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段性垫压术在PVR B和C期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Ingrid Kreissig 王琳 惠延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884-889,共6页
背景: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最终失败的原因。提出的问题是:①最小量眼外脱离手术减少了术后PVR吗?②最小量眼外手术(不用环扎手术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在术前伴有PVRB和C期的脱离恰当吗?③这种手术能使视网膜复位而且PVR长期稳定或... 背景: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最终失败的原因。提出的问题是:①最小量眼外脱离手术减少了术后PVR吗?②最小量眼外手术(不用环扎手术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在术前伴有PVRB和C期的脱离恰当吗?③这种手术能使视网膜复位而且PVR长期稳定或消退吗?材料和方法:对1979-08/1982-07之间手术的伴有PVR(B和C期)的72例脱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38眼为PVRC1期,11眼为C2期,1眼为C3期。手术包括冷凝固定、不放液的节段性垫压或球囊垫压。41位患者随访11~13.5a;31例患者在随访的6~143mo期间死亡。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期为7.5a。10眼进行了再次手术,由节段性垫压组成,没有环扎术或玻璃体切除术。结果:在初期节段性垫压手术后,57眼(79%)视网膜完全复位,11眼(15%)部分复位。“早期”再脱离占8.3%,发生在6mo内;6mo~9a之间没有再脱离;“晚期”再脱离有2.8%,发生在9~13.5a之间。再次手术后(10例),85%在长期随访中保持复位。没有虹膜红变、继发性青光眼或眼球萎缩。12眼发生黄斑前膜。未经黄斑手术,术后6mo视力为0.3~0.8的26眼;0.1~0.2的16眼;≤0.05的30眼。平均随访7.5a后视力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VR(B和C期)脱离的手术可以是相对无创伤的、通过对裂孔区有限的冷凝固定和节段性垫压且不引流视网膜下液。手术也检验了PVR等级。10眼中有8眼未经再手术而复位了,而且在长期的随访中一直保持。对这些结果的统计学分析以及用玻璃体切除术作为再次手术的一个可比较系列,证明在6mo后的解剖和功能结果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未作玻璃体切除术的系列并发症较少,而且损害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节段性垫压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PVR 垫压术 节段性 C期 治疗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复位 环扎手术
下载PDF
巩膜扣带术对屈光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楠 王爽 +2 位作者 赵彭彭 刘杨 赵劲松 《新医学》 2017年第10期683-687,共5页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以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最为常见,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除手术两种方式,虽然玻璃体手术日渐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巩膜扣带术在临床仍然应用广泛,尤其对于单纯孔源性视网膜...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以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最为常见,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除手术两种方式,虽然玻璃体手术日渐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巩膜扣带术在临床仍然应用广泛,尤其对于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仍可作为首选。巩膜扣带术包括巩膜外加压术、巩膜环扎术以及巩膜环扎联合外加压术等术式,巩膜扣带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比较经济等优点,但常常引起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如眼轴延长、前房变浅、晶状体增厚均可引起近视,眼轴缩短可导致远视,角膜形态变化引起散光。该文对巩膜扣带术后的屈光改变以及原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环扎 外加压 屈光
下载PDF
23G光导纤维非接触广角系统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4
3
作者 江海波 邓娅青 +1 位作者 王楠 熊思齐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40-442,446,共4页
观察23G光导纤维非接触广角系统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纳入患者28例28只眼,其中,26眼行节段加压术,2眼行节段加压环扎术。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2月最佳矫正视力显著提升(0.60±0.44 vs 0.2... 观察23G光导纤维非接触广角系统巩膜扣带术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纳入患者28例28只眼,其中,26眼行节段加压术,2眼行节段加压环扎术。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2月最佳矫正视力显著提升(0.60±0.44 vs 0.22±0.24);眼压由术前的14.6±3.3 mmHg升高至术后第12月的20.3±6.1 mmHg。一次手术网脱复位率96.4%。23G光导纤维非接触广角系统巩膜扣带术能有效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广角系统 光导纤维 巩膜扣带术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节段性外加压术加压块的磁共振测量分析
4
作者 钟捷 刘三梅 +4 位作者 赖力 林伟 刘治容 朱晓英 樊映川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871-872,共2页
目的比较视网膜脱离术中加压块的测量数据与术后MRI的测量数据,探讨MRI作为巩膜加压块生物学测量方法的价值。方法视网膜脱离节段性外加术中准确测量加压块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并与术后MRI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中测量加压块的长度... 目的比较视网膜脱离术中加压块的测量数据与术后MRI的测量数据,探讨MRI作为巩膜加压块生物学测量方法的价值。方法视网膜脱离节段性外加术中准确测量加压块的长度、宽度及厚度,并与术后MRI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术中测量加压块的长度为(16.692±2.4498)mm,宽度为(6.1346±0.7288mm),高度为(4.3846±1.03255)mm;MRI测量加压块的长度为(16.346±2.1953)mm,宽度为(6.3462±0.94878)mm,高度为(4.3731±0.67324)mm。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加压块的长度、宽度及高度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RI生物学测量技术测量加压块能同时二维成像,直观、清晰、准确性较好,为术后测量加压块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外加压术 硅海绵:测量: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技术的概念变革 被引量:34
5
作者 Ingrid Kreissig 王琳 惠延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34-49,共16页
目的:分析从1929年开始的、现存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术式演变,和决定不同技术的话题。方法:复习过去75a间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文献,其中作者经历了过去35a持续进行的治疗方式的演变。为达到视网膜复位,一种演变是从对整个视网膜... 目的:分析从1929年开始的、现存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的术式演变,和决定不同技术的话题。方法:复习过去75a间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文献,其中作者经历了过去35a持续进行的治疗方式的演变。为达到视网膜复位,一种演变是从对整个视网膜脱离的手术、转变到仅限于视网膜裂孔的手术,另一种演变是从眼外到眼内的手术转变。结果:在21世纪开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可应用的所有5种主要手术方式,有一个共同的要点:找到并封闭引起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或如果封闭不充分会造成再脱离的裂孔。这与手术是限于裂孔区、还是扩展到整个脱离区无关,也与在眼外还是眼内手术无关。结论:最终发现并封闭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中漏水的视网膜裂孔,已经伴随视网膜脱离手术医生的努力,成为过去75a的一条“红线”,而且现在仍然是保持复位的关键。不过,在21世纪开端,视网膜脱离治疗的3个假设毫无疑问地实现了:①应该做1次手术就达到视网膜复位;②手术不应在以后的年岁内引发威胁重获视力的并发症;③手术费用较少且在局麻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手术技术 治疗 视网膜裂孔 视网膜脱离手术 视网膜复位 并发症 疑问 转变 结论
下载PDF
最小量节段性外垫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其失败病例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谢桂军 惠延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评估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手术对一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分析初次手术失败病例的原因。方法:对37例连续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行最小量节段性外垫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在放液后,在手术显微... 目的:评估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手术对一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分析初次手术失败病例的原因。方法:对37例连续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行最小量节段性外垫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为,在放液后,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以冷凝头顶压定位裂孔,对裂孔周围做适度冷凝;根据裂孔的大小及形态,使用放射状硅胶海绵或轮胎缝合。只垫压视网膜裂孔区,不做环扎术。术后观察视网膜是否复位、视力及并发症。对失败病例做具体评估。结果:本组37例(37眼)中包括男23例和女14例,年龄13~73岁。30例的脱离时间不超过1mo。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34眼,包括PVRD1级患者1例。初次手术成功率为92%。初次手术后复位失败3眼,虽然视网膜裂孔位于垫压嵴上,但裂孔瓣膜受到牵拉仍然漏水。这3例中,2例先行玻璃体注气术,随后1~2wk内做激光光凝,其中1例复位;另1例因PVR再次脱离,经玻璃体手术和注入硅油复位成功。第3例患者拒绝再次手术,患眼保持浅脱离。最终手术复位成功率为97%。结论:大多数新鲜、不复杂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以由最小量节段性垫压治愈,因此这一术式应为首选。个别病例因牵拉引起裂孔瓣膜漏水,造成初期手术失败,仍可经注气或玻璃体手术获得成功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垫压 最小量手术
下载PDF
经结膜切口改良最小量巩膜外扣带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春丽 金海鹰 +3 位作者 田恬 朱修宇 彭婕 赵培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 观察经结膜切口改良最小量巩膜外扣带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临床检查确诊并行经结膜切口改良最小量巩膜外扣带手术的连续单纯RRD患者76例7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1例42只眼... 目的 观察经结膜切口改良最小量巩膜外扣带手术治疗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临床检查确诊并行经结膜切口改良最小量巩膜外扣带手术的连续单纯RRD患者76例7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1例42只眼,女性35例36只眼。平均年龄(33.90±15.60)岁。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三面镜、B型超声、超声生物显微镜、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患眼logMAR BCVA为0.88±0.88。均行经结膜切口改良最小量巩膜外扣带手术。经结膜定位裂孔后,在裂孔相应位置做5~6 mm的放射状结膜切口;冷冻后,小儿开睑器撑开结膜切口,1~2 针固定小的硅海绵或硅胶。观察手术后1周,1、3、6个月患眼BCVA、眼压、泪膜稳定性、结膜外观恢复及视网膜复位情况。 结果 手术后1周,78只眼中,视网膜复位77只眼,占98.7%;改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网膜复位1只眼,占1.3%。患眼logMAR BCVA为0.44±0.41;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2,P<0.01)。手术中发生结膜切口撕裂1只眼。穿刺放液时发生视网膜下出血5只眼。其中,手术后3、6个月时视网膜下出血吸收分别为2、3只眼。手术后1周有视网膜下积液10只眼;6个月时完全吸收。手术后1周时,泪膜稳定性恢复至手术前水平;1个月时,结膜切口愈合。未发现巩膜穿孔、植入物排斥、复视或感染等其他手术并发症。 结论 在不影响视网膜复位率的前提下,经结膜切口行改良最小量巩膜外扣带手术减小损伤,可有效治疗单纯RRD;最大限度地保留结膜完整性,泪膜稳定性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扣带术/方法 视网膜脱离/外科学
原文传递
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文芳 宋蓓雯 +2 位作者 吴强 杜新华 陈颖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与巩膜环扎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20例(20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A组)的临床资料,并在同期住院行巩膜环扎垫压术的孔源... 目的比较分析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与巩膜环扎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20例(20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A组)的临床资料,并在同期住院行巩膜环扎垫压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40只眼)作为对照组(B组),术后随访比较两组的视网膜复位率、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网膜首次复位率A组为90%,B组为95%;最佳矫正视力A组为0.48±0.33,B组为0.48±0.28;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进展者A组占5%,B组占10%,两组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4642、0.9662、0.5089)。术后A组出现复视1只眼,B组出现短期高眼压3只眼,黄斑水肿1只眼,复视1只眼;两组术后屈光度的变化有显著差异(P=0.0019),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及散光度的变化均没有显著差异(P=0.5444、0.8732、0.0582)。结论外加压手术是一种有效复位脱离视网膜的手术方式,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能获得很好的疗效,而对眼球创伤小、仅改变眼局部形态结构,能避免传统巩膜环扎垫压术的一些并发症,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最小量巩膜外垫压术 巩膜环扎垫压术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与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复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蒋玲月 陈朝阳 谭毅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789-790,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与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复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22例不同复发原因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根据术中情况结合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治疗。结果 22眼手术中,玻璃体切割术与术中...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与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复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22例不同复发原因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根据术中情况结合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治疗。结果 22眼手术中,玻璃体切割术与术中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13例,玻璃体切割术与术后1次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7例,2次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2例,随访6~12个月,所有患眼视网膜均复位。术后视力12眼≥0.02,10眼<0.02,视力提高较术前明显增多;术后前房深度变浅、眼轴延长、屈光度和散光度向负值偏移。结论玻璃体切割术结合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对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手术
下载PDF
经微创球结膜切口巩膜外加压术联合激光治疗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思琪 高宁 +3 位作者 程育宏 谢安明 康前雁 刘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3-516,共4页
目的:比较经传统球结膜切口和微创球结膜切口行巩膜外加压术对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效果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择2016-08/2018-11在我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成... 目的:比较经传统球结膜切口和微创球结膜切口行巩膜外加压术对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效果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择2016-08/2018-11在我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成两组,均接受巩膜外加压术联合术后光凝封闭裂孔,对照组40例40眼采用传统球结膜切口,试验组40例40眼采取微创球结膜切口。记录手术用时,术后1d经裂隙灯检查视网膜复位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情况,术后1、7、14、30d以问卷形式评价术后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55.13±2.77min vs 56.63±3.69min,P=0.043)。术后1d,两组患者裂孔均位于术嵴中央或前坡上,裂孔周围视网膜复位良好,但试验组患者疼痛感明显小于对照组,且术后1、7d试验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微创球结膜切口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及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微创球结膜切口 巩膜外加压术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后干眼的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宁 程育宏 +2 位作者 谢安明 张明 刘钊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582-588,共7页
目的:评估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后的干眼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拟行巩膜扣带术的患者78例(7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微创组接受微创切口巩膜扣带... 目的:评估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后的干眼情况。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拟行巩膜扣带术的患者78例(78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微创组接受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对照组接受标准巩膜扣带术。术前1周(基线)和术后1 d、1周和1个月分别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和受试者干眼问卷进行干眼相关指标评估,运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泪膜评估,采用SchirmerⅠ试验和荧光素染色。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患者在巩膜扣带术后发生或加重了干眼。主观症状和感受评分、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升高,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均下降,术后1 d是拐点,术后1个月未回归至术前基线水平。2组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和荧光素染色情况在术后1 d和1周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是术后1个月时,微创组的泪河高度(Z=1.04,P=0.041)、泪膜破裂时间(t=2.51,P<0.001)和泪液分泌试验(Z=2.34,P=0.043)优于对照组。微创组的OSDI和干眼问卷评分在术后1周和1个月时高于对照组(OSDI:t术后1周=2.54,P=0.012;Z术后1个月=-1.03,P=0.020;干眼问卷:t术后1周=3.04,P=0.011;t术后1个月=3.94,P<0.001)。术前合并干眼的患者在巩膜扣带术后1 d、1周和1个月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升高(Z=-2.42,P<0.001;Z=-1.54,P=0.034;Z=-1.83,P=0.041)。结论:巩膜扣带术会诱发或加重干眼。相比标准术式,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会改善和缩短术后早期的干眼症状,尤其是术前合并干眼的患者,行微创切口巩膜扣带术干眼风险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扣带术 微创 干眼
原文传递
大跨度变截面曲线连续钢箱梁桥的3D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云龙 《中国市政工程》 2017年第1期4-7,共4页
某(90.009+148.724+82.230+39.681)m四跨连续变截面曲线钢箱梁,线路中心位于最小半径为255 m的曲线段上,结构受力复杂。利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的3D板壳单元建立曲线钢箱梁的空间仿真模型,分析曲线钢箱梁在各种荷载工况及组合下的支座反... 某(90.009+148.724+82.230+39.681)m四跨连续变截面曲线钢箱梁,线路中心位于最小半径为255 m的曲线段上,结构受力复杂。利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的3D板壳单元建立曲线钢箱梁的空间仿真模型,分析曲线钢箱梁在各种荷载工况及组合下的支座反力、应力与位移。对受力最不利的中墩钢箱梁节段的有限元单元划分进行优化,分析该钢箱梁节段的局部屈曲问题。3D仿真分析结果有效指导曲线钢箱梁的设计,也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曲线钢箱梁 变截面 关键节段 局部屈曲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完井管柱下入屈曲磨损预测模型及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军 杜智刚 +3 位作者 郭晓强 殷腾 俞海 曹大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32-1641,共10页
针对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完井管柱下入屈曲磨损的问题,使用微元法确定管柱轴力及摩擦阻力,采用能量法计算管柱临界屈曲载荷,根据White和Dason的"磨损效率"模型,建立了全井段管柱定量摩擦磨损量预测模型。基于此,探究了压裂级... 针对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完井管柱下入屈曲磨损的问题,使用微元法确定管柱轴力及摩擦阻力,采用能量法计算管柱临界屈曲载荷,根据White和Dason的"磨损效率"模型,建立了全井段管柱定量摩擦磨损量预测模型。基于此,探究了压裂级数、分段间距、油管规格对管柱屈曲及磨损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压裂级数的提高使管柱中和点上移,每提升10级压裂,中和点约上移13.5 m,而分段间距长度和油管规格提高使中和点下移;2管柱屈曲风险随压裂级数增大而增大,随油管规格和分段间距长度增加而减小,每提升1 m分段间距长度,管柱最大屈曲风险位置的安全系数约提高0.1;3压裂级数与分段间距对管柱全井段磨损量影响较小,而油管规格提高使得管柱全井段磨损深度减小,但磨损面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完井管柱 分段压裂 磨损量预测 屈曲 水平井
原文传递
交接环形耐压壳屈曲特性试验与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狄陈阳 张建 +1 位作者 王纬波 唐文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989-2994,共6页
研究了不锈钢交接环形耐压壳在均匀外压作用下的屈曲性能。使用的交接环形耐压壳的截面半径为70.5 mm,壁厚为1.319 mm,圆周旋转半径为134 mm。制作了6个交接壳模型,并对其进行几何测量、静水外力试验和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交接环形耐... 研究了不锈钢交接环形耐压壳在均匀外压作用下的屈曲性能。使用的交接环形耐压壳的截面半径为70.5 mm,壁厚为1.319 mm,圆周旋转半径为134 mm。制作了6个交接壳模型,并对其进行几何测量、静水外力试验和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交接环形耐压壳屈曲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了交接角度和环肋参数对屈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交接角度对交接环壳屈曲载荷没有影响,环肋的宽度和厚度达到一定阈值时,临界屈曲载荷值保持不变且接近于交接单元的屈曲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耐压壳 交接环肋 交接角度 屈曲特性
下载PDF
Buckling of Multiple Intersecting Spherical Shells
15
作者 Jian Zhang Shengqiu Li +3 位作者 Weicheng Cui Kai Xiang Fang Wang Wenxian Tang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20年第4期634-641,共8页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buckling of multiple intersecting spherical shells.A three-segment spherical shell was designed using the theory of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the design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 volume-equiva...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buckling of multiple intersecting spherical shells.A three-segment spherical shell was designed using the theory of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the design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 volume-equivalent cylindrical shell and ring-ribbed cylindrical shell.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uckling capacity of the three-segment spherical shell was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other two cylindrical shells.To validate our numerical approach,three laboratory-scale shell models were fabricated.Each model was accurately measured and slowly tested in a pressure chamber;thus,the tested shells were studied numerically.The experimental collapse modes agreed well with numerical results,and the collapse load of the three-segment pressure shell was considerab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wo cylindrical sh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egment spherical shell Cylindrical shell External pressure buckling
下载PDF
锥壳设计研究
16
作者 孟凡明 黄镇熙 《船海工程》 2009年第3期15-18,共4页
从满足锥壳总体失稳压力条件为主、强度条件为辅的设计观念出发,提出三种锥壳设计方法。描述了三种设计方法的主要设计思想及设计框图,分析对比了分别采用三种设计方法得到的三种设计方案及计算结果。对设计方法2作进一步优化,分析对比... 从满足锥壳总体失稳压力条件为主、强度条件为辅的设计观念出发,提出三种锥壳设计方法。描述了三种设计方法的主要设计思想及设计框图,分析对比了分别采用三种设计方法得到的三种设计方案及计算结果。对设计方法2作进一步优化,分析对比了锥段划分的个数及长度对锥壳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方法2计算所得锥壳的舱段失稳欧拉压力与采用有限元方法所得计算结果最为接近,壳板与肋骨的匹配比较好,壳板中面周向应力与肋骨应力发挥比较充分,整个锥壳的重量也最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锥壳 锥段 失稳压力
下载PDF
筒段边界对大直径贮箱椭球箱底的内压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诚 胡正根 +3 位作者 马云龙 张晓颖 赵亮 王博 《强度与环境》 2015年第5期19-26,共8页
基于薄膜理论得到的椭球箱底应力分布没有考虑筒段边界的影响,不能真实反映椭球箱底/筒段结构的应力状态。利用有限元方法得到大直径贮箱椭球底/筒段结构的临界失稳载荷及负应力分布,同时进行材料的线性和非线性稳定性计算,得到椭球底/... 基于薄膜理论得到的椭球箱底应力分布没有考虑筒段边界的影响,不能真实反映椭球箱底/筒段结构的应力状态。利用有限元方法得到大直径贮箱椭球底/筒段结构的临界失稳载荷及负应力分布,同时进行材料的线性和非线性稳定性计算,得到椭球底/筒段结构的弹性和塑性临界屈曲模数。研究结果表明:筒段边界对椭球箱底环向屈曲存在抑制作用,筒段边界的存在导致箱底弹性临界失稳载荷较理论值偏大22.5%,环向负应力区域会向箱底顶端方向偏移,最大值出现在箱底赤道线偏上;椭球底/筒段结构的弹性临界屈曲模数为1.52,较理论值1.414大7.5%;材料进入塑性后,塑性变形将有助于缓解椭球箱底/筒段结构的塑性屈曲,塑性临界屈曲模数将高于弹性临界屈曲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球箱底/筒段 屈曲载荷 临界屈曲模数 有限元
下载PDF
屈曲约束支撑式延性桁框结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兵 鲍镇 +1 位作者 刘川川 肖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81,共6页
在桁框结构的桁架跨中央设置屈曲约束支撑式消能段是一种新型的延性桁框结构。针对该结构体系,首先推导消能段的极限抗剪承载力,然后提出结构简化计算模型,并根据我国抗震设计准则给出确定屈曲约束支撑设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 在桁框结构的桁架跨中央设置屈曲约束支撑式消能段是一种新型的延性桁框结构。针对该结构体系,首先推导消能段的极限抗剪承载力,然后提出结构简化计算模型,并根据我国抗震设计准则给出确定屈曲约束支撑设计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采用本方法确定的消能段可以精确控制延性桁框结构的屈服时刻和破坏模式,并实现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楼层同步屈服,充分耗能。最后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单向和循环加载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合理的屈曲约束支撑承载力可以显著提高延性桁框结构的延性、耗能能力、承载能力和安全储备,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桁框结构;该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在确保消能段耗能的前提下实现结构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桁框结构 消能段 屈曲约束支撑 延性 滞回性能
下载PDF
手术显微镜下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计江东 于焱 +1 位作者 袁志兰 孙红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下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38只眼)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所有手术步骤,包括裂孔定位与冷凝皆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不放视网膜下液而通过前房穿刺软化眼球。...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下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38只眼)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最小量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所有手术步骤,包括裂孔定位与冷凝皆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不放视网膜下液而通过前房穿刺软化眼球。根据裂孔的位置,采用经修剪过的硅胶海绵块进行节段性外加压。无一例采用环扎。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及冷凝反应均清晰可见,一次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35只眼(92.1%),手术中没有发生巩膜穿通及眼内出血等术中并发症,术后反应轻微,无一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加重。末次随访矫正视力在0.3以上者21只眼,0.1~0.3者11只眼,小于0.1者6只眼;最终视力提高29只眼,不变7只眼,下降2只眼。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操作精细、简单方便,直视下视野清晰、裂孔冷凝、定位可靠且提高了手术效率;而以最小量手术为原则确保了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手术显微镜 最小量 节段性巩膜外垫压术
下载PDF
ANALYSIS OF DYNAMICAL BUCKLING AND POST BUCKLING FOR BEAMS BY FINITE SEGMENT METHOD
20
作者 殷学纲 杜思义 +1 位作者 胡继云 丁剑平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5年第9期1181-1187,共7页
Based on the multi-rigid body discretization model, namely, finite segment model,a chain multi-rigid-body-hinge-spring system model of a beam was presented, then a nonlinear parametrically exacted vibration equation o... Based on the multi-rigid body discretization model, namely, finite segment model,a chain multi-rigid-body-hinge-spring system model of a beam was presented, then a nonlinear parametrically exacted vibration equation of multi-degrees of freedom system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coordination transformation method, and its resonance fields were derived by the restriction parameter method, that is, the dynamical buckling analysis of the beam. Because the deformation of a beam is not restricted by the discrete model and dynamic equation, the post buckling analysis can be done in above math model.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of a few examples were obtained by direct integrated method, which shows that the mechanical and math model gotten is corr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M finite segment method dynamic buckling parametrically exacted vibration post buckl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