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冠脉注射尼可地尔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晓会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0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脉注射尼可地尔对血浆凝溶胶蛋白(p GSN)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AMI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通过加压泵及球...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脉注射尼可地尔对血浆凝溶胶蛋白(p GSN)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AMI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通过加压泵及球囊扩张在靶血管向靶病变远端2 mm处注射2 mg尼可地尔溶液,对照组于相同位置注射等容量0. 9%氯化钠溶液。观察2组患者PCI术前、后的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 GSN及血T3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CI术后2组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校正后的TIMI血流帧数(c TFC)、无复流现象(NRP)发生率、血浆NT-proBNP、c Tn I、CK-MB水平、WMSI、PCI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研究组ST段回落率(STR)≥50%、术后TMPG 3级比例及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 05)。术后2组患者血清T3及p GSN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AMI患者PCI术中冠脉注射尼可地尔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灌注水平,提高血清T3及p GSN表达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尼可地尔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血浆凝溶胶蛋白
下载PDF
血清三碘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素检验在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周会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4期110-111,共2页
目的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血清三碘甲状腺素(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素(TSH)检验,以分析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80例,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将其分为甲亢组(n=50)... 目的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血清三碘甲状腺素(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素(TSH)检验,以分析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80例,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将其分为甲亢组(n=50)与甲减组(n=30),另选取医院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免疫荧光法对所有患者的血清T3、T4及TSH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患者的T3、T4水平均明显提高,TS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患者的T3水平明显降低,T4及TSH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减组比较,甲亢组患者T3、T4水平明显提高,TS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疾病患者能够通过血清T3、T4和TSH各指标对甲状腺功能进行评价,是一种较为理想且准确的方法,通过上述指标的检测能够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鉴别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三碘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疾病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血清T3/fT4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海燕 吕雪雅 +3 位作者 郑迪 付丽 陈永福 董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 研究血清总三碘甲状腺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介入术后并发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 目的 研究血清总三碘甲状腺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介入术后并发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MI介入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MI介入术后并发HF的患者29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生化指标,分析影响AMI介入术后并发HF的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总T3/fT4对AMI介入术后并发HF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年龄[(71.37±5.24)岁比(60.68±6.92)岁,t=7.585]、心率(heart rate,HR)[(87.13±26.98)次/min比(73.66±25.31)次/min,t=2.425]及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比例[62.07%比37.35%,x2=5.336]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0.69±9.87)%比(54.38±9.34)%,t=6.696]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986.58±301.65)pg/ml比(454.96±129.37)pg/ml,t=13.055]及fT4[(1.42±0.31)ng/dl比(1.25±0.26)ng/dl,t=2.88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而总T3[(89.48±31.06)ng/dl比(103.57±24.33)ng/dl,t=2.492]及总T3/fT4[(59.74±30.38)比(106.58±31.47),t=6.96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及总T3/fT4是AMI介入术后并发HF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97、2.436,P<0.05).血清总T3/fT4预测AMI介入术后并发HF的曲线下面积是0.841,诊断阈值是68,灵敏度为78.24%,特异度为73.43%.结论 血清总T3/fT4能够较好地预测AMI介入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情况,对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研判价值,临床上可以将其引入AMI患者的病情监测过程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均锐 《系统医学》 2017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经过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分析,探讨其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经该院检查确诊并入住的10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以同期的108名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5项血... 目的经过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分析,探讨其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经该院检查确诊并入住的10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以同期的108名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5项血清甲状腺激素指标(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T3)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的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研究组在接受治疗前及经过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接受治疗前研究组及对照组的血清水平TSH分别为(2.36±1.07)、(2.67±1.04)μIU/m L、FT4(15.18±2.87)、(15.72±2.72)pmol/L、FT3(6.37±1.82)、(6.24±1.78)pmol/L在接受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体检健康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TT3指标水平在治疗前为(1.29±0.38)nmol/L,治疗后上升到(1.88±0.52)nmol/L,TT4指标水平在治疗前为(98.21±19.82)nmol/L,治疗后为(110.85±20.71)nmol/L,治疗后二者分泌水平均有所提高,前后对比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主要影响因素为TT3及TT4)的指标水平密切关系着患有精神分裂症人群的发病情况;但伴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好转,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也可恢复,并渐趋正常,可考虑将TT3、TT4纳入到判断精神分裂症疾病是否有转归现象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甲状腺激素 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 精神分裂症 临床诊断 医学价值
下载PDF
合肥地区正常人群血清TSH、TT3、TT4的季节变化
5
作者 郑萍萍 胡华青 +3 位作者 许敏 邓大同 夏同佳 朱冬春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8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利用体检中心获得的大数据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9434例(年龄>20岁)含甲状腺功能检测的... 目的利用体检中心获得的大数据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9434例(年龄>20岁)含甲状腺功能检测的健康体检者信息,按照气象季节定义,春、夏、秋、冬分别为3~5月,6~8月,9~11月,12~来年2月,其中春季5182例,夏季5384例,秋季6500例,冬季2368例,比较不同季节间TSH、TT3、TT4浓度以及每日TSH、TT3、TT4浓度与每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日照时间、降水量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TSH浓度在2年间呈季节性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在冬春季(2.300μIU/mL;2.316μIU/mL)增多,夏秋季(2.220μIU/mL)减少;TT3在4个季节都有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TT3水平(1.89 nmol/L)最高,其次为冬季TT3(1.88 nmol/L)水平;春季、夏季的TT4水平与其他季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TT4水平(97.44 nmol/L;96.18 nmol/L)最高,春季TT4水平(95.76 nmol/L)大于夏季TT4水平(95.74 nmol/L)。每日TSH、TT3、TT4浓度与相关指标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关系数均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季节明显影响血清TSH、TT3、TT4浓度。临床上解释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时,应考虑到季节变化对血清TSH、TT3、TT4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 血清总甲状腺素 温度 季节变化
原文传递
82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3水平变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冬 袁鹏 陈新建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6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2例CHF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且T...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2例CHF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且T3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密切相关,轻度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无明显变化,重度CHF患者T3明显降低;T3愈低心力衰竭愈重,心力衰竭越重T3变化越明显,CHF愈不易纠正,且死亡率高,心力衰竭减轻后T3明显升高;T3水平与心功能级别呈负相关。结论:血清T3水平的变化对判断CHF严重程度、CHF患者的心功能损害程度、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3水平可作为间接判断CHF病情的基本指标;T3可以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同时纠正甲状腺激素的异常可以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甲状腺激素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李春盛 张培红 +5 位作者 高秀兰 谢秀华 齐平 田茹敏 周苤枝 杨继红 《急诊医学》 CSCD 1994年第4期139-142,共4页
本文测定了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糖素、皮质醇、胃泌素和催乳素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发现,AMI患者血清T3明显降低(P<0.001),并与皮质醇浓度升高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T4,... 本文测定了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糖素、皮质醇、胃泌素和催乳素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发现,AMI患者血清T3明显降低(P<0.001),并与皮质醇浓度升高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T4,TSH无明显变化(P>0.05);胰高糖素、胃泌素、催乳素、皮质醇浓度均有意义地升高(P<0.001),胰岛素无变化(P>0.05)。有并发症的AMI组与无并发症AMI组两者相比,前者T3更降低(P<0.01),说明AMI低T3与病变程度的预后有关。这些激素变化的可能机制是AMI在应激状态下机体的防御保护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激素 放射免疫检测 心肌梗塞
原文传递
左甲状腺素钠在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伟伟 胡文华 许莹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3期1662-1664,共3页
目的评估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简称“甲减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杨凌示范区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甲减综合征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 目的评估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简称“甲减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杨凌示范区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甲减综合征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全程接受甲状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14 d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SH水平为(3.2±1.1)mI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1.5)mIU/L,FT4、FT3水平分别为(11.2±1.2)pmol/L和(4.6±1.8)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pmol/L和(3.2±1.3)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减综合征效果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甲状腺素钠 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 安全性 促甲状腺激素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下载PDF
阿胶鸡子黄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阴虚风动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尹海燕 赵柏庆 林庆葵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7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阿胶鸡子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阴虚风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予口服甲巯咪唑片及普奈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阿胶鸡子黄汤口服进... 目的:观察阿胶鸡子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阴虚风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予口服甲巯咪唑片及普奈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予阿胶鸡子黄汤口服进行治疗,总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均送检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记录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组血清FT3、FT4水平均降低,血清TSH水平均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FT3、FT4及TSH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胶鸡子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甲亢阴虚风动证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阴虚风动证 阿胶鸡子黄汤 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 促甲状腺激素(TSH)
原文传递
联合检测FT3、Ghrelin、obestatin水平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程飞 魏云杰 +3 位作者 许海军 高振 陈佳娟 张密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serum 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胃饥饿素(Ghrelin)、肥胖抑制素(obestatin)水平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可疑冠心病患者23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serum 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胃饥饿素(Ghrelin)、肥胖抑制素(obestatin)水平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可疑冠心病患者23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在造影前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肘部静脉血,检测甲状腺激素、Ghrelin和obestatin水平,观察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的FT3水平Ghrelin/obestatin比值较非冠心病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FT3、Ghrelin/obestatin与冠心病均呈负相关(r=-0. 49、-0. 77,P <0. 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3、Ghrelin/obestatin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使用ROC曲线评价FT3、Ghrelin/obestatin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FT3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 76,Ghrelin/obestatin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 78,联合两者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 91,诊断价值较高,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 89%、70. 00%。结论FT3、Ghrelin、obestatin水平与冠心病有较大关系,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检测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胃饥饿素 肥胖抑制素 冠心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龙 肖园园 +4 位作者 丁未洋 徐冰 纪军 陈述 何胜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3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正常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CAG正常STEMI患者37例为A组,CAG异常138例为B组,CAG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各项相关危险因素及检查结果。结果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正常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CAG正常STEMI患者37例为A组,CAG异常138例为B组,CAG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各项相关危险因素及检查结果。结果 A组患者年龄较B组显著较小(P<0.05),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例以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B组(P<0.05或P<0.01);A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中吸烟导致冠脉痉挛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吸烟患者(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冠脉痉挛可能性大,吸烟是其主要危险因素。FT3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造影正常 冠脉痉挛 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FT_(4)、FT_(3)水平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秋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3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甲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巯...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甲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FT_(3)、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T_(3)、FT_(4)、TSH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FT_(3)(4.11±0.60)pmol/L、FT_(4)(13.20±0.41)pmol/L、TSH(2.65±0.88)mU/L均优于对照组的(7.62±0.61)pmol/L、(14.83±0.51)pmol/L、(2.15±0.28)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4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甲巯咪唑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巯咪唑 糖皮质激素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下载PDF
FT3、FT4、FT3/FT4、TSH与克罗恩病维得利珠单抗治疗后临床活动度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 陈延方 +3 位作者 陈璐 黄小莉 刘诗琦 陈洪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849-856,共8页
目的:探究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克罗恩病(CD)患者维得利珠单抗(VDZ)治疗后临床应答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接受VDZ治疗且疗程超过3个月的C... 目的:探究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克罗恩病(CD)患者维得利珠单抗(VDZ)治疗后临床应答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接受VDZ治疗且疗程超过3个月的CD患者54例,对照组89例。收集对照组及CD患者使用VDZ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FT3、FT4、FT3/FT4、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数据,用CD活动指数(CDAI)评估CD疾病活动度。比较CD患者与对照组甲状腺功能指标差异。根据VDZ治疗前后CDAI差值(ΔCDAI)是否≥100分分为应答组及无应答组,比较两组患者VDZ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及其差值(ΔFT3、ΔFT4、ΔFT3/FT4、ΔTSH)与ΔCDAI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差值对VDZ临床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CD患者治疗前FT3、FT3/FT4低于对照组(P<0.05);VDZ治疗3个月后FT3、FT3/FT4较前提高,FT4降低(P<0.05)。应答组FT3、FT4、FT3/FT4、CDAI在VDZ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Z治疗前后ΔFT3、ΔFT3/FT4与ΔCDAI间呈负相关(P<0.05),ΔFT4、ΔTSH与ΔCDAI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ΔFT3、ΔFT3/FT4预测VDZ治疗临床应答潜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827,灵敏度为82.9%、80.5%,特异度均为81.8%。结论:血清游离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尤其是FT3、FT3/FT4变化与CD患者VDZ治疗后临床活动指数变化呈负相关,并对其临床应答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维得利珠单抗 临床应答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下载PDF
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T_3、FT_4、PTH水平变化及CT改变情况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丹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3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以及CT的改变情况。方法 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50例甲亢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以及CT的改变情况。方法 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50例甲亢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3+)、Ca^(2+)、FT_3、FT_4、PTH检测水平变化,及其与对照组的差异,并观察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T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PTH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后和对照组,FT_4、FT_3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后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TH、FT_4、FT_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P^(3+)(2.85±1.38)pmol/L、Ca^(2+)(3.86±1.85)pmol/L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后[(1.33±0.21)、(2.03±0.69)pmol/L]和对照组[(1.58±0.32)、(2.45±0.32)p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3+)、Ca^(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影像中,治疗前主要表现为钙化、边界欠清晰、单发低密度结节,治疗后主要表现为右叶前后最大直径为20.5 mm,在横断面上可见马蹄形、蝶形。结论甲亢患者经治疗后,血清FT_3、FT_4和PTH水平均呈改善趋势,且逐渐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甲状旁腺激素 CT
下载PDF
正常体重高体脂率成年女性静息能量消耗和甲状腺激素与补体C3的关系
15
作者 万锋 彭小丹 +1 位作者 黄子栖 彭渝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比较正常体重高体脂(正常体重肥胖)和正常体重正常体脂成年女性静息能量消耗(REE)、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补体C3水平,探讨肥胖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武警江西总队医院五官科收治的30... 目的比较正常体重高体脂(正常体重肥胖)和正常体重正常体脂成年女性静息能量消耗(REE)、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补体C3水平,探讨肥胖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武警江西总队医院五官科收治的30例体重指数(BMI)<24.90 kg/m^(2)、体脂率≥30.00%的成年女性作为正常体重肥胖(NWO)组,同时选取在武警江西总队医院进行体检的30例BMI<24.90 kg/m^(2)、体脂率<30.00%的成年女性作为非NWO组。采集血样,比较两组的空腹血清甲状腺激素[总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和总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血清补体C3浓度及REE。结果NWO组的血清FT_(3)、FT_(4)及补体C3水平均高于非NW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正常体重的成年女性体脂质量(FM)与REE无相关性(P>0.05),与FT_(3)、FT_(4)、TSH、补体C3呈正相关(P<0.05);体脂率与REE、TSH无相关性(P>0.05),与FT_(3)、FT_(4)及补体C3呈正相关(P<0.05)。两组的RE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在体重正常的情况下,体脂的增加也可能伴随着甲状腺功能和补体C3等炎症标志物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体重肥胖 体脂质量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素 补体C3 静息能量消耗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检测甲亢患者指标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晓芸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9期191-192,195,共3页
目的对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亢患者各项指标的结果进行分析,以能够更好的治疗患者。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得48例甲亢患者组成甲亢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8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组患者血... 目的对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亢患者各项指标的结果进行分析,以能够更好的治疗患者。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得48例甲亢患者组成甲亢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48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组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血清甲状腺激素等甲亢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甲亢组患者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为(3.43±0.28)ng/moL,总甲状腺素(TT4)为(20.23±2.8)μg/dL,促甲状腺激素(TSH)为(0.04±0.02)μIU/mL。正常组患者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为(1.39±0.28)μg/mL,总甲状腺素(TT4)为(7.48±4.89)μg/dL,促甲状腺激素(TSH)为(1.44±0.47)μIU/m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91、26.678、9.879,P<0.05)。结论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血清甲状腺激素具有很好的效果,对帮助甲亢患者做抗甲状腺亢进治疗,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甲亢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下载PDF
合并低T3综合征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雷 丛涛 +2 位作者 苏德淳 周旭晨 王珂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观察低T3综合征( LT3S)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21例患者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和心脏超声等检查,并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进行分组;统计随诊期间不良事... 目的:观察低T3综合征( LT3S)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21例患者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和心脏超声等检查,并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进行分组;统计随诊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再梗、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死亡),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51例(42.15%)伴低T3综合征。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是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低FT3与死亡率明显相关。出院患者平均随访(20.5±7.8)月,Cox模型分析显示,FT3水平是累积死亡风险首要预测因子(HR 5.17,95%CI:2.57~8.69),其次是年龄和左室射血分数。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低T3综合征对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远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T3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下载PDF
重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楠 陆金帅 张海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1613-1616,1620,共5页
目的分析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住院、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心功能Ⅳ级的CHF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访6个月,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 目的分析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重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住院、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心功能Ⅳ级的CHF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访6个月,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因心力衰竭加重住院或因心力衰竭死亡。分析入院FT3水平与CHF患者6个月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根据患者入院时FT3三分位水平将患者分为FT3<3.45pmol/L(63例)、3.45~4.71pmol/L(64例)、>4.71pmol/L(63例)3组。FT3 3.45~4.71pmol/L组糖尿病患病率、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FT3<3.45pmol/L组和FT3>4.71pmol/L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T3 3.45~4.71pmol/L(HR=0.475,95%CI:1.181~4.631,P=0.019)是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NT-proBNP(HR=1.516,95%CI:1.103~5.443,P<0.01)和糖尿病(HR=2.116,95%CI:1.218~5.652,P=0.021)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FT3 3.45~4.71pmol/L(HR=0.567,95%CI:0.198~0.896,P=0.023)是心力衰竭加重住院或因心力衰竭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NTproBNP(HR=1.643,95%CI:1.132~5.467,P<0.01)和糖尿病(HR=2.253,95%CI:1.198~5.451,P=0.031)是心力衰竭加重住院或因心力衰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T3 3.45~4.71pmol/L的重度CHF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最低,同时该水平FT3也是因心力衰竭加重住院或因心力衰竭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心力衰竭 全因死亡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临检过程中应用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
19
作者 缪春艳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8期52-55,共4页
目的评估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应用2型糖尿病患者临检过程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该院接诊的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指标的差异... 目的评估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应用2型糖尿病患者临检过程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该院接诊的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4.02±1.33)pmol/L显著小于对照组(5.19±1.28)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9,P<0.001)。年龄越大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越低(3.68±0.52)pmol/L vs(4.86±0.3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34,P<0.001)。病程时间越长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越低(3.70±0.42)pmol/L vs(4.56±0.62)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4,P<0.001)。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越低(3.52±0.81)pmol/L vs(4.19±1.33)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1,P=0.014)。空腹血糖越高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越低(3.82±0.91)pmol/L vs(4.79±0.82)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0,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其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更低,年龄、病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 2型糖尿病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彩超引导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应用研究
20
作者 李健忠 周永锐 +3 位作者 李慧英 李妙编 孙一涤 邱前辉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接受彩超引导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V)、体积缩小率(VRR)及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接受彩超引导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V)、体积缩小率(VRR)及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评价低温等离子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经过相关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术后体积逐步缩小,体积缩小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1,45.887)=378.369;P<0.001];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3);术前及术后1个月FT3、FT4水平比较,术后1个月的FT3、FT4较前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治疗过程无声嘶、饮水进食呛咳等不良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引导 低温等离子消融 甲状腺良性结节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