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戒毒人员负性情绪、感觉寻求、风险认知与复吸倾向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欣忆 杨玲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獉獉:探讨感觉寻求、负性情绪、风险认知三个因素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方法獉獉:应用复吸倾向问卷、风险认知状况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感觉寻求量表简明版等对兰州强制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的共293名戒毒人员进行测查。结... 目的獉獉:探讨感觉寻求、负性情绪、风险认知三个因素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方法獉獉:应用复吸倾向问卷、风险认知状况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感觉寻求量表简明版等对兰州强制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的共293名戒毒人员进行测查。结果獉獉:风险认知、感觉寻求、负性情绪均对复吸倾向有显著影响,风险认知对感觉寻求、负性情绪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通过风险认知的中介作用能够影响感觉寻求、负性情绪对复吸倾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毒人员 感觉寻求 负性情绪 风险认知 复吸
下载PDF
设计中的材料感知觉 被引量:15
2
作者 左恒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材料在所有产生实体产品的设计活动(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展示与装修设计)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了解材料的功能属性、工程属性、成本价格和环保特性仅是材料选择的一部分因素。如果产品要同时满足生产商与消费者的利益,在... 材料在所有产生实体产品的设计活动(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展示与装修设计)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了解材料的功能属性、工程属性、成本价格和环保特性仅是材料选择的一部分因素。如果产品要同时满足生产商与消费者的利益,在考虑以上的因素之外,选择材料还需要满足消费者在生理、心理及文化方面的需求。这一方面包括主观体验的材料信息,如人们怎样通过感觉通道(如视觉、触觉)来感知材料,以及这些主观信息怎样与前面提到的材料选择其他因素,尤其是材料的客观资讯(如物理参数)相联系,怎样与产品的操作使用和用户的情绪体验相联系。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理解消费者最终是怎样认知产品以及材料在产品认知中的作用,并提供了如何从工程上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及表面装饰来实现这些需求的途径和依据。着眼于材料感知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关于如何进行系统研究以获得材料感知信息的方法。集中关注了材料的质感知觉方面,同时阐述了设计师怎样在设计实践中利用这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设计 感觉 知觉 质感
原文传递
翻译理解的心理探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傅敬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53-57,共5页
翻译理解是翻译的基础 ,但翻译活动的双语性以及其他特性使得翻译理解与一般的语言理解既相同又有差别。透彻准确的翻译理解必须经历一系列交错的心理路程 ,其中包括感觉、知觉、思维等。
关键词 翻译理解 感觉 知觉 思维
下载PDF
食品感官科学研究:挑战与可能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建设 刘源 师锦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7,共7页
食品感官科学作为食品科学属下的一门独立学科,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传统的食品感官科学研究主要以材料科学的方法为研究手段,关注食品的结构和组成成分,而忽视了消费者个体的生... 食品感官科学作为食品科学属下的一门独立学科,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传统的食品感官科学研究主要以材料科学的方法为研究手段,关注食品的结构和组成成分,而忽视了消费者个体的生理学和心理学行为对食品感官的重要影响。本文从食品感官的基本概念切入,从不同视角剖析食品感官科学的一些本质性问题,进而讨论当代食品感官研究的挑战和可能突破的领域方向,以期引发我国食品感官科学工作者的更多思考和争论,共同推动食品感官科学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感官科学 食品风味 食品质构 食品口腔加工 感官感知
下载PDF
对不同级别篮球运动员7项感知觉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海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9,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实验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 6 1名 3个级别的篮球运动员的7项感知觉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视觉深度测值得出了同以往研究不一致的结果 ,不同水平男篮之间、女篮之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男、女篮 7项感知觉指...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实验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 6 1名 3个级别的篮球运动员的7项感知觉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视觉深度测值得出了同以往研究不一致的结果 ,不同水平男篮之间、女篮之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男、女篮 7项感知觉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表现为水平越高测值越优。在实际训练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 运动员 感觉 知觉 测试 分析
下载PDF
人体对干燥和含水织物的接触感知对比研究
6
作者 张昭华 羊悦 +1 位作者 倪军 张旭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198,共6页
为探究干态织物与湿态织物在达到同等皮肤冷却时所产生的触觉感知是否一致,设计了3组皮肤冷却下的对照实验。通过对比各组织物在与皮肤动态接触下的冷/暖、光滑/粗糙、干/湿感觉评分,分析了感知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皮肤冷却至0.... 为探究干态织物与湿态织物在达到同等皮肤冷却时所产生的触觉感知是否一致,设计了3组皮肤冷却下的对照实验。通过对比各组织物在与皮肤动态接触下的冷/暖、光滑/粗糙、干/湿感觉评分,分析了感知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皮肤冷却至0.9℃和1.2℃条件下,干织物的冷感显著强于同组湿织物;在皮肤冷却至0.9℃条件下,织物的光滑/粗糙感、干/湿感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此时织物的干湿状态不足以使光滑/粗糙感和干/湿感产生显著变化;在皮肤冷却至1.2℃和1.4℃条件下,湿织物的光滑/粗糙感、干/湿感显著强于同组干织物,说明织物含水量较大时,与皮肤的黏附力增加,进而增强了粗糙感和湿感觉。因此,无水参与的情况下,干织物通过降温可以产生湿感觉。但仅降低干织物的温度,其湿感强度仍低于同组湿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感觉 接触感知 干织物 湿织物 主观评价 皮肤温度
下载PDF
论情报人员感知觉对情报收集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韶聪 黄一洲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情报收集是情报工作的基础,情报人员感知觉是情报收集工作的开端。为提高情报收集工作水平,对感知觉阶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需加强情报人员感知觉对情报收集影响的研究,使情报人员全面认知感知觉阶段,进而提出改进情报收集工作的措施,提... 情报收集是情报工作的基础,情报人员感知觉是情报收集工作的开端。为提高情报收集工作水平,对感知觉阶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需加强情报人员感知觉对情报收集影响的研究,使情报人员全面认知感知觉阶段,进而提出改进情报收集工作的措施,提高情报收集工作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 知觉 情报收集
下载PDF
论疼痛的内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小立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疼痛不仅是一种感觉,还具有心理、情感和反应成分。临床上,疼痛经历应当包括疼痛感觉、疼痛感受和疼痛反应三方面内涵,三者既有密切联系,也有明显区别。这三种疼痛的内涵不仅存在个体差异和疾病差异,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慢性... 疼痛不仅是一种感觉,还具有心理、情感和反应成分。临床上,疼痛经历应当包括疼痛感觉、疼痛感受和疼痛反应三方面内涵,三者既有密切联系,也有明显区别。这三种疼痛的内涵不仅存在个体差异和疾病差异,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慢性疼痛患者中,这三种成分可能出现明显的不一致,导致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变。疼痛感觉源于疼痛感觉神经系统,疼痛感受和疼痛反应并不局限于疼痛感觉神经系统,涉及到大脑多个中枢和整个大脑网络。全面理解疼痛的内涵,有助于疼痛及疼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诊断 诊断 鉴别 治疗学 疼痛感觉 疼痛感受 疼痛反应
原文传递
事物属性结构与感知记忆集的同态对应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占球 冯嘉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事物属性结构与其记忆模式间两个对应关系:①事物属性元间基于整合的结构关系在感觉记忆集中得到保持,当且仅当,感觉映射是事物属性集与记忆集间的同态映射;②事物(或系统)诸属性元间由整合诱导的推理...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事物属性结构与其记忆模式间两个对应关系:①事物属性元间基于整合的结构关系在感觉记忆集中得到保持,当且仅当,感觉映射是事物属性集与记忆集间的同态映射;②事物(或系统)诸属性元间由整合诱导的推理关系在其记忆模式中得到保持,当且仅当,知觉映射是事物属性推理范畴与记忆推理范畴间的函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事物属性结构 同态对应 感知记忆集
下载PDF
基于形神一体观探析推拿五脏背俞穴干预疼痛的优势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幻真 林志刚 +6 位作者 陈乐春 陈进城 江煜 陈水金 王冰倩 黄红叶 方佳珏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4期309-312,322,共5页
疼痛是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表现,兼具身心合一的特质。“形神一体观”是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基石,为指导推拿治疗疼痛类疾病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基于“形神一体观”,分别从调形和调神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五脏生理功能与神志活动的相互... 疼痛是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表现,兼具身心合一的特质。“形神一体观”是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基石,为指导推拿治疗疼痛类疾病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基于“形神一体观”,分别从调形和调神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五脏生理功能与神志活动的相互影响,展开对推拿五脏背俞穴干预疼痛的痛感觉、痛情绪和痛认知三个不同维度的阐述。结合现代研究进展,在证实推拿提高痛阈的同时,关注疼痛相关负性情绪和认知的研究,不断挖掘推拿在镇痛方面的优势,为其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拓展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一体 推拿 五脏俞 疼痛 调形 调神 痛感觉 痛情绪 痛认知
下载PDF
记忆结构和性质集结构(Ⅰ)──记忆、感知与感知同态假设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嘉礼 王维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根据感知神经元具有特征检测与整合功能的神经生理学实验,提出将感觉和知觉分别对应于神经元对事物属性进行的抽取△和合取∧的数学表达方法.在人类感知记忆结构与事物性质集结构关于感知映射同态的假设下,可将人类感知记忆结构的问... 根据感知神经元具有特征检测与整合功能的神经生理学实验,提出将感觉和知觉分别对应于神经元对事物属性进行的抽取△和合取∧的数学表达方法.在人类感知记忆结构与事物性质集结构关于感知映射同态的假设下,可将人类感知记忆结构的问题(同态地)归结为性质集中基于抽取和合取的数学结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结构 感觉 知觉 性质集结构
下载PDF
严寒城市商业街区风环境感知预测与空间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拓宇 陆明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53-157,共5页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测试的方法,收集哈尔滨典型商业街区室外活动者的风环境感知投票与微气候数据,对风速感知进行了区间估值。根据该估值结果,以建设街商业街区为例,对不同类型空间节点的风环境特征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及评价结果预测。...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测试的方法,收集哈尔滨典型商业街区室外活动者的风环境感知投票与微气候数据,对风速感知进行了区间估值。根据该估值结果,以建设街商业街区为例,对不同类型空间节点的风环境特征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及评价结果预测。最后,针对风环境特征和存在问题,为商业街区的规划与设计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城市 商业街区 风环境 微气候感知
原文传递
建筑感性工学:来自美学与设计的阐释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天波 胡玉康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4期183-191,共9页
建筑设计关涉到自身的式样问题,建筑式样问题也就是建筑美学问题,抑或建筑感性工学问题。在当下审美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建筑设计师的主观设计思想变得没有意义。以"客户"为中心的感性设计是当代建筑设计的主流理念,而且建筑设... 建筑设计关涉到自身的式样问题,建筑式样问题也就是建筑美学问题,抑或建筑感性工学问题。在当下审美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建筑设计师的主观设计思想变得没有意义。以"客户"为中心的感性设计是当代建筑设计的主流理念,而且建筑设计越来越是美学感觉的组合与排列,美感序列、知觉元素与听觉系统在几何规则与数学逻辑的支配下,构成建筑丰富的感性表情与文化产业价值。建筑的感觉表情诉之于美的形象适应城市人的美感与价值需求的同时,也在昭示建筑美学必然转向建筑的感性工学,感性产业("买方")呼唤感性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感性工学 感觉与知觉 感性价值
下载PDF
游客感官体验: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昕阳 梁学成 宋航 《旅游导刊》 2023年第5期94-119,共26页
感官是人体收集信息的核心工具。游客感官体验是旅游体验的组成部分,通过接收来自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的刺激而形成。目前游客感官体验相关研究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尚缺少关于该主题的系统论述与展望。本研究在对游... 感官是人体收集信息的核心工具。游客感官体验是旅游体验的组成部分,通过接收来自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的刺激而形成。目前游客感官体验相关研究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尚缺少关于该主题的系统论述与展望。本研究在对游客感官体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游客感官体验的研究态势、内容、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主题,包括概念界定和测量内容的完善、挖掘游客感官体验内在形成机制,以及丰富不同旅游阶段、目的地和不同游客类型的感官体验研究等方面,旨在丰富和提升游客感官体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感官体验 感官 感觉 知觉 展望
下载PDF
理科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认知规律及相应教学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戚鹏程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50-55,共6页
系统分析了理科大学生神经层级、心理层级、语言层级和思维层级的认知规律.提出了运用学生注意规律和思维规律的教学改革策略以及对错误认知习惯的纠正方法.认为高尚的认知动机有助于理科大学生改善认知模式.在认知能力培养中应该注重... 系统分析了理科大学生神经层级、心理层级、语言层级和思维层级的认知规律.提出了运用学生注意规律和思维规律的教学改革策略以及对错误认知习惯的纠正方法.认为高尚的认知动机有助于理科大学生改善认知模式.在认知能力培养中应该注重综合化、因材施教和以用促能三个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理科教学 感知觉 记忆 注意
下载PDF
感、知觉能力对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技能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汪敏 高静 《湖北体育科技》 2008年第6期660-661,664,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等研究方法,从感、知觉角度出发,结合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点论述了部分感、知觉能力对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身体动作与器械技术完成的影响,从中找出感、知觉与运动员技能水平的关系,为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发展提... 运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等研究方法,从感、知觉角度出发,结合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点论述了部分感、知觉能力对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运动员身体动作与器械技术完成的影响,从中找出感、知觉与运动员技能水平的关系,为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体操 集体项目 感觉 知觉 技能水平
下载PDF
论艺术语言的产生是感知觉变异的结果——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分析之三
17
作者 翟应增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3-45,共3页
感觉和知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的感性认识 ,它们保存了人的未经加工的原初经验 ,这为表现无限丰富的人类情感提供了可能。但艺术语言的产生并不是对人的感觉和知觉的简单复写 ,艺术语言的产生往往是感觉、知觉变异 (包括错觉、联... 感觉和知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的感性认识 ,它们保存了人的未经加工的原初经验 ,这为表现无限丰富的人类情感提供了可能。但艺术语言的产生并不是对人的感觉和知觉的简单复写 ,艺术语言的产生往往是感觉、知觉变异 (包括错觉、联觉 )的结果。当人们用语词去描摹人的感知觉的细微变化时 ,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发生变化 ,语词由概念转化为形象———为了在语言层面上与感知觉获得的信息保持符号编码的一致性 ,语词也必须是形象化的 ,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由于概念语词的形象化 ,语义突破原有语词概念内涵的限制 ,产生了新义、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感觉 知觉 变异
下载PDF
从“物感”到“知觉”——刘勰与梅洛-庞蒂心物观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光祖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5-90,共6页
"物感"和"知觉"分别是刘勰和梅洛-庞蒂美学观中的重要理论范畴,两人都主张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交往模式的主体间性。刘勰的"物感"理论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出发,在"神与物游"... "物感"和"知觉"分别是刘勰和梅洛-庞蒂美学观中的重要理论范畴,两人都主张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交往模式的主体间性。刘勰的"物感"理论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出发,在"神与物游"的高潮阶段实现心物的统一;梅洛-庞蒂在构建"知觉现象学"基础上,提出"身体—主体"的审美主体概念,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实现"可逆性"的"交织",进而克服心物的二元对立。但二者在根本的思维方式和具体的理论路向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梅洛-庞蒂 物感 知觉 心物观
下载PDF
感觉与感知——阿多诺对胡塞尔批判的一项微观考察
19
作者 马迎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3,38,共7页
阿多诺认为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由于内含了感觉意向性而陷入恶的循环、直接被给予性和设定意向的悖论以及单纯主体性的困境,从而最终丧失了与世界的辩证关联;但从胡塞尔的角度来看,感觉意向性的说法混淆了质素与感觉以及体验与意向的明... 阿多诺认为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由于内含了感觉意向性而陷入恶的循环、直接被给予性和设定意向的悖论以及单纯主体性的困境,从而最终丧失了与世界的辩证关联;但从胡塞尔的角度来看,感觉意向性的说法混淆了质素与感觉以及体验与意向的明显区分,是对意向性的严重误读,而阿多诺对中介性和意向设定的强调则使他对材料(或感觉的肉体因素)的理解富有了客观主义色彩,他的主客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最终也具有了潜在地依附于自然实在论的嫌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 感知 唯物主义
下载PDF
移动学习网络的统觉心理与知识共创模型
20
作者 黄景文 胡彰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39-143,共5页
借助手持移动设备在信息通讯技术支持下的移动学习正成为泛在学习的新形式。探索网络学习共同体下移动学习心理成因及其如何发生对于知识共创和分享具有重要解释性启示与指导性有效学习的意义。在质的研究框架下基于教育学、心理学、信... 借助手持移动设备在信息通讯技术支持下的移动学习正成为泛在学习的新形式。探索网络学习共同体下移动学习心理成因及其如何发生对于知识共创和分享具有重要解释性启示与指导性有效学习的意义。在质的研究框架下基于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科学等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法和移动学习网络中经验的观察描述法,以及文献法能阐明移动学习的心理路径,其结果表明移动学习的知识共创是基于刺激、感觉、知觉之后的心理统觉过程,融合了观念与意识的运动,由此推导移动学习发生的心理成因是观念整合与意识流的统觉心理过程,并基于此构建了一种统觉心理的知识共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觉心理 学习理论 移动学习 感觉知觉 观念意识 学习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