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海底电缆地震采集作业二次定位系统 被引量:33
1
作者 曾湘轶 杨文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0-226,共7页
当前,海底电缆地震技术在浅海和极浅海海域地震采集中显示出极大优越性。由于海底电缆地震采集的特殊性,因此在采集作业中得到精确的检波点位置特别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地震资料的质量。为得到精确的检波点位置,需对检波点进行二次定... 当前,海底电缆地震技术在浅海和极浅海海域地震采集中显示出极大优越性。由于海底电缆地震采集的特殊性,因此在采集作业中得到精确的检波点位置特别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地震资料的质量。为得到精确的检波点位置,需对检波点进行二次定位。当前二次定位系统有声波定位系统和初至波定位系统。本文对这两种系统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并结合实例给监理和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在海底电缆地震采集过程中使用这两种二次定位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地震采集 二次定位系统 初至波定位 声波定位 海上地震勘探
下载PDF
利用上海台阵对常熟2001年2002年震群的精定位 被引量:6
2
作者 寿海涛 朱元清 +2 位作者 黄耘 朱国豪 钟卫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7年第3期27-33,共7页
2001年6月上海台阵正式运行,上海台阵的建立提高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本文着重在定位方法和震相判读上,充分利用上海台阵整体观测系统的优势和台阵独特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常熟2001年和2002年二次小地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 2001年6月上海台阵正式运行,上海台阵的建立提高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本文着重在定位方法和震相判读上,充分利用上海台阵整体观测系统的优势和台阵独特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常熟2001年和2002年二次小地震序列进行了精确定位。对精确定位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常熟地区及周边的地质构造等进行了解释与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阵 地震定位 常熟震群
下载PDF
工程地质勘察钻孔参数的随钻智能测量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军 陈凡 +3 位作者 刘丰富 陈艮省 陈立 朱可乐 《山西建筑》 2024年第5期59-62,共4页
工程地质钻探在地基基础勘察中起到关键作用,对于评估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工程勘察钻孔地质资料的质量,提出了一种钻孔参数智能测量系统。该系统可感知、判断钻机的工作状态;确定钻机的平面位置;确定钻柱的长度;大致... 工程地质钻探在地基基础勘察中起到关键作用,对于评估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工程勘察钻孔地质资料的质量,提出了一种钻孔参数智能测量系统。该系统可感知、判断钻机的工作状态;确定钻机的平面位置;确定钻柱的长度;大致判断土层强度的变化。该智能测量系统可有效监测和控制钻孔地质资料的质量,为工程勘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钻机 随钻地震 地质资料汇交 工程物联网 北斗定位
下载PDF
基于GPS的地震勘探差分定位系统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谢俊宇 周严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8期150-154,共5页
针对地震勘探中采集道众多,地理信息获取不精确,采集道定位精度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GPS的地震勘探的差分定位系统。通过对差分定位原理的深入分析,设计了地震采集道的定位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将基准GPS基站发送的RTCM差分信息,传输至地... 针对地震勘探中采集道众多,地理信息获取不精确,采集道定位精度差的问题,设计了基于GPS的地震勘探的差分定位系统。通过对差分定位原理的深入分析,设计了地震采集道的定位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将基准GPS基站发送的RTCM差分信息,传输至地震采集道进行差分运算得到了差分后定位数据。最后,利用实际的地震勘探环境对差分定位的结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满足了地震勘探过程中对获取高精度地理信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差分定位 采集道
下载PDF
基于ZigBee对地震勘探数据精度提高技术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珲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07-913,共7页
针对传统地震勘探方法不能准确获取高精度勘探数据,提出基于ZigBee对地震勘探数据精度提高技术的方法。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根据地震勘探地区地质和地表结构进行空间定位划区,利用地震勘探技术,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及影响检测效果... 针对传统地震勘探方法不能准确获取高精度勘探数据,提出基于ZigBee对地震勘探数据精度提高技术的方法。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根据地震勘探地区地质和地表结构进行空间定位划区,利用地震勘探技术,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及影响检测效果的地震分辨率因素,获取引入差分GPS定位模块的勘探仪器探测的地震数据;运用射线追踪技术,对地震数据中的破损数据进行检测追踪,采用专用检测设备提取破损数据,并对其修复处理;创建由MEMS加速度传感器和ZigBee模块构成的检测系统,并根据拓扑结构网络实现对地震勘探数据的质量检测,以提高地震勘探精度。根据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地震勘探数据精度和有效性,可为相关工作提供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GBEE技术 地震勘探数据 GPS定位 射线追踪技术
下载PDF
A rigorous real-time acoustic positioning method for ocean bottom seismic exploration
6
作者 Jinye Ma Shouchuan Fang Jianhu Zhao 《Satellite Naviga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68-190,共23页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for positioning seafloor geophones in ocean bottom seismic exploration encounters several challenges,including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outliers on positioning results,underutilization of h...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 for positioning seafloor geophones in ocean bottom seismic exploration encounters several challenges,including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outliers on positioning results,underutilization of high-precision observations,and low efficiency in real-time data processing.These issues inevitab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seismic exploration outcomes.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and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geophone positioning,this paper proposes a rigorous real-time acoustic positioning method for geophones based on sequential adjustment and Baarda's outlier detection approach.The proposed method comprises three key steps:group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observations,constructing the intra-group acoustic positioning model,and synthesizing the positioning results across the different groups.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is approach are confirmed through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as well as the field experiment conducted in the Bohai Sea,China.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effectively eliminates outliers in the original observations and maximizes the utilization of high-quality observations.Compared to traditional acoustic positioning methods,it significantly reduces positioning errors from meters to decimeters,and in some cases can achieve centimeter-level precision.When the sound velocity profile in the operating sea area is measured,the method can attain the posterior standard deviation at the millimeter level and positioning errors within 10 cm.When the sound velocity profile is unknown,the method can achieve the posterior standard deviation at centimeter-level and positioning errors of approximately 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ean bottom seismic exploration Geophone positioning Acoustic positioning method Sequential adjustment Outlier detection
原文传递
金沙江下游水库台网地震快速检测与定位研究
7
作者 杨磊 杜泽东 +2 位作者 刘骅标 胡兴尧 杜兴忠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89-1094,共6页
基于金沙江下游水库台网观测资料,利用深度神经网络PhaseNet模型拾取震相到时,基于组触发和等时差八叉树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关联震相,采用NLLoc非线性定位方法对元宝山微震序列进行自动定位,快速构建高精度机器学习目录。结果发现,机器学... 基于金沙江下游水库台网观测资料,利用深度神经网络PhaseNet模型拾取震相到时,基于组触发和等时差八叉树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关联震相,采用NLLoc非线性定位方法对元宝山微震序列进行自动定位,快速构建高精度机器学习目录。结果发现,机器学习目录给出的地震数是人工目录的3.89倍,匹配率为94.76%;89.8%事件发震时刻偏差小于0.5 s,98.7%事件震中位置偏差小于3 km,90.9%事件震源深度偏差小于5 km,91.5%事件震级偏差小于0.2级。根据震源机制解和机器学习目录给出的地震分布特征,推测该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为峨边-金阳断裂的分支断层。本文地震目录构建方法可为金沙江下游水库区地震趋势判定、余震精定位、震源机制节面解确定、隐伏断层探测、发震构造分析、体波走时层析成像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台网 地震检测 地震定位
下载PDF
地震映象法在港口码头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林文太 卞坚耐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8,共4页
介绍水域工程物探新方法——地震映象法 ,简述其工作原理及技术方法 ,论述了不同于其他地震勘察方法的特点 ;
关键词 地震映象法 工程物探 地质勘察 工作原理 港口码头工程 技术方法
下载PDF
Accurate Source-Receiver Positioning Method for a High-Resolution Deep-Towed Multichannel Seismic Exploration System
9
作者 LI Jing LIU Kai +5 位作者 WEI Zhengrong ZHANG Liancheng LIU Yangting PEI Yanliang LIU Chenguang LIU Baohu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15-426,共12页
The near-seabed multichannel seismic exploration systems have yielded remarkable successes in marine geological disaster assessment,marine gas hydrate investigation,and deep-sea mineral exploration owing to their high... The near-seabed multichannel seismic exploration systems have yielded remarkable successes in marine geological disaster assessment,marine gas hydrate investigation,and deep-sea mineral exploration owing to their hig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solution.However,the quality of deep-towed seismic imaging hinges on accurate source-receiver positioning information.In light of existing technical problems,we propose a novel array geometry inversion method tailored for high-resolution deep-towed multichannel seismic exploration systems.This method is independent of the attitude and depth sensors along a deep-towed seismic streamer,accounting for variations in seawater velocity and seabed slope angle.Our approach decomposes the towed line array into multiline segments and characterizes its geometric shape using the line segment distance and pitch angle.Introducing optimization parameters for seawater velocity and seabed slope angle,we establish an objective function based on the model,yielding results that align with objective reality.Employing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enables synchronous acquisition of optimized inversion results for array geometry and seawater velocity.Experimental validation using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actical data verifies that our approach effectively enhances source and receiver positioning inversion accuracy.The algorithm exhibits robust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addressing uncertainties in seismic traveltime picking and complex seabed topography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resolution deep-towed multichannel seismic exploration source-receiver positioning array geometry inversion seawater heterogeneity seabed slope angle
下载PDF
利用模拟退火法反演大陆地震位置 被引量:3
10
作者 窦立婷 成诚 +1 位作者 李云 胡代明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1期31-35,共5页
为了精确得到大陆地震震源位置,利用模拟退火法对大陆地震参数进行反演,并对改变算法中相关参数后的反演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反演精度受降温速度和收敛阈值的影响较大,初始温度只影响迭代次数,模拟退火法在对模型参数进行全局搜索情况下... 为了精确得到大陆地震震源位置,利用模拟退火法对大陆地震参数进行反演,并对改变算法中相关参数后的反演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反演精度受降温速度和收敛阈值的影响较大,初始温度只影响迭代次数,模拟退火法在对模型参数进行全局搜索情况下能获得质量较好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退火法 地震位置 最优解
下载PDF
物探井口报警仪的研发及应用
11
作者 申龙斌 赵大鹏 +1 位作者 成雨 聂沙沙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8-44,共7页
油气地震采集仍以炸药激发为主,钻井后下药,等待爆炸班人员进行激发,为保证井中炸药雷管的安全,防止井口不被破坏,常规的安全管控手段是人工巡检,但同一时间只能监控一口井的状态,投入的人力较大,且不能做到所有井位全时段的实时监控。... 油气地震采集仍以炸药激发为主,钻井后下药,等待爆炸班人员进行激发,为保证井中炸药雷管的安全,防止井口不被破坏,常规的安全管控手段是人工巡检,但同一时间只能监控一口井的状态,投入的人力较大,且不能做到所有井位全时段的实时监控。利用北斗定位、4G通信、微控制单元和物联网技术,研制了一种井口报警设备,施工时将设备埋入井口,进行24 h无间断监控,当井口被人为破坏时,设备通过短信等方式立刻发送报警信息,并上报实时位置,地震队指挥中心可立即展开安全管控措施。该设备已在三维地震采集项目实地测试应用,可快速发出报警信息,达到了全时段监控和节省人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采集 北斗定位 物联网 微控制单元 民爆物品监控
下载PDF
复杂山区物探测量定位新方法探索
12
作者 张彦军 宋占武 +1 位作者 韦世保 李存荣 《物探装备》 201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本文针对目前物探生产中出现的复杂山区传统RTK作业无法正常施工等问题,对Trimble最新的野外定位解决方案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RTK及VRS等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出,在复杂山区、林区物探测量施工中使用、推... 本文针对目前物探生产中出现的复杂山区传统RTK作业无法正常施工等问题,对Trimble最新的野外定位解决方案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RTK及VRS等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出,在复杂山区、林区物探测量施工中使用、推广测量定位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 物探测量 定位方法 测试 GEO XH6000
下载PDF
野外导航定位助手在高密度采集项目中的应用
13
作者 孙燕国 韩善锋 +2 位作者 朗博 石锟 周仁达 《物探装备》 2021年第4期260-262,共3页
野外导航定位助手是专门针对地球物理勘探野外生产中自定义工区离线地图浏览与检索、物理点导航定位、地物采集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GIS产品。本文详细阐述了野外导航定位助手在某高密度采集项目中具体应用,指出野外导航定位技术应用正朝... 野外导航定位助手是专门针对地球物理勘探野外生产中自定义工区离线地图浏览与检索、物理点导航定位、地物采集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GIS产品。本文详细阐述了野外导航定位助手在某高密度采集项目中具体应用,指出野外导航定位技术应用正朝着数据表达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线地图 物理点 导航定位 地图采集 移动GIS
下载PDF
3S技术在LG地区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杨柳 刘文荣 +2 位作者 周彬 王南力 邹光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4-37,共4页
LG地区三维地震勘探是中国石油的重点勘探工程,三维满覆盖面积为2500km2、连附加段施工面积约5000km2;需测各类控制点近千个、导线5227km,放样激发、接收点近40万个。为此,全面地采用了3S(RS、GPS、GIS)技术,一方面从总体上运用卫星遥感... LG地区三维地震勘探是中国石油的重点勘探工程,三维满覆盖面积为2500km2、连附加段施工面积约5000km2;需测各类控制点近千个、导线5227km,放样激发、接收点近40万个。为此,全面地采用了3S(RS、GPS、GIS)技术,一方面从总体上运用卫星遥感(RS)影像成图技术和数字高程模型系统(DEM),实现室内对地震勘探的精确设计和对野外施工质量过程监控;用GPS卫星定位技术采取"首级控制、分期(区)布网、首分网整体平差"方法布测物探GPS控制点,采用曲面拟合技术建立区域高程异常改正的数字模型;应用GPSRTK和全站仪导线测量等方法实现激发、接收点放样测量,利用区域高程异常改正数字模型对GPSRTK测量的激发、接收点进行高程拟合。另一方面在引进《地震勘探信息管理系统(SeisPIMS)》物探专用GIS系统对测量等施工信息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对这些技术数据的相互链接进行周密设计,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这一庞大的物探测量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地震勘探 采集数据 遥感图像 卫星定位 信息管理 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地震勘探中使用不同方式及设备定位的精度分析
15
作者 张建恩 张轶 +1 位作者 吴涛 张宁 《物探装备》 2022年第6期366-370,共5页
文章通过对地震野外采集中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归类,明确其定位方式、特点及定位精度,分析地震勘探作业中的影响因素,结合地震采集施工环节精度要求,提出合理的精度控制方法,确保获取的地震勘探资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定位精度 GNSS
下载PDF
地球物理方法在城市地震活动断层精确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6
作者 吴子泉 刘元生 +1 位作者 刘保金 王成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8-533,共6页
重点讨论了城市地震活动断层精确定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面对城市的强干扰背景,利用可控震源,采取频率扫描方法和数据处理的互相关技术,可以有效压制强振动干扰,实现城市市区的地震勘探;对于两盘无明显断距的走滑断层可以利用高分辨率... 重点讨论了城市地震活动断层精确定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面对城市的强干扰背景,利用可控震源,采取频率扫描方法和数据处理的互相关技术,可以有效压制强振动干扰,实现城市市区的地震勘探;对于两盘无明显断距的走滑断层可以利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方法和电法勘探方法进行联合精确的定位;并结合实例讨论了电法勘探的精确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震活断层 可控震源 走滑断层 精确定位
下载PDF
折射波法检波器二次定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振宇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4,共3页
检波器位置漂移校正是海上地震勘探的一个技术难点。阐述了利用折射波旅行时进行检波器位置校正的基本原理,导出了相关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技术流程。同时迭代反演海水速度和海底速度,提高了反演的精度。实际资料处理证明,处理效果要优于... 检波器位置漂移校正是海上地震勘探的一个技术难点。阐述了利用折射波旅行时进行检波器位置校正的基本原理,导出了相关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技术流程。同时迭代反演海水速度和海底速度,提高了反演的精度。实际资料处理证明,处理效果要优于声波定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波器 二次定位 折射波法 海上地震勘探 声波定位系统 技术难点 漂移校正 基本原理 位置校正 计算公式 技术流程 迭代反演 资料处理 处理效果 旅行时 速度
下载PDF
声波二次定位技术在KD-1高精度地震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怀春 刘怀山 +1 位作者 童思友 张绍刚 《海洋地质动态》 2004年第4期33-36,38,共4页
滩浅海KD 1地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以北浅海水域及滩涂两栖地带,由于复杂的地表条件和表层结构条件,使得以往浅层资料分辨率较差、信噪比低、连续性较差,深层资料能量弱、信噪比低、干扰背景较大,小构造、小断层及潜山内幕不清晰。为了满足... 滩浅海KD 1地区位于黄河入海口以北浅海水域及滩涂两栖地带,由于复杂的地表条件和表层结构条件,使得以往浅层资料分辨率较差、信噪比低、连续性较差,深层资料能量弱、信噪比低、干扰背景较大,小构造、小断层及潜山内幕不清晰。为了满足滩浅海高精度油气资源勘探的需要,在野外资料采集过程中,将检波器沉放到海底。因为随着海水深度和潮流的变化,使得海底检波点位置在水下发生偏移,故在放炮前需要对海底检波点位置进行声波二次定位,测得海底检波点在海底的实际坐标位置。通过对该区高精度地震勘探中声波二次定位资料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二次定位 高精度地震采集 油气资源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滩海浅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吕公河 邸志欣 +2 位作者 朱伟强 胡来东 安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3-622,605+742,共12页
在滩海过渡区域的浅层勘探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并取得以下认识:①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包括提高浅层覆盖次数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提高分辨率的激发技术、气泡效应压制技术、水中检波器二次定位技术等内容。提高浅... 在滩海过渡区域的浅层勘探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并取得以下认识:①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包括提高浅层覆盖次数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提高分辨率的激发技术、气泡效应压制技术、水中检波器二次定位技术等内容。提高浅层覆盖次数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观测系统应具有小面元、小炮检距、小炮点密度的特点。提高分辨率的激发技术要求在水深小于2m的过渡带宜采用炸药震源激发,并采用浅井、小药量激发方式,遵循"枪数少、近组合"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海域选取不同的气枪阵列组合,以较好地压制气泡效应,提高资料信噪比。水中检波器二次定位技术可准确地确定检波器的实际位置,是保证资料采集精度的重要环节。②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包括水中检波器二次定位校正、手工切除动校正拉伸、子波匹配技术、海底鸣震压制处理、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等内容。针对水中检波器漂移问题,利用声纳定位结果以及初至二次定位结果进行检波器位置校正,确定了检波器的真实位置,提高了资料处理精度。采用手工切除动校正拉伸,提高了浅层资料信噪比。子波匹配技术要求在CDP道集叠加前进行子波匹配滤波,以消除由于海、陆采集方法不同造成的地震子波差异,从而得到较好的叠加效果。采用两步法预测反褶积压制海底鸣震,使海底鸣震得到较好的衰减,剖面信噪比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处理,提高了复杂构造及5m断距的小断层的偏移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海过渡区 浅层地震 气枪震源 二次定位 子波匹配 叠前时间偏移
下载PDF
“3S技术”集成在地震灾害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丹 丁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6年第3期9-14,共6页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正日益朝集成化方向迈进,形成所谓“3S技术”集成。“3S技术”集成,为地震灾害调查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极具潜力的技术支持。本文简要...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正日益朝集成化方向迈进,形成所谓“3S技术”集成。“3S技术”集成,为地震灾害调查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极具潜力的技术支持。本文简要分析了“3S技术”在震害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着重从“3S技术”集成的角度,探讨它在未来震害调查与研究中的应用模式及实施方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害调查 GPS GIS 遥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