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坑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估算 被引量:58
1
作者 杨敏 卢俊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1-1828,共8页
基于4种不同的围护结构基本变形模式,对上海地区典型土层分布状况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基坑开挖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发现,在4种不同的围护结构基本变形模式下,墙后最大沉降量和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向位移之间呈线性关系,墙后的地面沉降... 基于4种不同的围护结构基本变形模式,对上海地区典型土层分布状况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基坑开挖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发现,在4种不同的围护结构基本变形模式下,墙后最大沉降量和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向位移之间呈线性关系,墙后的地面沉降曲线呈明显的正态函数分布,并可拟合得到其正态函数曲线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围护结构变形模式的地面沉降估算方法。工程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不失为一种方便实用的估算基坑开挖引起墙后地面沉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基坑变形 地面沉降 变形计算
下载PDF
沈阳地铁车站深基坑沉降变形特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彬 张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2,共6页
为揭示东北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沉降变形特性,以沈阳地铁下深沟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的方法,推导了适合沈阳地区深基坑的最大下沉点位置和最大下沉量的计算中关键参数地基土最大下沉角的公式及值,并得到基坑外地... 为揭示东北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沉降变形特性,以沈阳地铁下深沟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的方法,推导了适合沈阳地区深基坑的最大下沉点位置和最大下沉量的计算中关键参数地基土最大下沉角的公式及值,并得到基坑外地表沉降变形最大点位置和沉降量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地基土最大下沉角的合理性和理论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初步突破了传统沉降变形预测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寻求沈阳乃至东北地区的地铁车站深基坑设计施工中沉降变形分析和预测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工程 地质条件 现场监测 沉降 变形计算
下载PDF
錾高水电站深覆盖层泄洪冲沙闸基础地震永久变形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邓理想 吴俊杰 王景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2年第5期15-22,共8页
新疆錾高水电站工程泄洪冲沙闸建于深厚覆盖层上,闸前采用混凝土连接板+防渗墙的形式对深覆盖层进行全断面防渗。其中,计算闸室与连接板之间铜止水接缝处的最大沉降差对工程能否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过ABAQUS大型非线性三维有限元软件,... 新疆錾高水电站工程泄洪冲沙闸建于深厚覆盖层上,闸前采用混凝土连接板+防渗墙的形式对深覆盖层进行全断面防渗。其中,计算闸室与连接板之间铜止水接缝处的最大沉降差对工程能否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过ABAQUS大型非线性三维有限元软件,对闸室、连接板、防渗墙对覆盖层的绝对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差进行计算,分析不同工况条件下连接板与闸室的最大沉降差。结果表明,正常蓄水位+地震工况时的闸基沉降最大,不均匀沉降差均满足设计要求。以期研究成果能为今后同类型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盖层 泄洪冲沙闸 沉降变形计算 地震永久变形 三维有限元计算
下载PDF
软土基坑周围地表沉降估算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鑫 邹豫皖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202-205,212,共5页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的加大,基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基坑工程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在软土地区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上海地区基坑工程实例,在分析总结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P...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模的加大,基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基坑工程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在软土地区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上海地区基坑工程实例,在分析总结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Peck法按指数曲线拟合得出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变形,同时将支护结构变形诱发的地表沉降与实测沉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法对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预测和周围环境的损害预防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对以后的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基坑 地表沉降 变形计算 正态分布
下载PDF
应用切线模量法计算天然地基沉降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乔承杰 《地基处理》 2022年第5期394-399,共6页
依据地基土层的c、φ、E0三个参数模拟载荷试验时,变形计算深度取2倍的载荷板宽度或直径,初始切线模量按变形模量取值;模拟实际基础沉降时,变形计算深度按高层建筑勘察标准取值,初始切线模量按2倍的变形模量取值,当采用硬塑-坚硬的黏性... 依据地基土层的c、φ、E0三个参数模拟载荷试验时,变形计算深度取2倍的载荷板宽度或直径,初始切线模量按变形模量取值;模拟实际基础沉降时,变形计算深度按高层建筑勘察标准取值,初始切线模量按2倍的变形模量取值,当采用硬塑-坚硬的黏性土作天然地基筏板基础时,变形模量取4倍的压缩模量;当采用密实的砂层作天然地基筏板基础时,变形模量取3倍的压缩模量,运用切线模量法进行载荷试验的模拟和实际基础下的沉降计算,通过两个实例的分析,得到了不同基底压力下的安全系数和沉降值,满足了地基强度安全和变形控制的双控原则,可为地基基础的初步设计提供更好的参考。并指出后续应用时应考虑初始切线模量随基础尺寸、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载荷试验数据的时间效应修正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线模量 变形模量 载荷试验 基础沉降 变形计算深度 双控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