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两种方法研究强激光场中的非时序双电离现象
1
作者 魏雅娜 杨世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788-7795,共8页
以半经典再散射模型和量子S矩阵模型出发来研究强激光场中原子和分子的非时序双电离现象.分别利用这两个模型计算了电离率随激光强度的变化、反冲离子的动量分布、两出射电子的能量分布.数值结果表明半径典再散射模型和量子S矩阵模型在... 以半经典再散射模型和量子S矩阵模型出发来研究强激光场中原子和分子的非时序双电离现象.分别利用这两个模型计算了电离率随激光强度的变化、反冲离子的动量分布、两出射电子的能量分布.数值结果表明半径典再散射模型和量子S矩阵模型在研究强场中原子和分子的非时序双电离现象时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时序双电离 半经典再散射模型 量子S矩阵模型
原文传递
电子纵向初速度在氢原子蜘蛛状动量谱干涉结构中的作用
2
作者 何宇飞 张贵忠 +3 位作者 付国跃 盛泉 史伟 姚建铨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1-139,共9页
使用半经典回碰模型和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方法,数值研究了电离电子的纵向初速度在氢原子的蜘蛛状动量谱干涉结构中的作用.对光电子动量谱的纵向和横向动量分布性质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从光电子动量谱的纵向动量分布获取电离电子... 使用半经典回碰模型和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方法,数值研究了电离电子的纵向初速度在氢原子的蜘蛛状动量谱干涉结构中的作用.对光电子动量谱的纵向和横向动量分布性质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从光电子动量谱的纵向动量分布获取电离电子纵向初速度的信息.研究发现,无论将初速度视为多个常数亦或是多段分布,均能重建完整的蜘蛛状干涉结构,可见用常数值来描述电子的初速度有待深入研究.另外,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的结果也与半经典回碰模型的模拟结论相一致,可以互相印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纵向初速度在强激光脉冲电离产生的光电子动量谱中起着重要作用,速度的分布情况还需结合非绝热过程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经典回碰模型 光电子动量谱 纵向初速度 蜘蛛状干涉结构
下载PDF
分子的取向和激光强度对非时序双电离的影响
3
作者 魏雅娜 田钢 +1 位作者 李燕 杨世平 《计算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5-790,共6页
利用半经典再散射模型,分别研究分子的取向平行和垂直于电场方向时反冲离子的动量分布、两电子的动量相关和隧穿电子的电离能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的取向和激光强度对非时序双电离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非时序双电离 半经典再散射模型 电子轨道 分子取向
下载PDF
分子核间距对非时序双电离的影响
4
作者 魏雅娜 杨世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298-7305,共8页
利用半经典再散射模型研究了激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分子核间距对非时序双电离过程的影响.分别计算了非时序双电离率、两电子的电离能、两电子的动量相关、Coulomb和激光场的复合势随分子核间距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分子核间距在1.0—6.... 利用半经典再散射模型研究了激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分子核间距对非时序双电离过程的影响.分别计算了非时序双电离率、两电子的电离能、两电子的动量相关、Coulomb和激光场的复合势随分子核间距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分子核间距在1.0—6.0a.u.范围内时,非时序双电离率和两电子动量和为零的双电离事件数随着分子核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分子核间距继续增大(大于6.0a.u.)时,非时序双电离率和两电子动量和为零的双电离事件数却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经典再散射模型 MONTE Carlo法 分子核间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