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被引量:65
1
作者 吴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136-142,共7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经历了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进而发展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从教学论层面纵深到本体论 ;从义务论、能力论意义上的教育系统主体性回归到权...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经历了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进而发展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从教学论层面纵深到本体论 ;从义务论、能力论意义上的教育系统主体性回归到权利论等几个转变。为深化研究 ,须进一步从当前的知识状况 ,个体的自我意识及自主权等角度出发 ,夯实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心理学 ,尤其是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 教师主体性 教育活动的主体性 教育系统的主体性 工具理性 自主权
下载PDF
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被引量:17
2
作者 韩映雄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3期32-35,共4页
正确把握政府和大学的关系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大学办学自主权的真正落实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渐形成 ,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而言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之一。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 正确把握政府和大学的关系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大学办学自主权的真正落实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渐形成 ,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而言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之一。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转换研究视角 ,以政府与大学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为研究线索 ,发现并提出自大学产生以来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四种关系形态 :无共同利益期、国家利益主导期、大学利益主导期以及利益共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教育政策 办学自主权 现代大学制度 教育史
下载PDF
人脸识别信息自决权的证立与法律保护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婕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当前人脸识别信息存在非法采集、秘密比对、信息泄露等问题,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利。针对生物识别信息引发的法律问题,美国采取隐私权保护模式,欧盟采取数据权保护模式,二者都强调个人对自己生物识别信息的决定权。人脸识别信息自决权在... 当前人脸识别信息存在非法采集、秘密比对、信息泄露等问题,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利。针对生物识别信息引发的法律问题,美国采取隐私权保护模式,欧盟采取数据权保护模式,二者都强调个人对自己生物识别信息的决定权。人脸识别信息自决权在内容上具有人身专属性和唯一性特点,在法律属性上强调权利人知情同意。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尊重权利人的自我决定权,故人脸识别信息的权利属性是信息自决权这一新型权利。为加强对人脸识别信息自决权的保护,法律应通过保护权利人真实自由的同意,根据场景理论限制二次同意的范围,以及明确豁免例外,以保障人脸信息自决权的行使;同时将未经权利人同意收集人脸信息的行为扩大解释为无形损害,通过惩罚性赔偿的方式进行有效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信息 自决权 无形损害 《个人信息保护法》
下载PDF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赔偿范围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汤敏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7-360,共4页
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理基础在于患者的自主决定权。医疗机构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之表现形式为侵害其知情权和侵害其知情同意权。单独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时,以患者精神严重受损为因果关系程度认定,如若责任成立,对患者采用精神损害赔偿一... 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理基础在于患者的自主决定权。医疗机构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之表现形式为侵害其知情权和侵害其知情同意权。单独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时,以患者精神严重受损为因果关系程度认定,如若责任成立,对患者采用精神损害赔偿一元救济机制;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导致其财产或者身体损害时,引入原因力判定因果关系,如若责任成立,对患者采用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二元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知情同意权 自主决定权 精神损害赔偿
下载PDF
论医务人员违反告知义务的损害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春卿 董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6-64,共9页
医务人员负担告知义务的目的在于保护患者的自主决定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医务人员违反告知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损害"?违反该义务产生何种损害医疗机构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负担告知义务的目的在于保护患者的自主决定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医务人员违反告知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损害"?违反该义务产生何种损害医疗机构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大争议。损害判断应当以损害的内涵为视角。其中,不依据规范损害说,因为此时损害的抽象性、不确定性会过度限制医疗行为自由;组织客观说亦不应作为判断损害的依据,因为丧失自主决定权作为直接损害显著轻微,受害者应当容忍,同时难以判断其存在与否、范围大小。应当采取差额说,将患者现状与没有做出选择或者进行其他的选择之间的差异视为损害,如此,既可以避免上述弊端,也更易于侵权责任法补偿功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人员告知义务 自主决定权 损害 差额说 错误生命
原文传递
大流行下的“博弈论”:疫苗免疫还是个人自决?
6
作者 刘思佳 《卫生软科学》 2023年第4期32-35,共4页
通过探讨大流行下新冠疫苗的接种,分析部分人的拒绝动机,解释疫苗的研发机制,并从个人自决权与公共卫生的关系、疫苗接种的义务、“社会契约论”与个人自由的关系3个角度诠释个人自决权在公共卫生利益的考量下需要做出让步的原因,得出... 通过探讨大流行下新冠疫苗的接种,分析部分人的拒绝动机,解释疫苗的研发机制,并从个人自决权与公共卫生的关系、疫苗接种的义务、“社会契约论”与个人自由的关系3个角度诠释个人自决权在公共卫生利益的考量下需要做出让步的原因,得出“在大流行下强制疫苗接种是保障公共安全和健康的首要任务”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新冠大流行 疫苗接种 群体免疫 个人自决权
下载PDF
“知情同意”规则视角下侵犯公民个罪路径研究
7
作者 崔会如 范辰星 《警学研究》 2023年第2期5-16,共12页
《个人信息保护法》详细规定了信息处理者从事信息处理活动时所应遵守的“知情同意”规则,对该规则的有效要件进行丰富能使其与刑法中的被害人同意在自决权基础上实现实质契合,成为刑法中出罪事由的有效资源,改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出... 《个人信息保护法》详细规定了信息处理者从事信息处理活动时所应遵守的“知情同意”规则,对该规则的有效要件进行丰富能使其与刑法中的被害人同意在自决权基础上实现实质契合,成为刑法中出罪事由的有效资源,改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出罪事由短缺的困境。但是“知情同意”规则内在的私权属性,决定着其在成为出罪事由时的有效范围仅局限于信息主体自决权的权属范围之内,并且基于我国犯罪论体系的特点,只有在被害人同意“一元论”的基础上,将该规则引入被害人同意的适用场景,才能发挥其作为出罪事由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规则 出罪事由 法益属性 被害人同意 自决权
下载PDF
论自我决定权与紧急救治权的适用——关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宣思宇 田侃 +1 位作者 臧运森 杨泽华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8期72-74,共3页
为更好地规范我国医疗机构的管理,保障患者自我决定权与医疗机构紧急救治权的行使,基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立法原意与具体适用的冲突,从患者自我决定权、上位法原则、紧急救治权、救死扶伤四个角度出发,分析法条存在的问... 为更好地规范我国医疗机构的管理,保障患者自我决定权与医疗机构紧急救治权的行使,基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立法原意与具体适用的冲突,从患者自我决定权、上位法原则、紧急救治权、救死扶伤四个角度出发,分析法条存在的问题,提出法条应明确患者的自我决定权,家属的意见必须是对患者有利的,才可在患者无法做出决定时成为决定性因素;在无法取得患者意见且患者近亲属的意见明显不利于患者,但医务人员认为有立即手术的紧迫性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自我决定权 紧急救治权
下载PDF
论遗传病的告知义务与知晓权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贺微 《医学与法学》 2018年第5期15-20,共6页
遗传病具有基因的携带和传承性,在直系亲属之间具有相对明确的可预测性,借助于现代科技可提前预防其遗传甚至医疗。遗传病的知晓权对个人的自决权实现具有直接影响,医方在遗传病场合履行以主动告知为主、被动告知为辅的充分告知义务具... 遗传病具有基因的携带和传承性,在直系亲属之间具有相对明确的可预测性,借助于现代科技可提前预防其遗传甚至医疗。遗传病的知晓权对个人的自决权实现具有直接影响,医方在遗传病场合履行以主动告知为主、被动告知为辅的充分告知义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患者隐私权的维护与告知价值的实现之平衡,应当合理降低医方在对遗传病患者外之这一第三者的告知义务上的风险,并允许医方告知义务转移给遗传病患者。鼓励家庭内部告知应当以维护家庭伦理和自愿为基础,以此作为辅助告知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病 知晓权 告知义务 自决权
下载PDF
论自决权的性质之争及其界定
10
作者 王英津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85,共6页
自决权具有多重性质,它不仅是国际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国际法上的一项基本权利;狭义上的自决权单指政治独立权,而广义上的自决权不仅包括政治独立权,也包括经济独立权和文化独立权;它不是一次性权利,而是一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复... 自决权具有多重性质,它不仅是国际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国际法上的一项基本权利;狭义上的自决权单指政治独立权,而广义上的自决权不仅包括政治独立权,也包括经济独立权和文化独立权;它不是一次性权利,而是一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复行使的永久性权利;它的实现形式除了独立之外,还有与他国合并或并入他国等;它在权利所有层面上表现为绝对性权利,而在权利行使层面上却表现为相对性权利;它基本上超越了传统的国际习惯法的性质,而更多地表现为国际强行法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决 自决权 自决权原则 集体人权
原文传递
论诊疗过程中患者特定近亲属及关系人的权利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鼎 《医学与法学》 2018年第1期35-41,共7页
由患者自己决定是否接受治疗,是现代医疗和现代法律的共识。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有过于重视患者家属的同意而轻视患者权利之嫌,未能充分尊重患者的自我决定权。在诊疗法律关系中,患者的意思表示应当处于主导地位,特定亲属及关系人的意见至... 由患者自己决定是否接受治疗,是现代医疗和现代法律的共识。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有过于重视患者家属的同意而轻视患者权利之嫌,未能充分尊重患者的自我决定权。在诊疗法律关系中,患者的意思表示应当处于主导地位,特定亲属及关系人的意见至多只能作为推知患者意思的参考因素。因此,需要对《侵权责任法》五十五条、《执业医师法》二十六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三十三条进行解释,让"家属""近亲属"的范围更加合理,并定位其意思表示,以推知患者意思表示,从而更加尊重和保障患者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治疗 自我决定权 患者权利
下载PDF
患者自我决定权的法理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丽莎 《医学与法学》 2019年第5期5-8,共4页
医疗的高度专业性,使患者在“父权主义”时代只能听从医生的安排;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意识的演变,患者自我决定的意识在逐渐抬头。文章通过梳理患者自我决定权的理论基础和立法演变,界定归纳了该权利的定义和特征,并指出该项权利的... 医疗的高度专业性,使患者在“父权主义”时代只能听从医生的安排;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意识的演变,患者自我决定的意识在逐渐抬头。文章通过梳理患者自我决定权的理论基础和立法演变,界定归纳了该权利的定义和特征,并指出该项权利的内容应涵盖生命、医疗和身体状态、生育事项、家庭的形成和维持以及其他有关个人生活方式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父主义 自我决定意识 自我决定权
下载PDF
自我决定权视域下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鹿鸣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1年第3期175-188,共14页
界分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应综合考虑行为人视角与被害人视角。引入被害人视角的法理基础在于法益论,侵犯财产罪的保护法益既包含客体性的财产,也包含主体性的对财产的自我决定权。将被害人视角作为教义学工具需要借助自我决定权的行使条... 界分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应综合考虑行为人视角与被害人视角。引入被害人视角的法理基础在于法益论,侵犯财产罪的保护法益既包含客体性的财产,也包含主体性的对财产的自我决定权。将被害人视角作为教义学工具需要借助自我决定权的行使条件,具体包含作为外在条件的信息要素、机会要素与作为内在条件的认识要素、意志要素和能力要素。抢劫行为与敲诈勒索行为在结构上均表现为直接侵害意志要素,前者彻底摧毁被害人的财产处分自由,后者仍留给被害人一定的财产处分自由。两罪在不法层面仅有程度差异而无类型差异,在规范关系上为法条竞合特别关系。判断一行为是否彻底侵害被害人的意志要素,需要以被害人所属群体内理性人的自我决定权为判断基准,以社会一般人为判断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劫罪 敲诈勒索罪 自我决定权 财产处分自由
下载PDF
患者知情不同意原则的适用及其限制
14
作者 王丽莎 《医学与法学》 2020年第6期21-24,共4页
随着患者自我决定权的不断发展,患者不仅应享有知情后同意的权利,更应当享有知情后不同意的权利。"患者知情不同意的原则"主要包括患者在知情后选择治疗方法的权利,特别是对个人的生存方法的选择,但其仅适用于民法领域,一旦... 随着患者自我决定权的不断发展,患者不仅应享有知情后同意的权利,更应当享有知情后不同意的权利。"患者知情不同意的原则"主要包括患者在知情后选择治疗方法的权利,特别是对个人的生存方法的选择,但其仅适用于民法领域,一旦涉及到传染性疾病时,患者的该项权利及知情不同意原则便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决定权 知情不同意原则的适用 知情不同意原则的限制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权利变迁与刑法保护的教义学限缩——以“数据财产权”与“信息自决权”的二分为视角 被引量:79
15
作者 张忆然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67,共15页
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经济和个人权利保护,民法上的发展方向是对个人信息权利属性进行"信息自决权"和"数据财产权"的划分,以"情境"或"场景"为核心的个别化保护方法成为近年来数据保护领域... 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经济和个人权利保护,民法上的发展方向是对个人信息权利属性进行"信息自决权"和"数据财产权"的划分,以"情境"或"场景"为核心的个别化保护方法成为近年来数据保护领域的发展趋势。在刑法教义学维度上,重要的问题不仅在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法益如何确定,更在于如何根据个人信息的不同权利属性,合理限缩有关罪名的构成要件。对个人信息"信息自决权"的保护,宜立足于"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对"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值得保护性加以判断,重新阐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非法获取"行为的教义学含义;对于"知情同意"原则应予弱化,并类比医疗刑法中患者的"知情同意",赋予刑法上构成要件阻却之效力。对个人信息"数据财产权"的保护,在流转环节不适用"知情同意"原则,不能将"未经同意"等同于"违反国家规定"。单纯转让数据财产权不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出售"或"提供"行为,例外侵犯信息自决权时应认定为"出售"或"提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信息自决权 数据财产权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下载PDF
政府:影响大学自主权演进的主导性因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杰 张秀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4-140,共7页
本文主要根据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通过对欧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大学自主权在1980年代之前历史演进的梳理,进而抽离出:大学自主权主要反映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权力配比关系,政府则是影响大学自主权演进的主导性因素。
关键词 历史制度主义 大学自主权 政府 主导性因素
下载PDF
规范高校招生自主权行使的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8
17
作者 尹晓敏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4-76,共3页
招生自主权是高校依法享有的办学自主权之一。文章阐释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分析了高校招生自主权不当行使的现状与成因,进而提出了要通过确立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来制约和规范高校招生自主权的行使。
关键词 高校 招生自主权 信息公开
下载PDF
刑法视阈下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以个人自治法益观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储陈城 魏培林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2-81,共10页
基于自媒体时代较强的交互性,已公开的个人信息虽已丧失私密性,但其后续利用行为仍应遵循合理性要求,合理性的剖析应以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基准。而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后续利用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尚无定论,... 基于自媒体时代较强的交互性,已公开的个人信息虽已丧失私密性,但其后续利用行为仍应遵循合理性要求,合理性的剖析应以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基准。而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后续利用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尚无定论,其根源在于未能厘清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即界定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利用是否构罪,需判断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侵犯该罪规制的法益。经论证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制的法益应为公民信息自决权,而公民信息自决权中蕴含的个人自治法益观对于正确限定刑法上已公开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的界限有重要意义。基于个罪中超个人法益必然导向背后具体个人法益之考量,为界定刑法中已公开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的范畴,应提倡以尊崇个人自治的法益观为前提,以激活信息自决权的行使为手段,依据《刑法》第253条的规定,在法秩序统一原理下,通过辩证性审视前置法相关规定中已公开个人信息合理利用路径的优劣,创新性地提出“场景式判断+知情同意”融合式刑法规制举措。即根据已公开个人信息的后续利用是否从低风险场景僭越到高风险场景进行判断,如若不是,则信息处理者的行为属于合理利用;如若是,则需进一步判断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取得信息主体同意,一旦涉及受欺骗的信息主体同意,则应考量信息主体是否对处分的法益有清晰认知,即信息处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信息主体的法益处分目的。刑法视阈下已公开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的此种界定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司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公开个人信息 个人自治 信息自决权 场景式判断
下载PDF
绑架罪客观要件争议问题的再探讨——以绑架罪的犯罪客体为理论视角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凌梅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143,共3页
绑架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和第三人的自决权。立足于这一视角,绑架罪的客观行为是复合行为而非单一行为,其犯罪方法除了暴力、胁迫、麻醉外,还包括其他手段。本罪的成立不要求“以将被害人劫离原处所”为要件。
关键词 绑架罪 绑架罪犯罪客体 第三人的自决权 客观构成要件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创新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继 郭林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2,共12页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继而在民族理论方面,对于中华民族、中国民族关系、民族自决权和回族等问题有了新的思想认识、理论突破和创新发展。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逐...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继而在民族理论方面,对于中华民族、中国民族关系、民族自决权和回族等问题有了新的思想认识、理论突破和创新发展。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逐渐形成了由多民族结合而成论,平等团结统一建国论,民族区域自治论,回回民族问题论等内容构成的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理论体系。这无论在当时为改善国内民族关系,促进团结抗日,正确处理中国民族问题,还是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全面执政条件下正确解决国内民族问题,都无疑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找到了正确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民族理论 民族关系 民族自决权 理论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