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和地震构造环境的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77
1
作者 白志明 王椿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7,共11页
利用4条DSS丰富的测深资料,对云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和地震构造环境进行了层析成像研究。成像结果显示,得到的速度模型与地表盆地、隆起与断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显示了与地表火山岩系相应的低速异常体,云南地区上部地壳横向不均匀性显著... 利用4条DSS丰富的测深资料,对云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和地震构造环境进行了层析成像研究。成像结果显示,得到的速度模型与地表盆地、隆起与断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显示了与地表火山岩系相应的低速异常体,云南地区上部地壳横向不均匀性显著,结晶基底的深度一般为0~5km,局部基底高于海平面,基岩直接出露地表,同时在一些大的坳陷处沉积厚度可达8~12km。作为一级构造单元的昌宁-双江断裂可能切割不深,而红河断裂作为“板块缝合线”切割较深,有延伸到中下地壳的迹象。云南地区历史上的广泛的火山活动与现今中强地震的发生有紧密联系,有的地方尽管现今地表已不再有火山活动,但中下地壳活动并未停止,存在较大的应力作用,由于地表火山活动停止,来自中下地壳和上地幔的大部分能量得不到释放,而在有利的构造部位积聚,以及盆地水的渗透、其它流体的作用和外动力作用,可能是云南地区经常诱发中强地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深资料 上部地壳结构 地震构造环境 层析成像
下载PDF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 被引量:27
2
作者 韩竹军 虢顺民 +2 位作者 向宏发 张家声 冉勇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0-418,共9页
作为 1996年丽江 7.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 ,丽江—大具断裂可以分为丽江—玉湖和玉湖—大具等南北两段 .它们在构造表现、运动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但都表现出比较一致的运动学性质 ,即既具有垂直正断运动 ,又有水平左旋走滑运动 .... 作为 1996年丽江 7.0级地震的发震断层 ,丽江—大具断裂可以分为丽江—玉湖和玉湖—大具等南北两段 .它们在构造表现、运动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但都表现出比较一致的运动学性质 ,即既具有垂直正断运动 ,又有水平左旋走滑运动 .这种运动特征开始于第四纪初期 (距今 2 .4~ 2 .5Ma) .在构造形式上 ,早更新世时期发育低倾角拆离断层 ;中更新世(0 .8Ma)以来 ,以高角度正断层活动为主 .根据源于玉龙—哈巴雪山东麓的一系列冲沟 ,在穿越山前断裂时同步左旋位错特点和剥夷面垂直落差 ,初步估算了丽江—大具断裂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水平和垂直位错速率分别为 0 .84和 0 .70mm/a ;中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和垂直位错速率分别为 1.5 6和 1.6 9mm/a .近南北向丽江—大具断裂的运动性质一方面受到区域性北北西 南南东水平主压应力场的影响 ;另一方面 ,也受到玉龙—哈巴雪山与丽江盆地之间强烈的差异性运动的制约 .这两种动力学过程的共同作用 ,形成了 1996年丽江地震构造环境的特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6年丽江地震 差异运动 盆地边界断裂 地震构造环境
下载PDF
强震等震线、余震区形状与地震构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韩渭宾 蒋国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9,共8页
本文通过对川滇和华北地区不同地震构造环境中,1966年以来强震的等震线长宽比、余震区长度的对比研究,认为强震等震线的长宽比、余震区长度都与地震构造环境和震级相关。对于强震等震线的长宽比和余震区长度,地震构造环境和震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川滇和华北地区不同地震构造环境中,1966年以来强震的等震线长宽比、余震区长度的对比研究,认为强震等震线的长宽比、余震区长度都与地震构造环境和震级相关。对于强震等震线的长宽比和余震区长度,地震构造环境和震级的影响相同的是,都与发震断裂是否位于活动地块边界,位于哪一级活动地块边界,是与边界方向一致的大断裂,还是配套小断裂等有关。最重要的是与活动断层的规模,尤其是与发震断裂的长度有关,也与震级有关。不同的是,强震等震线的长宽比明显受地表覆盖层的影响,而余震区长度与地表覆盖层关系不明显,似乎与震源破裂面长度的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震线长宽比 余震区长度 地震构造环境 发震断层长度 覆盖层 震级
下载PDF
Tomographic investigation of the upper crustal structure and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s in 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2
4
作者 白志明 王椿镛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3年第2期127-139,共13页
Investigation has been made for the upper crust structure and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s in Yunnan Province using the plentiful DSS data of the four profiles. The derived velocity model has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 Investigation has been made for the upper crust structure and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s in Yunnan Province using the plentiful DSS data of the four profiles. The derived velocity model has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posed basins, uplifts and faults. The low velocity anomaly corresponding to the volcano also has been revealed. There exists a prominent lateral inhomogeneity within the upper crust of Yunnan region. The depth of crystalline basement generally ranges from 0 km to 5 km, and the bedrocks are exposed on the ground directly in some places, nevertheless the thickness of sedimentary cover also can reach to 8 km or even 12 km at some large depressions. Although the Changning-Shuangjiang fault is a boundary between two first class tectonic units, its incision depth within the crust maybe shallow. On the other hand, known as the plates seam, the Honghe fault has a distinct evi-dence of extending into the mid-lower crust. The widely spread activity of the volcanoes in the geological era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arthquakes occurrence nowadays. Despite of the ceasing of the volcanoes in some places on the ground, the material in the mid-lower crust is still active, and there still exists strong upward stress. As the ceasing of the volcanoes on the surface, most parts of the power from the lower crust and the upper mantle cannot be released; therefore it accumulates at some appropriate tectonic locations. Moreover, the saturation of the water from the basin, the action of other fluid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outer stress maybe another direct reason ac-count for the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ence in Yunnan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 data upper crust structure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 TOMOGRAPHY
下载PDF
俄、蒙、中交界7.9级地震 被引量:3
5
作者 柔洁 宋和平 +1 位作者 娄少平 刘志坚 《国际地震动态》 2004年第4期16-20,共5页
20 0 3年 9月 2 7日 1 9时 33分 ,在俄、蒙、中边界地区发生了MS7 9地震 ,新疆阿尔泰地区强烈有感 ,地震造成经济损失 76 0 0万元人民币。文章对此次地震的基本参数、震源机制作了概述 ,并用遥感资料对地震的构造环境和破裂过程进行了... 20 0 3年 9月 2 7日 1 9时 33分 ,在俄、蒙、中边界地区发生了MS7 9地震 ,新疆阿尔泰地区强烈有感 ,地震造成经济损失 76 0 0万元人民币。文章对此次地震的基本参数、震源机制作了概述 ,并用遥感资料对地震的构造环境和破裂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地震灾害 经济损失 震源机制
下载PDF
2000年4月15日青海省杂多县5.3级地震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瑞斌 孙洪斌 +2 位作者 卢宁 陈玉华 达杰 《高原地震》 2000年第3期50-56,共7页
在杂多 5.3级地震宏观烈度考察、划分的基础上 ,分析讨论了区域地震构造背景及发震构造 ,并对地震序列类型进行了划分。
关键词 烈度分布 地震构造环境 地震序列 青海 发震构造
下载PDF
Features of the M7.9 Earthquake in the Russia-Mongolia-China Boundary Region
7
作者 RouJie YangYouling SongHep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4年第4期357-364,共8页
At 19:33 p.m on September 27, 2003, an earthquake with M7.9 occurred in the Russia-Mongolia-China boundary Region. It was strongly felt in the Altay region of Xinjiang. The losse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was 76 milli... At 19:33 p.m on September 27, 2003, an earthquake with M7.9 occurred in the Russia-Mongolia-China boundary Region. It was strongly felt in the Altay region of Xinjiang. The losse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was 76 million yuan (RMB).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arthquake was outlined, including basic parameters, focal mechanism,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losses and so on.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worked initial analysis for deformation of ground and failure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sia-Mongolia-China boundary region The M7.9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Remote sensing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
下载PDF
山东省某立交桥工程场地地震构造环境与地震动参数确定
8
作者 韩敬龙 王华林 +3 位作者 陈平 窦海岳 胡超 刘军 《防灾减灾学报》 2014年第3期74-82,共9页
通过山东省某立交桥工程场地地震构造环境、地震活动特征和场地条件勘探,评价了工程场地的稳定性。利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获得了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5%和2%,100年超越概率5%和2%的基岩地震动参数。采用一维剪切波理论进行了场地... 通过山东省某立交桥工程场地地震构造环境、地震活动特征和场地条件勘探,评价了工程场地的稳定性。利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获得了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5%和2%,100年超越概率5%和2%的基岩地震动参数。采用一维剪切波理论进行了场地土层地震动反应分析,确定了工程场地抗震设计参数。本项研究成果为山东省某立交桥工程选址和抗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构造环境 地震活动特征 场地条件勘探 设计地震动参数 长江西路立交桥
下载PDF
利用重力、航磁资料研究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及邻区的深部孕震环境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薇 邵昌盛 +1 位作者 李大虎 顾勤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0-256,共7页
探讨川西高原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重磁异常分布特征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孕震环境及地震构造背景。基于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的重力和航磁资料,采用重力三维视密度反演、航磁化极和延拓等位场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壳内不同深度的视密度变... 探讨川西高原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重磁异常分布特征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孕震环境及地震构造背景。基于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的重力和航磁资料,采用重力三维视密度反演、航磁化极和延拓等位场数据处理方法,获得壳内不同深度的视密度变化信息和磁性介质的分布范围及重磁异常的形态、幅值大小及梯度变化等特征。综合三维视密度反演结果表明:沿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两侧的视密度异常展布特征各异,锦屏山弧形构造带西侧区域大范围分布的低密度异常反映了川西高原的中下地壳深度范围物质较为软弱。深部低密度异常的存在容易造成浅部脆性地壳内应力积累,是驱动木里-盐源地区构造变形作用和地震频繁活动的深部动力环境。航磁ΔT化极结果显示研究区两侧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异常展布特征,构造边界断裂具有明显的深部地球物理场标志,中强震多数发生在断错地壳和上地幔的深大断裂及其附近。根据航磁ΔT向上延拓10km和20km图像可知,2012年发生在盐源与宁蒗交界处Ms 5.7地震,其震中位置处于航磁异常的突变带上,该区域壳内块体或基底性质之间存在明显的介质磁性差异,易于造成应力积累并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这是此次Ms 5.7地震的深部孕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 重力 航磁 深部环境
下载PDF
俄、蒙、中交界M7.9地震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柔洁 杨又陵 宋和平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4-210,共7页
关键词 俄、蒙、中交界M7.9地震 震源机制 遥感解译 地震构造环境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rthquakes of Ningbo area and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
11
作者 陈家庚 陈存国 +2 位作者 王里 李博惠 奚云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8年第3期71-81,共11页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historic earthquakes, seismicity, Neotectonics and fault activity in Ningbo area, we estimate its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evaluate its seismic risk. This study gives an example of e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historic earthquakes, seismicity, Neotectonics and fault activity in Ningbo area, we estimate its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 and evaluate its seismic risk. This study gives an example of engineering seismology in weak seismicity areas of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ngbo area historical earthquake SEISMICITY Neotectonic movemet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
下载PDF
构造地球物理学在孕震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
12
作者 李安然 张秋文 李峰 《华南地震》 2001年第4期1-7,共7页
简要论述了用构造地球物理学研究地震构造环境的基本思路、方法程序等 ,并从中长期地震预报及工程地震角度对这门交叉学科的产生背景、完善发展。
关键词 潜在震源 构造地球物理学 地震构造总体环境 工程地震
下载PDF
论历史地震震中的甄别与修定原则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素娟 《国际地震动态》 1996年第12期1-4,共4页
地震的基本参数是一切有关地震研究的基础,尤其是震中及震级是工程地震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对于特定的工程场地和研究区域,某些地震震中的位置,对地震构造环境的评价,潜在震源区的划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曾对诸多地震进行... 地震的基本参数是一切有关地震研究的基础,尤其是震中及震级是工程地震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对于特定的工程场地和研究区域,某些地震震中的位置,对地震构造环境的评价,潜在震源区的划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曾对诸多地震进行过甄别与修定,并总结出5条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 震中定位 地震构造环境 工程地震
下载PDF
华北强烈地震深部构造环境的探测与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王椿镛 段永红 +1 位作者 吴庆举 王志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1-549,共39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华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强烈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与深部构造密切相关.近50年来,我国地震科学领域在强烈地震的地震构造和深部环境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了华北...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华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强烈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与深部构造密切相关.近50年来,我国地震科学领域在强烈地震的地震构造和深部环境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了华北地区地壳结构的基本特征,并在强烈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在回顾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探测的基础上,对1966年邢台M_S7.2,1976年唐山M_S7.8,1975年海城M_S7.3和1679年三河—平谷M8.0地震的地震构造和深部构造环境进行评述.深部地球物理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震源下方的低速异常带,高角度超壳深断裂,地壳深浅构造的不一致,偏低的上地幔顶部速度和局部隆起的莫霍界面,是华北伸展构造区深部孕震环境的共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震 地壳结构 伸展构造区 地震构造 深部构造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