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中19-6油田变质岩潜山内幕裂缝地震响应特征及预测技术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志军 肖广锐 李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5-852,I0013,共9页
渤中19-6太古界变质岩潜山从顶面向下,依次分为风化裂缝带、相对致密带、内幕裂缝带和致密带,其中风化裂缝带和内幕裂缝带为储层发育段,裂缝储层呈低速、低密特征。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内幕有三种地震反射结构:(1)低频、中强振幅连续的高... 渤中19-6太古界变质岩潜山从顶面向下,依次分为风化裂缝带、相对致密带、内幕裂缝带和致密带,其中风化裂缝带和内幕裂缝带为储层发育段,裂缝储层呈低速、低密特征。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内幕有三种地震反射结构:(1)低频、中强振幅连续的高陡断面波;(2)低频、断续的高陡交叉网状;(3)空白反射背景下的局部杂乱中强异常振幅。潜山内幕裂缝储层复杂的地质、地震特征,导致储层预测结果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为此,以测井数据、地震响应特征为依据,将潜山内幕裂缝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度。通过正演模拟认为,高陡反射是潜山内幕大尺度裂缝发育的直接指示特征,绕射波能量的强弱是指示中、小尺度裂缝发育的重要特征。将由曲波变换增强的反映大尺度裂缝信息的高角度内幕反射数据与基于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反映中、小尺度裂缝信息的绕射波数据归一化融合,综合多波场信息有效预测了潜山内幕多尺度裂缝型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潜山内幕 裂缝尺度 反射结构 曲波变换 主成分分析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核主成分分析的地震属性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和忠 魏长江 王树华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76-80,共5页
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中地震属性优化是重要的一步,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常用基于有效的线性变换的地震属性优化的方法,但对具有非线性关系地震属性数据降维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变换的核主成分分析法。该方法通过核函数将低... 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中地震属性优化是重要的一步,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常用基于有效的线性变换的地震属性优化的方法,但对具有非线性关系地震属性数据降维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变换的核主成分分析法。该方法通过核函数将低维输入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实现了对地震属性数据的非线性到线性关系的转换,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属性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同主成分分析法相比该方法对非线性关系的地震属性优化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优化 主成分分析 降维 核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利用地震主分量分析和Fisher判别预测窄小河道砂体 被引量:6
3
作者 姜岩 杨春生 +2 位作者 李文艳 赵明珠 张秀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3-1290,I0007,I0008,共10页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外围油田扶余地层广泛发育低孔、特低渗的致密油储层,其河道砂体具有"窄、薄、差"的分布特点,依靠目前的稀井网资料,对井间砂体展布的连续性刻画仍存在较大的随机性,难以满足油气开采的需求。为此,以长垣外...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外围油田扶余地层广泛发育低孔、特低渗的致密油储层,其河道砂体具有"窄、薄、差"的分布特点,依靠目前的稀井网资料,对井间砂体展布的连续性刻画仍存在较大的随机性,难以满足油气开采的需求。为此,以长垣外围油田芳38区块扶余油层为例,采用基于地震主分量分析(PCA)和Fisher判别的方法预测窄小河道砂体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将PCA法应用于地震属性的降维优化处理,形成了地震PCA分析方法,井旁道的三个地震主分量信息占原始数据总体方差的95.5%,有效降低了地震属性维度,消除了多种地震属性之间的冗余信息;②在无法建立常规地震属性和井点砂岩厚度线性相关函数的情况下,将多元统计学的Fisher判别理论应用于窄小河道砂体的判别、分析,结合井点砂岩厚度和井旁道的三个地震主分量信息建立了Fisher砂、泥岩判别分析模型,既融入了井点砂岩厚度又考虑到地震数据的空间距离影响,提高了河道砂体的预测精度;③研究区的窄小河道砂体具有厚度小、向两侧尖灭快的特点,在常规地震属性预测效果不好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地震PCA的砂泥岩Fisher判别分析法,以砂岩厚度1.5、2.0、3.0m为分类界限时,判别模型中砂岩回判正确率分别为90.0%、88.9%和87.5%,对河道砂体判别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主分量 FISHER判别分析 井震结合 窄小河道 扶余油层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在2013年灯塔M_S 5.1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岩 李彤霞 +2 位作者 钱蕊 邵媛媛 翟丽娜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年第5期44-48,共5页
以2013年1月23日灯塔M_S 5.1地震为研究对象,计算地震发生区域的地震频次N、b值、η值、A(b)值、M_f值、AC值、C值、D值、R_m值、能量E、响应比Y等11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约简和数据挖掘,得到综合参数W,发现... 以2013年1月23日灯塔M_S 5.1地震为研究对象,计算地震发生区域的地震频次N、b值、η值、A(b)值、M_f值、AC值、C值、D值、R_m值、能量E、响应比Y等11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约简和数据挖掘,得到综合参数W,发现W在灯塔地震发生前有明显异常变化,说明主成分分析法在地震活动性参数的信息再挖掘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参数 主成分分析 灯塔地震
下载PDF
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预测和评价盐下碳酸盐岩储层厚度分布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勇刚 范国章 +4 位作者 王红平 王朝锋 左国平 杨柳 刘艳红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3期72-82,共11页
某海上盐下L区火成岩发育、碳酸盐岩储层厚度预测难度大,地震单属性分析已不能满足研究需求,本文尝试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储层参数预测。通过属性与已钻井储层参数交会图分析进行地震属性集优选,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和K-L变... 某海上盐下L区火成岩发育、碳酸盐岩储层厚度预测难度大,地震单属性分析已不能满足研究需求,本文尝试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储层参数预测。通过属性与已钻井储层参数交会图分析进行地震属性集优选,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法)和K-L变换进行地震属性压缩,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全区定量预测储层厚度,计算结果与实钻井误差范围不超过5.5%,大部分井多属性方法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单属性方法,储层厚度平面分布特征与地质规律吻合。实践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原理和实际应用上都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提高储层定量预测精度,为探明油田储层分布特征和后续部署开发井网方案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多属性 属性优化 属性压缩 主成分分析 神经网络 盐下碳酸盐岩 储层厚度预测
下载PDF
不同特征选择方法于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结果的差异性分析——以汶川地震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艾骁 张健 付济民 《华南地震》 2024年第2期39-51,共13页
区域性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模型是一个用于评定特定地区在地震发生时滑坡概率及其危害程度的关键工具。目前,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数学建模方法成为了构建该评估模型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影响因子自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所产生的评估模型预... 区域性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模型是一个用于评定特定地区在地震发生时滑坡概率及其危害程度的关键工具。目前,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数学建模方法成为了构建该评估模型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影响因子自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所产生的评估模型预测结果的差异性这一问题却少有研究。此次研究结合汶川地震区内11个影响因子,分别运用相关性系数、主成分分析及Gini指数三种特征选择方法形成三类数据集。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该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模型,并详细地分析了上述三类方法形成的数据集构建的评估模型于预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形成的数据集构建的评估模型,对于非常高危险性等级区域的划分精度最高,并且,频率比精度达到了92%,ROC曲线的预测精度达到了93.3%,预测精度均为三组评估模型中的最高值。此次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在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模型的构建方面提供一定的思路,并为后续综合多个地震区、多组特征组成的不同维度的数据集构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特征选择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滑坡危险性 主成分分析 Gini指数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由海洋地震勘探数据对海洋水体温度的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彭阳阳 张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3-109,共7页
当前海洋水体的温度预测多采用CTD、XBT等仪器单点测定,所测得的海洋水体温度虽然垂向分辨率高,但横向连续性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结合地震属性预测海水水体温度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在少量CTD数据约束下能够反演出纵横向... 当前海洋水体的温度预测多采用CTD、XBT等仪器单点测定,所测得的海洋水体温度虽然垂向分辨率高,但横向连续性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结合地震属性预测海水水体温度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在少量CTD数据约束下能够反演出纵横向高分辨率的水体温度结构。本文提取海水反射地震数据的13种属性值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ε-SVR)结合CTD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并对水体温度剖面进行预测,所预测的渤海夏季海水温度剖面特征与文献记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支持向量机 主成分分析 水体温度预测
下载PDF
Seismic Data Quality Control and Interpolation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8
作者 Qingmou Li Sonya A. Dehl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9年第10期950-966,共17页
Commonly,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procedures, such as stacking and prestack migration, require the ability to detect bad traces/shots and restore or replace them by interpolation, particularly when the seismic observa... Commonly,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procedures, such as stacking and prestack migration, require the ability to detect bad traces/shots and restore or replace them by interpolation, particularly when the seismic observations are noisy or there are malfunctioned components in the recording system. However, currently available trace/shot interpolation methods in the spatial or Fourier domain must deal with requirements such as evenly sampled traces/shots, infinite bandwidth of the signals, and linear seismic event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method, termed the E-S (eigenspace seismic) metho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f the seismic signal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reliable detection or interpolation of bad traces/shots. The E-S method assumes the existence of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bserved seismic entities, such as trace or shot gathers, making it possible to estimate one of these entities from all others for interpolation or seismic quality control. It first transforms a trace (or shot) gather into an eigenspace using PCA. Then in the eigenspace, it treats every trace as a point with its loading scores of PCA as its coordinates. Simple linear, bilinear, or cubic spline 1 dimensional (1D) interpola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PCA loading scores for any arbitrary coordinate in the eigenspace, which are then used to construct an interpolated trace for the desired position in physical space. This E-S method works with either regular or irregular sampling and, unlike various other published methods, it is well-suited for band-limited seismic records with curvilinear reflection events. We developed related algorithms and applied these to processed synthetic and offshore seismic survey data with or without simulated noises to demonstrate their performance. By comparing the interpolated and observed seismic traces, we find that the E-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ssess the quality of the trace, and restore poor quality data by interpolation. The successful processing of synthetic and real data using the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QUALITY Control seismic INTERPOLATION EIGENSPAC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东北华北M_S≥5.0地震活动参数综合指标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岩 曹凤娟 +2 位作者 王亮 张博 翟丽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6-913,共8页
根据地震活动参数的数据特征,以2013年内蒙古科尔沁MS5.3地震为例,引入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在信息损失尽可能少的条件下,实现对参数变量的约简降维,并提取综合指标W.研究显示,2013年科尔沁MS5.3地震前两年,W值变化显... 根据地震活动参数的数据特征,以2013年内蒙古科尔沁MS5.3地震为例,引入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在信息损失尽可能少的条件下,实现对参数变量的约简降维,并提取综合指标W.研究显示,2013年科尔沁MS5.3地震前两年,W值变化显著.在进一步的单因子分析中,从综合后的参数变量信息中重新提取了具有物理意义的多个单因子综合指标,消除了大量信息重叠所造成的不一致,实现了对综合指标的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华北29次MS≥5.0地震的11个地震活动参数(频次N,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D值,E值,Rm值,响应比Y)进行主成分分析,其结果显示,主成分综合指标W在震前1—2年均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这充分说明综合指标W可以用作地震预报研究的综合异常参考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参数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综合指标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融合方法在断裂识别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睿 李琼 +1 位作者 孙华军 何建军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1年第6期715-723,共9页
针对于陈官庄古近系沙河街组地层发育的较大断层,进行断裂识别的方法研究。首先根据研究区域的地质资料和测井解释资料,选取能够较好地识别断层的地震属性(如方位角倾角属性、相干属性、构形张量属性和曲率属性);然后沿断层分布位置获... 针对于陈官庄古近系沙河街组地层发育的较大断层,进行断裂识别的方法研究。首先根据研究区域的地质资料和测井解释资料,选取能够较好地识别断层的地震属性(如方位角倾角属性、相干属性、构形张量属性和曲率属性);然后沿断层分布位置获取各个优选属性的层位切片,进行单属性分析、解释工作。但单属性分析存在一定的多解性与局限性,为实现地质构造分析、储层预测的目的,最后选择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各个地震属性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的综合属性对目标层位的断裂发育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融合得到的综合地震属性相比于单个属性,能更加清晰地反映断层的发育方向和边界范围,对其周围分布的微小裂缝也能有较为明显地刻画;同时,也能反映地层缺失、尖灭等特征;印证了该技术在断裂识别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属性融合 断裂识别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PCA和KNN的侏罗系煤层断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安民 尹海洋 +3 位作者 王惠风 符超 李果 陈同俊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118,共5页
为提高断层解释精度及效率,以布尔台矿区侏罗系煤层为研究对象,正演模拟与实际资料分析相结合,分析了侏罗系煤层中的断层响应特征,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研究了侏罗系煤层中的断层预测方法,并在4-2上煤层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断层在地震... 为提高断层解释精度及效率,以布尔台矿区侏罗系煤层为研究对象,正演模拟与实际资料分析相结合,分析了侏罗系煤层中的断层响应特征,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研究了侏罗系煤层中的断层预测方法,并在4-2上煤层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断层在地震正演剖面上表现出同相轴错断扭曲、能量减弱、属性值突变等特征,1-2煤、2-2煤、4-2上煤的断层响应特征明显,5-2煤的断层响应特征相对较差。对各煤层地震属性做主成分分析,发现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0%,可以表征地震属性的大部分有效信息。结合正演模型断层位置和属性主成分信息,利用最邻近算法(KNN)预测断层断点,在模型参数K=9时,预测效果最优。以布尔台矿实测地震数据为输入,预测了4-2煤断层,预测的断层位置在地震剖面上可见清晰反映,验证了基于KNN和PCA的断层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侏罗系煤层断层,提高断层解释效率和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煤层 正演模拟 断层预测 地震属性 主成分分析 最邻近算法
下载PDF
地震属性定位采空区边界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王安 符超 +2 位作者 李果 王惠风 陈同俊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5,共5页
为了提高采空区边界的定位精度,综合正演模拟、地震属性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地震属性及其主成分定位采空区边界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空区反射波明显区别于煤层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易于识别。但由于冒落带和裂隙发育带的影响,在地震剖面... 为了提高采空区边界的定位精度,综合正演模拟、地震属性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地震属性及其主成分定位采空区边界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空区反射波明显区别于煤层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易于识别。但由于冒落带和裂隙发育带的影响,在地震剖面上直接定位采空区边界较困难。地震属性有助于提高采空区边界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其中谱分解、振幅能量和几何特征类属性效果较好。但在多数情况下,地震属性主成分定位采空区边界的精度和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边界定位 正演模拟 地震属性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城市地下管网震后安全恢复评价曲线研究
13
作者 刘洋 韩阳 巴松涛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9年第3期194-197,共4页
安全恢复评价曲线(SRAC)是应用主分量分析法降维的思想,根据管网恢复评价指标中存在着一定相关性的特点,用较少的指标来代替原来较多的指标,描点形成安全恢复评价曲线。该曲线很好地解决了管网震后恢复评价过程中,多指标评价带来的选取... 安全恢复评价曲线(SRAC)是应用主分量分析法降维的思想,根据管网恢复评价指标中存在着一定相关性的特点,用较少的指标来代替原来较多的指标,描点形成安全恢复评价曲线。该曲线很好地解决了管网震后恢复评价过程中,多指标评价带来的选取指标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由此导致的评价结果的偏差等问题,有效地提高评价的精度和效率。文章阐述了SRAC的原理与构造方法,结合聚类分析,给出了SRAC评价应用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网 抗震防灾 安全恢复评价 主分量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属性优化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立峰 孙赞东 +2 位作者 杨海军 韩剑发 敬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54,共8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本文在分析多元逐步判别法和核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将两种算法有机结合起来用于地震属性的优化,并以塔中45井区为试验区,建立了该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 针对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各向异性特征显著、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本文在分析多元逐步判别法和核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将两种算法有机结合起来用于地震属性的优化,并以塔中45井区为试验区,建立了该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模型。实际应用中,剔除模型中对判别结果不敏感的属性,使各属性变量互不相关,很好地处理了地震属性之间的非线性问题,确保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对模型进行回判检验,总符合率达到90.57%,表明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可为地震属性优化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地震属性优化 碳酸盐岩 多元逐步判别 核主成分分析 缝洞型储层
下载PDF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在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丽萍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1-595,共5页
塔河油田T759井区白垩系卡普沙良群舒善河组目的层段的砂岩层较薄,砂、泥岩之间的阻抗差异较小,因此不能有效地对砂体进行追踪,给储量计算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针对该井区目的层段开展了储层测井地震约束反演研究。首先,对T759井区测... 塔河油田T759井区白垩系卡普沙良群舒善河组目的层段的砂岩层较薄,砂、泥岩之间的阻抗差异较小,因此不能有效地对砂体进行追踪,给储量计算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针对该井区目的层段开展了储层测井地震约束反演研究。首先,对T759井区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可以较好地区分砂、泥岩;然后,采用精细井震标定、子波提取、初始模型建立、主组分分析、模型估算等方法进行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得到舒善河组的自然电位反演数据体,绘制了舒善河组自然电位反演均方根平面图,对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地震约束反演 测井资料归一化 初始模型 主组分分析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最近邻算法的断层识别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邹冠贵 任珂 +2 位作者 吉寅 丁建宇 张少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3,共9页
断层是影响煤矿安全的致灾地质因素,查明断层特征是煤矿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目的之一。常规断层解释中采用的人机交互解释方法,其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解释者的经验。为提高断层解释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最近邻算法来检测... 断层是影响煤矿安全的致灾地质因素,查明断层特征是煤矿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目的之一。常规断层解释中采用的人机交互解释方法,其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解释者的经验。为提高断层解释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最近邻算法来检测沿目标层断层分布的方法。首先,选择峰峰矿区羊东煤矿作为研究区域,从矿区高精度处理后获得的三维地震数据中提取10个地震属性;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将上述10个地震属性整合为6个综合属性;同时,将属性信息与从矿区15口井和3条巷道确定的139个点的断层信息相结合,构建已知数据信息;在该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分别组建出数据集1和数据集2两种数据集,2种数据集的训练集与测试集的比分别为9∶1和3∶7。利用这些数据集以及十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开展基于最近邻算法(kNN)的断层识别准确率测试,数据集1的测试准确率为87.75%,数据集2的测试准确率为71.63%;这表明训练数据量越大,断层识别准确率越高,从而也说明高密度三维地震在该方法的应用中存在一定优势。在对kNN模型的分类性能进行测试时,使用通过PCA进行降维处理的数据作为输入,计算出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9.23%和73.79%;这是因为PCA降低了原始输入特征的维数,从而减少了所需的计算量并提高了这些特征的表征能力。综合结果表明,结合PCA和kNN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断层分布,减少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断层解释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多属性 主成分分析 最近邻算法 断层识别 峰峰矿区羊东煤矿
下载PDF
山西断裂带断层现今活动特征及与中强震关系浅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腊月 许明元 +4 位作者 何庆龙 刘文龙 刘辛中 孙启凯 杜雪松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3-151,共9页
断层的运动方式与滑动速率是断层活动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本文利用山西地区的10处跨断层流动场地和4处定点台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断层垂直升降累积量、断层垂直活动速率,定量地给出断层现今活动性质与背景活动方式,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 断层的运动方式与滑动速率是断层活动性分析的主要内容,本文利用山西地区的10处跨断层流动场地和4处定点台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断层垂直升降累积量、断层垂直活动速率,定量地给出断层现今活动性质与背景活动方式,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有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给出区域内断层活动的总体活动水平。结果表明:山西断裂带大多数断层活动为张性正断层活动,南部断层累积活动量较大,中北部相对较小。断层垂直活动速率综合指标反映出山西断裂带断层总体活动具有较好的趋势性特征,活动规律明显,并且在中强地震前出现显著异常变化,其与山西地区及周边的5.0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断层活动在2013年又一次出现了破趋势的异常变化,本文认为对此应引起注意并加强跟踪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断裂带 断层活动 跨断层形变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结合主成分分析的四维块匹配协同滤波三维地震信号去噪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欢 池越 +1 位作者 周亚同 任婷婷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6-143,共8页
四维块匹配协同滤波(BM4D)用于地震信号去噪时,虽然性能良好,但需要预知噪声标准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噪声估计的BM4D三维地震信号去噪算法。该算法首先用PCA对地震信号进行噪声估计,然后将估计结果用于BM4D去噪。... 四维块匹配协同滤波(BM4D)用于地震信号去噪时,虽然性能良好,但需要预知噪声标准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噪声估计的BM4D三维地震信号去噪算法。该算法首先用PCA对地震信号进行噪声估计,然后将估计结果用于BM4D去噪。对人工合成与实际三维地震信号的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可行性,既能取得很好的去噪效果,又能规避BM4D对噪声水平预估值敏感的局限性。与5种噪声估计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在噪声估计时间和精度方面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三维地震信号去噪 块匹配协同滤波 噪声估计 主成分分析 均方根误差
原文传递
基于SSAE的地震属性融合技术
19
作者 周单 钟晗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660,共14页
地震属性是地下介质的综合反映,与地质目标往往不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导致单一属性在解释时不可避免的存在多解性,为解决这一难题,地震属性融合技术应用而生.传统的基于线性变换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 地震属性是地下介质的综合反映,与地质目标往往不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导致单一属性在解释时不可避免的存在多解性,为解决这一难题,地震属性融合技术应用而生.传统的基于线性变换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地震属性融合技术,但它在面对复杂非线性的地震属性融合问题时,不能有效提取其中的非线性特征.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栈式稀疏自编码器(Stack Sparse Auto Encoders,SSAE)的非线性地震属性融合技术.SSAE是一种深度学习网络,能够充分地挖掘数据的非线性特征,通过不断学习,自适应地融合各种属性中蕴含的有效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震属性的优选、标准化处理方法,然后阐述了基于PCA、SSAE的属性融合方法的基本原理;最后通过两种方法在两个经典模型、一个正演模型及三个应用实例的对比分析,表明SSAE对于非线性数据拥有更好的融合效果,且对于多尺度、多属性、宽方位等不同类型的属性数据也具备普适性.SSAE融合属性集合了多种属性的特征信息,有效降低了解释的多解性,提升了储层预测的精度,可为同类型工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解性 非线性 地震属性融合 主成分分析 栈式稀疏自编码器
原文传递
基于五维地震数据的火山机构刻画及岩相识别——以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为例
20
作者 顾雯 印兴耀 +3 位作者 邓勇 罗瑛 朱峰 黄剑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五维地震数据可以更好地分析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旅行时间、速度、振幅、频率和相位等属性随方位角的变化,而且炮检距信息与目标地质体的尺度、地层岩性和流体成分等存在相关性,方位角信息则与地层中的断裂、裂缝等的发育特征... 五维地震数据可以更好地分析地震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旅行时间、速度、振幅、频率和相位等属性随方位角的变化,而且炮检距信息与目标地质体的尺度、地层岩性和流体成分等存在相关性,方位角信息则与地层中的断裂、裂缝等的发育特征相关。为此,提出了基于五维地震资料的火山机构刻画和岩相识别技术。考虑到地下构造在垂直于走向方向的响应更明显的特点,通过构建方位分析窗提取优势方位信息,利用倾角成像增强处理的地震资料预测火山机构,利用倾角及方位角的变化计算相邻道的相似性,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横向信噪比,明确了火山机构宏观分布范围;通过定义方位时窗,结合地震道反距离加权算法,提取每个方位对断裂最敏感的信息,提高了火山机构刻画精度,得到的火山形态更清晰;再结合核主成分分析(KPCA)融合优势属性预测火山岩有利岩相,精细预测了准噶尔盆地KM1井区的三期火山岩有利区带,为高效勘探、开发该区的火山岩储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准噶尔盆地 五维地震资料 火山机构刻画 倾角成像增强 核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