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血清学改变
被引量:
6
1
作者
冯海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1期90-92,共3页
目的关于小儿热性惊厥接受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进行治疗对其血清学改变所起到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给予其中4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药物治疗,将其...
目的关于小儿热性惊厥接受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进行治疗对其血清学改变所起到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给予其中4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药物治疗,将其纳入研究组,给予剩余4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单纯地西泮药物治疗,将其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血清学改变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学指标和治疗之前对比获得显著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临床中给予小儿热性惊厥患者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显著改善小儿热性惊厥患者血清学指标,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热性惊厥
地西泮
苯巴比妥
治疗效果
血清学改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感染血清学变化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曾波
周夏袷
+2 位作者
何平
万克强
田文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453-5455,共3页
目的横断面调查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感染血清学及临床特征,初步探讨SAP患者急性期巨细胞病毒激活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急性胰腺炎(AP)住院476名患者血清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入院时HCMV-...
目的横断面调查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感染血清学及临床特征,初步探讨SAP患者急性期巨细胞病毒激活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急性胰腺炎(AP)住院476名患者血清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入院时HCMV-IgM和HCMV-IgG值,入院后14dSAP患者重复测定HCMV-IgM值,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院时476例AP患者HCMV-IgG阳性率96.05%,重度96.67%,轻中度AP95.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MV-IgM阳性率为9.87%,重度及轻中度AP患者HCMV-IgM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和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4d128例SAP患者HCMV-IgM阳性率为28.1%,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P患者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率较轻中度AP高,且急性期存在巨细胞病毒潜伏再激活,与临床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急性胰腺炎
人巨细胞病毒
血清学改变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及血清学变化比较
被引量:
19
3
作者
温志华
王旺河
+1 位作者
郭艳丽
陈希
《癌症进展》
2017年第5期528-530,55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及血清学变化。方法选取118例胃癌患者,依照患者意愿和手术需求分为腹腔镜组(n=59)和开腹组(n=59)。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及血清学变化。方法选取118例胃癌患者,依照患者意愿和手术需求分为腹腔镜组(n=59)和开腹组(n=59)。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及血清学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切口长度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开始进食半流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ALT、AST、ALB、BUN及炎症相关指标WBC、NE、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患者的Cr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开腹手术
近期疗效
血清学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梅毒治疗前后的临床及血清学结果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司徒欣欣
张伟坚
陈世豪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0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临床正确治疗方法及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梅毒患者(n=214)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临床对症治疗,记录临床疗效、血清学检验结果变化情况(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临床正确治疗方法及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梅毒患者(n=214)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临床对症治疗,记录临床疗效、血清学检验结果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结果:214例早期梅毒经治疗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93%,无效率仅为6.07%;214例早期梅毒经治疗,其TRUST阳性率(2.80%)较治疗前(50.93%)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PPA阳性率(79.44%)则较之前(79.91%)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早期梅毒临床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并显著改善血清学检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梅毒
临床治疗方法
血清学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梅毒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血清学变化
5
作者
虞玲
隋俊
+1 位作者
黄菁
华云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5356-5358,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梅毒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血清学改变,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中晚期梅毒患者213例,将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09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取两...
目的探讨中晚期梅毒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血清学改变,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中晚期梅毒患者213例,将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09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9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38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86株占62.32%;对照组患者IL-2、IL-10和IL-12分别为(97.15±10.54)(122.53±11.27)ng/L和(83.76±8.95)ng/L,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08.20±11.09)(117.04±9.27)ng/L和(63.81±6.19)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中晚期梅毒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经验性用药时可以此作为参考;而医院感染的患者与其他中晚期梅毒患者相比血清学检查存在差异,可以作为诊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梅毒
医院感染
血清学改变
病原菌
原文传递
题名
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血清学改变
被引量:
6
1
作者
冯海娇
机构
贵港市人民医院儿内科
出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1期90-92,共3页
文摘
目的关于小儿热性惊厥接受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进行治疗对其血清学改变所起到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给予其中4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药物治疗,将其纳入研究组,给予剩余4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单纯地西泮药物治疗,将其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血清学改变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学指标和治疗之前对比获得显著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临床中给予小儿热性惊厥患者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显著改善小儿热性惊厥患者血清学指标,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小儿热性惊厥
地西泮
苯巴比妥
治疗效果
血清学改变
应用价值
Keywords
febrile
convulsion
in
children
diazepam
phenobarbital
therapeutic
effect
serological
change
application
value
分类号
R725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感染血清学变化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
3
2
作者
曾波
周夏袷
何平
万克强
田文广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消化内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感染科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5453-5455,共3页
基金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面上项目(2012-2-177)
重庆市永川科委软科学(YCSTC
2011BE5015)
文摘
目的横断面调查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感染血清学及临床特征,初步探讨SAP患者急性期巨细胞病毒激活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急性胰腺炎(AP)住院476名患者血清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入院时HCMV-IgM和HCMV-IgG值,入院后14dSAP患者重复测定HCMV-IgM值,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院时476例AP患者HCMV-IgG阳性率96.05%,重度96.67%,轻中度AP95.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MV-IgM阳性率为9.87%,重度及轻中度AP患者HCMV-IgM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和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4d128例SAP患者HCMV-IgM阳性率为28.1%,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P患者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率较轻中度AP高,且急性期存在巨细胞病毒潜伏再激活,与临床结局有关。
关键词
重度急性胰腺炎
人巨细胞病毒
血清学改变
Keywords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Human
cytomelgalovirus
serological
change
分类号
R57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及血清学变化比较
被引量:
19
3
作者
温志华
王旺河
郭艳丽
陈希
机构
郑州颐和医院普外二科
郑州颐和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癌症进展》
2017年第5期528-530,55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及血清学变化。方法选取118例胃癌患者,依照患者意愿和手术需求分为腹腔镜组(n=59)和开腹组(n=59)。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开腹组行传统开腹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及血清学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切口长度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流质时间、开始进食半流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ALT、AST、ALB、BUN及炎症相关指标WBC、NE、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患者的Cr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开腹手术
近期疗效
血清学变化
Keywords
laparoscopic-assisted
D2
radical
total
gastrectomy
traditional
open
gastrectomy
short-term
outcomes
serological
change
s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梅毒治疗前后的临床及血清学结果探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司徒欣欣
张伟坚
陈世豪
机构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0期136-137,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临床正确治疗方法及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梅毒患者(n=214)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临床对症治疗,记录临床疗效、血清学检验结果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结果:214例早期梅毒经治疗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93%,无效率仅为6.07%;214例早期梅毒经治疗,其TRUST阳性率(2.80%)较治疗前(50.93%)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PPA阳性率(79.44%)则较之前(79.91%)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早期梅毒临床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并显著改善血清学检验结果。
关键词
早期梅毒
临床治疗方法
血清学变化
Keywords
Early
syphilis
Clinical
treatment
serological
change
s
分类号
R759.1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梅毒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血清学变化
5
作者
虞玲
隋俊
黄菁
华云晖
机构
南京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南京市第二医院性病科
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5356-5358,共3页
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重点基金资助项目(JW-20120372)
文摘
目的探讨中晚期梅毒患者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血清学改变,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中晚期梅毒患者213例,将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09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9例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38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86株占62.32%;对照组患者IL-2、IL-10和IL-12分别为(97.15±10.54)(122.53±11.27)ng/L和(83.76±8.95)ng/L,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08.20±11.09)(117.04±9.27)ng/L和(63.81±6.19)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中晚期梅毒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经验性用药时可以此作为参考;而医院感染的患者与其他中晚期梅毒患者相比血清学检查存在差异,可以作为诊断参考。
关键词
中晚期梅毒
医院感染
血清学改变
病原菌
Keywords
Moderated
and
advanced
syphilis
Nosocomial
infection
serological
change
s
Pathogen
分类号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血清学改变
冯海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感染血清学变化及临床特征
曾波
周夏袷
何平
万克强
田文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原文传递
3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及血清学变化比较
温志华
王旺河
郭艳丽
陈希
《癌症进展》
2017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早期梅毒治疗前后的临床及血清学结果探析
司徒欣欣
张伟坚
陈世豪
《北方药学》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梅毒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血清学变化
虞玲
隋俊
黄菁
华云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