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短命植物抱茎独行菜种子粘液质特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
9
1
作者
谷丽丽
刘立鸿
+2 位作者
油天钰
兰海燕
张富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51-2460,共10页
以新疆荒漠植物抱茎独行菜为材料,运用光镜与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法、化学反应及种子萌发实验等方法,对粘液质的形态和结构,物理化学特性,粘液质对种子萌发及萌发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完整干种子表面覆盖着一层...
以新疆荒漠植物抱茎独行菜为材料,运用光镜与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法、化学反应及种子萌发实验等方法,对粘液质的形态和结构,物理化学特性,粘液质对种子萌发及萌发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完整干种子表面覆盖着一层膜状物质(完全脱水的粘液质),并呈同一走向的山脊状突出的网状结构,遇水后粘液物质呈射线状向外发射出来,化学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粘液质的组成可能是某种多糖,如β-葡聚糖.(2)粘液质约占干种子重量的1/4,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完全浸润10 min后,种子重量增加约30~40倍,种子长度、宽度、厚度的增加分别多于1倍、2倍、4倍;完全润湿的种子能够粘附相当于其干种子重量68倍的沙粒.(3)种皮粘液质对于不同土壤基质中的种子萌发有重要作用,但是对萌发后幼苗的生长没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皮粘液质
抱茎独行菜
形态和结构
物理与化学特性
种子萌发
短命植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拟南芥种皮粘液质形成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鲁明闽
徐艳
+3 位作者
王易平
孔英珍
胡瑞波
周功克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88-1304,共17页
植物细胞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能源、纤维、建筑材料和造纸等原料的主要来源。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机制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机制不仅有助于更高效地将细胞壁转化为生物乙醇等可再...
植物细胞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能源、纤维、建筑材料和造纸等原料的主要来源。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机制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机制不仅有助于更高效地将细胞壁转化为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也将促进纤维生物质在食品、药品和纺织等领域的更高效利用,对于新能源开发和人类生产生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十字花科(如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车前科植物的种皮外层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合成和分泌大量的粘液质多糖,其在种子遇水后膨胀并释放,形成透明胶状物质包裹种子周围。拟南芥种皮粘液质的主要成分为果胶质(主要为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I),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成分。种皮粘液质作为一种特化的细胞壁,具有表型容易观察、分离提取简便、组成相对单一、缺失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等优点,已成为研究植物细胞壁(果胶)多糖合成、调控及细胞壁组分间互作的理想模式体系,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介绍拟南芥种皮粘液质的形成、组成及其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细胞壁
种皮粘液质
果胶质
原文传递
多裂骆驼蓬种皮纹饰和粘液的解剖结构特征及其对种子扩散和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晓翠
陆嘉惠
+3 位作者
陈超南
韩春
宋凤
牛清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0-937,共8页
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荒漠植物多裂骆驼蓬粘液质种皮吸水前后的形态变化,通过种子吸水-脱水、粘土、漂浮和萌发实验研究了种皮纹饰和粘液特征在种子扩散和萌发中的适应意义,以期为研究该物种在荒漠环境中的适应策略提...
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荒漠植物多裂骆驼蓬粘液质种皮吸水前后的形态变化,通过种子吸水-脱水、粘土、漂浮和萌发实验研究了种皮纹饰和粘液特征在种子扩散和萌发中的适应意义,以期为研究该物种在荒漠环境中的适应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多裂骆驼蓬种皮纹饰由表皮细胞外切向壁的附属物向外突起形成,呈多面体网纹状;种皮纹饰上覆盖1层粘液薄膜,将多面体网眼围成封闭的腔,种子吸水后粘液薄膜变成凝胶状,腔内有气泡产生;粘液薄膜经过反复吸水-脱水后逐渐溶解消失。(2)种皮网眼状腔室结构和粘液薄膜可使种皮纹饰内储存空气,以增强种子的漂浮能力,有助于种子扩散;种皮纹饰和粘液还增强了种子的粘土能力,使种子锚定在土壤表面,避免种子裸露和活力丧失;此外,种皮纹饰及粘液的快速吸水和保水能力能防止种子失水,有效维持该物种在荒漠环境中的土壤种子库。(3)种皮纹饰和粘液虽可抑制种子萌发,但能促进幼根的伸长生长,对增强幼苗的建植能力有一定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皮粘液
种子扩散
种子萌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短命植物抱茎独行菜种子粘液质特性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
9
1
作者
谷丽丽
刘立鸿
油天钰
兰海燕
张富春
机构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生物资源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51-2460,共10页
基金
中国教育部留学回国学者基金项目(2006-2008)
新疆生物资源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XJDX0201-2005-03)(XJDX0201-2008-03)
文摘
以新疆荒漠植物抱茎独行菜为材料,运用光镜与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法、化学反应及种子萌发实验等方法,对粘液质的形态和结构,物理化学特性,粘液质对种子萌发及萌发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完整干种子表面覆盖着一层膜状物质(完全脱水的粘液质),并呈同一走向的山脊状突出的网状结构,遇水后粘液物质呈射线状向外发射出来,化学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粘液质的组成可能是某种多糖,如β-葡聚糖.(2)粘液质约占干种子重量的1/4,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完全浸润10 min后,种子重量增加约30~40倍,种子长度、宽度、厚度的增加分别多于1倍、2倍、4倍;完全润湿的种子能够粘附相当于其干种子重量68倍的沙粒.(3)种皮粘液质对于不同土壤基质中的种子萌发有重要作用,但是对萌发后幼苗的生长没有作用.
关键词
种皮粘液质
抱茎独行菜
形态和结构
物理与化学特性
种子萌发
短命植物
Keywords
seed
coat
mucilage
,Lepidium
perfoliatum
L.,morphology
and
structure,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eed
germination,ephemeral
plant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拟南芥种皮粘液质形成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鲁明闽
徐艳
王易平
孔英珍
胡瑞波
周功克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出处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88-1304,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0328、31770336和31670302)
文摘
植物细胞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能源、纤维、建筑材料和造纸等原料的主要来源。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机制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机制不仅有助于更高效地将细胞壁转化为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也将促进纤维生物质在食品、药品和纺织等领域的更高效利用,对于新能源开发和人类生产生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十字花科(如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车前科植物的种皮外层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会合成和分泌大量的粘液质多糖,其在种子遇水后膨胀并释放,形成透明胶状物质包裹种子周围。拟南芥种皮粘液质的主要成分为果胶质(主要为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I),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成分。种皮粘液质作为一种特化的细胞壁,具有表型容易观察、分离提取简便、组成相对单一、缺失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等优点,已成为研究植物细胞壁(果胶)多糖合成、调控及细胞壁组分间互作的理想模式体系,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介绍拟南芥种皮粘液质的形成、组成及其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拟南芥
细胞壁
种皮粘液质
果胶质
Keywords
Arabidopsis
thaliana
cell
wall
seed
coat
mucilage
pectin
分类号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多裂骆驼蓬种皮纹饰和粘液的解剖结构特征及其对种子扩散和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晓翠
陆嘉惠
陈超南
韩春
宋凤
牛清东
机构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大学甘草研究所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0-93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954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130304)
文摘
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荒漠植物多裂骆驼蓬粘液质种皮吸水前后的形态变化,通过种子吸水-脱水、粘土、漂浮和萌发实验研究了种皮纹饰和粘液特征在种子扩散和萌发中的适应意义,以期为研究该物种在荒漠环境中的适应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多裂骆驼蓬种皮纹饰由表皮细胞外切向壁的附属物向外突起形成,呈多面体网纹状;种皮纹饰上覆盖1层粘液薄膜,将多面体网眼围成封闭的腔,种子吸水后粘液薄膜变成凝胶状,腔内有气泡产生;粘液薄膜经过反复吸水-脱水后逐渐溶解消失。(2)种皮网眼状腔室结构和粘液薄膜可使种皮纹饰内储存空气,以增强种子的漂浮能力,有助于种子扩散;种皮纹饰和粘液还增强了种子的粘土能力,使种子锚定在土壤表面,避免种子裸露和活力丧失;此外,种皮纹饰及粘液的快速吸水和保水能力能防止种子失水,有效维持该物种在荒漠环境中的土壤种子库。(3)种皮纹饰和粘液虽可抑制种子萌发,但能促进幼根的伸长生长,对增强幼苗的建植能力有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
种皮粘液
种子扩散
种子萌发
Keywords
seed
coat
mucilage
seed
s
dispersal
seed
s
germination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短命植物抱茎独行菜种子粘液质特性的研究(英文)
谷丽丽
刘立鸿
油天钰
兰海燕
张富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拟南芥种皮粘液质形成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鲁明闽
徐艳
王易平
孔英珍
胡瑞波
周功克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3
多裂骆驼蓬种皮纹饰和粘液的解剖结构特征及其对种子扩散和萌发的影响
陈晓翠
陆嘉惠
陈超南
韩春
宋凤
牛清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