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火烧迹地在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金享
春雪
+1 位作者
辛颖
赵雨森
《森林工程》
2020年第4期12-20,共9页
为揭示大兴安岭地区重度火烧迹地在植被恢复后土壤氮素分布特征,本研究选取以1987年"5·6"大火后的重度火烧迹地经过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和天然恢复的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全氮、14 d可矿化氮、无机氮(铵态...
为揭示大兴安岭地区重度火烧迹地在植被恢复后土壤氮素分布特征,本研究选取以1987年"5·6"大火后的重度火烧迹地经过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和天然恢复的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全氮、14 d可矿化氮、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和微生物量氮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3种不同恢复方式下,天然恢复的林分土壤全氮储量最高,全氮含量均为上层土壤大于下层土壤。②土壤14 d可矿化氮与铵态氮分布规律相似,其由大到小顺序为:天然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人工恢复。硝态氮与微生物量氮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天然恢复、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天然恢复的硝态氮与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大于人工恢复和人工促进天然恢复(P<0.05)。③土壤有机碳、pH、容重与全氮、有机氮和微生物量氮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碳氮比(C/N)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在土壤氮素各指标之间,微生物量氮与全氮、有机氮和14 d可矿化氮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植被生长主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氮,本文通过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14 d可矿化氮在不同恢复方式下的分布规律和结果表明,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在天然恢复30 a后土壤中无机氮更利于植被的生长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重度火烧迹地
不同恢复方式
土壤氮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恢复后土壤磷形态与解磷细菌分布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春雪
赵雨森
+2 位作者
辛颖
李金享
梁东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8-398,共11页
为了探讨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恢复后土壤不同磷形态含量、解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人工恢复(樟子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次生林)以及天然恢复(天然次生林)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Sui等修正的...
为了探讨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恢复后土壤不同磷形态含量、解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人工恢复(樟子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次生林)以及天然恢复(天然次生林)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Sui等修正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对根际土壤和0~10、10~20 cm非根际土壤进行磷素分级测定,并用高通量测序法得到土壤解磷细菌种群丰度。结果表明:0~10 cm非根际土壤水溶性磷(H2O-Pi)、碳酸氢钠无机磷(NaHCO3-Pi)、碳酸氢钠有机磷(NaHCO3-Po)及根际土壤NaHCO3-Po含量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次生林。10~20 cm非根际土壤H2O-Pi、NaHCO3-Pi、NaHCO3-Po及根际土壤H2O-Pi、NaHCO3-Pi含量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次生林>天然次生林。不同林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H2O-Pi、NaHCO3-Pi和NaHCO3-Po含量的比值(R/S)均大于1。中等活性氢氧化钠磷(NaOH-P)包括氢氧化钠无机磷(NaOH-Pi)和氢氧化钠有机磷(NaOH-Po)。在0~10 cm非根际土壤及根际土壤中NaOH-P含量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次生林>樟子松人工林,在10~20 cm非根际土壤中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次生林>天然次生林。土壤NaOH-P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酸溶性磷(HCl-P)包括酸溶性无机磷(HCl-Pi)和酸溶性有机磷(HCl-Po)。在0~10 cm非根际土壤中HCl-P含量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樟子松人工林>次生林,在10~20 cm非根际及根际土壤中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次生林。土壤残留磷(residual-P)含量对林地恢复方式不敏感。各林分土壤主要解磷细菌均为慢生根瘤菌属、链霉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樟子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解磷细菌丰度显著高于次生林和天然次生林。冗余分析表明,解磷细菌与不同磷形态之间相关性各异。在现阶段来看,人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分级
解磷微生物
根际土壤
重度火烧迹地
宏基因组测序
原文传递
火烧迹地恢复后不同稳定机制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研究
3
作者
路蕙铷
林一萍
+1 位作者
韩莉
辛颖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经过不同方式恢复的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研究未保护、物理保护、化学保护、生物化学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和物理-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含量特征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间的关系。结...
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经过不同方式恢复的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研究未保护、物理保护、化学保护、生物化学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和物理-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含量特征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人工恢复的林分土壤总有机碳、未保护有机碳、物理保护有机碳、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物理-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和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恢复。化学保护有机碳含量在不同恢复方式下变化不显著。除化学保护有机碳和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外,其余各保护态有机碳均表现为上层土壤含量显著高于下层(P<0.05)。2)2种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组分均以未保护有机碳占比最高,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占比最低。与天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下的土壤物理保护有机碳含量占比显著提高2.80%~3.19%(P<0.05)。3)回归分析表明,除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和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外,其余各保护态有机碳组分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经过32 a的人工恢复,更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积累,土壤未保护有机碳的积累更多。研究结果为该区域重度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物理-化学联合分组
重度火烧迹地
植被恢复
大兴安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烧迹地在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李金享
春雪
辛颖
赵雨森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森林工程》
2020年第4期12-20,共9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9BA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08B02)。
文摘
为揭示大兴安岭地区重度火烧迹地在植被恢复后土壤氮素分布特征,本研究选取以1987年"5·6"大火后的重度火烧迹地经过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和天然恢复的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全氮、14 d可矿化氮、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和微生物量氮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3种不同恢复方式下,天然恢复的林分土壤全氮储量最高,全氮含量均为上层土壤大于下层土壤。②土壤14 d可矿化氮与铵态氮分布规律相似,其由大到小顺序为:天然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人工恢复。硝态氮与微生物量氮含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天然恢复、人工恢复、人工促进天然恢复。天然恢复的硝态氮与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大于人工恢复和人工促进天然恢复(P<0.05)。③土壤有机碳、pH、容重与全氮、有机氮和微生物量氮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碳氮比(C/N)与硝态氮和铵态氮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在土壤氮素各指标之间,微生物量氮与全氮、有机氮和14 d可矿化氮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植被生长主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氮,本文通过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14 d可矿化氮在不同恢复方式下的分布规律和结果表明,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在天然恢复30 a后土壤中无机氮更利于植被的生长和利用。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重度火烧迹地
不同恢复方式
土壤氮素
Keywords
Dax
Xing’an
Mountains
seriously
burned
area
different
restoration
methods
soil
nitrogen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恢复后土壤磷形态与解磷细菌分布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春雪
赵雨森
辛颖
李金享
梁东哲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8-398,共11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572019BA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08B02)资助~~
文摘
为了探讨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恢复后土壤不同磷形态含量、解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人工恢复(樟子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次生林)以及天然恢复(天然次生林)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Sui等修正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对根际土壤和0~10、10~20 cm非根际土壤进行磷素分级测定,并用高通量测序法得到土壤解磷细菌种群丰度。结果表明:0~10 cm非根际土壤水溶性磷(H2O-Pi)、碳酸氢钠无机磷(NaHCO3-Pi)、碳酸氢钠有机磷(NaHCO3-Po)及根际土壤NaHCO3-Po含量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次生林。10~20 cm非根际土壤H2O-Pi、NaHCO3-Pi、NaHCO3-Po及根际土壤H2O-Pi、NaHCO3-Pi含量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次生林>天然次生林。不同林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H2O-Pi、NaHCO3-Pi和NaHCO3-Po含量的比值(R/S)均大于1。中等活性氢氧化钠磷(NaOH-P)包括氢氧化钠无机磷(NaOH-Pi)和氢氧化钠有机磷(NaOH-Po)。在0~10 cm非根际土壤及根际土壤中NaOH-P含量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次生林>樟子松人工林,在10~20 cm非根际土壤中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次生林>天然次生林。土壤NaOH-P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酸溶性磷(HCl-P)包括酸溶性无机磷(HCl-Pi)和酸溶性有机磷(HCl-Po)。在0~10 cm非根际土壤中HCl-P含量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樟子松人工林>次生林,在10~20 cm非根际及根际土壤中表现为落叶松人工林>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次生林。土壤残留磷(residual-P)含量对林地恢复方式不敏感。各林分土壤主要解磷细菌均为慢生根瘤菌属、链霉菌属、伯克霍尔德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樟子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解磷细菌丰度显著高于次生林和天然次生林。冗余分析表明,解磷细菌与不同磷形态之间相关性各异。在现阶段来看,人工
关键词
磷分级
解磷微生物
根际土壤
重度火烧迹地
宏基因组测序
Keywords
phosphorus
fractionation
phosphorus
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
rhizosphere
soil
seriously
burned
area
metagenome
sequencing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火烧迹地恢复后不同稳定机制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研究
3
作者
路蕙铷
林一萍
韩莉
辛颖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9BA11)
东北林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225019)。
文摘
以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经过不同方式恢复的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研究未保护、物理保护、化学保护、生物化学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和物理-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含量特征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人工恢复的林分土壤总有机碳、未保护有机碳、物理保护有机碳、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物理-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和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恢复。化学保护有机碳含量在不同恢复方式下变化不显著。除化学保护有机碳和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外,其余各保护态有机碳均表现为上层土壤含量显著高于下层(P<0.05)。2)2种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组分均以未保护有机碳占比最高,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占比最低。与天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下的土壤物理保护有机碳含量占比显著提高2.80%~3.19%(P<0.05)。3)回归分析表明,除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和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外,其余各保护态有机碳组分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经过32 a的人工恢复,更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积累,土壤未保护有机碳的积累更多。研究结果为该区域重度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物理-化学联合分组
重度火烧迹地
植被恢复
大兴安岭
Keywords
Soil
organic
carbon
physical-chemical
fractionation
seriously
burned
area
vegetation
restoration
Great
Xing'an
Mountains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火烧迹地在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研究
李金享
春雪
辛颖
赵雨森
《森林工程》
2020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恢复后土壤磷形态与解磷细菌分布特征
春雪
赵雨森
辛颖
李金享
梁东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1
原文传递
3
火烧迹地恢复后不同稳定机制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研究
路蕙铷
林一萍
韩莉
辛颖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