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分散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增长方式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郝国亮 刘振杰 +1 位作者 邓建元 杨万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2,共5页
以丁酸乙酯为溶剂,AIBN为引发剂,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法于80℃下制备了单分散苯乙烯-马来酸酐(St-MAH)共聚物微球。对反应过程中不同反应时间的单体转化率、共聚物分子量、微球形貌及粒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t-MAH共聚物微球粒径的3... 以丁酸乙酯为溶剂,AIBN为引发剂,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法于80℃下制备了单分散苯乙烯-马来酸酐(St-MAH)共聚物微球。对反应过程中不同反应时间的单体转化率、共聚物分子量、微球形貌及粒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t-MAH共聚物微球粒径的3次方与转化率成直线关系,说明共聚物微球的聚合反应属于活性增长机理;同时提出自稳定沉淀聚合体系制备单分散St-MAH共聚物微球成核过程为AIBN在溶剂中引发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共聚生成寡居物,当寡居物链达到临界长度时从溶剂中沉淀出来,沉淀出来的寡聚物链相互缠绕形成球核;成核后单个微球所含St-MAH共聚物分子链数与时间的关系和转化率、微球粒径与时间的关系趋势大体一致,证实了自稳定沉淀聚合法制备St-MAH共聚物微球的增长主要是溶剂中形成的寡居物沉积于微球表面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稳定沉淀聚合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微球增长方式
下载PDF
后处理工艺对均一马来酸酐/α-甲基苯乙烯交联聚合物微球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振杰 张洁 +3 位作者 张晓尘 张嘉桐 代增悦 林秀怡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2-998,共7页
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法制备了马来酸酐/α-甲基苯乙烯交联聚合物微球,通过甲醇洗涤、抽真空和干燥对聚合物微球进行后处理,研究了后处理工艺,包括甲醇用量、干燥温度和时间对聚合物微球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FTIR,TG,TG-FTIR,^(1)H NMR... 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法制备了马来酸酐/α-甲基苯乙烯交联聚合物微球,通过甲醇洗涤、抽真空和干燥对聚合物微球进行后处理,研究了后处理工艺,包括甲醇用量、干燥温度和时间对聚合物微球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FTIR,TG,TG-FTIR,^(1)H NMR等手段对后处理前后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室温下甲醇洗涤两次、抽真空、130℃下干燥12 h不会改变聚合物微球的形貌、结构、粒径及其分布;甲醇洗涤有利于降低聚合物微球中的挥发分和控制黄色指数;用144 g甲醇洗涤两次、抽真空、在150~160℃下干燥8~12 h,可有效降低聚合物微球中的挥发分,所得聚合物微球的黄色指数低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一微球 自稳定沉淀聚合 后处理 挥发分
下载PDF
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对聚丙烯光扩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茹越 刘振杰 +4 位作者 郭照琰 胡晨曦 高易 高达利 陈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154,共6页
利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技术制备的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作为光扩散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光扩散聚丙烯。筛选了聚丙烯基体,研究了共聚物微球对聚丙烯流变性能、光扩散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作为光扩... 利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技术制备的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作为光扩散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光扩散聚丙烯。筛选了聚丙烯基体,研究了共聚物微球对聚丙烯流变性能、光扩散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作为光扩散剂可以提高聚丙烯的光扩散性能,共聚物微球添加量为2%时可制备得到雾度大于95%且透光率大于70%的光扩散聚丙烯产品,同时其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达到34 MPa和1.6 GPa,可应用于照明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 自稳定沉淀聚合 聚丙烯 光扩散
下载PDF
自稳定沉淀聚合法制备交联(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粒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铖 何剑 +1 位作者 邓建元 杨万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75,共6页
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交联(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AMSM)微球,探讨了交联剂种类、交联剂用量对所得交联聚合物粒子形貌、粒径、粒径分布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所制得的聚合物微球的... 采用自稳定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交联(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AMSM)微球,探讨了交联剂种类、交联剂用量对所得交联聚合物粒子形貌、粒径、粒径分布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所制得的聚合物微球的粒径、粒径分布及形貌随二乙烯基苯用量的增加变化不大,而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微球的粒径则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多而增大,在较高交联剂用量条件下粒径分布变宽。微球的交联程度可以通过交联剂用量的变化进行调控。对交联PAMSM产物的热性能分析发现,交联剂可以提高PAMSM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提高的程度与交联剂在分子链中的化学结构有关,而交联剂对PAMSM热稳定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稳定沉淀聚合 交联剂 Α-甲基苯乙烯 马来酸酐 热性能
原文传递
循环使用溶剂对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自稳定沉淀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振杰 张洁 +2 位作者 张晓尘 张嘉桐 代增悦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37-1543,共7页
研究了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自稳定沉淀聚合中溶剂多次循环使用后溶剂组成的变化,以及对聚合及聚合物微球化学结构、形貌、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和溶解于溶剂中的聚合物会随溶剂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多而累积;... 研究了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自稳定沉淀聚合中溶剂多次循环使用后溶剂组成的变化,以及对聚合及聚合物微球化学结构、形貌、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和溶解于溶剂中的聚合物会随溶剂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多而累积;溶剂的循环使用不会影响聚合物的化学结构,所得产物仍为球型颗粒;聚合物的收率和粒径会随溶剂的循环使用有所波动,聚合物的粒径分散指数均低于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稳定沉淀聚合 单分散微球 溶剂重复利用 Α-甲基苯乙烯 马来酸酐
下载PDF
Reactive poly(divinyl benzene-co-maleic anhydride) nanoparticles: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Jian He Dong Chen +3 位作者 Xu-Meng Fan Li-Wei Wang Jian-Yuan Deng Wan-Tai Y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970-974,共5页
Polymeric nanoparticles(NPs)have drawn great interest in the past few years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felds of biomedical and optical technologies.However,it is still a challenge to prepare function... Polymeric nanoparticles(NPs)have drawn great interest in the past few years due to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felds of biomedical and optical technologies.However,it is still a challenge to prepare functional polymeric NPs,especially for particle diameters smaller than 50 nm.In this work,we demonstrate a one-pot method to fabricate reactive poly(divinyl benzene-co-maleic anhydride)NPs(PDVBMAH NPs)through a self-stable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Th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these PDVBMAH NPs were characterized in detail b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and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I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NPs were highly cross-linked and their diameter was about 30 nm with narrow distribution.Additionally,the DVB and MAH endow the NPs with reactive surface anhydride and pendant vinyl groups,and these particles could be further functionalized through reaction of these groups.A plausible pathway was proposed for the formation of PDVBMAH N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self-stable precipitation polymerizarion Anhydride groups Pendant carbon55carbon double bond Cross-linke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