例的优化时间均在10 s左右。该结果证明了基于GPU加速的质子调强放疗鲁棒优化器能够在短时间内设计出高鲁棒性的质子治疗计划,从而提高质子放射治疗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射程不确定性 摆位不确定性 质子调强放疗 鲁棒优化方法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Setup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Reproducibility of Novel Tool Changing Systems in Nanofabrication Machines
6
作者 Florian Weigert Roman Hebenstreit +1 位作者 Roland FuBl Rene Theska 《Nanomanufacturing and Metrology》 2021年第3期181-189,共9页
Nanomeasuring machines developed at the Technische Universitat Ilmenau enable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with the lowest uncertainties.Due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se processes,a high... Nanomeasuring machines developed at the Technische Universitat Ilmenau enable three-dimensional measurement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with the lowest uncertainties.Due to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se processes,a highly reproducible and long-term stable tool changing system is needed.For this purpose,kinematically determined couplings are widely used.The state-of-the-art investigations on those are not sufficient for the highest demands on the reproducibility required for this application.A theoretical determination of the reproducibility based on analytical or numerical methods is possible,however not in the desired nanometer range.Due to this,a measurement setup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producibility in five degrees of freedom with nanometer uncertainty was developed.First,potential measuring devices ar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and measurement principles were developed out of this.A three-dimensional vector-based uncertain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principle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further design.As a result,a transla-tory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of 10 nm and a rotatory uncertainty of 11 nrad can be reached.Afterwards,the measurement setup is designed,focusing on the metrological frame and the lift-off device.The developed setup exceeds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measurement setups presented in the state-of-the-art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allowing new in-depth investigations of the reproducibility of kinematic coupl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ol changing Kinematic coupling Measurement setup uncertainty analysis Precision desig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