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波地震基本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树林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7-23,共7页
横波地震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对横波地震基本理论的研究是进行勘探(或纵波和横波联合勘探)的基本前提。在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尤其应对地震波速度(v_p,V_a)及纵波速度比(V_p/V_s)
关键词 横波 地震 波速 泊松比 岩性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典型斜长角闪岩地震波速、各向异性及其晶格优选定向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嵇少丞 道林克祯 +3 位作者 邵同宾 赵卫华 近藤洋裕 王红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9-780,共12页
斜长角闪岩和角闪岩相变质岩石是大陆中—下地壳、岛弧深部地壳以及俯冲大洋地壳中最重要的组成岩石之一,查明目前地壳中斜长角闪岩的体积含量、空间分布及其应变状态对于深入研究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极其重要。笔者等实验测量了... 斜长角闪岩和角闪岩相变质岩石是大陆中—下地壳、岛弧深部地壳以及俯冲大洋地壳中最重要的组成岩石之一,查明目前地壳中斜长角闪岩的体积含量、空间分布及其应变状态对于深入研究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极其重要。笔者等实验测量了云南高黎贡韧性剪切带典型变形斜长角闪岩7个关键性方向上的地震(P和S波)波速随静水围压(0~600MPa)的变化规律,并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测定了主要造岩矿物角闪石、斜长石和石英的晶格优选方位,查清斜长角闪岩中地震波速各向异性与剪切波分裂的成因,确定斜长角闪岩中有限应变椭球与波速椭球的对应关系,为今后利用原地地震波速的各向异性调查地壳深部区域构造应变场提供必要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地震波速 各向异性 晶格优选定向 有限应变 高黎贡山
下载PDF
岫玉的地震波速、各向异性、弹性力学性质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茜 邵同宾 +4 位作者 嵇少丞 道林克祯 近藤洋裕 龙长兴 孙圣思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6,共15页
为了研究水化岩石圈地幔和地幔楔的地震波速、各向异性及其与蛇纹石化程度及应变状态的关系,作者实验测量了8块叶蛇纹岩(采自辽宁的岫玉)标本在不同构造主方向(X, Y和Z)上的纵、横波速度随围压(0~600 MPa)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 为了研究水化岩石圈地幔和地幔楔的地震波速、各向异性及其与蛇纹石化程度及应变状态的关系,作者实验测量了8块叶蛇纹岩(采自辽宁的岫玉)标本在不同构造主方向(X, Y和Z)上的纵、横波速度随围压(0~600 MPa)的变化规律,详细研究了叶蛇纹石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通过(001)[010]位错滑移形成很强的晶格优选定向和高达21%的纵波速度各向异性与24%的剪切波分裂的特征,发现高温叶蛇纹岩与低温利蛇纹岩具有截然不同的地震波性质,例如,在围压600 MPa 下,高温叶蛇纹岩的 Vp=6.73 km/s、Vs=3.74 km/s, Vp/Vs=1.80,而低温利蛇纹岩的Vp=5.10 km/s、Vs=2.32 km/s, Vp/Vs=2.20。前人利用低温蛇纹石化橄榄岩的波速数据解释温度高于300℃的水化地幔楔和岩石圈地幔的地震波速不可避免地要低估研究区域内蛇纹石化的程度和水含量。本研究查明叶蛇纹岩的地震波性质及其各向异性特征亦为解释全球大洋板块俯冲带乃至青藏高原地区的剪切波分裂资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玉 叶蛇纹岩 地震波速 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板块俯冲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Seismic wave velocities of rare gas solids through elastic properties in Earth's lower mantle
4
作者 Seema GUPTA Suresh C. GOYAL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10期1599-1611,共13页
The expressions for second (SOE) and third order elastic (TOE) constants for rare gas solids are derived for comparative study of elastic behavior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many body potentials including the effect of p... The expressions for second (SOE) and third order elastic (TOE) constants for rare gas solids are derived for comparative study of elastic behavior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many body potentials including the effect of pressure. The derived expressions are 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properties seismic wave velocities RGS
原文传递
基于最优输运原理的陆上单分量资料弹性波全波形反演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青阳 吴国忱 +2 位作者 王玉梅 慎国强 段沛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0-1073,I0011,I0012,共16页
陆上地震单分量地震数据只包含纵波信息,没有横波信号。声波全波形反演是最常用的利用纵波数据反演地下纵波速度、密度的方法,但忽略了单分量资料的弹性AVO特征和转换纵波的存在。为此,基于弹性介质假设推导了伪压力弹性波方程,该方程... 陆上地震单分量地震数据只包含纵波信息,没有横波信号。声波全波形反演是最常用的利用纵波数据反演地下纵波速度、密度的方法,但忽略了单分量资料的弹性AVO特征和转换纵波的存在。为此,基于弹性介质假设推导了伪压力弹性波方程,该方程数值模拟结果仍为标量波信号,但具备弹性AVO特征和转换纵波信息,能够指示横波速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利用纵波数据进行弹性参数全波形反演的理论框架。由于全波形反演的高度非线性,准确的初始速度建模尤为重要,引入基于最优输运理论的二次Wasserstein距离(W2范数),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优化了目标函数的凸性,克服了周期性跳跃导致的局部极值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常规的基于L_(2)范数反演,克服了对初始模型的依赖。应用重采样的Marmousi模型验证了该方法仅用纵波数据反演纵、横波速度的有效性,以及避免周期性跳跃方面的优势。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东部M工区的实际地震资料,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上单分量地震数据 伪压力弹性波方程 二次Wasserstein距离 全波形反演 纵横波速度
下载PDF
岩石的纵、横波速度规律 被引量:96
6
作者 李庆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收集、分析前人不同岩性的岩石的地震纵、横波速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砂岩的速度规律,通过综合、归纳得到饱含水砂岩及含气砂岩的纵、横波速度总规律。它们可以拟合表达成两条抛物线,四个V_p、V_s互推公式。文中指出,以... 在收集、分析前人不同岩性的岩石的地震纵、横波速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砂岩的速度规律,通过综合、归纳得到饱含水砂岩及含气砂岩的纵、横波速度总规律。它们可以拟合表达成两条抛物线,四个V_p、V_s互推公式。文中指出,以往的一些研究者对数据采用线性拟合,只适用于特定的地区,特定的层位,而抛物线公式可以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文中提供的四个经验公式及全部说明上述关系的图件将有助于AVO幅距分析研究,以及在多波勘探中掌握岩性规律及寻找油气聚集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速度 纵波 横波 砂岩
下载PDF
冲击危险性动态预测的震动波CT技术研究 被引量:98
7
作者 窦林名 蔡武 +2 位作者 巩思园 韩荣军 刘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8-244,共7页
针对煤矿冲击灾害日益频繁的现状,在应力与纵波波速的试验关系模型基础上,分析了采用纵波波速确定冲击危险的理论基础,建立了冲击危险性动态预测评价的震动波CT探测的技术,构建了震动波CT探测评价冲击危险性技术指标波速异常系数A n和... 针对煤矿冲击灾害日益频繁的现状,在应力与纵波波速的试验关系模型基础上,分析了采用纵波波速确定冲击危险的理论基础,建立了冲击危险性动态预测评价的震动波CT探测的技术,构建了震动波CT探测评价冲击危险性技术指标波速异常系数A n和波速梯度变化系数VG,并给出了各指标的判别准则,最后开展了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性质的岩体,纵波波速反映了冲击矿压发生的强度条件、能量条件和动载诱冲条件;震动波CT探测技术能够对现场冲击危险性做出动态评价和预测,并能对卸压解危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进行指导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危险性 纵波波速 震动波CT 波速异常系数 波速梯度变化系数
下载PDF
基于地震CT技术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 被引量:72
8
作者 王书文 毛德兵 +2 位作者 杜涛涛 陈法兵 冯美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6,共6页
运用地震波运动学理论,分析了地震波在"岩-煤-岩"特殊结构中的传播路径特征,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统计结果,得出通过地震波走时CT技术,可利用回采工作面煤岩交界面的折射波对顶(底)板纵波波速进行成像,进而间接反映煤层性质。深... 运用地震波运动学理论,分析了地震波在"岩-煤-岩"特殊结构中的传播路径特征,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统计结果,得出通过地震波走时CT技术,可利用回采工作面煤岩交界面的折射波对顶(底)板纵波波速进行成像,进而间接反映煤层性质。深入分析了地震波波速和地震波波速梯度与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初步建立了以地震波波速异常系数和地震波波速梯度系数为主要因子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地震CT技术对煤岩体纵波波速的成像数据,评价结论以二维图像形式表现。将该模型应用于新疆宽沟煤矿冲击地压工作面,评价结论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地震层析成像 波速 梯度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利用模型正演优选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 被引量:61
9
作者 马中高 管路平 +1 位作者 贺振华 徐雷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39,共5页
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储层会产生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了利用岩心、测井和叠后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的新方法。该方法是以岩心物性参数和岩石物理性质正演模拟为基础,分析岩石物性变化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变化,利用优选的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这... 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储层会产生不确定性,为此提出了利用岩心、测井和叠后地震属性预测储层的新方法。该方法是以岩心物性参数和岩石物理性质正演模拟为基础,分析岩石物性变化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变化,利用优选的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这套技术以正演为主,正、反演相结合,减少了预测结果的多解性,提高了用属性预测储层的准确性。该方法操作步骤包括横波速度预测、流体替换、属性优选、属性分类和储层预测等。用该方法预测了砂体分布及含油级别,其结果与钻井结果一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储层预测 正演模拟 流体替换 横波速度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小江断裂带周边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5
10
作者 吴建平 杨婷 +2 位作者 王未来 明跃红 张天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57-2267,共11页
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界,小江断裂带在高原物质的侧向逃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流动地震台阵及固定台站的走时观测资料,对小江断裂带及周边区域的壳幔三维P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上地壳,小江断裂带内部主要为低速异... 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界,小江断裂带在高原物质的侧向逃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流动地震台阵及固定台站的走时观测资料,对小江断裂带及周边区域的壳幔三维P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上地壳,小江断裂带内部主要为低速异常,其东侧主要为高速异常.在中下地壳,小江断裂带中部为低速异常,北部和南部主要为高速异常,其中北部的高速异常可延伸到地表附近,南部的高速异常可一直延伸到上地幔.我们推测,小江断裂带中部的低速异常与深部热作用有关;北部的高速异常可能是晚古生代地幔柱活动导致大量基性和超基性幔源物质侵入地壳引起的,它的存在对青藏高原物质向南逃逸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可能是导致川滇活动块体北部次级块体快速抬升的重要因素;南部顶界面向北倾斜的高速异常体对川滇活动块体向南滑移起到了进一步的阻挡作用,导致其上覆的中上地壳低速异常区发生较强的变形和强烈的地震活动,同时在上地幔深度范围起到了稳定的作用,使其南部区域的介质受青藏高原物质向南挤出的影响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P波速度结构 小江断裂带 青藏高原东南缘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研究——中国南海HD152测线应用实例 被引量:48
11
作者 刘学伟 李敏锋 +4 位作者 张聿文 张光学 吴能友 黄永样 王宏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前识别水合物的主要依据是BSR和其上具有高速特征的空白带。当BSR不存在, 或由于水合物饱和度较高导致空白带特征不明显时, 水合物的识别是未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了一种更实用的水合物识别模式: 低速背景中近似平行于海底... 目前识别水合物的主要依据是BSR和其上具有高速特征的空白带。当BSR不存在, 或由于水合物饱和度较高导致空白带特征不明显时, 水合物的识别是未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了一种更实用的水合物识别模式: 低速背景中近似平行于海底的高速地质体是水合物带的特征, 水合物带泊松比降低, 利用纵横波速度信息易于识别水合物带下是否存在游离气。基于上述水合物的识别模式, 以中国南海HD152测线为实例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地震数据 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 泊松比 中国南海
下载PDF
龙门山构造带及汶川震源区的S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49
12
作者 胥颐 黄润秋 +3 位作者 李志伟 徐亚 刘劲松 刘建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9-338,共10页
利用四川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和体波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龙门山地区的S波速度结构,据此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结构和汶川震源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反演结果表明,地震破裂与龙门山断裂及其两侧的地壳结构差异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汶川... 利用四川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和体波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龙门山地区的S波速度结构,据此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结构和汶川震源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反演结果表明,地震破裂与龙门山断裂及其两侧的地壳结构差异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汶川以北的龙门山上地壳具备较高的强度且明显抬升,灌县至江油是龙门山西侧应力积累的主要地区,汶川8.0级地震位于其南部边缘;四川盆地的刚性地壳向西俯冲于龙门山之下,其凸出部与造山带古老基底在坟川附近发生碰撞是汶川成为8.0级地震破裂起始点的主要原因.汶川以南的龙门山地区地壳上层具有较大的韧性,岩石强度相对减弱,与龙门山北部相比不易于应力积累和产生破裂,因而汶川以南的龙门山断裂缺少余震活动.龙门山地区地壳厚度明显增加,其原因与中下地壳具备较大的柔韧性有关.由于青藏东部向东挤出时受到四川盆地刚性岩石层的阻挡,龙门山中下地壳的塑性变形和垂向物质的增加导致地壳厚度加大和莫霍面下沉,以此方式吸收了龙门山地区的大部分地壳缩短量,地表则强烈褶皱抬升形成数千米的龙门山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汶川地震 地震层析成像 S波速度
下载PDF
地震层速度预测地层压力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传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17,共4页
介绍了地震速度预测地层压力的原理,详细论述了地震层速度的求取方法及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地震速度与VSP测井资料、常规测井资料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利用地震层速度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并通过实际验证,进一步提高了其预测精度。
关键词 地震波速 地震解释 预测 地层压力 钻井工艺
下载PDF
地震波传播速度原位试验及计算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进强 姜福兴 +1 位作者 吕文生 王存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59-2063,共5页
采用本质安全型微震监测系统,在煤矿深部采场的顶底板中布设微震监测台网,对测区内的校验炮微震信号进行了原位采集实验。分别采用组合法、走时残差优化法、定位误差优化法、定位残差优化法和联合反演法进行了地震波速度的优化计算。通... 采用本质安全型微震监测系统,在煤矿深部采场的顶底板中布设微震监测台网,对测区内的校验炮微震信号进行了原位采集实验。分别采用组合法、走时残差优化法、定位误差优化法、定位残差优化法和联合反演法进行了地震波速度的优化计算。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定位误差优化法计算结果最可靠,定位残差优化法计算结果是不可靠的;这一结论对于缺少校验数据情况下的速度选取具有重要意义,也证明了在存在速度误差的情况下,走时残差最小并不能保证可靠的定位精度;在缺少原位试验数据情况下,速度和震源参数的联合反演结果,对速度参数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顶、底板地震波传播速度分析计算,认为煤层和巷道是造成底板地震波平均速度较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速度 原位试验 微地震监测 震源定位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的垂直地震剖面调查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光明 杨文采 +5 位作者 杨正华 杜有成 杨贵明 姚虹 杨占江 程振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9-490,共12页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对了解发生在地幔深处的大陆动力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此带中进行了大陆科学钻探和以深反射地震为主导的详细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为研究超高压变质带地壳上地幔组构提供了难得的基础资料.根据大陆科学钻...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对了解发生在地幔深处的大陆动力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此带中进行了大陆科学钻探和以深反射地震为主导的详细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为研究超高压变质带地壳上地幔组构提供了难得的基础资料.根据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安排,在钻探取心,测井和地面三维地震观测的同时,还在5000m的钻孔中用三分量数字检波器,对地表激发传播到井中的地震波场作垂直地震剖面(VSP)观测,目的是将传感器放在钻孔内,近距离、高精度和高分辨率地观测井周围由于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特征和岩石岩性特征引起的波场变化.通过零偏移距和非零偏移距VSP调查,我们首次在超高压变质带取得了深度达5000m的精细的横波速度和泊松比等地球物理属性数据,作出了钻井岩心柱、测井、VSP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纵横波速度比、VSP上行波和地面地震资料的桥式综合对比图,使不同尺度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资料互相连接在一起.零偏和非零偏VSP观测可以标定主孔地质剖面各深度地质体的地震反射特性、井旁地震剖面上各个同相轴的地质属性,并对井旁局部地质构造作精细成像.由此观测取得的横波速度资料,成为建立孔区横波速度模型主要的资料来源,这种模型也是地面多波观测数据处理不可缺少的.因此,建议在进行大陆科学钻探时尽可能安排VSP地震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 结晶岩区 垂直地震剖面 横波速度
下载PDF
影响微震震源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董陇军 李夕兵 唐礼忠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6-32,共7页
微震震源坐标是微震监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定位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微震分析的结果。研究分析了微震震源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台站误差,速度误差及由优化算法带来的误差。采用优化算法确定震源的坐标及震源事件的发生时间时,不... 微震震源坐标是微震监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定位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微震分析的结果。研究分析了微震震源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台站误差,速度误差及由优化算法带来的误差。采用优化算法确定震源的坐标及震源事件的发生时间时,不同算法求解的源坐标值相差很大,为此,如何选取合理的优化算法意义重大。将麦夸特法(LM)、简面体爬山法(SM)、准牛顿法(QN)、最大继承法(MIO)、自组织群移法(SOMA)、麦夸特法与全局优化算法(LM-GO)、简面体爬山法与全局优化算法(SM-GO)、准牛顿法与全局优化算法(QN-GO)、最大继承法与全局优化算法(MIO-GO)应用到震源定位中,分析不同算法对震源定位精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单纯使用MIO、QN、LM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选用时应慎重,联合使用全局最优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SOMA、SM-GO、MIO-GO、LM-GO计算结果较为稳定,定位精度高,建议在声发射源与震源定位时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与声发射监测 震源定位 台站误差 波速 优化算法
原文传递
华北文安—蔚县—察哈尔右翼中旗剖面S波资料的地质解释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宝峰 张先康 +2 位作者 张成科 宋松岩 周雪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88,共8页
通过对文安—蔚县—察哈尔右翼中旗深地震测深剖面S波资料的处理解释 ,获得本区二维壳幔速度结构和波速比结构。该区的上、中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组成 ,整体呈脆性 ,其速度比γ值为 1 72左右 ;下地壳的γ值一般为 1 78;上地幔顶部的γ值在 ... 通过对文安—蔚县—察哈尔右翼中旗深地震测深剖面S波资料的处理解释 ,获得本区二维壳幔速度结构和波速比结构。该区的上、中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组成 ,整体呈脆性 ,其速度比γ值为 1 72左右 ;下地壳的γ值一般为 1 78;上地幔顶部的γ值在 1 82左右 ,表明下地壳与上地幔顶部整体呈塑性的特征。根据波组及γ值横向变化特征 ,推断了该区的几条深大断裂 ,结合本地区的地震活动 ,推测地震的孕育发生不仅与构造相关 ,而且与该区的岩石性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测深 波速比 速度结构 地震活动 S波资料
下载PDF
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探测有效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明才 刘建勋 +3 位作者 张保卫 王小江 高景华 王广科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75-381,369,共7页
2008年,在我国祁连山冻土区首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2010年,在木里地区开展了反射地震方法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性试验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解释反射地震和测井及地质资料,初步认为含天然气水合物介质形成的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具... 2008年,在我国祁连山冻土区首次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2010年,在木里地区开展了反射地震方法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有效性试验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解释反射地震和测井及地质资料,初步认为含天然气水合物介质形成的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具有低速、弱振幅、高频的特征。根据反射波的这些动力学特征及测井结果,对在DK-4钻孔中见天然气水合物异常条带和在DK-3钻孔中揭示的含天然气水合物晶体区段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不支持DK-4钻孔钻遇天然气水合物,并结合钻孔资料,推断解释了天然气水合物富集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反射地震 纵波速度 断裂构造 永冻土
下载PDF
孤岛面开采强矿震异常区的被动声波探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曹安业 井广成 +3 位作者 窦林名 巩思园 赵永亮 张贞良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7,共8页
针对鲍店煤矿103上05孤岛面综放开采面临的高应力集中与强矿震威胁,论文在分析声波波速与加载载荷的关系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矿震被动声波探测的孤岛面开采矿震异常区评价方法,提出了采用P波波速异常与波速梯度异常2个指标进行采动应力集... 针对鲍店煤矿103上05孤岛面综放开采面临的高应力集中与强矿震威胁,论文在分析声波波速与加载载荷的关系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矿震被动声波探测的孤岛面开采矿震异常区评价方法,提出了采用P波波速异常与波速梯度异常2个指标进行采动应力集中程度的评价,并给出了判别标准,最后开展了现场实践。研究表明:P波波速与应力场具有正相关特性,103上05孤岛工作面临近小采空区侧常出现高波速与高波速梯度异常区,与后续开采阶段的强矿震异常区基本重合。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对孤岛面开采强矿震危险性与危险区域做出有效动态评价,强矿震活动的预警准确率较高。矿震被动声波探测技术提升了煤矿强矿震、冲击矿压等煤岩动力灾害的微震识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矿震异常 波速 声波探测 波速梯度
原文传递
含气储层及盖层速度变化对地震响应和AVO类型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韩光明 潘光超 +3 位作者 付琛 罗琪 邵远 汪锐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3,共7页
莺歌海盆地在近年来的勘探中钻遇了异于常规地震响应特征的气层,通过研究含气储层及盖层纵波速度的变化,分析了含气储层新型地震响应特征产生的原因。相对于常规"两红夹一黑"含气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上黑下红"及&qu... 莺歌海盆地在近年来的勘探中钻遇了异于常规地震响应特征的气层,通过研究含气储层及盖层纵波速度的变化,分析了含气储层新型地震响应特征产生的原因。相对于常规"两红夹一黑"含气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上黑下红"及"上红下黑"新型含气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丰富了该盆地气藏组合地震响应特征,为下一步寻找有利目标拓宽了思路。另外,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发现,储层相对于盖层不同的纵波速度及横波速度其曲线形态与储层顶界AVO类型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叠前AVO研究中可直接根据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及波阻抗的曲线形态大致判断储层的AVO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阻抗 地震响应特征 AVO类型 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 模型正演 莺歌海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