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莓果实中花色苷单体的色谱分离纯化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静波 陈晶晶 +1 位作者 王二雷 刘彦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6-213,共8页
为充分开发蓝莓果实的潜在应用价值,主要采用柱色谱法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系统研究蓝莓果实中花色苷(花青素的糖苷形式)单体的制备技术。蓝莓花色苷粗提液经超声辅助浸提、乙酸乙酯萃取2次,能够促进花色苷类物质的溶出,并有效去除溶... 为充分开发蓝莓果实的潜在应用价值,主要采用柱色谱法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系统研究蓝莓果实中花色苷(花青素的糖苷形式)单体的制备技术。蓝莓花色苷粗提液经超声辅助浸提、乙酸乙酯萃取2次,能够促进花色苷类物质的溶出,并有效去除溶液中的黄酮类杂质。经Amberlite XAD-7HP大孔树脂层析、Sep-Pak C18固相萃取,所得蓝莓花色苷粗品的纯度为62.49%。经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分离,获得的3种花色苷纯化组分纯度在65%~75%之间。运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3种花色苷纯化组分中制备出两种蓝莓果实中含量较低的半乳糖苷化的花色苷单体,经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鉴定为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和锦葵色素-3-O-半乳糖苷,纯度分别为96.98%和95.63%。本研究为花色苷单体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为实现蓝莓花青素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提供良好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色苷 柱层析 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半制备型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茶叶鲜叶中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5
2
作者 龚智宏 陈思 +4 位作者 高江涛 李梅红 汪厦霞 林军 俞晓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2-1197,共6页
建立了从茶叶鲜叶中分离纯化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 建立了从茶叶鲜叶中分离纯化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半制备色谱法。铁观音鲜叶经甲醇超声浸提、浓缩、氯仿萃取后,向水相中加入碱式醋酸铅沉淀,得到茶多酚粗品。分别以甲醇-水、乙腈-水作为流动相,采用半制备色谱法纯化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纯度均达到90%。此外,利用同样的方法分离纯化另外两种茶叶鲜叶中的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得到相似的结果。该方法以溶剂提取、离子沉淀结合半制备色谱,适于简单、高效地同时分离制备多种儿茶素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制备色谱 离子沉淀 分离纯化 儿茶素类化合物 茶叶
下载PDF
大孔树脂二次纯化联合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制备芙蓉李花色苷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丹蓉 林炎娟 +3 位作者 方智振 姜翠翠 叶新福 陈文光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208,共7页
花色苷是李果实中主要的呈色物质,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但由于其组分结构相似,分离制备单体化合物较困难。通过6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李花色苷的静态吸附与解析性能,选择D101树脂进行初步纯化,并选用XAD-7树脂对花色苷进行二次纯化。... 花色苷是李果实中主要的呈色物质,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但由于其组分结构相似,分离制备单体化合物较困难。通过6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李花色苷的静态吸附与解析性能,选择D101树脂进行初步纯化,并选用XAD-7树脂对花色苷进行二次纯化。2种树脂均只能对花色苷进行纯化和富集,不能得到单个花色苷组分。经树脂2次纯化富集的花色苷成分,进一步利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系统(HPLC)分离,获得2个纯度达90%以上的花色苷单体,经HPLC进行分析鉴定分别为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对所得单体进行清除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分析,2个单体均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高于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 花色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