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方法 被引量:94
1
作者 金菊良 沈时兴 +2 位作者 郦建强 崔毅 吴成国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为在随机、模糊、未确知等不确定性条件下定量评判和诊断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用联系数有效处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间的不确定性,提出用最小相对熵原理综合评价样本联系数和评价指标值联系数,构... 为在随机、模糊、未确知等不确定性条件下定量评判和诊断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用联系数有效处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间的不确定性,提出用最小相对熵原理综合评价样本联系数和评价指标值联系数,构造了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集对势函数,并用于测度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在当前宏观期望层次上所处的确定性状态和发展趋势、诊断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指标,进而建立了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的一套方法(CNAD)。CNAD在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淮北地区2004、2010、202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均介于承载力一般等级与较弱等级之间;这3 a的评价样本联系数、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平均联系数值中只有2020年的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处于偏反势(接近反势的临界值),其余联系数均处于反势,说明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发展趋势为负向发展,水资源承载状态十分严峻。CNAD充分挖掘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标准等级与评价指标样本值之间各单指标联系数的评价信息,评价和诊断的结果可靠、合理,方法直观、简便、通用性强,在各种实际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诊断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管理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诊断分析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减法集对势 偏联系数 淮北市
下载PDF
用联系数描述和处理网络计划中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64
2
作者 黄德才 赵克勤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通过把集对分析(SPA)中的联系数引入到网络计划技术之中,为工程中因各种情况变化引起的工期不确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和处理方法.研究表明,这种基于联系数的网络计划与调控方法,比传统的网络计划方法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把集对分析(SPA)中的联系数引入到网络计划技术之中,为工程中因各种情况变化引起的工期不确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表达和处理方法.研究表明,这种基于联系数的网络计划与调控方法,比传统的网络计划方法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关键路线、次关键路线和再次关键路线及其转化关系等,具有更灵活的表达和处理能力且符合工程实际.新方法思路清晰、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系数 网络计划 不确定性 施工计划 工程计划
下载PDF
五元联系数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3
作者 王国平 杨洁 王洪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21-24,共4页
五元联系数μ=a+bi+cj+dk+el是集对分析理论中同异反联系数μ=a+bi+cj的一种拓广。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五元联系数中a、b、c、d、e的大小关系,总结提出了五元联系数同异反态势新表,并将其应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其中的a、... 五元联系数μ=a+bi+cj+dk+el是集对分析理论中同异反联系数μ=a+bi+cj的一种拓广。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五元联系数中a、b、c、d、e的大小关系,总结提出了五元联系数同异反态势新表,并将其应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其中的a、b、c、d、e分别对应于Ⅰ、Ⅱ、Ⅲ、Ⅳ、Ⅴ类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实例研究表明,集对分析中的五元联系数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是可行的。在给出优劣排序的同时,还给出优劣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地表水 环境质量 评价 集对分析 五元联系数 态势
下载PDF
基于五元联系数的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0
4
作者 周兴慧 张吉军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69-2176,共8页
针对传统风险评价方法不能把系统的确定与不确定同时进行考虑的缺陷,把集对理论运用于风险的评价之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集对分析的同异反的五元联系数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拓展了对风险评价的数学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对风险进行态... 针对传统风险评价方法不能把系统的确定与不确定同时进行考虑的缺陷,把集对理论运用于风险的评价之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集对分析的同异反的五元联系数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拓展了对风险评价的数学表达方式,不仅可以对风险进行态势分析,而且也可对风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实现了对风险评价时静态与动态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价 集对分析 同异反系统 联系数
原文传递
基于联系数的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评价模型 被引量:49
5
作者 胡启玲 董增川 +2 位作者 杨雁飞 李冰 张济韬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5-432,共8页
基于集对分析和三角模糊数理论,建立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评价模型。通过理论分析、频率计算和数据统计,选取14个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式计算各指标组合权重,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 基于集对分析和三角模糊数理论,建立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评价模型。通过理论分析、频率计算和数据统计,选取14个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式计算各指标组合权重,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原因。在联系数方法的基础上,用减法集对势分析各样本水资源承载力态势。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2015年各指标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省各地级市水资源承载力状态的主要因素为单位面积灌溉水量、单位面积地下水资源量、单位面积废水排放量;山东省总体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和轻微超载状态,在水资源禀赋条件稳定的情况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生态环境,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集对分析 三角模糊数 评价模型 联系数 层次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山东省
下载PDF
对联系数中的不确定数i的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余国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49-352,共4页
联系数中的i是关于对象系统在微观层次上随机、模糊、中介、不确知等多种不确定性的一种数学承载 ,又是同一度a、差异度b、对立度c相互联系、渗透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纽带和桥梁 ,也是联系数理论模型和对象系统实际状况的一个接口... 联系数中的i是关于对象系统在微观层次上随机、模糊、中介、不确知等多种不确定性的一种数学承载 ,又是同一度a、差异度b、对立度c相互联系、渗透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纽带和桥梁 ,也是联系数理论模型和对象系统实际状况的一个接口 ,i的取值方法因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联系数 不确定系数
下载PDF
基于多元联系数集对分析的航空维修风险态势评估 被引量:42
7
作者 施志坚 王华伟 王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8-594,共7页
为提高航空维修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引入多元联系数集对分析理论,将评估系统中的确定与不确定因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在考虑专家权重的基础上,运用不确定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区间,并通过三元联系数的联系度表达式将权重区... 为提高航空维修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引入多元联系数集对分析理论,将评估系统中的确定与不确定因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在考虑专家权重的基础上,运用不确定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区间,并通过三元联系数的联系度表达式将权重区间转化为权重精确值。对三元联系数的不确定项进行拓展得到五元联系数表达式,以此为基础建立风险的同异反评估模型。根据由该模型计算出的集对势结果对系统风险态势进行评判,并利用各阶偏联系数对风险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实现静态和动态评估的有效结合。以某航空公司维修基地为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系统风险评估及趋势分析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维修 集对分析 多元联系数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联系数贴近度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35
8
作者 汪新凡 杨小娟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22,共7页
利用集对分析和联系数学理论对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联系数贴近度的定义和性质;然后在将区间数决策矩阵转化为联系数决策矩阵的基础上,依据传统的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的基本思路,基于联系数贴近度提出了... 利用集对分析和联系数学理论对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联系数贴近度的定义和性质;然后在将区间数决策矩阵转化为联系数决策矩阵的基础上,依据传统的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的基本思路,基于联系数贴近度提出了一种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新方法.该方法简洁直观,易于计算,无需对区间数进行排序;最后,通过算例表明了它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区间数 集对分析 联系数 贴近度 TOPSIS
原文传递
不确定性信息处理的集对论思想与方法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斌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2001年第2期89-93,共5页
集对论从主体与客体联系层次上较好地实现了不确定性信息的整体处理 ,集对论的同异反集合和联系数等概念弥补了模糊集合论的缺陷。本文从概念上探讨了集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 ,并与模糊集合论做了对比分析 ,认为集对论体现了认识过... 集对论从主体与客体联系层次上较好地实现了不确定性信息的整体处理 ,集对论的同异反集合和联系数等概念弥补了模糊集合论的缺陷。本文从概念上探讨了集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 ,并与模糊集合论做了对比分析 ,认为集对论体现了认识过程中的辩证思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信息 集对论 同异反集合 联系数 模糊集合论 成对原理 层次性原理 信息完整原理
下载PDF
偏联系数的计算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杨红梅 赵克勤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5-876,共12页
偏联系数是联系数的一种伴随函数,其计算过程反映出联系数的联系分量在各个微观层次上的“矛盾运动”,计算结果指示出这种“矛盾运动”的阶段性结果,是“系统宏观状态与微观趋势多层分析法”的主要数学工具。本文系统阐述常用的二元至... 偏联系数是联系数的一种伴随函数,其计算过程反映出联系数的联系分量在各个微观层次上的“矛盾运动”,计算结果指示出这种“矛盾运动”的阶段性结果,是“系统宏观状态与微观趋势多层分析法”的主要数学工具。本文系统阐述常用的二元至五元联系数的偏联系数算法和若干新思路,并从智能技术创新和信息能开发利用等角度指出偏联系数算法是一种新的智能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多元联系数 偏联系数 全偏联系数 系统微观运动 多层分析法 信息能
下载PDF
基于EW-SPA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33
11
作者 冯亚娟 都思竹 张竞一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0,共6页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复杂性,联合应用熵权(EW)法和集对分析(SPA)法,构建基于EW-SPA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首先,在识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上,结合4M1E原理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EW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复杂性,联合应用熵权(EW)法和集对分析(SPA)法,构建基于EW-SPA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首先,在识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上,结合4M1E原理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EW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SPA法评价和预测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状况;最后,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确定该项目施工安全等级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该工程项目的安全等级为安全,总体态势向非常安全的方向发展;与其他装配式建筑安全评价方法相比,该模型克服了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不足,实用性较强,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熵权(EW) 集对分析(SPA) 五元联系数 安全评价及预测
下载PDF
基于SPA的D-U空间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秀梅 赵克勤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既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利用集对分析(SPA)的不确定性系统理论,将区间数映射到二维确定-不确定空间(D-U空间),把区间数转换为向量,建立区间数的模、幅角及三角函数表达式的概念,进而建立区间数的综... 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既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利用集对分析(SPA)的不确定性系统理论,将区间数映射到二维确定-不确定空间(D-U空间),把区间数转换为向量,建立区间数的模、幅角及三角函数表达式的概念,进而建立区间数的综合(基本、一般、主值)决策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同时,更具有对不确定性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区间数 集对分析(SPA) 不确定性系统理论 联系数 D-U空间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杨俊杰 周建中 +1 位作者 方仍存 刘力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23-1426,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特点:能够有效处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基于可能势的联系数排序能够准确反映联系数间的同一对立程度,并能利用联系数的差异度对排序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用联系数决策矩阵的概... 提出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特点:能够有效处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基于可能势的联系数排序能够准确反映联系数间的同一对立程度,并能利用联系数的差异度对排序结果进行稳定性分析;用联系数决策矩阵的概念来刻画备选方案与正、负理想方案组成集对的同一对立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实现多属性决策.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是求解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多属性决策 联系数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集对分析评价法及其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谢敬东 王磊 唐国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7-40,共4页
将基于联系度的集对分析评价法应用于电网规划中的方案评价问题,考虑了投资费用、系统可靠性和对环境影响等因素,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对我国某地区实际供电网的多个候选方案进行决策分析,并与其它决策方法进行比较。结... 将基于联系度的集对分析评价法应用于电网规划中的方案评价问题,考虑了投资费用、系统可靠性和对环境影响等因素,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对我国某地区实际供电网的多个候选方案进行决策分析,并与其它决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集对分析评价法能很好地解决电网规划中的方案评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评价法 电网规划 应用 系统分析方法
下载PDF
五元联系数在湖泊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丽燕 付强 魏丽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86,共5页
集对分析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问题的系统理论方法,运用同异反表达式可解决各种模糊不确定问题,而五元联系数又是集对分析理论的拓展.针对当前众多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过程复杂繁琐问题,提出利用基于五元联系数的系统态势对湖泊... 集对分析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问题的系统理论方法,运用同异反表达式可解决各种模糊不确定问题,而五元联系数又是集对分析理论的拓展.针对当前众多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过程复杂繁琐问题,提出利用基于五元联系数的系统态势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等级评价,其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基本一致;并且用集对分析法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对监测数据的利用率高,对营养化程度的划分更细致,能够得到属于同一级别的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排序.五元联系数克服了以往集对分析评价级别只有3个等级的缺点,扩大了评价等级范围,因此可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五元联系数 湖泊富营养化程度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区间数排序的一种联系数方法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万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55-2057,共3页
针对区间数排序问题,利用集对分析联系数理论中关于不确定与确定性问题的理论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区间数排序方法。该方法用联系数中的同、异、反反映了区间数的不确定及其变化趋势,并结合该理论提出了一个区间数排序指标的新概念——... 针对区间数排序问题,利用集对分析联系数理论中关于不确定与确定性问题的理论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区间数排序方法。该方法用联系数中的同、异、反反映了区间数的不确定及其变化趋势,并结合该理论提出了一个区间数排序指标的新概念——势。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具体实例,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计算不仅简便而且有效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数 排序 集对分析 联系数
下载PDF
基于QFD/SPA的武器装备需求分析方法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居凤 汪玉 方志刚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16-2021,共6页
针对武器装备需求论证中性能指标重要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FD与SPA相结合的方法,并给出了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应用过程.该方法以质量屋作为计算框架建立装备作战需求与性能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多元联系数对国内外同类型武器装备的需求... 针对武器装备需求论证中性能指标重要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QFD与SPA相结合的方法,并给出了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应用过程.该方法以质量屋作为计算框架建立装备作战需求与性能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多元联系数对国内外同类型武器装备的需求满意度进行竞争者评估.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模糊、定性的专家意见进行集中.量化得出装备性能指标的重要度.增强武器装备需求论证中性能指标分析结果的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功能展开 质量屋 集对分析 多元联系数 需求论证
原文传递
基于集对分析的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童 杨晓华 +1 位作者 赵克勤 薛淇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4-100,共7页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只能得到宏观评价结果的不足,研究构建了五元联系数模型,用于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五元联系数与偏联系数既能宏观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又能发掘其微观变化趋势,评价结果准确合理。②从... 针对传统评价方法只能得到宏观评价结果的不足,研究构建了五元联系数模型,用于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五元联系数与偏联系数既能宏观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又能发掘其微观变化趋势,评价结果准确合理。②从宏观上来说,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在评价时间段均处于基本平衡状态,能够支撑四川省目前的社会经济规模。③从微观上来说,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联系度在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在2009,2011年和2015年3个时间点出现了小幅波动。④各子系统的承载能力排序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根据评价与分析结果,确定了四川省今后改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措施和方向,亦即将以控制污染物排放和提高用水效率两个方面为主,以满足新时代下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力动态评价 水资源承载力 微观变化趋势 集对分析 偏联系数
下载PDF
基于多元联系数-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的围岩稳定性风险评价 被引量:22
19
作者 汪明武 陈光怡 金菊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3-647,共5页
围岩稳定性评价受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未确知性特点的诸多因素影响与控制,应用传统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已很难满足当今复杂地下工程的围岩稳定性评价需求。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和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理论,探讨基于联系数和三角模糊数随机... 围岩稳定性评价受具有随机性、模糊性和未确知性特点的诸多因素影响与控制,应用传统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已很难满足当今复杂地下工程的围岩稳定性评价需求。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和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理论,探讨基于联系数和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的围岩稳定性风险评价模型,即基于待评样本的评价指标体集和围岩稳定性等级标准集构成的集对,构造多元联系数表达式来定量描述评价指标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隶属关系的层次性和模糊性;采用三角模糊数表达多元联系数的差异度分量系数的连续变化过程和不确定性,以及围岩稳定性等级标准的模糊性,并通过随机模拟技术把三角模糊数及其函数之间的运算转化为普通实数之间的运算,实现克服现有三角模糊数的乘法、除法和函数运算尚不够严谨、操作较为复杂等问题;结合指标权重计算综合联系数以风险评估样本的围岩稳定性等级。实例应用及与其他方法评价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应用于围岩稳定性的风险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且取得较好成果,此也为工程设计和施工风险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三角模糊数 联系数 随机模拟 围岩稳定性 风险评价
下载PDF
联系数的物元模型在建筑安全评价及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聪 陈建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5,共5页
鉴于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将集对分析理论引入物元模型中,构建了五元联系数物元模型与偏联系数物元模型,使物元模型中对事物特征不确定性的分析得以实现。运用该模型对某建筑施工项目进行了综合风险评价,使建筑安全评价... 鉴于建筑施工安全评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将集对分析理论引入物元模型中,构建了五元联系数物元模型与偏联系数物元模型,使物元模型中对事物特征不确定性的分析得以实现。运用该模型对某建筑施工项目进行了综合风险评价,使建筑安全评价中的确定性分析与不确定性分析相结合,实现了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评价与风险预测。结果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的联系数物元模型与偏联系数物元模型计算方法简便,评价及预测结果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综合风险评价 建筑施工 集对分析 物元模型 五元联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