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家精神的内在逻辑、践行机理及主要路径——基于教师自我修养的视角
1
作者 和学新 张禄成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6期52-62,共11页
学习、研究和阐发教育家精神的根本指向在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每个教师切实地践行教育家精神。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精神由整体到群体、由群体再到个体的落实与转换,是教师个体通过自我修养不断提升自身教育境界的过程。教... 学习、研究和阐发教育家精神的根本指向在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每个教师切实地践行教育家精神。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精神由整体到群体、由群体再到个体的落实与转换,是教师个体通过自我修养不断提升自身教育境界的过程。教师加强自我修养是其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依托。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主要路径在于:正心立志,以家国情怀和弘道追求涵养自我;躬行践履,在创造性的教育实践与研究中提升境界;自我省思,在读书与写作中启智增慧;择善而从,在多维视角与交往互动中持续完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成长 教师自我修养 教育境界 躬行践履
下载PDF
儒家自我修养的视界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凯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88-92,共5页
儒家把自我修养作为做人之本,并视之为人的终身任务。自我修养的最终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图使个体提升、上进到"止于至善"与"纯乎天理","中庸"与"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自我修... 儒家把自我修养作为做人之本,并视之为人的终身任务。自我修养的最终目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图使个体提升、上进到"止于至善"与"纯乎天理","中庸"与"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为立志、明理、自省以及慎独、力行,主要特点表现为主体性、一定抑制性和内向性。自我修养在现代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自我修养 境界 方法 特点
下载PDF
茶道哲学的工夫境界与生命体验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子钦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共5页
工夫境界是研究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工夫境界解读中国茶道哲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茶道哲学的工夫与境界。中国茶道哲学的核心在"和"。茶人通过一系列的工夫持守,力求进入到"和"境界。在"和"的... 工夫境界是研究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工夫境界解读中国茶道哲学,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茶道哲学的工夫与境界。中国茶道哲学的核心在"和"。茶人通过一系列的工夫持守,力求进入到"和"境界。在"和"的工夫境界观照下,茶人的生命体验与心灵体验高度凝结,进以凸显中国哲学与文化中独有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中国茶道哲学思想提升了又一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哲学 茶文化 工夫境界 生命体验
下载PDF
《易》的本体、工夫和境界——马一浮的易学建构及其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虎群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7,共9页
在现代学术转型的背景下,马一浮的“六艺论”系统建构了“六经皆理”的思想体系。作为六艺论的整体纲领和根本原理,马一浮的易学思想直承伊川、朱子,同样具足了其六艺论的系统性特质,可以在“本体”“工夫”“境界”的理论框架中得到深... 在现代学术转型的背景下,马一浮的“六艺论”系统建构了“六经皆理”的思想体系。作为六艺论的整体纲领和根本原理,马一浮的易学思想直承伊川、朱子,同样具足了其六艺论的系统性特质,可以在“本体”“工夫”“境界”的理论框架中得到深切著明的呈现。他建构了理本体的易学本体论、以言行为中心的学易工夫论和易道十大的境界论。马氏易学彰显了易学在六艺之学中的地位和价值,会通了宋明理学和经学两大学术传统,并在儒佛会通的视域下理性、系统地统合且呈现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性义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 马一浮 本体 工夫 境界
原文传递
论孟子修身思想中的强制性向度
5
作者 宋继和 张鑫 宋玮婕 《汉籍与汉学》 2022年第2期60-71,共12页
在孟子的修身思想中,统治者与士人不但应当以道德自觉的方式主动进行修身,而且强制性外力也促使他们不得不参与到修身之中。思想规导、身份约束和境遇逼迫三条,作为强制性外力的主要来源,从激发修身意识到转化为修身行为,还需要得到修... 在孟子的修身思想中,统治者与士人不但应当以道德自觉的方式主动进行修身,而且强制性外力也促使他们不得不参与到修身之中。思想规导、身份约束和境遇逼迫三条,作为强制性外力的主要来源,从激发修身意识到转化为修身行为,还需要得到修身主体的内在修身认同。其中,性善决定了强制性外力作用的方向是向上向善的,反求诸己则为持续性修身提供了内在保证。外在强制力与内在修身认同的有机统一,所达致的修身境界,既有穷不失义的底线设定,也有达不离道的崇高希冀。孟子的强制性修身思想之于新时代的今天,在个体、社会和治国理政等层面仍然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修身 强制性 内在认同 修身境界
原文传递
周敦颐原始反终的安身立命观 被引量:1
6
作者 罗成翼 刘寅 宁高倩 《城市学刊》 2017年第6期79-83,共5页
在周敦颐看来,太极动静生阴阳,阴阳交合生五行,在阴阳、五行二气交感之下万物化生,推本溯源,无极是根本。正是遵循儒家思想,返回本源,周子提出"主静立人极"的修养论,认为保持天道和人道的通达,人才能身安,万物才会生生不息。... 在周敦颐看来,太极动静生阴阳,阴阳交合生五行,在阴阳、五行二气交感之下万物化生,推本溯源,无极是根本。正是遵循儒家思想,返回本源,周子提出"主静立人极"的修养论,认为保持天道和人道的通达,人才能身安,万物才会生生不息。周敦颐的原始反终思想,不仅给世人指明了乐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现代安身立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极 修养 乐境 安身立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