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自以为知”之困及其化解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圆 金生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137,F0002,共8页
知识追求是教师担负成人成己责任的必要方式。教师片面性追求知识的“有用性”,而将边界化的、片面性的和工具性的认识当作绝对真理,便是“自以为知”的。“自以为知(道)”的教师心智封闭,忽视自身理智的有限性,缺乏对求知目的的反思和... 知识追求是教师担负成人成己责任的必要方式。教师片面性追求知识的“有用性”,而将边界化的、片面性的和工具性的认识当作绝对真理,便是“自以为知”的。“自以为知(道)”的教师心智封闭,忽视自身理智的有限性,缺乏对求知目的的反思和对知识产生过程的考察。“自以为知(道)”损害教师理智健全,可能造成教师认知自傲、认知懒惰和认知固化等理智缺陷。教师“自以为知”之弊的化解是通过概念语义的考察、命题知识的澄清以及实践经验的反思,揭示知识或正确“意见”的前提性条件,从而实现教师哲学性的自我治疗,加深教师的知识理解,促使教师的理智趋于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自以为知 知识学习 哲学治疗 认知品性
下载PDF
自媒体舆论监督对象的边界研究——基于大规模业余化的专业性重构
2
作者 张黄茜 《新闻知识》 2024年第1期76-85,96,共11页
自媒体舆论监督的大规模业余化重塑了舆论监督的对象范围,进一步实现了公民知情、表达、监督的民主权利,但也给舆论监督的价值实现带来冲击,使人格权保护面临挑战。《民法典》以“公共利益”划定舆论监督享有免责事由的界限,却因抽象性... 自媒体舆论监督的大规模业余化重塑了舆论监督的对象范围,进一步实现了公民知情、表达、监督的民主权利,但也给舆论监督的价值实现带来冲击,使人格权保护面临挑战。《民法典》以“公共利益”划定舆论监督享有免责事由的界限,却因抽象性难以对监督对象的边界作出回应,文章从专业性重构的角度出发,明确自媒体舆论监督对象的三个公共利益指向——道德指向、价值指向、议题指向,通过修正监督对象边界,重构其应有之公共利益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舆论监督 人格权侵权 大规模业余化 公共利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