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资优序理论新证:公司债、可转债和增发股票宣告效应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金融评论》 2011年第1期101-114,125-126,共14页
通过事件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发布公司债、可转债和增发融资公告所产生的宣告效应进行研究,检验融资优序理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形式。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通过"择时"来确定公告日期,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融资... 通过事件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发布公司债、可转债和增发融资公告所产生的宣告效应进行研究,检验融资优序理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形式。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通过"择时"来确定公告日期,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融资公告前会产生显著的正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公告后产生显著的负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总体上会产生正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与国外的绝大多数研究不同,在我国可转债融资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要显著的高于增发融资,增发融资的累计平均收益率又显著的高于公司债融资,而且上述的结果均是稳健的,本文认为产生以上结果主要原因是研究区间内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证监会对再融资的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债 可转债 增发股票 宣告效应 融资优序理论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动机分析——基于连续融资假说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子尧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9-35,共7页
本文以我国2002—2006年期间董事会公告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方法验证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是否符合连续融资假说。实证结果表明:业务集中度、转股价格以及公司对发行成本的敏感度三个变量都与公司公... 本文以我国2002—2006年期间董事会公告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方法验证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是否符合连续融资假说。实证结果表明:业务集中度、转股价格以及公司对发行成本的敏感度三个变量都与公司公告发行可转债的市场反应正相关,但其结果在统计意义上均不显著,这说明连续融资假说理论还不足以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发行动机 连续融资假说
原文传递
从连续融资理论看分离式可转换债券在公司融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连淑芳 李昌荣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3-56,24,共5页
本文根据连续融资理论,分析了分离式可转换债券在公司融资中的作用。并结合中信国安公司利用分离式可转换债券融资的案例,指出分离式可转换债券有利于中信国安公司未来有价值投资期权项目的融资。
关键词 连续融资理论 分离式可转换债券 融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