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溶血曼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心 彭清洁 +6 位作者 彭永崇 王子健 章恺伦 周珊锡 陈曦 陈颖钰 郭爱珍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1135,共5页
对1例不明原因死亡牛肺脏进行了病原学分离及鉴定。根据已报道的溶血曼氏杆菌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通过细菌分离、染色、16S rRNA、溶血曼氏杆菌特异性PCR扩增、荚膜血清型及生化试验来确定该菌株。结果确定该牛感染了溶血曼氏杆菌,... 对1例不明原因死亡牛肺脏进行了病原学分离及鉴定。根据已报道的溶血曼氏杆菌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通过细菌分离、染色、16S rRNA、溶血曼氏杆菌特异性PCR扩增、荚膜血清型及生化试验来确定该菌株。结果确定该牛感染了溶血曼氏杆菌,进一步分型确定为血清6型。成功从牛肺脏中分离到该菌株,从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该菌对大多数药物敏感。该试验对牛溶血曼氏杆菌病临床用药具有参考意义,也为牛溶血曼氏杆菌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曼氏杆菌 血清6 16S rRNA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引弟 王治方 +5 位作者 焦文强 朱文豪 李海利 张青娴 郞利敏 王克领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65,69,135,共6页
为了明确河南地区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从发病猪的肺脏、心血、关节液等病料中分离、纯化副猪嗜血杆菌,并对分离纯化的副猪嗜血杆菌进行PCR鉴定,同时进行血清型分型、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结... 为了明确河南地区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流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从发病猪的肺脏、心血、关节液等病料中分离、纯化副猪嗜血杆菌,并对分离纯化的副猪嗜血杆菌进行PCR鉴定,同时进行血清型分型、致病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肺脏中分离得到一株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该菌株携带有vta1、vta2、vta3、wza、ompP2、nanH、cdtA、cdtC、espP2 9种主要毒力基因;对保育仔猪表现出轻微的致病性;对头孢噻呋、头孢他啶、阿莫西林等16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卡那霉素等8种抗生素耐药。说明分离得到的血清6型副猪嗜血杆菌毒力较弱,对大多数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血清6 分型鉴定 毒力基因 致病性试验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2,3,6血清型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利 朗利敏 +4 位作者 张青娴 游一 徐引弟 侯自花 王克领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根据Gen Bank中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荚膜多糖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成功建立了检测APP 2型、3型和6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该三重PCR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0.25、0.5和0.25 ng/μL,对猪肺炎支原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毒、副猪嗜血... 根据Gen Bank中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荚膜多糖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成功建立了检测APP 2型、3型和6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该三重PCR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0.25、0.5和0.25 ng/μL,对猪肺炎支原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112份自然感染病猪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结果完全符合。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APP 2型、3型和6型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血清2型 血清3型 血清6 多重PCR
原文传递
云南和广东省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血清6型毒株(EHDV-6)的分离与遗传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占鸿 杨振兴 +7 位作者 林栩慧 吕敏娜 肖雷 寇美玲 廖德芳 朱建波 杨恒 李华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5,共8页
【目的】分离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血清6型毒株(EHDV-6),掌握分离毒株的遗传特征。【方法】对设立于我国云南和广东省的哨兵动物定期采血,进行EHDV感染情况监测与病毒分离培养。通过血清中和试验确定分离EHDV的血清型,... 【目的】分离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血清6型毒株(EHDV-6),掌握分离毒株的遗传特征。【方法】对设立于我国云南和广东省的哨兵动物定期采血,进行EHDV感染情况监测与病毒分离培养。通过血清中和试验确定分离EHDV的血清型,采用一步法RT-PCR对分离的EHDV-6毒株基因节段2、3、6(Seg-2、-3、-6)进行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2012-2016年,从云南省和广东省的哨兵动物中分离出25株EHDV毒株,其中,11株为EHDV-6型。中国EHDV-6型毒株的Seg-2、-3与-6均属Eastern型,核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98.9%和98.8%,在系统发生树上分别聚为1个独立的中国支系。在日本引起疫病暴发的EHDV-6型毒株与中国EHDV-6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日本EHDV-6型毒株在系统发生树上处于中国支系内部,Seg-2、Seg-3与中国毒株的核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5%和93.9%。【结论】云南和广东省流行的EHDV-6型毒株核酸与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日本和中国的EHDV-6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提示中日之间可能存在EHDV的流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我国EHDV-6型毒株流行病学分析、致病性、病原学诊断与疫苗制备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血清6 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6型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海利 徐引弟 +6 位作者 朱文豪 张青娴 游一 郎利敏 王克领 张立宪 侯自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8-40,共3页
为了建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6型分子鉴定方法,本研究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从编码荚膜多糖的碱基序列设计1对引物,扩增特异性的720 bp核酸片段。结果表明,以APP为模板,均能扩增出与预期一致的1条720 bp核酸片段,所得PCR产物经... 为了建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6型分子鉴定方法,本研究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从编码荚膜多糖的碱基序列设计1对引物,扩增特异性的720 bp核酸片段。结果表明,以APP为模板,均能扩增出与预期一致的1条720 bp核酸片段,所得PCR产物经测序,与Gen Bank已发表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6型的同源性达99%以上。本研究建立了PCR检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6型分子鉴定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及鉴定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放线杆菌 血清6
下载PDF
2019年北京市某幼儿园1起聚集性发热疫情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6
作者 李洪军 邹林 +5 位作者 杨艳娜 郗璐 甄博珺 佟玲 张铁钢 张国峰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15期2123-2125,共3页
目的了解2019年北京市某幼儿园聚集性发热疫情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集北京市某幼儿园聚集性呼吸道发热疫情的病例咽拭子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细菌进行核酸筛检。对肠道病毒筛查阳性的标... 目的了解2019年北京市某幼儿园聚集性发热疫情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采集北京市某幼儿园聚集性呼吸道发热疫情的病例咽拭子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和呼吸道细菌进行核酸筛检。对肠道病毒筛查阳性的标本利用肠道病毒VP1区特异性引物进行VP1片段扩增和测序,并对测序序列进行BLAST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在收集的5例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4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其他呼吸道病毒和呼吸道细菌检测均为阴性。VP1序列BLAST结果显示,4例肠道病毒均为柯萨奇病毒A6型(CVA6)。进化关系分析显示,该病毒与中国云南2018年的1株引起手足口病的CVA6毒株高度同源。结论北京市该起呼吸道聚集性发热疫情是由肠道病毒CVA6型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发热 肠道病毒 血清型 柯萨奇病毒A6
原文传递
8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丽萍 徐岚 +2 位作者 李薇薇 裴晓燕 郭云昌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镇江及周边部分地区8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经API生化鉴定的40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dh和trh)及功能基因(toxRS/new和orf8)测定、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tdh阳... 目的调查并分析镇江及周边部分地区8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经API生化鉴定的40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tdh和trh)及功能基因(toxRS/new和orf8)测定、血清学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tdh阳性率为85.0%(34/40),trh阳性率为5.0%(2/40),toxRS/new阳性率为50.0%(20/40),orf8阳性率为42.5%(17/40);血清型以O3∶K6为主;PFGE分型显示A^B群间相似度>80%。结论镇江及周边部分地区8起食物中毒事件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O3∶K6大流行克隆,且具有高度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型 O3:K6大流行克隆 脉冲场凝胶电泳 食源性致病菌 食物中毒
原文传递
上海市某区副溶血性弧菌的实验室预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敏 席曼芳 +2 位作者 张曦 王刚毅 屠丽红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对本市某区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特征进行实验室预警分析。[方法]收集该区一定时期内,不同监测哨点,不同腹泻事件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菌株,对所收集的6株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对相同的血清型,进行rRNA分析和tdh基因检测。[结果... [目的]对本市某区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特征进行实验室预警分析。[方法]收集该区一定时期内,不同监测哨点,不同腹泻事件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菌株,对所收集的6株菌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对相同的血清型,进行rRNA分析和tdh基因检测。[结果]来源不同的6株副溶血性弧菌,它们的血清型均为O3∶K6;rRNA分析结果显示5株同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所检菌株都能检出tdh基因。[结论]该地区存在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O3∶K6的污染源,该血清型是该地区引起腹泻的主要菌型之一。建议对上述3起事件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可疑的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孤菌 血清型O3:K6 实验室预警分析
下载PDF
6A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水解物的制备及其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树权 杨英英 +10 位作者 张钰奇 李献林 杜娇 胡浩 刘佳 刘月萍 李阿妮 任珍芸 刘爱萍 侯亚莉 谢贵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年第6期1-8,共8页
目的制备6A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PS6A)水解物及其结合物,研究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在60℃水解温度下,筛选出PS6A水解适宜的醋酸水解浓度和水解时间。通过水解物和原糖(PS6A)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磷谱(31P NMR)比较验... 目的制备6A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PS6A)水解物及其结合物,研究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在60℃水解温度下,筛选出PS6A水解适宜的醋酸水解浓度和水解时间。通过水解物和原糖(PS6A)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磷谱(31P NMR)比较验证水解物结构的正确性。以1-氰基-4-二甲胺基吡啶四氟硼酸盐(1-Cyano-4-(dimethylamino)pyr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CDAP)活化水解物的羟基,并与破伤风类毒素己二酸酰肼衍生物(TTAH)结合,制备结合物PS6A-TTAH;并检测结合物的理化性质。通过抑制ELISA分析原糖、水解物和结合物的抗原性。将小鼠分为2组(PS6A组和PS6A-TTAH组),分别免疫3剂次,用间接ELISA分析原糖和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结果多糖经0.2 mol/L醋酸60℃水解8 h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KD)由0.03升高为0.51,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由8.127×10~5g/mol降为1.175×10~5g/mol。核磁共振结果表明,各特征质子的化学位移相比原糖未发生改变。结合物的游离多糖质量分数为4.55%,游离载体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8%。抑制ELISA结果显示,水解物、结合物的抑制曲线与原糖基本吻合。PS6A-TTAH组有剂次加强效应(P分别为0.001、0.004和0.001),其第1~3针免后IgG抗体水平均高于PS6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2和0.001)。结论制备的PS6A水解物能有效的保留天然多糖的特异基团,以此水解物制备的结合物在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A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 水解物 结合物 免疫原性
下载PDF
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中的6A和6B诱导对新发现血清型6C和6D的交叉保护抗体
10
作者 吴君兰 邱远涛 +6 位作者 张晓雪 雷永红 薛晨宝 韩东洺 王新立 高强 林纪胜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6-371,共6页
目的血清型6C和6D是近些年新发现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肺炎链球菌13价结合疫苗PCV13(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F)里的6A和6B能否诱导对新血清型6C和6D的交叉保护抗体,以及它们对交叉保... 目的血清型6C和6D是近些年新发现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肺炎链球菌13价结合疫苗PCV13(1、3、4、5、6A、6B、7F、9V、14、18C、19A、19F和23F)里的6A和6B能否诱导对新血清型6C和6D的交叉保护抗体,以及它们对交叉保护抗体的贡献。方法PCV13、6A和6B荚膜多糖分别与CRM197的结合物PCV6A和PCV6B分别于第0天、第14天和第28天以等剂量肌肉注射免疫新西兰兔。免疫前和第35天采血分离血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兔血清中针对6A、6B、6C和6D荚膜多糖的抗体浓度,并采用WHO肺炎链球菌血清学参考实验室的调理吞噬试验(OPA)检测兔血清抗体针对6A、6B、6C和6D的杀菌功能。结果PCV13能够诱导兔产生针对6A和6B荚膜多糖的抗体,该抗体不仅能够与6C和6D荚膜多糖产生交叉反应,而且能够识别靶细菌6A、6B、6C和6D并激活补体,在激活补体的调理下,靶细菌被分化的HL60细胞吞噬,它们对靶细菌6A、6B、6C的杀菌滴度大致相当,但略高于对6D。PCV6A能够诱导兔产生针对6A荚膜多糖的抗体,该抗体能够与6B、6C和6D荚膜多糖产生交叉反应,它对靶细菌6A、6B和6C的调理吞噬滴度高于对6D。PCV6B能够诱导兔产生针对6B荚膜多糖的抗体,该抗体能够与6A、6C和6D荚膜多糖产生交叉反应,它对靶细菌6A、6B和6C的调理吞噬滴度高于对6D。PCV13、PCV6A和PCV6B免疫后针对6A、6B、6C和6D的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浓度和杀菌滴度均较免疫前有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PCV13能够诱导兔产生针对6A和6B的抗体,它们不仅能够与6C和6D的荚膜多糖产生交叉反应,而且能够交叉保护6C和6D。PCV13中的6A和6B均对产生6C和6D的交叉保护抗体有贡献,其中对6C的贡献多于对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l3) 血清型6C 血清型6D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调理吞噬试验(OPA) 交叉保护抗体
原文传递
6C型肺炎链球菌抗血清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尊杰 姚开虎 +3 位作者 袁林 高薇 俞桑洁 杨永弘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制备6C型肺炎链球菌抗血清,并进行鉴定。方法将经美国单克隆抗体方法鉴定为6C型的肺炎链球菌制成菌体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将抗血清与6A、6B和6C型肺炎链球菌进行荚膜肿胀和凝集试验;用6A、6B及6A和6B型肺炎链球菌吸附血清后,... 目的制备6C型肺炎链球菌抗血清,并进行鉴定。方法将经美国单克隆抗体方法鉴定为6C型的肺炎链球菌制成菌体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将抗血清与6A、6B和6C型肺炎链球菌进行荚膜肿胀和凝集试验;用6A、6B及6A和6B型肺炎链球菌吸附血清后,再次检测其与各型肺炎链球菌的凝集效价。结果免疫前的兔血清与6A、6B和6C型肺炎链球菌均未出现荚膜肿胀及凝集反应。免疫后的血清与6A、6B和6C型的凝集效价分别为1∶64、1∶32和1∶64;经6A或6A和6B型吸附后,与6A、6B和6C型的凝集效价分别为(-)、(-)和1∶8;经6B型吸附后,与6A、6B和6C型的凝集效价分别为1∶16、(-)和1∶16。结论6C型为新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已成功制备出6C型抗血清,可用于血清分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6C型 免疫血清 凝集效价
原文传递
禽副黏病毒6型的分离鉴定及F和HN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凤勇 柴洪亮 +3 位作者 田志革 孙静 张小林 华育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13,共4页
为了对从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采集的300份野鸭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的18株禽副黏病毒6型(APMV-6)进行鉴定,试验通过RT-PCR方法,扩增了5株来源于不同宿主的APMV-6病毒的F和HN基因。结果表明:5株病毒的F基因长度均为1 836 bp,HN... 为了对从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采集的300份野鸭咽喉拭子和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的18株禽副黏病毒6型(APMV-6)进行鉴定,试验通过RT-PCR方法,扩增了5株来源于不同宿主的APMV-6病毒的F和HN基因。结果表明:5株病毒的F基因长度均为1 836 bp,HN基因为2 031 bp;5株病毒F和HN基因同源性超过99%,且与TW分离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8%;5株病毒均属于ClassⅠ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副黏病毒6 中国分离株 F和HN基因 序列分析 进化树
原文传递
C6/36细胞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受体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美德 赵彤言 +1 位作者 菫言德 陆宝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研究登革病毒4个血清型在C6/36细胞上的受体差异。方法用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的VOPBA方法进行鉴定。结果C6/36细胞的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受体分子质量相同,约为35 ku。结论C6/36细胞上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受体相同。
关键词 登革病毒 血清型 受体 C6/36细胞
下载PDF
利用猪源SUMO3标签蛋白可溶性表达猪腺病毒3型的Hexon基因高变区蛋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志要 孙阳阳 +1 位作者 鲍恩东 吕英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利用猪源小泛素化相关修饰蛋白可溶性表达猪腺病毒3型(PADV-3)的主要衣壳蛋白六邻体蛋白(Hexon)基因的高变区蛋白,为检测试剂盒和亚单位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本试验扩增出猪腺病毒3型的Hexon基因中的超变区(HVR1~HVR6)片段,并在其N端添... 利用猪源小泛素化相关修饰蛋白可溶性表达猪腺病毒3型(PADV-3)的主要衣壳蛋白六邻体蛋白(Hexon)基因的高变区蛋白,为检测试剂盒和亚单位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本试验扩增出猪腺病毒3型的Hexon基因中的超变区(HVR1~HVR6)片段,并在其N端添加猪源的SUMO3的蛋白基因,连接到pET28a质粒,构建出pET28a-Hexon-HVR1-6、pET28a-pigSUMO3-Hexon-HVR1-6重组质粒,经过PCR以及双酶切验证并测序确认无碱基突变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进行表达,经超声波破碎后进行SDS-PAGE验证标签蛋白的促溶情况,将表达量最高的融合蛋白进行大量表达并纯化,Western blot鉴定分析。结果显示:在1100 bp左右可见扩增出来目的基因片段;SDSPAGE表明在32 kDa、37 kDa处可以看到目的蛋白,细菌破碎后发现SUMO3标签蛋白显著提高Hexon-HVR1-6蛋白可溶性;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可以被His6标签的特异性抗体和PADV-3的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以上结果表明成功表达出了PADV-3的主要结构蛋白Hexon-HVR1-6,加入猪源的SUMO3标签后能显著提高重组蛋白的可溶性,且反应性和特异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腺病毒3型 六邻体蛋白高变区 SUMO3 可溶性表达
原文传递
2型猪链球菌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作者 钱思彤 王一男 +4 位作者 龚秀芳 丁晨曦 胡丹 艾乐乐 王长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0-1165,1170,共7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2型猪链球菌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Glucosamine 6-phosphate deaminase,NagB)的性质、结构与功能等信息。方法利用DNAStar、ProtParam、PredictProtein、PSORT、SignalP、TMHMM、SOMPA、PROSITE、SWISS-...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2型猪链球菌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Glucosamine 6-phosphate deaminase,NagB)的性质、结构与功能等信息。方法利用DNAStar、ProtParam、PredictProtein、PSORT、SignalP、TMHMM、SOMPA、PROSITE、SWISS-MODEL、SYBYL-X和ClustalX等在线分析软件对2型猪链球菌中的NagB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活性中心等进行分析。结果 NagB由378个氨基酸残基构成,无信号肽及跨膜区,是稳定的亲水性胞浆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分别占46.30%和32.28%,三级结构模拟显示其为典型的二聚体结构,单体的活性中心可能由Ala52、Ser55、Arg106、Ser107、Ser110、Phe164、Met166、Glu242、Val364、Asn365、Arg366、Val367、Val368等多个核心氨基酸构成。结论生物信息学预测NagB含有2个SIS功能结构域(34-190aa;210-358aa),涉及磷酸糖的异构酶功能,NagB的特征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其在S.suis 2生长增殖以及致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猪链球菌 葡萄糖胺-6-磷酸脱氨酶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